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王家七郎

長秋尼寺的寮舍多是比丘尼坐臥之處,自是遠遠稱不上華美,甚至也並不算舒適。自門到對牆,大概十幾步就走到頭了,顯得有些逼仄。屋內的擺設也格外簡陋,靠牆放置了一架光禿禿的松木四足矮牀,牀邊擱着兩方短榻,短榻間又安有一張小几,上面供奉着一座小佛像。矮牀上鋪了乾淨整潔的褥被,卻是粗布製成。短榻之上更是空空如也,連茵褥也沒有。

這樣窄小的寮舍,一旦屋中多了幾人,便顯得格外擁擠。當靈和暫時離開,屋內只剩下王九娘與青娘之後,方留下了些騰挪的餘地。

王九娘和衣側臥在牀上,不着痕跡地打量了這間陋室一番。與寮舍相比,精舍內的擺設何止精巧百倍。推想起來,她所見所用的器物,應當不是長秋寺所有,都是張家送來的前身慣用之物。她那“前夫”在這些細微之處上,確實挑不出任何錯漏。這也令她對那件丹娘、青娘都諱莫如深的事生出了更多的好奇。到底出了什麼事,才讓這樁婚姻走到了無可挽回的境地?

“雖然寺主確實是好意,但這褥被也太粗了,九娘如何能在此處好生歇息?”青娘摸了摸褥被,像被針紮了一樣縮回了手,搖首道,“也不知丹娘究竟在忙些什麼,奴早便讓春娘去告知她了,怎地還不過來接娘子?”

王九娘其實很想說她並不是那般嬌貴之人,也覺得靈和法師的安排沒有任何不妥之處。然而,她張了張口,卻仍是不曾應聲。這十幾日來,或許是量變積累達到了質變,她已經完全能聽懂丹娘、青孃的對話了。但出於謹慎,她依然沒有開口,只是試着在心中練習發音、語氣、語調。無法自由表達自己意願的憋屈日子,她並不願意繼續過下去,但貿然開口說話,總需要一個契機——那位便宜兄長的到來,大概便是最佳的時機了。見到親人心情激盪,說個一言半語也是在情理之中,不是麼?

眼下還不能說什麼,青娘也不期盼她能做出什麼迴應,王九娘便只有閉目養神了。她今日確實運動過量,睏倦得很了,不多時便有些迷迷糊糊地睡了過去。

青娘見狀,便不再多言了。取出巾帕給她擦了擦額角沁出的汗之後,她便跪坐在短榻上,靜靜地守候起來。

沒過多久,寮舍外便傳來了有些匆忙的腳步聲。就聽似是丹娘喚了一聲守在寮舍外的明青,而後,門便吱呀一聲推開了。

王九娘張開眼,正好見丹娘提着裙角走進來,平日裡梳得整整齊齊的雙環髻竟微微有些散亂。她雖年方十七八歲,但遭逢此次大變之後,已儼然成了王九娘一行人中的主心骨,平素成熟穩重,極少顯露什麼情緒,眼下卻是難掩又悲又喜之狀。

王九娘有些疑惑,便聽她垂淚哽咽道:“九娘,七郎來了。”

七郎——王七郎!她那住在長安的便宜兄長!

王九娘也不知此刻心中究竟是什麼滋味,強撐着半坐了起來。

“太好了!”青娘有些失態地站了起來,喜極而泣,“七郎來了,便能爲九娘做主了。”

“九娘莫急。”丹娘拭了淚,忙上前相扶,“方纔聽靈和法師說道,娘子身子虛弱,須得在這寮舍中歇息片刻再回精舍纔好。七郎剛到山下,差遣了僕從來報信,就算緊趕慢趕地,也須得等好些時候呢。”

“九娘在此處也歇息不好,不若瞧瞧長秋寺內有沒有檐子,擡了九娘回精舍豈不更好?”青娘道。

丹娘略作思索:“也好,只能再煩勞靈和法師了。”

所謂的檐子,便是類似肩輿的唐代轎子。簡單來說,就是兩根粗竹竿上緊緊綁了一張坐榻。靈和不但讓比丘尼們擡來了檐子,見王九娘身邊只得丹娘、青娘二人,還令四個健壯些的比丘尼扛起檐子送她們回精舍。丹娘、青娘自是萬分感激不提。

