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表妹來襲

自從定下終身之約後,崔淵便從崔韌的院子裡領回了崔簡,滿面春風地騎馬回了崔府。仰頭見他心情甚佳,崔簡睜着圓圓的眼睛,福至心靈地想到了什麼,微微撅起嘴抱怨道:“王娘子也來了麼?從母竟然沒提過,阿爺也不告訴我。”居然沒有讓他與王娘子見上一面,算起來他們也有將近十日不曾見了呢。

崔淵瞧了他一眼,含笑道:“阿爺與九娘有要事商量。再過幾日便是重陽賞花宴,到時候你再去見她也不遲。”其實,他原本也只是想見一見王玫,與她說些話一解相思而已。卻沒料到這一回見面竟然如此之巧,正趕上她欲解疑惑之時,輕輕鬆鬆便得了佳人首肯。他們既然已經是情投意合,便該走下一步棋了。

崔簡瞅着自家阿爺的神情,大膽地猜測道:“王娘子願意嫁給阿爺了?”

崔淵微微頷首,嘴角止不住地往上勾:“阿實,與以前一樣,此事不可教旁人知道。尤其是你祖母與祖父,他們尚不知九孃的品性,恐怕不喜她如此坦率。”出身滎陽鄭氏的鄭夫人,在遵從禮法一項上頗得家學淵源,最喜愛的便是那些有禮有節、優雅自持的世家貴女。若是教她得知王玫與他已經私定終身,定會留下不守禮的印象。他雖有帶着妻兒離家遠遊的念頭,卻也不希望她們婆媳之間生出重重誤解。

崔簡點點頭:“我知道。”想了想,他又問:“阿爺,坦率不好麼?”他仍然記得,阿爺提過,身爲君子,便須坦坦蕩蕩纔好。

崔淵笑望着他,答道:“在阿爺看來,無論是男是女,坦率之人都最值得相交。但他人未必如此認爲。人與人都有不同的喜好,阿實,你結交朋友之時也定會有自己的想法。你也不必完全和阿爺一樣,只需做到隨心便可。”

崔簡認真地想了想,點頭道:“我好像有些明白了。”大郎崔韌、王二郎王旼、王家阿兄王昉,性子都不同。若是要讓他總結他爲什麼喜歡與他們待在一起,他只能想到——因爲他能從他們身上感覺到,他們也是真心喜愛他。

“而且,你們年紀尚小,還未定性。只要本性良善,便足夠了。”崔淵又道。

崔簡再一次頷首。或許,他結交朋友的時候,考慮的便是彼此之間的情誼都很真摯吧。如今還想得不是特別清楚,再交些朋友他就會更理解阿爺的意思了。

父子二人回到崔府的時候,天色剛剛擦黑,早便到了昏定的時候。他們平日一向行蹤不定,又不喜隨身帶着僕從,即便去了一趟公主府亦是無人知曉。老管事崔順也什麼都不問,便將他們帶向了正院內堂。當能瞧見內堂輝煌的燈火之時,他又輕咳兩聲,壓低聲音道:“夫人今日本想稍作休息,但下午咱們家的部曲卻護送來了兩位客人,一直不曾離開。夫人還吩咐下來,收拾出旁邊的院子讓嬌客們住下。也不知那些丫頭小子們手腳是不是麻利,可得去瞧一瞧纔好。”

崔淵收了掛在嘴角邊的笑容,眯了眯眼,道:“老管事一向凡事親力親爲,也須讓下頭的人多經一經事纔好。”說完,他頓了頓,又道,“既然是嬌客,想必便是哪裡的親戚罷。未出閣的姑娘,寄居在旁人家中,想必也留不長久。”他家阿孃不但想攪渾了京城裡這池水,讓他有機會“多見識見識”各類鶯鶯燕燕,還不願放過“親上加親”的念頭?難不成,她當真以爲,他便是會被這些花迷了眼的淺薄之人麼?或者,是什麼不曾見過世面的尋常世家公子?或者,她也只是純粹並不相信他的堅定和執着?不相信他對九孃的心意?

不論自家阿孃如何想,恐怕這一回他都會令她失望了。

於是,當崔淵牽着崔簡走進內堂,瞥見一左一右親暱地坐在鄭夫人身側的兩位少女時,只是神色淡淡地行禮問安,便轉身舉步欲出。

“四郎。”鄭夫人不急不緩地喚住他,“怎麼如此無禮?沒見我身邊坐着你兩位表妹麼?”

