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握手言和

王玫的目光緊緊隨着球場上的人移動着,而後,似不經意地順帶看了看球場邊上的太子與晉王。方纔,太子一行人出現時,她便注意到了他的跛足,猜出了他的身份。而他那時一鞭子甩過去,還令她驚了一跳,以爲他要衝着晉王撒氣。不過,事實證明,太子尚沒有暴躁到鞭打嫡親弟弟的程度。就算在場的是他恨之慾死的魏王李泰,也須得做出兄弟和睦的模樣來。否則,不用等到謀逆,深愛兒子們的李世民與長孫皇后恐怕就容不得他坐在太子之位上了。只是——那一鞭下去,晉王肯定受到了驚嚇,心裡也不會好受罷。

她最近仔細地思考過,同樣是嬌寵出來的嫡子,又是嫡幼子,怎麼晉王李治的情商算來算去比兩位兄長好了不少。看來,也都是因日子過得並不像表面那麼順遂的緣故。這兩位情商太低的兄長,彼此之間爭寵鬥氣奪嫡,不僅無視了體弱的幼弟,還總有些撒氣的意思。或許,這也是李治登基之後便急着掌權,對任何干涉自己的人都深惡痛絕的原因罷。另外,即使他性格偏弱一些,狠辣無情亦是皇家人的天性一面,就算對方是自己的親舅舅也不能倖免。

那麼,問題來了。

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與賢惠睿智的長孫皇后,到底是怎麼教養孩子的?纔會將三個聰明伶俐的兒子,養出了兩個熊孩子?而且,就算是不熊的幼子,最後也因優柔寡斷,險些讓李家的江山改了姓。

畢竟是後世之人,王玫在心裡腹誹着當今最尊貴的一對夫婦,也並不覺得如何大逆不道。說來說去,縱是有萬貫家財,子孫不濟,日後也只有淪落的下場。對於父母而言,毫無原則地寵愛縱容孩子,很可能反而毀了孩子的一生。不過,相反,爲了讓孩子有出息而強壓得其痛苦不堪,顯然也並不可取。

想到這裡,前不久剛正式晉升爲母親身份的她不禁微微皺起眉頭,轉移了心神,思索起了崔簡的教養問題。幸好,目前自家阿實一切都順順當當的。不論是進學、習武或是頑耍,都能讓他覺得很高興,也很投入。不過,孩子確實還小,身邊的糟心事越少越好。

之前,她總覺得盧傅母之事太過敏感,做得不算太過分也就罷了。但任何事情的崩壞都起於微末之處,就算她不是嫡親的母親,也應該全心全意爲孩子着想,將些許不好的苗頭給掐滅在無形之中。與阿實相比,與他們一家人的和睦相比,在外的名聲,旁人的流言蜚語,又算得上什麼?

這時候,馬球場上,雙方的你爭我奪已經到了最激烈的時刻。因紫棠隊如今正以十四籌穩壓棗紅隊十三籌一頭,若是眼下這一球再打進了,這場擊鞠便是他們勝了。晉王掃了一眼棗紅隊倒在地上的計分架,蒼白的臉微微有些繃緊。而他旁邊的太子仍然是面無表情,垂着眼不知在想些什麼。

只見混戰之中,崔淵撥馬從三人的夾擊之下衝了出來。那幾人急了,也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球杖竟往馬腿上掃了過去。而那通體烏黑的駿馬彷彿能感知到危險一般,倏然高高跳了起來,成功地躲避了這次偷襲。同一個瞬間,崔淵身體重心向一旁傾斜,整個人貼在了馬腹上,球杖巧妙地避過那幾支球杖的月牙頭,輕巧地往斜裡一勾。五彩斑斕的馬球被他挑了起來,往空中高高飛去。

棗紅隊之人見球擊飛了,衝着落點匆匆往回撤。崔滔正守在落點附近,紫棠隊見狀也蠻橫無比地擠了過去。雙方推推搡搡,馬匹衝撞在一起,也不知是誰打着了球,宛如流星一般飛往場外。

方纔落了下風的棗紅隊頓時鬆了口氣。卻不想一騎黑馬突然橫空跳起,馬上之人揮杖狠狠將球抽向了球門。球的速度實在太快,再如何趕也已經趕不及了。在場所有人便只能目睹着那小小的一顆球劃出一道線,越過球門,鑲嵌在了後頭的矮牆上。

王玫情不自禁地鼓起了掌。方纔崔淵那一下,讓她想起了棒球的揮棒姿勢,又熟悉又打得漂亮。看完這一場擊鞠,她總算也稍微看出了些門道。自家的四郎應該是隻知道規則,並不曾玩過,動作與其他人完全不一樣。但或許也正因如此,對手才摸不清他擊球的規律,教他佔了上風。

幸而她鼓掌的聲音並不大,且很快就剋制住了,並沒有引起什麼人的注意。因爲,馬球場內外如今格外寂靜,只能聽見馬的踢踏和嘶鳴聲。無論是勝者或是敗者,誰都沒有擺出歡慶或者低落的表情,而是無聲無息地望向球場邊的太子。

