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謀逆之始

齊王謀逆?!

這個從天而降的消息,如數九寒冬的冰雪猛然崩塌,完全衝去了衆人狩獵遊玩的心思,甚至也令這奼紫嫣紅的暮春時節多了幾分徹骨的寒意。報信者氣息奄奄,聽得他這句話的只有寥寥數人,每人心中卻都翻卷起了滔天巨浪。

李治掃了周圍一眼,略作思索,便命人將報信者帶下去扮作晉王侍衛,與他一同回宮。接着,他又讓人給杜氏傳話,儘快收拾行李物什回長安。諸事皆吩咐下去後,他才朝着崔淵、崔渲、王方翼、崔泓等人輕輕一嘆:“此事實在非同尋常,我一時想不出別的主意,只能儘快告知阿爺。”

“大王此舉大善。”崔淵神情肅然,“謀逆之事關乎國本,只能交由聖人處置。大王也不必擔心此事的真假。齊州離長安千餘里,若當真有什麼異動,想必消息也會陸陸續續地傳過來。報信之人有第一個便有第二個,任何人都攔不住,也定不會冤枉了誰。”

“大王安心罷。無論此事是真是假,必不可能興起什麼風浪。”崔渲也道,“齊王身邊並無領兵之將,必定兵敗如山倒。”言下之意,他們都覺得謀逆之事必不會有假。畢竟,齊王的心性陰狹,做出這等事來也並不令人十分意外。

“五阿兄竟然謀逆……阿爺若聽到這個消息,不知該有多傷心。”李治又長嘆一聲,“這些時日,我大概須得守在宮中了。摹本之事,不如暫且放一放,待過了這一陣再說罷。”在謀逆的陰影之下,衆人也沒有心思做旁的事。

崔淵、崔渲、崔泓皆點頭稱是。李治遂有些懨懨地轉身走了,餘下幾人面面相覷,各自都有許多話想說。然而,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卻並不是說話的好時候。王方翼低聲道:“今夜不如小聚片刻?勝業坊到底顯眼了些,我的宅子外也常有祖母的人守着,倒是去八郎家裡合適些。”崔泓頷首道:“我必將掃榻以待。”

時候尚早,顯然並不是原定回程的時刻。杜氏只聽聞了“山匪”之事,並不知內情,卻也不妨礙她安撫女眷們,又將準備啓程之事吩咐下去。楊氏露出困惑之色,見武氏隨着李治走了過來,剛想去問兩句,卻止住了步子。李治的神情顯然並不對勁,不是詢問的好時機。

當王玫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動身回程的路途上了。

齊王李祐她根本沒有任何印象,只聽說過封號名字而已。此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不應該是太子謀逆麼?怎麼卻教他搶了先?難不成歷史又起了什麼變化?或者,她對唐初的歷史本便不瞭解,遺漏了這次謀逆之事?

她既震驚又困惑,百思不得其解,歪在牛車中思考着齊王謀反之事將會帶來的影響。

崔淵也坐在牛車中,見她試圖回憶李祐相關的消息,便道:“齊王祐,陰妃所出,諸皇子中論序齒排行第五。因性格乖戾、喜好遊獵,素來爲聖人所不喜。原本他應該與吳王恪一樣出鎮地方,但因頻頻告病的緣故,去年十一月才前往齊州封地。太子與魏王相爭,除了吳王、晉王尚有幾分好名聲之外,其餘諸皇子性情才智皆不出衆。何況他這兩年因告病而深居簡出,你不知道他也理所應當。”

“先前他可曾有什麼異動?”王玫又問。頻頻告病又喜好遊獵,簡直太可疑了。

崔淵回憶着部曲打探來的消息:“太子與魏王兄弟不睦,其餘皇子看在眼中,多少也會生出些想法。齊王祐去歲見太子藉着訓練突厥鐵衛的名義廣交勇士,便屢屢與其舅父陰弘智商議,開始招募壯士、訓練死士。不過,在京中時他並不引人矚目,此舉也沒有多少人知道。便是我,也只是偶爾得到消息,據說他看中了太子的突厥鐵衛,試圖招募收買卻未能成功。”

王玫訝然:“他竟然敢賄賂太子的人?難不成太子並未發覺?”都已經做得這般明顯了,太子居然不知心腹曾被李祐收買過?即使並未成功,也暴露出了他的狼子野心,怎會坐視不理,不當成威脅?

