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端陽來臨

一陣輕風拂過寬敞的院落,叮叮的鈴聲彷彿舞動一般陸陸續續響了起來,此起彼伏、時斷時續,如同奏起了不知名的樂曲。院落中遍佈的花木亦搖動着枝葉,以簌簌的葉濤聲相和,使幽靜的午後更多了幾分安寧的氣息。

薰風閣小樓的二層,此時亦是輕紗曼舞。煙霞色的紗幔時而被風捲出了欄杆,時而又飄落回來,微風穿過它們之間的縫隙,爲坐在陰影中的人帶來絲絲清涼。王玫輕輕地理了理旁邊的五色絲線,繼續有些笨拙地編織着五色縷。編五色縷的花樣很多,她學了一種類似編髮辮的法子,自以爲掌握得很快,編得也很是用心,實際上卻連六歲的昐娘都比她靈巧多了。

王玫也並不氣餒,橫豎明天才是端陽節,別說她已經早就編得夠了,就算再多編上幾條五色縷,時間也是綽綽有餘。而且,她認爲自己最大的優點並不是容易滿足,而是堅持與執着。只要是下定了決心與目標,她便會用盡自己的全力去完成,最終無論結果如何,也都不會留下遺憾。譬如,如今她已經決定學些簡單的女紅針黹技巧,至少貼身的衣褲須得自己縫製纔好——到目前爲止,她還是不習慣過於寬大的褻衣褻褲,穿着總覺得格外彆扭。

五股絲線交錯相纏,編到能繞手臂兩三圈的長度後,在尾部細細地打個漂亮的結,又留下一段絲線當作流蘇。按照這種較爲簡單的方法,終於又編完一條五色縷,王玫認真地察看了一遍,這才滿意地放入旁邊的小籃子裡。擡首朝對面瞧去,她卻發現只剩下晗娘仍然坐在茵褥上編着長壽索,昐娘已經不知何時趴在了紗幔外頭的欄杆上,衝着樓下咯咯地笑起來。

“姑姑!二郎想上來呢!”小姑娘扭過頭道,杏眼水汪汪的,透着嬌憨之態。

王玫隨口道:“若他不給我們搗亂,便放他上來。”前兩天二郎王旼見姑姑與兩位阿姊又是忙着做五色縷、長壽鎖,又是忙着編艾草人勝,根本沒空理會他,便一直在旁邊鬧騰不休,擾得她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換地方。之後,李氏親自過來將他帶走了,這纔算是安生了不少。

於是,昐娘便守在樓梯口,待二郎王旼興奮地抓着一把草葉跑上來時,脆生生地道:“姑姑說了,不許搗亂才放你上來。”

王旼轉了轉烏黑的眼睛,高高地舉起肉呼呼的手:“阿姊陪我鬥草,我就不搗亂。”

對編五色縷早就失去興致的昐娘自是滿口答應了。談好了條件的兩個小傢伙蹲在一邊,從那把草葉裡各挑了一根,將葉柄相勾,捏住葉子用力拉拽起來。斷了自然便是輸了,再挑一根草葉繼續鬥。

鬥草也算是端陽節的風俗之一,孩子們當成遊戲,倒是每日都能玩耍。只是,另一種文雅些的採集花草最終以種類多寡定勝負的鬥草,卻是內宅女子們打發時光的戲耍方式了。人越多越是熱鬧,越是有趣,彩頭自然也越豐富。

待王玫又編完一條五色縷,晗娘放下了手中那個異常精緻的長壽索:“姑姑,做這些極費眼睛,不如歇息一會兒吧?”

王玫點點頭,笑道:“眼睛確實有些酸澀,還是晗娘體貼。你年紀小,更是熬不得。”

見兩人停下了活計,丹娘、青娘很及時地端上了幾杯口味各不相同的漿水,以及幾碟時令鮮果供她們歇息食用。“這是剛做的櫻桃酪漿、楊梅酪漿、桑葚飲、杏酪,新鮮的枇杷、杏子、櫻桃。”

“這個時節已經有枇杷和杏了?”王玫吃櫻桃都已經快要吃膩了,便拿了個皮薄汁厚的杏子吃,“晗娘、昐娘、二郎,渴了罷,來喝些漿水。”晗娘選了紫黑色的桑葚飲,昐娘、王旼各選了杏酪、櫻桃酪漿。王旼對櫻桃的執着讓王玫不禁失笑,揉了揉他的腦袋,將一碟櫻桃塞給了他大半。她自己拿了剩下的楊梅酪漿慢慢喝,覺得酸酸的滋味甚是不錯,比櫻桃酪漿還要更合她的口味一些。

