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年間動盪

一年之終,除夕之夜,無論高門世族或是小戶人家,此時都暫時放下了各自的煩惱,坐在一起舉行家宴。崔家亦不例外,除去宮中赴宴的崔敦、崔斂與真定長公主,家人們都坐在外院的正堂裡舉行夜宴。連平日很少出現的家伎也喚了出來,絲竹聲聲,舞姿曼妙。當然,這些都只是爲了助興而已,除了藉此回味紈絝生活的崔滔之外,其他人都不會往那個角落多瞧上半眼。

王玫的視線掠過崔希依然有些紅腫的雙眼,又落在旁邊的崔簡身上。小傢伙根本沒有任何異樣,彷彿方纔他拉着三房的四郎出現是一件再尋常不過的事。她自是不知,什麼時候兩個孩子已經走得如此之近,也有些猶豫是否需要命人更加註意崔簡的安全。崔希固然可能沒有惡意,卻很容易教有心人鑽了空子,藉着無辜的孩子繼續挑起崔家幾房之間的爭鬥。她不希望因自己一時心軟與不謹慎,使崔簡遇上什麼危險。

“由得他們去罷。”崔淵低聲安慰她,“待會兒他們出門驅儺,我自會多派些部曲緊緊跟着。一明一暗,不會給旁人留下什麼空隙。”這兩個月他冷眼觀察,覺得崔希確實是個聰敏而且明理的孩子。遭逢大變之後,他剛開始顯得有些不知所措,欠缺些勇氣,卻很快就恢復過來。若能熬過這一關,這塊璞玉未必不能磨得光芒四射。當然,前提是他一直保持這樣的心性,不會因爲內心的驚懼與外人的言語而動搖。

王玫微微頷首,略鬆了口氣。

家宴結束之後,孩子們便都有些坐不住了。崔篤領着兄弟們向長輩告別,戴起面具奔出家門,匯入經過門前的驅儺大隊之中。哄雜的樂聲、打鬧聲漸漸遠去,如江河入海的浪潮,最終涌入了皇城。

留在家中的長輩們則開始親自準備元日祭祖之物。若循古禮,許多祭品都須得家中內眷親自動手。鄭夫人便帶着媳婦們去了廚下,做起了三牲六禮。因崔敦崔斂不在,崔澄、崔滔分別代他們親自點燃了庭燎的火堆。熊熊的火光照亮了崔府上下,也彷彿驅走了所有的不吉之物。

待孩子們回來之後,便圍着庭燎火堆燒起了爆竹。在不斷爆響的聲音裡,小傢伙們樂得笑了起來。崔篤、崔敏撥弄着爆竹,敲出騰起的一串串火花,散落在周圍。幾個弟弟走遠幾步,又湊回來,恨不得能將爆竹玩出更多的花樣。

崔希立在人羣之外的陰影裡,臉上的驅儺面具並沒有摘下來。他渾身繃得非常緊,雙手攥成了拳頭。“四郎阿兄!來頑爆竹。”崔簡手裡握着一根着火的竹條,回首笑道。崔希一動不動,面具底下的臉有些僵硬地笑了笑:“我看你們頑就是了。”

“四郎阿兄怎麼了?”崔簡疑惑地望着他,將手中的竹條丟開。

崔希掀起面具,垂眼望着他,又透過庭燎的火光,看向正堂屋檐底下正襟危坐的長輩們。不論是近處或是遠處的臉龐,都因擁有相同的血緣而看起來頗爲相似。博陵崔氏的家風,則在他們的風骨中薰陶出了更深刻的氣度。那是不可摧折、不容踐踏、不許違背的,屬於這個家族的錚錚脊樑。

“四郎阿兄?”

