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訪青光觀

次日一早,真定長公主浩浩蕩蕩的鹵簿在宣平坊外停了停,接上崔淵、王玫、崔簡一家三口之後,便又繼續緩緩往南行去。這一回,母子倆直接被引上了真定長公主與鄭夫人坐着的金頂朱輪車,崔淵則騎着愛馬阿玄隨在車廂一側。

車內,王玫與崔簡行了禮,便在兩位長輩前頭坐了。這尚是王玫頭一回乘坐金頂朱輪車,只覺得裡頭除了裝飾更加華麗之外,也比李十三娘常帶着她坐的翠蓋朱輪車舒適一些,幾乎感覺不到任何震動。

真定長公主倚在隱囊上,鳳目含笑:“聽聞你孃家又添了個孫子?想不到你剛歸寧,便遇上了這般喜事,倒真是個運道不錯的。”

鄭夫人接道:“可不是?接到王家邀請洗三的帖子之後,我也驚了一跳呢。不過,這孩子趕在七郎中進士前後出世,或許沾了四方匯聚的才氣,將來也是個進士呢。”說着,她望向崔簡,笑問:“阿實可曾見過剛出世的小弟弟?”

“見了。”崔簡答道,而後又似有些糾結地想了想,委婉地補充道,“小弟弟實在太瘦了,想是在舅母腹中不曾吃着好東西吧。王二郎還嫌棄他難看,我也覺得再養得白胖些更好看。”他乍一見時也嚇一跳,還想着不知該怎麼寬慰王旼,又出主意讓廚下多做些吃食過來,給小弟弟好好補一補。王玫卻向他們倆解釋,三郎剛出生,渾身皺巴巴還未長開,所以才顯得難看了些。待他滿月時,自然便能長得白胖可愛了。且他如今也只能喝得下奶水,吃不了旁的吃食。

鄭夫人與真定長公主聽了,忍不住笑起來。

王玫也笑道:“阿實和二郎想是從不曾見過新生的嬰孩,又好奇又疑惑。他們倆都圍在襁褓邊看了許久,還想陪着三郎睡,大郎好不容易纔將他們哄了出去。”兩個小傢伙對她所說的大變樣將信將疑,直說要每天都盯着,也好見證三郎是怎麼從小猴子長成白胖蒸餅的。而她也覺得他們這般追尋真相的行爲應該受到鼓勵,便毫不遲疑地替王珂答應了。不過,她也與他們約定好:每天去見三郎時,兩人須得洗得乾乾淨淨,且觸碰三郎時須得小心翼翼方可。畢竟三郎纔剛出生,容易生病夭折,一切都需仔細一些。

鄭夫人便道:“倒也正好,你便回孃家住些時日,幫襯幫襯親家。”

“多謝阿家。”王玫回道,“家中阿兄眼見着便要上任了,阿嫂要坐月子,阿孃確實有些忙亂。”這樣的時刻,她也希望能夠跟在李氏身邊多幫一幫她,也讓她能享一享清福,不必再忙得疲憊不堪。不過,此時此刻,便是再忙碌,想必她心裡也覺得幸福罷。

“說起來,咱們家也很久沒有添個孩兒了。”鄭夫人似有所感,微微一嘆,目光復雜地在王玫身上流連了一會兒,最終卻落在她身側的崔簡臉上。真定長公主跟着她看過去,隨口道:“新婦纔剛娶進門,阿嫂便迫不及待了麼?這可不是遲早的事?”

鄭夫人笑了笑,嗔道:“放心罷,我自是不會催他們。”

崔簡雙目閃了閃,往王玫身邊靠了靠,接道:“我想要個妹妹。”阿韌、王二郎都是弟弟,雖然能陪他頑耍,但到底不像英娘那般乖巧可愛。而且,如果是妹妹,每天陪在母親身邊,就算他往後出門進學,阿爺忙着作畫寫詩賦,母親也不會覺着孤單。

王玫聞言,望了他一眼。見小傢伙確實眼中滿含期待,朝着他淺淺一笑:“阿實不是已經有了英娘妹妹麼?”

崔簡怔了怔,道:“還想要一個。”

真定長公主抿脣笑了起來,打趣道:“阿實莫急,你妹妹遲早都會來。”

鄭夫人也跟着微微笑了笑,卻並未出言。王玫察覺到她的視線,心裡明鏡似的——她的身體情況,或許阿家早就打聽過了。何況,那也不是什麼秘密之事,只要尋得洛陽那幾位爲她診過脈的醫者,或是她家慣用的醫者,自是能問得一清二楚。不過,她也並不在意。百般傷懷的時候早便已經過去了,如今的日子也沒有任何不足之處。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僅此而已。