觀戰臺上,高陽公主倏然起身,毫不掩飾怒氣地橫了紫棠隊衆人一眼:“太子阿兄,九阿兄,這場擊鞠實在沒什麼意思,我家去了。”見她走了,房遺愛也沉着臉下馬,對太子、晉王行禮道:“是我技不如人,讓太子殿下、大王見笑了。”而後,他大步走到崔滔馬前,叉手行禮道:“是我有眼無珠,子由表兄別放在心上。今天的事都是我惹出來的,改日再去真定長公主府給姑母與表兄賠禮道歉。”

崔滔跳下馬,微微擡了擡下頜,似是猶豫該不該就這樣原諒他。

杜荷也跟着道:“提議擊鞠的人是我,卻是自取其辱了。子由表兄大人大量,莫要責怪纔是。若是子由表兄肯賞臉,不如過兩天到公主府來做客,一醉泯恩仇?”

房遺愛倒是沒什麼,杜荷是太子的人,不能不給旁邊明晃晃坐着的那位一個面子。崔滔便頷首道:“算了罷。你們倆都是十幾歲年輕氣盛的少年郎,我年紀大些,本便該讓着你們纔是。今天的事就到此爲止,如何?”

這幾句話說得很是大方,但無不透着居高臨下的意味。就像是一位長輩,漫不經心地指點晚輩,順便還在外人面前顯露大度。雖說確實是表兄,不過,房遺愛、杜荷何曾受過這般暗諷嘲弄,當下便一個氣得變了臉色,一個心裡暗傷。

然而,崔滔是誰,真定長公主的兒子,當今聖人的外甥。女婿主動去挑釁外甥,卻被踩得面子全失,聖人若得知此事將作何感想,在場諸人大致也能猜得出來。如果讓朝堂中那些臣子得知此事,又將拽住聖人進諫什麼,衆人細細一想也不難尋思。

總而言之,不論如何,今日這場事絕不能鬧起來。不然,丟面子的是兩位駙馬都尉,甚至是城陽公主與高陽公主。

房遺愛嚥下悶在心裡的那口血,瞪了一眼杜荷,張了張口,卻礙於面子說不出更低聲下氣的話了。杜荷則露出苦笑:挑中崔滔的時候,他就知道,這位表兄也是吃不得虧的性子。真定長公主攏共就這麼一個兒子,不論是贏是輸,他這個駙馬都尉必定都要捨出臉面賠禮道歉,哄得他與他們交好……

“還是表兄大度。”球場邊始終不動的太子突然露出如春風化雨般的笑容,“大家都是親戚,總有生些齟齬的時候。也是他們兩個春風得意得久了,合該受一受指點。不然,他們恐怕還以爲,從此往後就能在這長安城裡橫着走了。”說着,他起身,緩步走過來:“只是,我竟不知,子由表兄與子竟於擊鞠一道居然如此擅長。改日也和我的球隊比一場如何?”

“太子殿下過獎了。”崔滔與崔淵二人行禮回道。

作爲堂兄,又是公主之子,崔滔上前幾步,又道:“太子殿下的球隊,聽說是戰無不勝,像我們這種平日只作頑耍打發時間的,又哪裡會是對手?不過,若殿下不嫌棄,改日便約戰一場罷。只是,最近我阿孃讓我收斂一些,幫她做幾件事,我可能一時沒有空閒。至於我這堂弟,是被我臨時拉來的,其實不好擊鞠。若是換了書畫詩賦,他便喜歡得緊了。”打敗了房遺愛、杜荷等人的球隊還好說,若是教太子精心訓練的球隊盯上了,恐怕便別想擺脫了。故意輸了自己心裡不舒服,不慎贏了太子更不會讓你舒服。

太子深深地看了兩人一眼,頷首道:“那便罷了,強人所難也是不美。說起來,我也許久不曾見姑母了,過些天去探望她,正好帶着杜荷、遺愛陪個罪。”

“太子殿下言重了,我們與兩位駙馬都尉不過賽了一場擊鞠而已。”崔滔眉飛色舞地道,“擊鞠嘛,輸贏都是常事。下回再賽一場,我們若是輸了,還得給舅父賠罪不成?”

房遺愛、杜荷悶聲不響:他們還能如何應對?就像是在說他們輸不起似的。

太子一笑,接着道:“往後表兄若是得了空閒,便只管過來東宮,咱們一同遊畋擊鞠。至於子竟,我不好書畫詩賦,四郎(魏王李泰)倒是喜歡得緊。不過,以子竟的性子,大概也不耐煩去與那些個文人士子來往嚼舌罷。”

聞言,崔淵不得不出聲表態:“太子殿下說得是。某向來不喜那些個文會,也對人情往來、推舉薦人沒興趣。”三兩句話,便將喜好類似的崔滔往他那邊拉,又警告他別去接近魏王,倒是直接得很。不過,太子殿下也應該很清楚,崔氏一族哪能如此輕易便被拉攏過去?一直保持不偏不倚,便已經很不錯了。或許,他也只是想敲打一番,不教他們偏向魏王而已?

