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同仇敵愾

略作歇息之後,再逛逛園子,賞一賞春景,新婚的頭一日就這樣優哉遊哉地過去了。不過,自第二天開始,日子就不再那般悠閒了。這天一早,崔淵與王玫便辭別了崔敦、鄭夫人,又好言好語安撫了失落的崔簡一番,這纔出了門。接下來一段時日,他們須得拜訪博陵崔氏的諸位族人,趕在三個月後拜見家廟之前認一認親戚,另也算是趁此機會好生走動一番,敘一敘情誼。

當然,不管是從親疏遠近或是門第高低來論,他們首先應該拜訪的,都是真定長公主府。

因同在勝業坊,他們很快便到得了公主府。李十三娘得知消息,早早地在內院門前守候着。見了王玫,禁不住含笑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親暱地攬起了她的手臂,帶着她往公主寢殿而去:“瞧你如今臉色紅潤,氣色倒是比未嫁前還好了兩分。嘖,連這笑意都更甜了,先前怕是將相思都藏在心底了罷。”兩人關係極好,她這般打趣起來也更顯得親近。

王玫眸光微轉,笑嗔道:“怕是表姊以前不曾細看罷,我的氣色一向都很不錯。”她倒也不是自誇。自從得了青光觀觀主的指點,開始調理身子之後,她便日漸容光煥發,身子骨也比往常好了不少。李十三娘想笑話她如今一償相思,夫婦陰陽調和,就算事實確實如此,她也不想就這麼認了。

聞言,李十三娘笑道:“你說這話也是事實,我竟一時駁不得了。偏我還羨慕你的好氣色,照你的法子調理了一段時日,似也是好了不少。阿家養着的那兩個醫女之前還曾特意討了我的養生方子,仔細研讀了一番,連連稱讚呢。”

王玫腦海中似有什麼一閃而過,一時之間卻並未抓住,只得暫時忽略過去,接道:“改日表姊若是有空,不妨與我同去青光觀,拜訪觀主。觀主是咱們的長輩,道法精深又擅長醫術養生,多去走一走,得些指點,咱們便受益無窮了——總也比去旁的甚麼道觀裡強多了。”

李十三娘頷首稱是,又道:“阿家也曾經提過想去見一見觀主。待過幾日,你們見過了族人,得了清閒,咱們倆便奉着阿家走一遭罷。”

“就這麼說定了。不瞞表姊,有一段時間不曾去青光觀了,我實在想念得很。”王玫雙眸微亮,在心裡盤算起來。她原本想在歸寧前後就去一趟青光觀,如今說不得要推遲幾日,等着公主府這邊的消息了。只是,不知阿家、兩位嫂嫂是否有興趣?不論如何,須得先稟告鄭夫人才好。

崔淵在兩人身後走着,挑挑眉,禁不住提醒道:“九娘,該換個稱呼了。”

王玫一怔,這才反應過來,她方纔一直喚“表姊”,李十三娘也自然而然地答應了。其實,她如今是崔家婦,反倒應該喚“阿嫂”纔是。從李氏那頭論,畢竟只是遠房表姊妹,倒遠不如眼下的堂妯娌關係親近。

李十三娘也搖了搖首,掩脣輕笑:“啊呀,連我都忘了呢。”

王玫瞧着她,又看向崔淵,立即補道:“可不是,見了阿嫂,一時還轉不過圜來。”

李十三娘笑着又接道:“說起來,先前我還曾想過,身爲你的表姊,很該去給你添妝,幫你壓一壓新婿的威風纔是。只是後來一想,我是四郎的嫂嫂,哪裡能去當你的孃家人?唉,到底添妝的那些物什都沒能送出去,今兒正好當作見面禮給你了。”

“怪不得我總覺得那兩天像是缺了什麼似的。”王玫道,“不過,如今又是嫂嫂又是表姊,可不是更親近了?”