回到精舍後,丹娘、青娘又是好一番忙碌,帶着小丫頭春娘、夏娘將三間屋子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又服侍王九娘裡外換了一身衣衫,飲了一回湯藥,勸她睡下養養神。

王九娘心裡忐忑不安,如何能睡得着,只能閉上眼乾躺着,聽着屋裡屋外的動靜。

沒過多少時候,便聽精舍外隱約傳來一片人聲。聲音並不大,但其中夾雜了不少男子的音色。接着便聽見丹娘、青娘、春娘、夏娘脆生生地喚“七郎”。

“起來,帶我去見九娘。”一個溫和的聲音響起,隨即腳步聲便到了精舍內。

王九娘正遲疑着是不是應該恰到好處地“醒過來”,突然似有所感,張開眼看過去,便見屏風後頭,一個將近而立年紀的男子正快步行來。他頭戴玄色長腳襆頭,身上卻是穿了件空青色右衽廣袖長袍,行止之間氣度從容端方。

唐人在這樣的年紀,已是以蓄鬚爲美了,他自是不會例外。王九娘本以爲自己會有些難以適應這個時代的審美喜好,但是眼前這位即使略蓄了須,也仍然是一位不折不扣的風度翩翩、姿容俊美、身形挺拔的成熟美男子。如今這般模樣依舊風姿不減,便可以推想他年少時又是怎樣一位佳公子了。

她不敢打量得太明顯,迅速地移開視線後,卻正對上那王七郎的目光。

那目光裡滿是憐惜和擔憂,令她心中不由得微微一震,眼睛竟立即酸澀起來。本以爲這一關她必須靠着不怎麼樣的演技才能冒險通過,但感受到那份似乎確確實實屬於她的關愛之後,所有的緊張和忐忑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一瞬間,驟然穿越重生到這陌生時代之後所生出的戰戰兢兢與小心翼翼,所有的委屈與不安,都化成了淚水涌了出來。

她就似見到了真正的親人那般,情不自禁地抽噎着喚道:“阿兄。”

艱難地吐出這兩個字之後,她才發覺自己的聲音竟變得嘶啞無比,而久未使用過的喉嚨也隱隱作痛。再想張口說些什麼,卻已是發不出聲音了。

“九娘!”王七郎滿臉心疼,坐在牀邊細細端詳着妹妹蒼白的臉色,又拿起她的手腕診了診脈,“沒想到你竟然病得這麼重。可有醫者開了藥方看過了?每日可按時飲了藥湯?”

“洛陽城的醫者隔幾日便會過來瞧瞧,長秋寺的靈和法師也會定期來查看九孃的病情。”丹娘答道,低聲吩咐青娘去取了醫者開的藥方過來,“七郎有所不知,九娘先前病勢更加沉重,如今已是漸漸好轉了不少。”

王七郎眉頭微微皺了皺,見妹妹仍然無聲地落淚,溫聲安慰道:“九娘莫怕,阿兄會一直陪着你。你如今什麼都不必多想,都交給阿兄,只需將身體養好便是。養好了身體之後,便隨阿兄回長安去。阿爺阿孃都念着你,催着我趕緊將你帶回去。眼下卻也不急,總不能讓他們瞧見你這瘦骨嶙峋的模樣,白白讓二老擔心,你說是不是?”

王九娘抽泣着點了點頭,還想再說什麼,卻仍是無法發聲。她心中一凜,手按在喉嚨處,“啊啊”地試着發音。越來越着急,喉嚨便越來越痛,發聲的氣息卻像是仍然悶在胸腹內,始終不得門而出。難不成,她永遠都發不出聲音了?這個念頭在心裡一轉而過,她猛烈地咳嗽起來。

王七郎連忙輕輕拍着她的背脊,待她漸漸平復下來之後,安撫道:“阿兄知道你有很多話想說,莫急,且躺下來歇息。待養好了,有什麼委屈儘可向阿兄說,阿兄替你出氣。”說罷,他親自扶着妹妹躺下,又給她掖好了被子:“眼下時候已經不早了,明日一早阿兄便派人請來洛陽城最好的醫者,給你仔細看看。你先睡罷,待你醒了,阿兄陪你一起用夕食。”

他安穩的反應讓王九娘安心了不少。哭過一場,她又耗費了不少體力,不多時便昏昏沉沉地睡着了。

見她熟睡之後,王七郎這才接過青娘拿來的藥方翻了翻,雙目突然微微一凝,沉聲道:“出去說話。”此時此刻,他寒霜覆面,目光冷厲,渾身上下哪還有半點方纔寬慰妹妹時的和煦風度?