當華貴雍容的儀仗進入青龍坊時,坊門附近的民衆們皆又是驚慌又是好奇。他們在街道兩旁跪下行禮,目睹着金頂朱輪車、翠蓋朱輪車等轔轔駛過去,在青光觀的山門前徐徐停下來。真定長公主、鄭夫人下車後,便見山門之內立着數十神色淺淡的女冠。爲首一位約四十餘歲的模樣,着一身淺青色道袍,立在春風之中。風滿袍袖,吹動拂塵,便如同方外仙子一般淡然出塵。

她微微擡眼,將拂塵擱在左臂彎中,躬身一禮:“見過貴主。”

“姑母何必多禮?”真定長公主忙上前將她扶起來,歉然道,“前些日子我聽子竟說起,才知姑母在此修行,卻一直未曾前來探望,擔心擾了姑母的清修。不想,今日還是驚動姑母了。”

“貴主言重了。心思若在清修上,便無時無刻不能清修。”青光觀觀主道,又望向鄭夫人,輕輕點點頭,“貴主近來身子有些虛,吹不得風,不妨隨貧道去靜室中坐一坐罷。”她似是一眼便窺破了什麼,真定長公主不禁微微笑起來,鄭夫人的神色也鬆快了不少。

到得靜室之後,小鄭氏、清平郡主、李十三娘、王玫都上前給觀主見禮,口稱“姑祖母”。崔蕙娘、崔芝娘、崔英娘與崔簡、崔韌也跟着跪拜行禮,口稱“姑曾祖母”。觀主神色淡淡地頷首,給了每人一個裝着符籙的小香囊。

真定長公主便道:“除了九娘之外,你們都是頭一回來青光觀,不如替我和阿嫂去前頭三清殿裡上香祝禱一番罷。”鄭夫人也道:“四處走一走也使得。附近就是曲江池,也別太過拘泥着。有我們陪姑母就足夠了,你們都儘可鬆快些。”

“姑祖母、阿家、叔母都疼我們呢。”小鄭氏便笑吟吟地帶着妯娌、孩子們告退了。

王玫引着三位嫂嫂在觀中逛了一圈,因地方並不算太大,不多時便走遍了。於是,她又陪着她們去主殿三清殿、側殿老君殿、祖師殿中上香跪拜。小鄭氏、李十三娘也有些日子不曾出門,商量着想去曲江池。清平郡主擔心崔英娘疲累,便不隨着她們去了。王玫一時尋不見崔簡,心裡有些擔憂,也沒有跟着去。

送了小鄭氏、李十三娘出山門後,清平郡主牽着崔英娘緩步往裡行,輕聲道:“你大可安心些。這四周都是咱們家的部曲,阿實一定沒事。何況,你方纔不是派了貼身侍女隨着他麼?不過——”她頓了頓,又道,“他身邊也很該有幾個緊跟着服侍的人了。”

王玫明白她正委婉地提點她多安排幾個人在崔簡身邊,於是接道:“二嫂說得是,我原也遣了丫頭小廝服侍阿實。只是阿實和他阿爺一樣,都不習慣他們跟隨在身邊,昨日歸寧的時候便沒帶着他們。改日我再請阿家賜幾個得力的僕婢,只盼合阿實的眼緣纔好。”

清平郡主瞥了她一眼:“你卻是個坦誠心善的。”

王玫笑而不語,將她們帶到一間收拾乾淨的寮舍邊,與旁邊守候的女冠行禮,便道:“二嫂且帶着英娘歇息片刻。觀主醫術高超,過會兒不妨請她爲英娘開些調養方子。”

清平郡主揉了揉崔英娘枯黃稀少的雙丫髻,長長一嘆:“只盼這一回能託姑祖母的福了。”崔英娘眨了眨眼,懵懵懂懂地朝着自家阿孃與叔母笑了起來。這一笑,彷彿驅散了她臉上的病容,讓清平郡主與王玫都禁不住回了一個她溫柔的笑靨。

尋了不多時,王玫纔在靜室旁邊的寮舍裡找到崔淵、崔簡父子。

父子倆正端坐在燒着木炭的紅泥小爐邊。崔簡一臉好奇地盯着爐上精緻的銅壺,見裡頭的水已經滾了起來,便道:“阿爺,水已經開了。”王玫不知父子倆究竟在做什麼,也悄然在崔簡身側坐下了。

崔淵擡眉朝她一笑,打開一個木盒,從裡頭取出一塊頗爲眼熟的餅狀物,掰下一片,放在瓷鉢中用瓷杵細細碾碎了,而後倒入銅壺中。他做這些,便像是研漂顏料似的,帶着似有似無的優雅氣息,足以讓人看得移不開眼去。

王玫與崔簡皆看得目不轉睛,十分專注。

崔淵勾起嘴角,又打開木盒旁的一排白瓷罐。

這時,滾燙的水中傳來了熟悉的略帶澀味的清香氣息,王玫眨了眨眼,驚喜道:“原來你在煮茶。”