“當然,若你和四郎起了什麼爭執,我必定是站在你這一邊的。”

“到時候我可只管過來請阿嫂主持公道。”

崔淵望着親親熱熱的兩人,笑了笑,慢悠悠地接道:“我大約不會讓阿嫂有給九娘出頭的機會。”他說得如此篤定,李十三娘和王玫相視一笑,便轉了旁的話題,不拿這個說笑了。

到得公主寢殿中,真定長公主、崔斂、崔滔,並崔芝娘、崔韌都在。顯然,公主駙馬一家知道他們今日要過來拜見,都正等着他們呢,也是給足了侄兒、侄媳婦面子。見他們過來了,真定長公主便吩咐侍婢在榻前安置了兩個茵褥。

崔淵、王玫雙雙跪下,如同拜見父母一般鄭重地行禮。

“拜見叔父、叔母。”

“兒王氏,拜見叔父、叔母。”

“起來罷。”真定長公主笑道,命侍婢給了丹娘一個木匣,“當初,我可比四郎還希望九娘你儘快嫁進咱們崔家來,也好名正言順地讓你過來盡孝心,多陪着我說話。聽說阿嫂給了你幾個壓箱底的好鐲子,我便給你些釵子、珠花、簪子罷,也好配着一起戴。”

“兒多謝叔母賞賜。”王玫眉眼彎彎地謝道。她今日便戴了鄭夫人給的羊脂玉鐲,品相確實非常難得。而早上鄭夫人見了,心情也似是高興了幾分。眼下又得了真定長公主的賞賜,往後來公主府也不愁搭配什麼首飾了。長輩們給了各種好東西,就是希望晚輩真心喜歡。若是天天戴着,她們瞧着自然便歡喜。

接着,新婿新婦又見了崔滔、李十三娘,給他們行禮。李十三娘果然親自捧了個沉甸甸的匣子,笑道:“我自己沒甚麼好東西,也只能借阿家的光,將阿家早年賞給我的一套頭面首飾尋了出來。”隴西李氏女自然不可能沒甚麼好東西,但真定長公主賜下的飾物畢竟不一般。

王玫也十分承她的情,雙手接過來:“嫂嫂一直照拂我,我都記在心裡了。”

崔芝娘、崔韌也過來見過叔父叔母,王玫各給了他們一個小香囊,又揉了揉崔韌的小腦袋:“大郎若是得空,便去尋阿實頑耍罷。阿實每天上午進學,下午倒是有空,也一直念着你呢。”

崔韌用溼漉漉的眼睛望着她,奶聲奶氣地道:“六阿兄忙呢。阿姊說,陪我去找王家二郎頑。”

“二郎必定很歡喜。”提起王旼,王玫便有些想家人了。不過,思念的情緒只在眼中閃了閃便過去了。畢竟,勝業坊與宣平坊之間也就隔了東市、安邑坊,離得並不算遠。若要歸寧,一會兒便回去了。當然,時時歸寧探視是不可能的,但高門世家中飲宴活動衆多,遇上的機會也不少,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此時,崔斂正端詳着侄兒神采飛揚的模樣,暗自滿意地頷首,又瞥了侄媳婦一眼。因崔敦的緣故,他也曾見過王珂,對這位王家的女兒也頗有幾分好感。這樁婚事,總算是結對了。“咱們叔侄兩個也許久不曾敘一敘了,你且跟着我去外院書房。子由,你也過來,安安生生地在家待一日。”

崔淵總覺得叔父話中似是有話,遂不着痕跡地望向崔滔,卻見他苦笑着使了個眼色,不由得心底一嘆。使着公主府的部曲,他便早知道有這樣的風險。就算子由再小心翼翼,遲早也瞞不過叔父的利眼。不過,他卻沒想到,事情竟然暴露得這麼快。想必叔父先前不動聲色,便是想暗地裡看他到底有什麼動作,進而推斷出當初潼關之事究竟誰是幕後兇手罷。如今他大概也已經知道真相了,能忍着不當場發作已經算是很不錯了。要知道,自家叔父看起來溫文爾雅,其實卻是個爆炭性子,又極其護短。

“是,叔父。”他起身,朝真定長公主行了一禮,“叔母,侄兒先告退了。待會兒再進來陪您說話。”

真定長公主鳳眸微睞,淺淺勾起紅脣:“去罷,有九娘陪着我便夠了。”說着,她又道,“你雖是侄兒,但在我心裡與親兒也沒有甚麼分別。我不喜張揚,也不愛同人爭執,卻也萬萬容不得有人欺到咱們頭上來。你可記住了?”

