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

更新時間:2005-5-7 20:58:00 字數:5863

《元寧實錄·順宗卷》

崇明元年七月初五,帝奉仁宣太后往承清行宮避暑,朝臣多隨行,謝遙留守成越,全權負責京中事務,尹朔、齊朗隨駕同行,及事起,衆臣方明太后是時已興防範之意。

“鄭兄還沒去過承清吧?”齊朗笑着問同行的鄭秋。

“沒有!不過也聽說過承清的景色!”鄭秋很老實地回答。

“那你一定不會失望的。”齊朗笑言。

不過兩人沒能說多少,尹朔便來找齊朗。

“齊大人,太后召見你我!”

“好的!”

齊朗歉然地看了好友一眼,便與尹朔一起去見太后,此時,他們仍在路上,天色將晚,如果不出意外,今晚,他們將住宿在前面的江華城。

上了太后所乘的車駕,齊朗與尹朔行過禮,紫蘇便讓他們坐下,溫和地說明自己召見他們的原因:“前面就是江華城了,哀家想去祭拜先父,兩位意下如何?”

江華是夏氏的原籍,歷代永寧王都歸葬於此,齊朗與尹朔自然清楚此事,兩人當然也不好說有什麼不妥,不過尹朔倒是問了一下:“太后娘娘是想在江華多留一天嗎?”

他們的行程安排由尹朔負責,計劃上只在江華停留一晚。

“不必。”紫蘇搖頭,“等一下,車駕在城郊停一下就行了!”

“是!”尹朔明白太后只想看看父親,不打算太正式,便不再多說什麼了。

依照紫蘇的意思,太后的車駕在江華城郊停了下來,本來紫蘇沒想帶兒子去的,可是陽玄顥聽內侍說了之後,一時新奇,便鬧着要去,拗不過兒子,紫蘇只得帶着他一起去,這樣整個御駕都停了下來。

永寧王府的家族墓地自然是氣派,比起皇陵也差不到哪裡去,再加上還一直有守護的家奴,倒也不需準備什麼,而且紫蘇也沒打算正式祭拜,也就是念着很久沒親自去一趟了,想看看。

“尹相,景瀚隨哀家與陛下進去就行了,您就不必跟着了!”進墓園時,紫蘇便讓尹朔退下,尹朔微微一驚,但轉念一想,也就明白了,依言退下。——永寧王府是元寧第一名門世族,而尹朔只是寒族出身,一般世族都不會允許寒族之人進入家族的祠堂、墓園之地,尹朔知道,倒不是太后真的在意這些,只是礙着周圍還有一堆朝臣、侍衛,也就不會隨意地打破什麼慣例。

“母后娘娘,這就是永寧王府的墓園啊!好氣派!”陽玄顥總是小孩子,新奇地看着周圍與皇陵不同的建築裝飾,興奮極了,一點沒注意到母親有些黯然的神色,齊朗卻看到了,他悄悄地給皇帝打了個暗示,畢竟也是帝師,陽玄顥又對齊朗格外親近,自然覺察了他的暗示,開始還有些不解,但隨即便看見了母親有些異樣的神色,便不再出聲了。

紫蘇感覺到兒子的沉默,放緩步子,關切地問:“皇帝怎麼了?不舒服嗎?”

陽玄顥連忙搖頭:“沒有,朕很好!只是母后娘娘,您很傷心吧?”

紫蘇看到兒子關心自己,很是感動,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額頭,溫和地笑說:“子欲養而親不待,對哪個做子女都是件傷心事!日後皇帝想起先帝也會不好受的!”

陽玄顥低頭不語,對自己的父皇,他實在是印象不深,畢竟當時還小,什麼都不明白,紫蘇見狀,也清楚他的心思,便不再多說什麼,牽着兒子進了祭祠的大殿。

其實紫蘇之所以不想正式祭拜是有原因的。說到底,她是出嫁的女兒,不能祭祠孃家的父母,而且,她又是太后的尊貴身份,君臣大綱豈能混亂?所以,她也就是想來見見父親,而且,當初她入宮時,時間倉促,也沒能正式拜別祖先,如今,就算是彌補吧!