崔淵搖首道:“那突厥鐵衛拒絕李祐,只會更得太子信任。而且,李祐不得聖人歡喜,太子又如何會將他放在眼裡?只當李祐與他一樣喜好遊畋,所以想多拉攏些射獵出衆的勇士陪着狩獵而已。”

一葉障目——在太子眼裡,恐怕也只有一個魏王李泰了,連晉王李治也毫不放在心上。那並不是輕視其他人,而是將李泰視爲骨中釘、肉中刺,早便想不到旁人了。長年累月的怨恨累積起來,已經到了恨之入骨、憎之慾死的地步,理智大概也磨得不剩多少了罷。由在父母面前爭寵而引發的謀逆,可真是令人喟嘆不已。

到底還有些話不便在車上說,王玫便沉默下來。牛車搖搖晃晃一路前行,不知不覺她又睡了過去。崔淵輕輕地揉開她蹙起的眉頭:“思慮過甚,難免疲乏。丹娘,青娘,這幾天勸她好好歇息,不許再忙着茶樓茶肆之事。若是她身體不適,我只管唯你們是問。”

“是。”丹娘與青娘齊聲應道。

崔簡騎馬隨在牛車邊,聞言道:“母親若是生了病,應該請醫者來看看。或者去青光觀也好,姑曾祖母最近都在觀中住着呢。”

崔淵頷首:“這個藥方也用了幾個月,或許是時候換一換了。”九娘分明精於養生之道,如今卻因這些經濟庶務而費心,也須得讓長輩來點醒她。縱然胸有溝壑,有許多事想做成,身子骨也是最緊要的。好不容易養得好了些,可不能又虧損了去。

回到長安之後,車隊便徐徐散開了。晉王一行人直奔皇城,崔淵一家三口則先回了勝業坊。王玫仍睡得迷迷糊糊,崔淵便讓人用檐子將她擡回點睛堂,又抱她去牀榻上休息;崔簡代替父母去內堂給鄭夫人、真定長公主問安;崔淵則轉身又去了外院尋父兄們說齊王謀逆之事。

“齊王?謀逆?”崔敦猛地立了起來,“只等着齊州傳來消息恐怕已經遲了。二郎,借用公主府的部曲以去真定的名義探一探。”真定所在的恆州與齊州相隔不遠,稍微繞一繞便能去齊州打探。公主府的部曲素來精幹,一來一回不過十餘日便可得到確切的消息,到時候御前奏對也不會失了時機。

“我立刻吩咐下去。”崔斂道,“阿兄趕緊換上公服,說不得聖人立刻便要召見了。”

崔敦嘆了一聲:“這癸卯年可真是邪性得很。魏王遇刺之事剛結束,齊王便又生了事。”

崔淵不忍心告訴他,這邪性的一年纔剛到三月呢,離太子謀逆、魏王奪嫡大概也不遠了。

果然,尚未說幾句話,宮中便匆匆遣了使者,奉聖人口諭,將崔敦、崔斂都喚了去。崔淵見天色已經不早,便將崔澄、崔澹與崔滔一併帶去了崔泓家中。雖說齊王謀逆之事尚未傳出來,但他們行動間也十分小心。不僅中途換了裝束與馬匹,聚齊之後又選了個四面透風、視線通透的亭子飲酒。

“齊王祐前幾年在外頭生了不少事,這些年很少聽聞他的消息,原以爲已經收斂了許多,不料卻是‘一鳴驚人’。”作爲曾經的紈絝子弟,崔滔自然對這些皇子的性情癖好十分了解,“在長安時,他大約是收斂了幾分,去了齊州之後,便原形畢露,傳出了好些不法之事。聖人一連去了幾封信斥責,二月上旬他還讓長史權萬紀入朝附表謝罪。怎麼看,他謀逆都不像是籌備已久。”

“光是招募壯士、訓練死士,便足以證明他的不法之心了。”崔淵接道,“權萬紀輔佐吳王恪很是得了些好名聲,但爲人卻最是固執古板。吳王恪性情溫和,自然容得下他,但若換了齊王祐卻未必了。”

“如此說來,前一陣傳出的齊王祐與長史權萬紀不和的流言是真?”崔泓只是個正字,平日很難接觸到一些隱秘消息,但因身在弘文館,也常能聽到許多似是而非的流言。

崔澹與王方翼對視一眼,道:“不止是真,齊王祐還想設局誅殺權萬紀,不料反被權萬紀得知,一狀告到了聖人面前。”王方翼接道:“大約此事敗露讓他心生了恐懼,這纔想着謀逆罷。”