“方纔鬥草誰贏了?”她突然想起了孩子們的鬥草遊戲,隨口問。

“阿姊贏了。”王旼答得有些垂頭喪氣。

昐孃的笑容很是甜美:“二郎將端陽那天的糉子輸給我了。”

提到這個,王旼喝光他的櫻桃酪漿,便往姑姑的懷裡扎,一付悶悶不樂的樣子。王玫拍了拍他的背,安慰道:“二郎可是擔心沒有糉子吃了?放心,姑姑的糉子分給你吃。”

“那姑姑吃什麼?”小傢伙並沒有立刻歡天喜地地接受,反而撅起了嘴,遲疑起來。

“姑姑去買虞家糉子吃。”王玫也已經聽說了那家名滿長安的西市虞家食肆了。每逢端陽節的時候,那家的糉子便賣得格外火爆,不但是平民百姓、中下層官吏十分捧場,就算那些達官貴人們也都想嚐嚐鮮。嫂嫂崔氏當然也不會錯過,據說今天下午便會遣僕從去買回來,以免明日一早人實在太多買不着。

“姑姑與我鬥草麼?”王旼咬了咬嘴脣,圓溜溜的眼睛裡難掩對虞家糉子的渴望。

晗娘與昐娘都齊聲笑了,王玫故作認真地想了想,瞥見樓梯口璃孃的身影,道:“姑姑忙得很,你還是尋你阿姊們去頑罷。”

王旼很是失望,吃了幾顆櫻桃後,猛地又跳了起來,往樓下跑去:“我去找阿兄!”

晗娘、昐娘又忍不住笑起來。

“一定是去找阿兄幫他鬥草了。阿姊,如果阿兄幫二郎,那你就得幫幫我。”

“贏了二郎的糉子還不夠麼?回頭我將這個長壽索給你。”

“阿姊做得真好看。”昐娘歪着腦袋想了想,又誠懇地加了一句,“比姑姑做的好看。”

正要隨璃娘下樓的王玫聞言,擡眼瞧了瞧連忙捂住嘴、睜圓了烏黑的杏核眼望向她的小姑娘:“晗娘確實手巧,姑姑自愧不如。你編的那些艾草人勝實在精緻,姑姑明日還想戴着出門呢!”

受到誇讚的晗娘雙頰微微一紅,立即從她的小籃子裡拿出個精美漂亮的艾葉人勝,笑道:“明日姑姑插在頭上,一定好看。”

“多謝晗娘了。青娘趕緊替我收下來,再將我那兩條蜜蠟手串送給晗娘與昐娘作爲謝禮。”王玫朝她笑了笑,不等小姑娘們推辭什麼,便繼續與璃娘一同下了樓:“長者賜不可辭,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你們拿着便是。”

接着,她便與璃娘說到正要去驗看宅中辟邪厭勝之物的懸掛情形:“光是我一個人看?不如喚上阿嫂一同去?”

璃娘雖然剛來到她身邊沒兩日,卻早就摸清了她謹慎的性子,笑道:“九娘考慮得周到,奴已經遣秋娘去請崔娘子了。”她來之後,便從灑掃的小丫頭裡又挑了兩個,改名叫“秋娘”、“冬娘”,專門負責這類跑腿通傳的差使。王玫也覺得這樣安排很是方便,丹娘、青娘、春娘、夏娘都不必增減任務,正好繼續各司其職。

於是,兩人便去第三進的正院中與崔氏匯合,一同在四進的宅子裡轉悠了一圈,確定每個門楣、每張牀上都掛了五色縷,宅子大門和每一進的月洞門、院門處都懸了艾草和蒲劍,各色裝着藥的香囊也足足準備了幾籮筐。

崔氏微微頷首,輕輕握住王玫的手,淺笑道:“多虧了有九娘,這回可輕鬆了不少。”

王玫抿脣輕笑,回道:“也是有璃娘幫忙,纔沒出什麼差錯。回頭璃娘出嫁的時候,我可得多給些嫁妝才行。”

璃娘臉微微紅了紅,倒是大大方方地接受了她的打趣:“那婢子就先謝過九娘了。”

崔氏雙眸微轉,接道:“如此說來,我給的嫁妝也必不能少了。”