望着供奉着的靈位,紫蘇默立了好一會兒,纔開始上香祭拜。

對長年在外的父親,紫蘇一直是很敬愛的,有着天生的孺慕之情,可是,卻鮮少有機會承歡膝下,稍長些,父親卻又遭遇了不測,可以說,她從未能好好親近一下父親,這點,所有出身富貴大家的人都是一樣的。

陽玄顥站在母親的身後,一時不知道該做些什麼,只能看着母親,乖乖地不去打擾。

“陛下若是覺得無趣,就和內侍先回車駕上等着,哀家再待一會兒!”紫蘇輕輕地對兒子說,陽玄顥想了想,就跟服侍的內侍走了:“那兒臣先回去了,母后娘娘也要保重,不要太傷神了!”

紫蘇微笑着點頭,陽玄顥才離開墓園,同時也帶走了一批侍衛。

“景瀚,進來吧!”紫蘇淡淡地出聲,要齊朗進入大殿。

“我們第一次見面就是在這裡,還記得嗎?”紫蘇的聲音透着淡淡的茫然。

“記得……”齊朗也很有感觸。

那是永寧太妃的葬禮,那位太妃出身齊氏家族,因此,齊朗也隨父母前來致奠,那時,紫蘇才五歲,齊朗也不過十歲,兩人對彼此並無什麼印象,但齊朗應對間不凡的沉穩,使永寧王與謝遙卻同時看中了他,讓他進入了謝家的私塾讀書,以進一步考察他的資質,這點連齊朗的父母都沒料到,能得到這兩人的看重,也就意味着日後平步青雲的前程,因此也就一口答應了,根本沒考慮兒子的想法。

能在謝家的私塾就讀的,出身都不平凡,相比之下,齊朗就要弱勢得多了,小孩子的惡作劇也就來了,雖無惡意,卻足以讓人受不了,齊朗在忍了許久後,終於反擊,使領頭的謝清栽了好大一個跟頭,在所有人驚詫的時候,紫蘇卻笑得很開心,對身邊的倩儀伸出手:“我就說他會讓謝清表哥吃虧的,你輸了吧!”

這是齊朗第一次注意到這位尊貴的郡主,後來,他與謝清成了好友,才漸漸與她走近,他也曾問過她,爲何那樣篤定,但是,紫蘇似乎已經不記得那件事,不過,她理所當然地回答:“你是父王看中的人啊!”

墓園陽玄顥正等得有些不耐煩了,卻忽然聽見墓園傳出刺耳的金屬相擊的聲音,不禁奇怪地問尹朔:“這是什麼聲音?”

尹朔幾乎是整個人都呆了,臉色頓時一片蒼白

“快!快護駕!”他顫聲大喊——那是兵刃相接的聲音,理由只有一個,就是墓園內有刺客!

“怎麼了?”陽玄顥不明白地質問尹朔。

此時尹朔已經恢復了大半的鎮定,因此,他還算有條理地回答皇帝:“陛下,恐怕是有不法之徒,請您不要再說話了!”

陽玄顥還要再說什麼,但想起平時幾位老師的教導,也就明白了他的意思,不再開口,尹朔深深地吸了口氣,轉身對皇帝的貼身內侍低聲交代了一下,那位內侍也是機靈的人,馬上按他所說的,告了聲罪,就抱起皇帝進了後面的一輛不起眼的馬車。

尹朔安排好皇帝,就連忙對隨駕的侍衛隊長下令:“立刻帶一部分人去接應太后那邊!快!”