“不論如何,齊王祐謀逆都成不了氣候。只是,京中大概會牽連出不少人。”崔澄道,“不知除了陰妃與陰弘智一家之外,還會有什麼人支持齊王祐。聖人盛怒之下,恐怕也不會留什麼情面。”

崔淵忽然想到今日與王玫說起的那個太子心腹:“有一個太子身邊的心腹突厥鐵衛,或可一用。咱們都去查一查,將這人的把柄攥在手裡,到時候或許都能用得上。”收受齊王祐的賄賂,也不枉牽連進齊王謀逆之事中了。根本不須他們出手,魏王一派便必定恨不得將太子的心腹都塞進大理寺獄中,全部拔除。

身爲監察御史,這之後自然便該是崔渲的事了。崔渲尚是頭一回與崔家兄弟朋友幾個聚在一起說這些事,聽到此處,頷首道:“若是證據確鑿,我自會上摺子彈劾。不過,栽贓陷害之事,恕我無能爲力。”

“我們的品性,你還信不過麼?”崔淵微微一笑,“君子善用陽謀。”所謂陽謀,便是堂堂正正地彈劾,逼得對方不得不應對。然而,他自認並非君子,偶爾也可利用一番陰私之事。只是,到底心中仍有驕傲,構陷卻是不屑於做的。

這一晚,長安城中又是一夜難安。輾轉反側者或憂心忡忡或激動難耐,一些人從中窺着了血流遍地,一些人自其間發現了巧妙無比的機會,另一些人卻只瞧見近在咫尺的無上權勢。

貞觀十七年三月,齊王祐殺長史權萬紀,在齊州徵發兵士謀反。聖人初時不信,又有陰妃、陰弘智屢屢求情,便只吩咐親近侍衛前去齊州查探。然而,未等侍衛回返,齊州附近的青州、魏州、冀州便都接二連三派人八百里急報。齊王祐謀反之事確切無疑,聖人大爲震怒以致昏厥。醒來之後,他立即廢陰妃爲庶人,將御史中丞陰弘智一家入獄,派英國公李勣率兵平叛。

當年爆出他謀反的時候,恐怕二鳳一羣兒子都會掀桌(╯‵□′)╯︵┻━┻:我們都看着大哥四哥奪嫡呢!你謀什麼逆啊,這不是搶戲份嗎?——是的,悲催的李承乾被搶了戲份,接着就杯具了→→……

第55章 中秋之節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69章 表妹來襲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65章 吹皺池水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9章 崔家四郎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8章 曲踏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4章 王家七郎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38章 影響王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87章 崔郎報復第69章 表妹來襲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38章 影響王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55章 中秋之節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67章 自然相處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1章 受邀宴飲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92章 夜色後續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41章 暫時告別第4章 王家七郎第138章 影響王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6章 王家夜談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4章 親人相見第7章 兄妹深談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章 放妻之後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72章 王大婚第91章 相約上元
第55章 中秋之節第56章 中秋夜宴第188章 彈冠相慶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69章 表妹來襲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87章 狀頭出世第65章 吹皺池水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36章 高人支招第10章 啓程歸家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64章 暗潮洶涌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49章 崔家四郎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8章 曲踏秋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4章 王家七郎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7章 密友親事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38章 影響王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87章 崔郎報復第69章 表妹來襲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25章 寺廟進香第204章 番外四再回長安(上)第117章 反敗爲勝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18章 握手言和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99章 揭破虛僞第138章 影響王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55章 中秋之節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91章 謀逆之始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19章 情勢判斷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67章 自然相處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7章 家中生活第122章 兄長上任第21章 受邀宴飲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21章 小試茶道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92章 夜色後續第43章 崔氏一門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182章 石破天驚第152章 道場中事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51章 有來有往第158章 一波未平第94章 添妝鋪房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80章 還俗歸家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54章 嫁妝經營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41章 暫時告別第4章 王家七郎第138章 影響王第47章 王家宴會第16章 王家夜談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89章 慶賀飲宴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4章 親人相見第7章 兄妹深談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02章 夫婦同心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174章 盧氏之念第21章 受邀宴飲第196章 走投無路第77章 舅兄提醒第77章 舅兄提醒第176章 壓抑新年第2章 放妻之後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72章 王大婚第91章 相約上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