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奇妙緣分

許是相看未來晉王妃一事實在太過耗費心神了,王玫接連休息了兩三日才徹底緩過勁來。真定長公主也一改往常的懶散,雷厲風行地命崔滔、崔淵驅使公主府的部曲,在這幾天內便將五位小娘子家中的情況打聽得清清楚楚。而後,她又邀了丹陽長公主、衡陽長公主、長樂公主到別院一敘,經過討論之後,最終決定呈上三位小娘子的名字:蘭陵蕭氏蕭佑娘,弘農楊氏楊蔚娘,京兆杜氏杜恆娘。

幾位貴主究竟打算如何互相配合,一邊正式上表舉薦三位晉王妃候選人,一邊溫情勸說聖人與皇后殿下,王玫自是不知。恢復精神之後,她便投入到了宴飲活動的籌備之中。這次宴飲事關盧十一孃的婚事,她自是格外上心,將小鄭氏、清平郡主都請了過來幫忙參詳一二。至於李十三娘,她剛診出身孕,需要仔細養胎,卻是勞累不得了。

如此,沒過兩天,便到了崔淵文會以及內眷小宴的正日子。

王玫守在內院門前,等着王十七娘、盧十一孃的到來。她的閨中密友攏共也就這麼兩位而已,其中一位還是本次小宴的主角。不多時,她便瞧見一輛眼熟的烏檀馬車緩緩駛來,穩穩地停在面前。王十七娘與崔氏相攜下了馬車,一左一右將她圍在中間。

“阿嫂,十七娘。”王玫喚道,把住兩人的手臂,親熱地將她們帶向舉行飲宴的樓閣,“有些日子不見了,如何,過得可好?”

“再好不過了。”王十七娘笑眯了雙眼。鴻臚寺卿崔家前幾日過於急切的行爲不但惹惱了幾位貴主,讓蕭夫人徹底失去了與她們往來的機會,也讓她得以趁機成功說服阿孃崔氏搬到了王家暫住。從暗流涌動的崔家搬到平和融洽的王家,母女倆都不約而同地鬆了口氣,與真誠好客的李氏、崔氏相處得十分和諧。在李氏的引見下,她阿孃崔氏也已經與崔泓的阿孃見了面,說定了親事,商討好了過六禮的日子。王十七娘如今就像飛出囚籠的鳥兒,愜意非常,容光煥發。

“晗娘、昐娘、二郎都被你帶走了,阿家與我成日守着三郎,總覺得家中有些空蕩蕩的。幸得族世母帶着十七娘過來了,添了不少生氣呢。”崔氏掩脣淺笑道,“崔家八郎還時不時託阿翁捎帶些禮物家來,想得很是周到。”

王十七娘臉微微一紅,嗔道:“不過是些小玩意兒,哪裡值當阿嫂特意拿出來說?”

“到底是誰將那些小玩意兒都仔仔細細地包起來,收在了箱籠裡?”崔氏伸指戳了戳她的額頭,“這倒讓我想起來,子竟當時也送了好些七零八碎的物事。不過,他送畫卻送得更是勤快,將阿翁、七郎、大郎都收得服服帖帖。你阿爺阿兄遠在晉陽老家,不知八郎可曾想到如何討好岳父與舅兄?”

王玫沒料到自己竟也受到牽連,慘遭嫂嫂打趣,於是便應道:“阿嫂也是促狹。若當真替八郎擔心,怎麼不早早點撥十七娘,好教她給八郎捎信?”

王十七娘聞言,忍不住輕輕掐了這姑嫂兩個一把,立即轉移話題:“九娘姊姊,十一娘已經到了麼?那……到底是什麼樣的人?我怎麼不記得在親迎禮上曾見過他?”

王玫禁不住噗嗤一聲笑了起來:“嘖,那天攏共也就四個儐相。你倒是說說,除了八郎,你還記得哪個?”說到此,她也覺得緣分真是很奇妙。若是盧十一娘與王方翼的事情能成,豈不是她與崔淵的婚禮所帶的喜氣給兩位密友牽的紅線?崔滔、崔泓、王方翼、崔沛四位儐相,除了年紀尚小的崔沛之外,均已經內部解決?