“是!”侍衛隊長馬上帶了一部分人衝進墓園。

此時墓園中已經有了死傷,倒不是紫蘇身邊的侍衛無能,而是事出突然,所有人都沒想到會遇到刺客,而且,刺客似乎早有計劃,事先就藏身在大殿中,當時紫蘇正和齊朗大殿說話,身邊並無任何侍衛和服侍之人,因此所有人只能看着一批黑衣人忽然現身,直接殺向紫蘇,很明顯,他們的目標是紫蘇。

所有侍衛都無法援救,第一個反應的是毫無武功的齊朗,他的舉動也很簡單,直接拉開紫蘇,同時擋住刺客的利刃。

紫蘇被齊朗一把推到大殿門口,侍衛迅速上前護住她,並護着她往外退去。

“不行!”紫蘇卻不顧安危地站着不動,“必須把齊大人救出來!”

她焦急地看着齊朗,他已經受了傷。

“太后娘娘!”侍衛隊長急呼,“請您立刻出去!臣會救出齊大人的!”

紫蘇卻不理會他的焦慮不安:“不看見你們救出齊大人,哀家是不會離開的!”

在她寬大的衣袖中,她的雙手緊緊握成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掌心,只有這樣,她才能抑制住內心的恐懼,不讓自己全身顫抖。

知道無法改變太后的決定,侍衛隊長只得命人衝上與刺客衝殺,可是刺客卻沒有讓他們輕易如願,他們一面與侍衛交手,一面想抓住齊朗。

看着刺客的行動,紫蘇的眼神頓時一冷,在沒有告知任何人的情況下,她悄然移動了位置,向墓園外走去,侍衛都沒料到她脫離保護範圍,也就沒注意她的舉動,刺客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圍攻齊朗的人一部分迅速攻向她,侍衛趁機救回了齊朗。

“太后!”幾個侍衛驚呼。

一瞬間,所有保護紫蘇的侍衛經歷從最緊張到最放鬆的情緒變化——從墓園外衝進的侍衛擋下了刺客的攻擊,隨即護住紫蘇。

面對大批的侍衛,刺客有了一絲猶豫,但是,紫蘇卻沒有讓他們有機會思考。

“格殺勿論!”紫蘇的命令沒有絲毫轉寰,服從爲要的侍衛根本沒再思考什麼,直接就全力攻殺那些刺客。

已經脫離險境的齊朗也聽到了這個命令,他看了看紫蘇,終是什麼都沒說,便和幾個侍衛先離開了墓園。

紫蘇卻沒有離開,她冷冷地看着墓園中的殺戮,眼中的溫度降到冰點以下。

在侍衛的全力攻擊下,刺客無一倖免,紫蘇才離開,任由侍衛處理善後。

“太后娘娘,臣以爲應該留下幾個活口,也好知道他們是何人指派,現在這樣……”尹朔皺眉進言,對紫蘇的命令十分不解。

御駕一行已經進城休息,此時紫蘇淡漠地坐在涼榻上,對尹朔的問題,她不置可否地一笑,淡淡地說:“永寧王府的墓園豈能容人擅入?再說,指派之人?有必要問嗎?”

尹朔卻是不明白她話中所指,心急之下便追問道:“娘娘知道是何人指使的嗎?”

紫蘇好笑地看了他一眼,搖了搖頭,沒有對他說明白:“尹相也辛苦了,下去休息吧,善後事宜就交給地方官員去做吧!”

尹朔也自知冒失了,只得依言退下。

紫蘇卻沒有休息,沉默地坐着,一動不動,趙全也不敢打擾,輕聲吩咐下人將晚膳撤下,又讓人另外準備了夜宵,見夜實在是深了,他只能硬着頭皮上前勸言:“太后娘娘,夜深了,您未用晚膳,不如用些點心、涼湯,早些休息吧!”

他說得小心翼翼,就怕觸怒紫蘇,因爲,她的臉色真的太陰沉了,但紫蘇卻沒怎麼着,看了一眼奉上的夜宵,卻沒用,揮手讓他們撤下:“不必了,你們都去歇着吧!”