太子微微頷首,斜了杜荷一眼,慢悠悠道:“今天我本來只想到十八娘那裡走一走,如今時候還早,倒也不耽誤——九郎,一同去?”

“阿兄,我答應二十娘和二十二孃早些回宮陪她們頑。”晉王有些爲難,輕聲回道,“她們很久不曾出宮,十八娘方纔給她們帶了好些玩物,正好讓她們也高興高興。”他說的是兩位嫡親的幼妹,晉陽公主與衡山公主。長孫皇后共出了三子四女,嫡長女長樂公主下降舅父長孫家的表兄,嫡次女便是城陽公主。嫡三女晉陽公主、嫡四女衡山公主年紀尚小,與同住宮中的幼兄晉王感情十分深厚。

太子便道:“那你去罷。”說着,他就帶着一羣烏泱泱的人走了。晉王稍遲一步,衝着崔滔、崔淵笑了笑,也快步離去了。

等他們離開馬球場後,紫棠隊諸人才徹底放鬆下來,紛紛回到廂房洗浴換衣。打理妥當,崔淵頭一個回到馬球場邊,摩挲着最後換上的那匹烏黑駿馬,毫不掩飾喜愛之色:“這匹馬實在很有靈性,與我意念相通,比起阿玄來毫不遜色。你們說,若我願出幾十萬錢向這別院主人買下它,對方可願意割愛?”

“聽聞這別院是城陽公主所有。”崔泌笑道,“方纔杜駙馬有心致歉,想來一定不可能捨不得一匹駿馬。”

“澄瀾說得是。”崔滔也道,“待會兒派個管事來問一問罷,總不能讓你直接牽回家去。”待衆人都聚齊了,他又一次無視了旁邊的王玫,笑道:“咱們好不容易贏了這場擊鞠,去樂一樂如何?”

在平康坊找樂子,自是少不得坊東中曲、南曲那些銷魂之地。眼見着方纔還疲憊不堪的衆人立即便精神百倍起來,只有崔淵興致缺缺地摩挲着駿馬油光水滑的皮毛,漫不經心地道:“我與九娘須得早些家去,你們自去便是。”

“我今日傷着了,便不去掃大家的興了。”崔泌接着道,崔泳自是要送自家兄長歸家,也不得空。

崔滔便親自叫了牛車將他們兄弟送走,又讓其餘人先去相熟的妓家等着,陪着崔淵、王玫默默騎馬到平康坊東門邊,這才撥馬尋歡作樂去了。。

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0章 曲競渡第35章 偶然相遇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55章 中秋之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52章 敏銳察覺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章 大唐棄婦第88章 下聘納徵第83章 納吉之禮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8章 母女交心第46章 宴飲邀請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8章 母女交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85章 波折再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3章 回到長安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34章 心生抉擇第31章 惡人求親第8章 東都洛陽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9章 形形□□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53章 心有所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45章 道門歸家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8章 東都洛陽第63章 心悅君兮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69章 表妹來襲第70章 王十七娘第48章 來是他第78章 曲踏秋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9章 兄長貢舉第5章 和離之因第72章 初次交鋒
第157章 奪得解頭第20章 曲競渡第35章 偶然相遇第201章 番外一吾家有女第141章 舉薦事定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19章 端陽來臨第145章 法帖之澤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55章 中秋之節第203章 番外 三 陌上少年足風流第55章 中秋之節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52章 敏銳察覺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70章 王十七娘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2章 崔氏父子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37章 道觀生活第1章 大唐棄婦第88章 下聘納徵第83章 納吉之禮第64章 心中糾結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33章 再次對峙第18章 母女交心第46章 宴飲邀請第41章 暫時告別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18章 母女交心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142章 奇妙緣分第85章 波折再起第59章 續絃之意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0章 摹本之事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98章 喜結青廬第126章 覲見帝后第13章 回到長安第50章 重新相識第12章 崔氏父子第132章 茶園經營第165章 乾坤未穩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61章 阿實生辰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87章 崔郎報復第148章 阿實習射第155章 中秋之夜第34章 心生抉擇第31章 惡人求親第8章 東都洛陽第40章 何人出手第193章 喜氣盈門第139章 形形□□第108章 喜獲侄兒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44章 皇后召見第53章 心有所動第73章 落花流水第45章 道門歸家第38章 訪客探望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35章 偶然相遇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8章 東都洛陽第63章 心悅君兮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04章 壽宴之中第11章 路過潼關第185章 風雨之前第170章 家族內務第69章 表妹來襲第70章 王十七娘第48章 來是他第78章 曲踏秋第130章 徹底交託第205章 番外五再回長安(中)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26章 遇到惡人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98章 得意而驕第29章 兄長貢舉第5章 和離之因第72章 初次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