“六郎不是說,四叔父會教我們做燈籠?”崔希舒了口氣,渾身放鬆下來,露出了笑容,“我擔心咱們一時間學不會,還是早些去請教他罷。也不知其他兄弟想不想學,若是咱們悄悄地多做幾個,到時候送給他們,想必他們也會很歡喜。”

崔簡略作思索,想給兄弟們一些驚喜的念頭佔了上風。他以前就常做一些小玩意,草編蚱蜢、蟋蟀籠子,都做得很是不錯。不過,自從進學之後,他就再也沒時間去琢磨新鮮的玩物,也許久不曾親手做些東西送人了。

崔淵與王玫正站在院中的角落裡,笑看孩子們追逐歡鬧。也只有這個時候,他們才能徹底忘記世家子女應遵守的禮儀,恢復孩童的天性。無人會指責他們失禮,強迫他們必須停止眼下有些危險的遊戲。

在爆開的竹聲中,崔淵又不動聲色地帶着王玫退後一步。他的部曲錢老八不知何時悄悄地走了過來,低聲道:“四郎君,夾纈工坊果然走水了。俺們在外頭盯得很緊,定是裡頭守着的夥計乾的。”

王玫微微一驚:“可曾傷着人?旁邊的人家可受了牽累?”如今的房屋都是木製,若是走了水,火勢很快就會擴大,往往能燒掉整條街道。崔家的夾纈工坊地處長安城南,附近很有些人家。除夕之夜本應是最歡樂的時刻,那些有心人竟然一手造成了這樣的災禍,完全不在意數百上千人的生死,真真令人齒冷。

“發現得及時,只燒傷了幾個夥計,其他人都救出來了。”錢老八道,“旁邊幾戶人家都去驅儺了,空房屋塌了幾間。那放火的被俺們捆上,讓街坊們吵吵嚷嚷直接送去了坊中武侯處。俺留了幾個人盯着武侯的衛所,眼下還沒有什麼動靜。”

崔淵便道:“將此事告知大管事,從他那裡支些錢財給被牽連的幾戶人家。多去旁邊的人家中轉一轉,只說夾纈工坊裡頭的東西都燒燬了,且讓某些人高興幾天。”想攬事的人想必過幾天就會自己跳出來了。說來說去,也不過眼紅摹本之事所帶來的名望罷了。

錢老八立即退了下去,王玫蹙起眉:“那崔泌行事越來越陰毒了,使的都是些見不得人的陰謀詭計,完全不像是大丈夫所爲。”雖說朝堂上也總有刀光劍影,但堂堂正正用陽謀總比這種刻毒計策更令人佩服。而且,流於陰毒害人,遲早也會報應害己。崔泌這種人確實聰明,但急功近利、不能容人,毫無道德是非觀念。壞事做得多了,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他急着在魏王跟前出頭,哪裡會顧得上別人的性命?擋住他去路的,他必定會盡數毀掉。”崔淵道,回首見崔簡帶着崔韌、崔希走過來,挑起眉,“你們怎麼不去燒爆竹?”

“阿爺能教我們做燈籠麼?”崔簡答道,“我們想提着自己做的燈籠,去逛上元的夜市。”

“那你們倆且去找些紙與竹篾來。”崔淵掃了崔希一眼,有些隨意地吩咐道。

崔簡眨了眨眼,乖乖地牽着崔韌走開了。王玫感覺到崔希似有似無的目光,於是也微微一笑:“阿實慢些,我陪你們一同去。不如將筆墨紙硯也拿上,讓你阿爺在燈籠上畫幾筆,也更好看些。”

“好。”崔簡和崔韌都笑了起來。

崔希垂下首,很迅速地將一個紙團塞進崔淵手裡。那紙團已經被他攥了許久,隱約還有些潮意。崔淵打開,只見上頭寫着幾個字,時辰地點清清楚楚,顯然是約這孩子悄悄見面。

“什麼人塞給你的?可看清楚了?”

“幾個驅儺的人圍在我們身邊跳,也不知是誰塞到我手裡……”

“你打算去?”

“四叔父希望我去?”

崔淵勾起嘴角笑了笑:“四郎,爲何要將紙團給我?而不是你祖父、叔祖父或者大世父?”崔敦、崔斂對崔希並不差,崔澄也時不時會照顧他一二,這孩子爲何卻偏偏選中了對他不聞不問的他?

崔希想了想:“因爲……因爲四叔父是六郎的阿爺。”

“……”崔淵並未料到得來的是這樣的答案,微微一怔,而後眉目舒展開來。崔希若是說些別的理由,他或許也會相信。但是明明白白地說自己“愛屋及烏”,他卻突然生出了幾分興致:“四郎,你覺得自己該不該去?”