“阿孃那裡定也還有一份呢!”王玫又道。

崔氏的貼身婢女桃娘、杏娘也跟着你一言、我一語地說了起來,直說得璃娘忍不住輕輕跺腳微嗔起來才罷休。端陽節的各項籌備事務,亦終於在這說說笑笑中圓滿的結束了。

第二日一早,正是五月初五端陽節。王玫在艾草與蒲劍的獨特香氣中醒了過來,一想到今日要出門去曲江池看賽龍舟的前身“競渡”,她的心情便飛揚了起來。青娘歡歡喜喜地服侍她洗漱了,給她挽起了螺髻,簪了一對鑲金蔓草紋白玉梳,又插上晗娘做的翠綠艾草人勝。頭髮雖是細細的裝飾了,脂粉卻仍然未施,眉眼也不曾多加修飾,只在雙眉間貼了青色的三瓣紋花鈿,脣上略塗了些甲煎口脂。

到得內堂後,一家人先聚在一起用了朝食。

不出所料,今日大家的食案上都擺了幾個用五色繩串起來的小巧糉子。王玫剝了一個吃,豆沙口味,清香甘甜,味道確實不錯。不經意間,她瞧見對面坐着的王旼正依依不捨地將他的糉子都給了昐娘,便又剝了一個示意丹娘端過去給他。

“謝謝姑姑。”王旼高興得很,三兩下便吃完了,又眼巴巴地看了過來。

“不許多吃。”大郎王昉在一旁道,“你年紀小,吃不得這種不克化的糯米吃食。”

這句話頓時讓小傢伙的好心情一掃而光。他有些悶悶不樂地喝着餳粥,待朝食吃完了,又撲進了祖父懷裡求安慰:“大父,我什麼時候能長大?長大了就什麼都能吃了。鬥草也不會輸給阿姊,也不用聽阿兄教訓。”

“不管你年紀多大,都得聽你阿兄教訓。”王奇揉了揉他的小腦袋,“鬥草輸了倒是無妨,你能認輸不耍賴,將糉子都給了昐娘,確實很不錯。不管如今輸了什麼,往後再贏回來便是。”

王旼聽出了祖父的誇獎之意,得意地看了昐娘一眼:“阿姊,我們待會兒再鬥草。”

“待會兒不是要去曲江池看競渡麼?你不去?”昐娘回道。

“看競渡?我去!我一定去!!”王旼的眼睛亮了起來。儘管他連競渡是什麼都不知道,但至少他明白,“曲江池”三個字便意味着出門。

“阿翁、阿家,去曲江池的馬車已經備好了。是如今即刻過去,或是沐浴之後再去?”崔氏問。

“競渡須得下午纔開始罷。先遣些僕從去紮好蓆棚,咱們洗去邪穢之物再出門,也有個好彩頭。”李氏道,“想必那會兒人也不會太多。”

於是,一家人各自回到院子裡,按習俗沐浴去了。“蘭湯沐浴”是古俗,所謂“蘭湯”,就是用艾草、清香藥草等熬煮成的草藥汁。不但有強身健體的功效,據說也有驅邪的附加效果。王玫坐在綠色的藥草汁中,嗅着那種獨特的清香味,倒也覺得很是舒服。這種清香味能保持一整天,有強烈的驅蟲功效,正好便於出門。

沐浴完後,青娘又給她裝扮了一番。這回換了更寬鬆輕薄的衣裙:上身着牙色窄袖小衣配梅子青色連珠花紋薄紗圓領半臂,下身系八幅高腰秘色裙,看起來便很是清爽宜人。王玫身形略有些纖瘦,穿着八幅裙更有些飄飄欲仙之感,與時下那些豐潤白嫩的貴女相比,也似有種特別的魅力。

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8章 母女交心第6章 再見前夫第8章 東都洛陽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97章 催出新婦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5章 道門歸家第83章 納吉之禮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3章 提攜還恩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78章 曲踏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80章 還俗歸家第61章 盧十一娘第40章 何人出手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0章 啓程歸家第20章 曲競渡第79章 天命不違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98章 喜結青廬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章 大唐棄婦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7章 兄妹深談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91章 相約上元
第67章 自然相處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8章 母女交心第6章 再見前夫第8章 東都洛陽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97章 催出新婦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8章 東都洛陽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2章 敏銳察覺第45章 道門歸家第83章 納吉之禮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3章 提攜還恩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19章 端陽來臨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31章 惡人求親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78章 曲踏秋第71章 重陽之宴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25章 寺廟進香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80章 還俗歸家第61章 盧十一娘第40章 何人出手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0章 啓程歸家第20章 曲競渡第79章 天命不違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24章 宴飲之樂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45章 道門歸家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88章 下聘納徵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94章 添妝鋪房第98章 喜結青廬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章 大唐棄婦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7章 兄妹深談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46章 京郊避暑第135章 崔家商定第195章 步步爲營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6章 再見前夫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91章 相約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