崔淵回首瞧了瞧,微微笑道:“阿孃說笑了。我舅父家不只有大嫂一位表姊麼?什麼時候又多了兩位表妹?”鄭夫人上頭僅有兩位嫡親的兄長,攏共也就只得了小鄭氏一個嫡女,如今成了他家大嫂。而崔敦、崔斂兄弟倆也是孤零零的兩人,沒有姊妹。算來算去,他們家也確實沒有血緣親近的表妹。當然,若是往遠了算,往庶出算,姊姊妹妹又不知有多少位了。只是,他也知道,自家阿孃定不會給他尋個庶出的妻子回來。

鄭夫人挑起蛾眉,溫和笑道:“你確實也不曾見過。這是你族舅父家的兩位表妹,三娘與四娘。這幾天我正覺得身邊有些安靜,便想起她們來,遣人將她們請過來住上些時日再家去。她們家阿爺是阿孃同一個房頭的族弟,眼下任華州別駕。”

長安隸屬雍州,與同州、華州緊鄰。這三州皆爲上州,身爲一州之長的刺史爲從三品高官,其下便是刺史佐官別駕,亦是從四品高官。雖然外官位階權力皆不及京官,但能任上州別駕,官途已經算是十分順暢了。但那又如何?與他何干?崔淵彎了彎嘴角:或許,他家阿孃正在委婉地提醒他,若他不選盧十一娘,那麼在他家阿爺眼中,也只有這樣的親家纔算是好親家罷。

鄭三娘、鄭四娘嫋嫋婷婷地立起來,朝眼前這位聲名遠播的表兄行了一禮。

崔淵略有些矜持地頷首回禮,連眼神也不朝她們多瞟一下,很是規矩守禮。崔簡則待長輩們都見過禮了,才上前行禮,口稱“表姨”。鄭三娘、鄭四娘努力地露出憐愛的笑容,各自從袖子裡取出了上好的玉佩以及自己繡的髮帶,塞給他作爲見面禮。

然而,她們畢竟年紀尚幼,與崔簡又無親近的血緣關係,流露出的那幾分憐愛多少便欠缺了些真摯,崔淵與鄭夫人皆看在眼中。鄭夫人依然不動聲色,崔淵的表情卻更是淡然了。

“多謝表姨。”崔簡脆生生地道謝。他心裡一點也不覺得這兩位表姨親近,又直覺自家阿爺待她們十分疏遠,心裡立刻做出了選擇,直接退了兩步靠在阿爺身邊,絲毫沒有與她們熟悉起來的意思。

“阿孃,我與阿實便先告退了。”崔淵緊接着道。

鄭夫人看了一眼鄭三娘與鄭四娘,笑道:“本想將你們父子倆都留下來,陪着我用夕食。不過,你們才從外頭回來,想必也疲倦得很。橫豎不急於一時,去罷。”

若是換了以前的崔淵,必定順水推舟地便留了下來。然而,如今他卻巴不得離這兩位表妹遠遠的,自然是能走多遠便走多遠。“明日再來陪阿孃用朝食。”由於崔敦日日常參的緣故,崔家的朝食一向準備得很早。兩位嬌客若想隨着他們的作息,想必一時之間很是艱難。況且那時又有兩位嫂嫂、侄兒侄女們在,也自在一些。

鄭夫人瞧着父子二人略有些疏遠的神態,心裡喟然一嘆。

不過,翌日,崔淵卻並未出現。連送崔敦、崔澄、崔澹去上朝的人羣中也不見他的蹤影。鄭夫人差僕婢去問的時候,便聽說昨夜三更時分四郎君就突然披着衣裳起身,將自己關進了書房,令下人不得打擾。這是他繪畫時的常態,崔家上上下下都已經習慣了,也不放在心上。鄭夫人便只接了崔簡過來,與她一同用朝食。

崔簡穿了一身火紅色窄袖圓領衫,跟着婢女來到內堂,向祖母和其他長輩們行禮之後,便依偎在鄭夫人身邊。鄭夫人給他挑了雞子羹、天花蒸餅、一杯羊乳、一碟曼陀樣夾餅。他卻只端起了羊乳,低聲道:“祖母今日用朝食比平時晚,我剛纔已經吃過朝食了,飽着呢。”

鄭夫人和藹一笑:“那你便喝羊乳就是。”她倒是一時忘了,崔簡如今很是獨立,也習慣了自家阿爺時不時地便沉浸於繪畫當中。不論是餓了或是累了,他都能獨自進食或者入睡,也與他家阿爺一樣,完全不習慣僕婢的服侍。她轉念又看向清平郡主身側嬌弱可愛的崔英娘:雖說小郎君與小娘子確實不同,但散養與嬌養的差異也未免太大了些。

待用過朝食,一家人便照舊圍坐在一起,陪鄭夫人說話。

鄭夫人不免又正式爲兩位兒媳介紹了鄭三娘與鄭四娘:“她們會在家中住些時日,你們平時也多照拂一些。若有什麼飲宴,別忘了帶上她們一同去。”

“阿家儘管放心。”小鄭氏抿脣淺笑,“三娘、四娘,若論起來,咱們都是一個房頭的族姊妹,可須得好生親近一些。”她不着痕跡地打量了姊妹倆一番,又看向正陪着崔英娘頑耍、毫無好奇之意的崔簡。