“娘娘,您不歇下,奴才哪敢歇啊?”趙全陪着笑對她回話。

紫蘇也清楚這點,便道:“你留下服侍就行了,其他人都下去歇着吧!”

“是!”這下衆人也只能依了。

“趙全,去安排一下,哀家要去見齊朗,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紫蘇忽然開口,趙全一驚,但什麼也沒說,便先去安排了。

“娘娘,一切都妥當了。”

齊朗房裡沒有其他人,趙全一早支開了服侍的人,也巧妙地避開了侍衛,自己守在房門口,讓紫蘇進去。

“太后?”齊朗驚訝地看着進來的紫蘇,卻只是喚了這一聲便再無話語出口,目光竟是從未有過的複雜。

紫蘇在他牀對面的凳子上坐下,也沒開口,只是示意他不併起身。

“太后……”終是焦慮難安,齊朗還是先出聲,卻又不知該說些什麼,但紫蘇卻笑了:“景瀚,我們還沒討論出答案。”

“……是的……”齊朗點頭,躊躇了一下,方繼續說,“臣需要考慮的時間。”

紫蘇微微頜首:“那就是還沒有結果?”

齊朗再次猶豫了半天:“……娘娘,這不是隨便能決定的事情!”

“的確!”紫蘇依舊笑着,但齊朗卻知道她心中已經惱了,“景瀚一向都將一切考慮得妥妥當當,纔會下決定!”

“太后!”齊朗微微皺眉。

“景瀚將什麼放在考慮的首位?齊家?前程?元寧?……”紫蘇冷言。

“那您又將什麼放在首位?永寧王府?陛下?”齊朗也毫不留情地反駁。

兩人一起沉默了。

他們太瞭解對方的思維了,因此,纔會考慮更多,獨獨忘了對方的感受。

“好了,我們不要爭了!”紫蘇無奈地讓步,打破房中的寂靜,“就這一次,你告訴我你自己的回答,畢竟我問了這個問題,起碼你該給我同等的誠意。”

“……”齊朗還是選擇了沉默,或者說,他也給了答案。

紫蘇輕輕地點頭,不再看着他,站起身向外走去。齊朗擡手按上自己的前額,也擋住了自己的神色。

都過去吧!就像當初自己失信一樣,從來就沒有什麼選擇,答案永遠只會有一個,爲家族,爲她,也爲自己!

放棄了曾經的承諾,竟是放棄一生唯一的一次機會!

是命!輾轉嘆息也只能無可奈何!

既然原就是爲了彼此,便讓一切都湮沒在記憶中吧!

——那抹在自己回眸時總能見到明媚笑容,那個在瞬間成長的天真女孩,那份未曾開始便凋零的感情!

錯過便是一生一世了!

情愫種下得太早,在他們尚未識得情味之時,當真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從不曾想到更多的未來;開始到來得太慢,在他們剛剛朦朧未清時,一切就已經不同,在連續的變故中,感情已是最不重要的了!

以考驗的名義,命運肆無忌憚地捉弄他們。

在永寧王突遭不幸的那段日子裡,也許是他們最爲靠近的時期吧,看着紫蘇咬牙撐起王府的一切,稚弱的身影周旋在那些顯貴之中,天生的聰慧蛻變成陰冷的城府,他曾經可以伸出手,但是,面對謝遙淡而嚴厲的神色,他最終還是站在一旁看着。

——“她是永寧王府的郡主,也許就是未來真正掌握夏氏的人,她必須學會只依靠自己。”謝遙近乎冷酷地警告他與謝清,於是他收回了手,笑着看着她,祝福她能夠堅強。

他們都不過是權力的棋子!

面對那個艱難的抉擇,他與謝清看着那雙茫然的眼睛,終是硬下心腸,將一切權力放在那雙稚嫩的手上——他們何嘗不是在怯懦地逃避那艱難的選擇!