王七郎此次匆匆趕至洛陽,並未帶多少隨從。但他在山下認出妹妹陪嫁的奴婢,遣他們立刻前去洛陽,趕在城門關閉之前採買了藥材、布帛、糧食等物,已是陸陸續續地送上山來了。這些訓練有素的奴婢將添置的物品安放妥當後,又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小小的精舍頓時便裝得滿滿當當。

王七郎方纔急着探望妹妹,並沒有細看這精舍內的擺設佈置。如今有了時間,自是裡裡外外都走了個遍,連廚下正在準備的夕食也過了一眼,這纔回到精舍內。

他有些隨意地盤腿趺坐下來,將那一疊藥方輕輕地拍在旁邊的柵足案上,冷冷地望着妹妹的貼身婢女:“九娘身邊的婢子不止你們二人,我記得還有一個碧娘、一個黛娘,人呢?”

“碧娘年前由娘子做主,開臉給了張家郎君爲妾。黛娘背主,已經被張家郎君發賣了。”丹娘猶能保持冷靜,一向覺得王七郎性格和善的青娘卻嚇了一跳,臉色慘白地往丹娘身後避了避。

“他竟然敢發賣九孃的陪嫁婢子?!”王七郎眯了眯眼睛,眸中冷光微閃,“張氏豎子!不過寒微之族,暴發戶而已,居然生出那麼大的膽子,敢苛待我王氏之女。你們身爲九孃的貼身婢子,居然也不往長安報信?!”

丹娘立刻跪了下來,低聲哭道:“事發之時,婢子便勸娘子派人去長安,但當時娘子不允,身邊也沒有人可供差遣。後來,婢子亦不知張家郎君竟如此絕情。娘子病重時,他分明遣了醫者過來,婢子與青娘本以爲他還念着夫妻情誼。沒想到十幾日前,他竟然徑直拿來了放妻書!”

青娘也嚶嚶泣訴:“七郎有所不知,娘子在張家本便受盡了閒氣。那張家上上下下都不知道規矩,張家娘子動輒對九娘呼來喝去,時不時地便把身邊得寵的侍女送過來給九娘添堵。那些賤婢也不知天高地厚,仗着張家娘子撐腰,一直對九娘不恭不敬。若不是當時張家郎君還算疼愛娘子,日子早就過不下去了。這回出了事……娘子更是受盡了苦楚……”

王七郎的目光越發冰冷,他何曾想過妹妹婚後的生活竟如此艱難,寫信往來時卻從來不提這些瑣碎之事。長安與洛陽畢竟相距八百餘里,他們在家中所知道的事,也只有她願意告訴他們的那些而已。他審視着這兩個年輕的婢女,冷冷一笑:“很好,很好。那你們誰來告訴我,這幾個月究竟發生了何事?仔仔細細地說,一星半點也不許漏下。”

第4章 王家七郎第1章 大唐棄婦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章 崔氏父子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43章 崔氏一門第2章 放妻之後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41章 暫時告別第48章 來是他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3章 再次對峙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20章 曲競渡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6章 宴飲邀請第46章 宴飲邀請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84章 終成密友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2章 芙蓉之宴第8章 東都洛陽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78章 曲踏秋第139章 形形□□第11章 路過潼關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83章 納吉之禮第43章 崔氏一門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43章 崔氏一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4章 嫁妝經營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7章 兄妹深談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2章 放妻之後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53章 心有所動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40章 何人出手
第4章 王家七郎第1章 大唐棄婦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2章 崔氏父子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5章 回家首夜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43章 崔氏一門第2章 放妻之後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41章 暫時告別第48章 來是他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33章 再次對峙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20章 曲競渡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6章 宴飲邀請第46章 宴飲邀請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84章 終成密友第96章 親迎之禮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2章 芙蓉之宴第8章 東都洛陽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78章 曲踏秋第139章 形形□□第11章 路過潼關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章 大唐棄婦第83章 納吉之禮第43章 崔氏一門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43章 崔氏一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4章 嫁妝經營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7章 兄妹深談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2章 放妻之後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53章 心有所動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40章 何人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