“九娘曾經喝過?在寺廟裡?”崔淵有些意外,手中動作卻並不停歇,用勺子舀了舀瓷罐中切成碎狀的蔥、姜、花椒、紅棗、薄荷葉、橘皮、鹽等,查看它們是否新鮮。

王玫點了點頭,剛想說她非常喜歡,卻苦於家中並沒有喝茶的習慣——不過,這樣一想,她在各種飲宴活動中,也從未見過主人家以茶待客,想是此時尚未出現飲茶的風尚。只是這一猶豫,她便見崔淵隨意地將各種佐料撒進了茶湯裡,頓時呆住了。

只見原本清冽的茶湯中翻滾着各式各樣的佐料,混合着蔥花、姜、橘皮、薄荷的氣味,說不出的詭異。王玫情不自禁地往後略移了移,心想着:真是暴殄天物!這是煮茶?還是煮大雜燴湯?這種味道的飲品還能喝麼?

“想試一試麼?”崔淵問道,給她斟了一杯。

王玫心裡實在有些難以接受這般“熬煮”出來的大雜燴。不過,好奇仍是佔了上風。於是,她接過杯子,淺啜了一口。那一口茶含在嘴中,真是百般滋味上心頭。她吐也不是、咽也不是,最終還是隻能皺着臉勉強嚥了下去,而後面無表情地喝了一整杯酪漿驅逐口中奇怪的味道。

崔簡亦是苦着小臉,將茶湯嚥下後,忍不住道:“怎麼會有人喜歡這樣的茶飲?”

“寺廟裡那些比丘、比丘尼們每日必飲,據說能延年益壽。”崔淵道,喝了一口之後,似乎完全不覺得那味道有任何奇特之處,面不改色,“商周秦漢先人便有飲茶者了,能調理脾胃。不過,如今諸人喜歡酪漿、果漿,都受不得茶之苦澀。你們若覺得味道雜了些,稍微放些鹽便是了。”

王玫心道:這般煮茶之法,換了誰也都受不得。飲茶確實調理脾胃、清油解膩,但在裡頭加了這麼多奇奇怪怪的調味品,又如何能清淡解膩得起來?就算只是放鹽,味道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罷。而且吃鹽太多,不利於養生。不過,換而言之,茶之一道尚未全然興起,是否也大有可爲?

她正沉思着,崔淵已經將茶湯都斟好,道:“你給姑祖母、阿孃、叔母送去罷。”

她頷首起身,走了兩步,回首又道:“四郎能否另要些茶餅帶回家?我想試試別的熬煮之法。”她也不知如今的茶到底是什麼類型,綠茶、紅茶或是烏龍茶、黑茶,又適合哪種飲法。但無論如何,也總比加蔥姜花椒等佐料的煮茶法好些。

崔淵挑起眉道:“好罷,茶餅卻是不難得。過兩日便拿給你就是。”

崔簡忙道:“我也跟着母親一起試試!”

喝茶尚未普及╮(╯_╰)╭

而且都是像這樣煮八寶粥似的喝茶法——八寶粥裡面也不會這麼煮啊!蔥姜花椒一起放,這是炒菜呢吧。

所以——九娘終於要做一項穿越女事業了,推廣清淡的喝茶法~~。.。

第98章 喜結青廬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章 大唐棄婦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55章 中秋之節第48章 來是他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61章 盧十一娘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99章 崔家認親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8章 曲踏秋第80章 還俗歸家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8章 互相試探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61章 盧十一娘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83章 納吉之禮第54章 嫁妝經營第72章 初次交鋒第47章 王家宴會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5章 談話了悟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72章 王大婚第21章 受邀宴飲第47章 王家宴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45章 道門歸家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58章 互相試探第58章 互相試探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51章 有來有往第54章 嫁妝經營第76章 相見恨晚第79章 天命不違第9章 洛陽坊市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36章 高人支招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2章 崔氏父子第48章 來是他
第98章 喜結青廬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章 大唐棄婦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55章 中秋之節第48章 來是他第168章 隱患暗藏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20章 開誠佈公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61章 盧十一娘第62章 堅持己見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99章 崔家認親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78章 曲踏秋第80章 還俗歸家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58章 互相試探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13章 同遊花會第61章 盧十一娘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34章 歷史轉向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183章 心生對策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8章 母女交心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83章 納吉之禮第54章 嫁妝經營第72章 初次交鋒第47章 王家宴會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179章 宴飲中事第81章 閨中之客第39章 七夕之日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69章 表妹來襲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75章 談話了悟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81章 上元夜驚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75章 談話了悟第53章 心有所動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72章 王大婚第21章 受邀宴飲第47章 王家宴會第98章 喜結青廬第71章 重陽之宴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45章 道門歸家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12章 盧氏傅母第58章 互相試探第58章 互相試探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34章 心生抉擇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51章 有來有往第54章 嫁妝經營第76章 相見恨晚第79章 天命不違第9章 洛陽坊市第149章 得遇藥王第36章 高人支招第52章 敏銳察覺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2章 崔氏父子第48章 來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