血流成河之中,永寧王府的權威再次確立。——謝遙將機會奉上,卻也要那雙手沾染上權力的血腥!

——“如果上天要怪,我們和你一起領受天譴!”

——“無論如何,上窮碧落下黃泉,我們陪你!”

看着哀鴻遍野,看着紫蘇顫慄的雙手,他與謝清只能如此安慰,卻明白一切話語都是蒼白的。

新月如鉤,天地銀妝,那是那年的第一場雪,望着長跪在佛前的紫蘇,他亦跪下,在她的身旁,他知道紫蘇是在懺悔自己所負的血債,他卻不得不開口告別,因爲祖父的過世。

——“我會回來的!”他說得模糊,但是,眼神的交會說了未出口的承諾。

是他想得簡單了,家族的長者截下他的信,和顏悅色地教導他,永寧王府今非昔比,一切都須謹慎!

信在他身上捂了三天,最後終是付諸一炬!

他不知遠在京都的紫蘇會如何,只能在再見她的笑顏時,低頭行禮——她已是皇后之尊,母儀天下。

她不曾提及這件事,卻在墓園之中淡淡地問他:“景瀚,當年的承諾你可想完成?”

她到底是如何想的?

看着她再認真不過的眼神,他竟是一點都看不透!

在他以爲一切都過去的時候,她爲何重提那隱晦的承諾?

他又能給她什麼樣的答案啊!

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
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三十六章 暮雲長風(下)第十章 驚天之變(下)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一章 初入宮門第十三章 火中龍吟(下)第三章 後位之爭(中)第三十七章 隨風而逝(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十二章 波瀾初起(下)第一章 任重道遠(上)第十一章 風起雲涌(中)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四章 後位之爭(下)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一章 山雨欲來(上)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十章 波瀾初起(上)第三十一章 長夜未央(上)第五章 雲暗風清(中)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十七章 幽燕長風(中)第二十二章 鳳於九天(上)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八章 仁重蒼生(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九章 浮雲流水(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一章 上有絃歌聲(上)第十二章 此消彼長(下)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二章 烽煙漫道(中)第九章 雲煙猶故(下)第二十一章 驚鴻照影(下)第十三章 鋒芒驚瀾(上)第六章 以史爲鑑(下)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二章 山雨欲來(中)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二十五章 冷月長風(上)第六章 暗潮洶涌(下)第十二章 暗流紛起(下)第三十二章 長夜未央(中)第一章 夜星破夢(上)第十五章 風雨飄蕩(下)第三十章 高山流水(下)第十八章 幽燕長風(下)第七章 仁重蒼生(上)第十二章 江山萬里(下)第十一章 吳鉤霜明月(中)第五章 美人如玉(中)第四章 雲暗風清(上)第二十六章 冷月長風(中)第四章 滄海風雲(上)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三章 風雨飄蕩(上)第十七章 涉江採芙蓉(中)第九章 驚天之變(中)第一章 小樓夜雨(上)第十一章 火中龍吟(上)第六章 儲位之爭(中)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四章 簡在帝心(中)第十三章 靜夜鐘聲(上)第十三章 巨浪濤天(上)第二章 小樓夜雨(中)第四章 美人如玉(上)第二十章 情何以堪(中)第十五章 巨浪濤天(下)第七章 浮雲流水(上)第七章 大禮將成(上)第十四章 長路漫浩浩(中)第一章 情之所鍾(上)第五章 四顧何茫茫(中)第四章 四顧何茫茫(上)第十四章 鋒芒驚瀾(中)第十一章 波瀾初起(中)第四章 以史爲鑑(上)第五章 滄海風雲(中)第七章 儲位之爭(下)第四卷的第六章,我說了一些中藥方面的術語,在這裡解釋一下。第六章 滄海風雲(下)第九章 針鋒相對(下)第七章 雲煙猶故(上)第八章 誰能爲此曲(中)第十章風起雲涌(上)第三章 情之所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