“是,侄兒記住了。”崔淵恭恭敬敬地道,“不過,侄兒也不想萬事只靠長輩出頭。叔父、叔母儘管放心,我已經有打算了,自己的仇當然須得自己報才能解恨。”連真定長公主都知道了,此事該如何了結,他也須考慮得更周密一些了。不然,這位長輩恐怕也懶得管兩房的顏面,直接插手便解決了。

崔斂聽了,怔了怔,擰着眉看向真定長公主,輕輕一嘆:“有這般心氣,倒比什麼都強些。貴主,我先將這兩個傢伙拎下去問清楚。其他事,稍後再議罷。”

真定長公主頷首答應了。待崔斂、崔滔、崔淵都出去之後,她才又道:“九娘恐怕也聽得雲裡霧裡。莫急,該說的,子竟遲早會說。這孩子,一向執拗得緊。”她說到此,便恢復了平常懶洋洋的模樣,斜倚在隱囊上:“走近一些,讓我仔細瞧瞧。”

王玫想着方纔她和崔斂的話,知道崔淵必定是遇上了什麼難事。不過,他既然不說,便有不說的道理。想到此,她按捺下心中的擔憂,依言走到長榻邊,任真定長公主細細打量着,又擡眸望了她一眼,有些擔憂道;“叔母這兩日可是累着了?臉色似是有些蒼白。”真定長公主一向保養得相當好,且心寬得很,如今看去竟有幾分憔悴之意。

真定長公主拍了怕她的手背,嘆道:“無妨,只是前兩天多走了幾趟宮中罷了。”提到宮中的事,她便蹙起了眉,搖了搖首。

王玫看向李十三娘,見她也似是什麼都不知道,更不敢細問。宮廷之事向來詭譎繁雜,捲進去之後便再難脫身了。真定長公主本來便身在其中,欲脫開而不能得。她們這樣的晚輩,自然更是避之不及。只是,細細想來,當今這位千古一帝雄才大略、政事清明、知人善任,在家務事上卻是一頭亂緒,理不清楚。她從未細看過唐史,如今也只能記起幾位鼎鼎有名的大人物的命運而已,每年將會發生什麼事情卻理不出來。眼下已是貞觀十六年,太子仍是李承乾,魏王李泰頗受盛寵,晉王李治仍年少——想來宮中之事,不論大小,與這三位長孫皇后所出的嫡子也脫不開關係罷。謀逆、奪位,樣樣都是會割走一茬又一茬大臣的災難。若是崔家一時不慎,便是踏入萬丈深淵了。

“阿家這些時日睡得不太安穩。”李十三娘道,流露出些許擔憂,“所以纔有些沒精神呢。”

王玫便喚婢女來記下幾個養生的方子,寬慰道:“想是季節變換,叔母一時不曾適應過來的緣故。這幾個方子且先服用着,看看是否有效。”身爲公主之尊,原以爲不會有多少煩惱,但一旦生了事,卻件件都是可動搖國本的大事。

“說起來,阿家,方纔兒還同九娘商量着,要去一趟青光觀拜訪觀主她老人家呢。”李十三娘道,“到時候請觀主爲阿家診一診脈息罷。”

真定長公主雙眉微動,似是想到了什麼。略作沉吟後,她便道:“先前不知觀主是長輩,如今知道了,自然該去探望一番。到時候約了阿嫂一同去,也正好做個道場,爲家裡祈祈福。總有些鼠輩打咱們的主意,想是家中氣運不穩的緣故。”

“兒過幾天便去準備。”李十三娘回道。

王玫也道:“回去後兒便稟告阿家。”她瞧了瞧寢殿外暖融融的陽光,又笑道;“近來春光正好,不如我們陪着叔母走一走,賞賞春景?”

真定長公主隨着她的目光,望向寢殿外盛開的桃花,神色略鬆了鬆,頷首道:“好罷。”

作者有話要說:有時候不是你去找事兒,而是事兒找上了你╮(╯_╰)╭

崔家這樣的地位,就是事兒不斷的~~

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3章 七郎省試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38章 影響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72章 王大婚第58章 互相試探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4章 宴飲之樂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7章 兄妹深談第39章 七夕之日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63章 心悅君兮第59章 續絃之意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36章 高人支招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章 路過潼關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60章 盧家拜訪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6章 親迎之禮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67章 自然相處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42章 回到家中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97章 催出新婦第20章 曲競渡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58章 互相試探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46章 宴飲邀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2章 終有喜事
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3章 七郎省試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38章 影響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72章 王大婚第58章 互相試探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26章 遇到惡人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4章 宴飲之樂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7章 兄妹深談第39章 七夕之日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63章 心悅君兮第59章 續絃之意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3章 落花流水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36章 高人支招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章 路過潼關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60章 盧家拜訪第91章 相約上元第96章 親迎之禮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67章 自然相處第86章 準備雪恥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42章 回到家中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97章 催出新婦第20章 曲競渡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58章 互相試探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46章 宴飲邀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92章 終有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