王十七娘一時間無言以對,索性便坦然認了:“不記得又如何?當時那般亂,誰會仔細看棒打的都有什麼人?若不是八郎抓住我的棍棒不讓我接着打,我也不會刻意去瞧他到底是誰。”

王玫與崔氏聽了,均又笑了,也不再接着捉弄她,便問起了六禮之事。如今不過六月下旬,若想趕在今年之內完成親迎之禮,時間也已經足夠了。

將自家阿嫂與族妹帶到飲宴之處,見過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又引見了幾位客人之後,王玫便暫時帶着她們告退了。這樣的天氣,稍微走幾步路便出了一身汗,她們便都去換了身衣衫,稍微歇息了一會兒,再陪長輩說話。不多時,又有僕婢悄悄報信說盧家的車快到了,王玫才又來到內院門前守候。

盧家只得一輛普通的牛車,王玫微微蹙起眉,掃了一眼趕車的枯瘦老叟。堂堂五姓家,居然這般做派,足以想象得到他們如今是如何慢待盧十一孃的。見裝扮依舊得體的盧十一娘扶着侍婢下了車,她迎了上去,輕聲喚道:“十一娘,你可算是來了。路上可是遇見了什麼事?怎麼來得這麼晚?”

盧十一娘挽住她,低聲道:“出門遲了些,真是失禮了。待會兒可得向貴主與鄭夫人賠禮才行。”王玫發現她的眼睛微微有些發紅,不禁擔憂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那些親戚爲難你了?”

盧十一娘抿了抿脣,苦笑道:“寄居這家親戚的嫂嫂想將我許給孃家的堂弟,說是才學出衆,過兩年要考進士,取中了便是前途無量。我原本以阿爺遠在范陽,婚事須他做主爲藉口推拒這番好意,不料她卻直接求到了族世母處,請族世母修書與我阿爺定下這樁婚事。我遣侍婢仔細打聽,聽說那郎君卻是個只有些浮才虛名的。說是效仿魏晉名士,吃酒用五石散無所不爲。”說到此處,她語中帶了些哽咽:“我如何能答應這樁婚事?便去尋范陽郡公夫人爲我做主。幸得夫人憐惜我,替我出面擋了下來。但畢竟她是隔房的長輩,也不能一而再再而三地幫我。九娘姊姊,這一回,大概便是我最後的機會了。”

王玫見她雙目沉鬱,知道她必定因拒婚的緣故遭到親戚家的磋磨,既替她擔憂又覺得無奈:“王方翼是一位很難得的郎君,叔母、子竟提到他,都只有稱讚的。只是,我記得你喜歡儒雅的郎君,他身爲千牛備身,卻是正經的武官。”

盧十一娘搖了搖首:“先前是我太過拘泥,如今已經徹底想通了。是文是武又何妨?品性才最爲重要。既然貴主、姊夫都覺得他不錯,九娘姊姊也替他說好話,我自然信得過你們的眼光。”

“十一娘,別委屈了自己。”王玫忍不住嘆道。

“九娘姊姊放心,我一點也不委屈。”盧十一娘勾了勾嘴角,“而且,他是大長公主之孫,祁縣王氏宗子,我還擔心自己配不上他呢。”

“此事若有萬一……我們必定會爲你尋一位更好的如意郎君。”王玫仔細想了想,皺眉道,“不過,你須得儘快從族親家中搬出來,免得再生受他們家的閒氣。我記得,盧氏娘子應該在京郊有個莊子。那是你姊姊的嫁妝,你住在那裡應該不虞有人說什麼閒話罷。實在不成,住在我嫁妝中的那座宅子裡也好,倒是離得近些。”

盧十一娘怔了怔,鼻尖微紅,含淚向她行了一禮:“九娘姊姊之恩,十一娘難以爲報。”

“說什麼糊塗話。咱們可是閨中密友,自當守望相助。”王玫拿軟巾替她拭去眼淚,將她帶到最近的小院子裡稍作整理,重新勻了脂粉。如此一來,更是費了不少時間。於是,爲了避免讓長輩們久等,她便打算抄近道,直接穿過假山羣山腹,去往飲宴之地。

沿着青石鋪的小道進入假山腹中,忽而拾級而上,忽而順階而下,旁邊藤蘿低垂,山洞微光,倒頗有幾分“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

“這條近道還是阿實、阿韌和二郎尋出來的。”王玫舉步在前,回首笑道,“若不是他們,恐怕我們還不知這別院中的假山羣竟然佈置得如此巧妙。叔母得知後,又遣人去將作監重賞了那些工匠。”皇室的陵墓、宮殿、別院等,都由將作監負責設計圖紙、督造監工。術業有專攻,閻立德、閻立本兩位便都精於此道。