“我們也常聽阿爺阿孃提起姑母、阿姊。”鄭三娘微笑道,“得知姑母派人來接我們,又是歡喜又是緊張。若是我們姊妹有什麼做得不對的,請姑母、阿姊隨時管教。若能學得姑母、阿姊一兩分,怕是我們這一輩子也足夠受用了。”

“這張嘴兒可真是甜得很。”小鄭氏笑道,“阿家,重陽那日,叔母不是想舉行賞花宴麼?正好便可將兩位妹妹引見給叔母,以及相交的那些世母,請她們多照拂一二。”姊妹倆都是不錯的小娘子,既然一起來了長安,想必也不是隻衝着四郎來的,家中的爺孃也有讓她們嫁入長安五姓人家的意思。至於在這個敏感的時刻,那些個世母心裡會如何想,她便愛莫能助了。

鄭夫人略作思索,道:“成日將她們拘在我身邊也確實不好,多讓她們見見其他小娘子罷。”無論如何,族侄女們進入京城高門世族女眷交際,結識些閨中朋友也都是件好事。她也並不是那般自私自利之人,族侄女們的婚姻,亦不可能牽繫在四郎一人身上。只要是於鄭氏一族有利的姻緣,皆可仔細考慮。

鄭四孃的性子更活躍些,隨即接道:“兒從未來過長安,也不知這裡的飲宴有什麼安排?或是有什麼忌諱之處?”

“待我一會兒細細給你講來。”小鄭氏笑道,“阿家是不知道,昨日公主府的飲宴有多熱鬧。十三娘原本只下了二十幾張帖子,卻來了上百個人。不但她自個兒忙得團團轉,帶累得兒和郡主也不得安生。直到現在,兒還腰痠背疼的呢!”

鄭夫人眉眼微動,道:“是麼?恐怕連貴主也覺得膩煩了罷?這倒是咱們家御下不嚴的錯了,改日我可須得向貴主賠個不是纔好。那些個小娘子裡頭,你們可有幾個看得過去的?重陽宴那一日,也好教我仔細瞧上一瞧。”

小鄭氏看了看清平郡主,沉吟了一會,道:“倒是確實有些不錯的小娘子。只是,人實在太多,兒都看得眼花繚亂了,也沒記住多少人。”

清平郡主接過話:“那些客人帶來的,都不完全是本家的小娘子。什麼出身姓氏都有,兒和阿嫂一樣,也是記得模模糊糊了。而且,還有些公主府、王府出來的小娘子,舉止言辭間瞧着很是不像。兒便想着,這時候也很不適合再提起四郎續絃之事了。”

鄭夫人看着兩位兒媳,輕輕一嘆道:“罷了,便暫時當成沒有此事罷,免得反倒引來了什麼奇怪風聞,影響了咱們家的名聲。”她仔細想了想,此事若是從半公開轉到私下進行,或許倒是更合適一些。至少,能夠免去那些驕橫跋扈的宗室女、公主之女帶來的危險。雖說他們家的兩位金枝玉葉性情皆是不錯,相處也融洽。但這在宗室中畢竟少見。更多的宗室女、公主之女,五姓七家都恨不得繞着走。

今天有些不舒服……早點休息去了

mua大家

表妹的戰鬥力什麼的,也不值得一提→?→

而且,鄭夫人不會拿族侄女的婚姻不當回事噠~~

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1章 相約上元第74章 登高相會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53章 心有所動第3章 長秋尼寺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9章 七夕之日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2章 芙蓉之宴第6章 再見前夫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2章 崔氏父子第96章 親迎之禮第37章 道觀生活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59章 續絃之意第48章 來是他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8章 影響王第85章 波折再起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85章 波折再起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2章 崔氏父子第8章 東都洛陽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1章 重陽之宴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5章 寺廟進香第41章 暫時告別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62章 堅持己見第82章 遣媒提親第64章 心中糾結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97章 催出新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33章 再次對峙第3章 長秋尼寺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38章 影響王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48章 來是他第88章 下聘納徵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55章 中秋之節第45章 道門歸家第20章 曲競渡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9章 端陽來臨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48章 來是他
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1章 相約上元第74章 登高相會第76章 相見恨晚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53章 心有所動第3章 長秋尼寺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39章 七夕之日第49章 崔家四郎第22章 芙蓉之宴第6章 再見前夫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2章 崔氏父子第96章 親迎之禮第37章 道觀生活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59章 續絃之意第48章 來是他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8章 影響王第85章 波折再起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85章 波折再起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2章 崔氏父子第8章 東都洛陽第162章 茶鋪開業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1章 重陽之宴第59章 續絃之意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5章 寺廟進香第41章 暫時告別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62章 堅持己見第82章 遣媒提親第64章 心中糾結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97章 催出新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33章 再次對峙第3章 長秋尼寺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38章 影響王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48章 來是他第88章 下聘納徵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55章 中秋之節第45章 道門歸家第20章 曲競渡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9章 端陽來臨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48章 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