“我……四叔父大概和我一樣好奇,到底是誰想見我,又想讓我做什麼。”崔希道,頓了頓,“當然,我也想自己仔細看一看,那位安平房的澄瀾叔父到底哪裡值得我阿爺信任。他又會說出什麼話來騙我。”他心裡自是很清楚,他若當真去赴約,到底會見到誰。

“你既然心裡有盤算了,便去罷。”崔淵頷首道。

“阿爺!阿爺!我們將紙和竹篾拿過來了!!教我們扎燈籠!”崔簡抱着一堆削好的竹篾,崔韌也摟着一刀紙,一起奔了過來。他們的聲音太歡快,引起了其他兄弟的注意。崔慎也嘟噥一句:“我也想扎……四叔父怎麼像什麼都會似的?”且不說什麼書畫詩賦策論了,跳舞、奏樂、魚膾、扎燈籠,還有他不會做的事麼?

“你若都學會了,不也什麼都會了?”崔篤推了推他,笑起來。

午夜子時交替之時,爆竹聲越發熱鬧了。崔敦、崔斂好不容易趕回家來,帶着家人去祭祀先祖,男丁在祠堂內順次而立,女眷們立在祠堂外。行禮完畢之後,便各自回去歇息。然而,不過兩個時辰之後,全長安城的職官與誥命就都須得起身,按品着衣大妝,趕赴宮城中。職官們無論官職高低,都須得參加元日大朝,誥命們則同時拜見長孫皇后。聖人與皇后當然也會賜下些布匹、口脂、面藥之類,以示恩澤。

待朝拜歸來,一家人已經是疲憊不堪,卻也強撐着精神吃了元日家宴。長輩們知道今天的食單都是崔蕙娘、崔芝娘擬出來的,自然是讚不絕口。用完家宴,唯一睡過回籠覺的王玫便道:“阿翁阿家、叔父叔母不如且去歇息片刻,養一養精神。橫豎今日也不會有什麼貴客臨門,交給我們招待就是了。”

“九娘說得很是。”小鄭氏道,“連兒都覺得渾身痠痛,更別說阿家與叔母了。元日也沒有宴客的道理,哪一家不累呢?且十三娘懷着身孕,恐怕也不適合再耗費心神了,須得仔細養一養纔是。”

鄭夫人、真定長公主便從善如流去休息了,李十三娘也回了院子。崔敦、崔斂則去了外院歇息,崔澄、崔澹、崔滔、崔淵兄弟四個去正堂等着客人上門拜年。小鄭氏、清平郡主、王玫則悄悄在正院的廂房裡守着。

此時,大概所有進過宮的官員與誥命都是眼下青黑一片。勝業坊中的鄰里們也都是重臣,如今已經打不起精神出門拜年,也只能遣了小輩們互相走動。崔篤、崔敏、崔蕙娘也領着兄弟姊妹們挨家挨戶拜年。忙亂之中,大家都不曾注意到崔希悄悄去了一趟東市,直到夜幕降臨時纔回到家中。

謝謝吉吉扔了一個地雷,虎摸之~~~~

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3章 長秋尼寺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章 放妻之後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31章 惡人求親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66章 坦誠溝通第94章 添妝鋪房第82章 遣媒提親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83章 納吉之禮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1章 有來有往第28章 首次相見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8章 告知親人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5章 和離之因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5章 回家首夜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99章 崔家認親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72章 王大婚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9章 洛陽坊市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1章 路過潼關第21章 受邀宴飲第43章 崔氏一門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3章 心有所動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1章 路過潼關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38章 訪客探望
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3章 長秋尼寺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章 放妻之後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31章 惡人求親第94章 添妝鋪房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43章 崔氏一門第66章 坦誠溝通第94章 添妝鋪房第82章 遣媒提親第30章 雙喜一怒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83章 納吉之禮第42章 回到家中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97章 催出新婦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0章 蝴蝶振翅第49章 崔家四郎第51章 有來有往第28章 首次相見第30章 雙喜一怒第68章 告知親人第60章 盧家拜訪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5章 和離之因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5章 回家首夜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56章 中秋夜宴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99章 崔家認親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2章 回到家中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72章 王大婚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9章 洛陽坊市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1章 路過潼關第21章 受邀宴飲第43章 崔氏一門第89章 除夕之夜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3章 心有所動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1章 路過潼關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38章 訪客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