“確實心思極巧。”盧十一娘嘆道,“這般上上下下,便如密道一般。”

“可不是麼?採光也不錯,從早到晚都不會過於昏暗。”

兩人說了一會,便繼續默默行路。不多時,也不知走到了何處,便聽外頭有幾個男子的聲音由遠及近而來。

“崔子竟的文會,原來也不過如此。某還以爲能認識什麼出名的人物,誰知來來往往都是些無名之輩,還甚是自以爲是。嘖,只評書帖論畫,竟也不作詩賦,算得上什麼文會?呵,說不定連這書畫詩賦三絕的崔子竟也是沽名釣譽罷!”

“可不是。空有名頭的人咱們都見得多了。來到長安之後,誰都贊這崔子竟出衆,咱們在洛陽怎麼不曾聽說過此人的名號?可見也不過爾爾。”

大概是今天參加文會的人太多了些,竟然混進來幾個心思不純之輩,藏在這僻靜之地,胡亂中傷起主人家來了。王玫停下腳步,皺緊眉頭,低聲將青娘喚過來囑咐幾句,讓她立即去找崔淵。可不能因爲這麼幾個傢伙壞了今天的好事。道不同不相爲謀,既然他們純粹爲名而來,還是早點將他們請出去得好。

“張五郎,你最近怎麼恍恍惚惚的?今天也一直不曾說話,莫非當真覺得那崔子竟有大才?”

“……崔淵崔子竟?”一個頗爲耳熟的聲音在近處響了起來,沉默了一會兒,才道,“不過因他是世家子而已,才得了這般浮名。五姓子,呵,看起來光鮮風雅,誰知道內裡裝着什麼齷齪。”

“說得好!!”

張五郎?王玫挑起眉:該不會是她記憶裡的前夫張五郎罷?!他怎會出現在這裡?方纔那幾句話中充滿了羨慕嫉妒恨,若是他一時衝昏了頭腦,保不準還會大放闕詞——想到此處,她心裡不禁盤算起了自己出去制止他們的利弊。雖說男女有別,但總不能眼睜睜看着這傢伙口無遮攔,壞她和王家、崔家的名聲。

“背後說人,隨意中傷他人,實非君子所爲。”倏然,一個清朗聲音自近旁而來,語中帶着輕蔑與不屑,“似爾等這般庸碌之輩,出現在子竟兄的文會中,反倒是玷污了文會之名。崔家廟小,容不得你們這幾尊大佛,還不快滾!”

“你又是什麼人?!”

“狂徒豎子!可敢報上名號?!”

“呵,有何不可?某王方翼,字仲翔,祁縣人,家住義寧坊。隨時歡迎爾等前來指教。某一介武夫,你們若是願意比詩賦,某倒也能奉陪一二。某若想與你們比武藝,卻不知你們是否有膽量答應了。”

“好!我們改日便去尋你!!看你是否像說的那般有膽量!!”

聽到此處,王玫終於得以舒了口氣。而後,她側過首,發現盧十一娘雙目中閃動着神光,輕輕踮起腳尖往石縫外看去。只片刻之間,她便突然彷彿定住了似的,表情微微一僵。王玫順着她的視線看去,便見一雙清澈卻透着無比堅毅的眼睛也正從石縫外望進來。

這一瞬間,王玫覺得自己似乎成了“一見鍾情”的見證人。

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0章 曲競渡第5章 和離之因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67章 自然相處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77章 舅兄提醒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0章 曲競渡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3章 長秋尼寺第8章 東都洛陽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6章 準備雪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5章 談話了悟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40章 何人出手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20章 曲競渡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38章 訪客探望第58章 互相試探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1章 路過潼關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8章 曲踏秋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9章 形形□□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03章 見過族人
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74章 登高相會第20章 曲競渡第5章 和離之因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67章 自然相處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77章 舅兄提醒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26章 遇到惡人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20章 曲競渡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3章 長秋尼寺第8章 東都洛陽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86章 準備雪恥第57章 久仰大名第75章 談話了悟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40章 何人出手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20章 曲競渡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38章 訪客探望第58章 互相試探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4章 親人相見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32章 尚無對策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22章 芙蓉之宴第171章 消除內患第85章 波折再起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1章 路過潼關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8章 曲踏秋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9章 形形□□第15章 回家首夜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93章 七郎省試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03章 見過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