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盧氏傅母

鄭夫人在長榻上坐下,崔淵、王玫帶着崔簡分別坐在榻前左右兩側。

便聽鄭夫人道:“如今你們二人已經成婚,四郎院子裡的人也該添滿了,規矩也須得立起來。我知道你們一家子都不喜僕婢服侍,但該有的也都不能少,免得事到臨頭尋不出人手,虧待了自個兒。至於到底如何安排,便由你們自己了。”

王玫回道:“兒覺得,點睛堂的僕從婢女儘夠了。這幾日每人都領了差使,裡裡外外已是井井有條。既然差使都有人做了,兒也不想再多養什麼閒人,便將陪嫁帶來的僕婢們都遣到店鋪、莊子裡去了。”

崔淵也道:“人多了便鬧騰,還是清淨一些爲好。只要九娘該有的排場夠了便可,我在外還有部曲,阿實身邊也不缺服侍的人。”

鄭夫人看了看兩人,嘆道:“雖是如此,但阿實身邊的人仍然太少了些。先前盧氏曾留下一名傅母、四個貼身侍婢,吩咐她們一心一意侍奉阿實長大。阿實養在我身邊時,也是她們照顧着的。只是,後來四郎將阿實帶了出去,我見侍婢們年紀也大了,便委託傅母打理盧氏的嫁妝並將她們配出去。如今你們都已經成婚了,傅母也該回來侍候阿實了。”

王玫垂目望向崔簡,見他雙目微微閃動,剛想答應下來,崔淵便毫不猶豫地拒絕了:“阿實已經七歲,開始進學了,用不着傅母教導。他是小郎君,又不是小娘子,無須在這些婦人手中嬌養長大。盧氏的傅母既然一直打理她的嫁妝,想來應該已經很是忙碌,也無暇再照料他罷。”他與盧氏雖然相處短暫,但對她身邊那位刻板而又固執的傅母印象十分深刻,心裡很是不喜,自然不願她再來打擾他們一家人安逸自在的生活。

鄭夫人一怔,嗔道:“傅母不過照顧阿實的飲食起居,又哪裡會影響阿實進學?偏你也想得太多了些。且打理嫁妝也不費什麼時間。傅母年紀大了,想念阿實亦是人之常情。她也是盧氏身邊的老人了,體恤幾分也是應該的。”

“有九娘照顧阿實便足夠了。”崔淵堅持道,“我不想讓阿實身邊圍滿了僕婢,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世家子習氣。至於想念阿實,她大可到點睛堂探望阿實便是,我和九娘也不會攔着。”

“郎君此言差矣。”他話音方落,外頭就傳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接過了話。便見內堂廊下轉出一位頭髮花白、身着對襟大袖襦裙的老婦,朝他們拜下,不卑不亢地道:“老身奉小六郎生母之遺命,發誓全心全意照料他,直至他成年娶妻生子。一片慈母拳拳之心,郎君又如何能忍心替小六郎推拒?盧娘子生育小六郎,卻不能撫養他長大,已是至悲之事。如今,郎君卻連她的遺願也不願意滿足?”

崔淵抿直了嘴角,王玫心裡也暗歎:光聽這一席話,便知道這位傅母並非易與之輩。只希望她的到來,不要破壞他們一家人的情誼纔好。

不待崔淵迴應,那傅母擡首便望向崔簡,雙目含着淚光:“小六郎,可還記得老身?”

“傅母……”崔簡喃喃地喚了一聲。他跟着崔淵外出時,將滿四歲,早已經記事了,自然還記得身邊服侍之人。不過,他敏感而又聰慧,也聽得出傅母語中對自家阿爺的責難之意,心裡又矛盾又糾結。

王玫蹙起眉,給對面的崔淵使了個眼色。阿實身邊她只安排了兩個小丫頭、兩個小廝,貼身服侍的位置都空出來留給了盧氏的人。她其實並不反對由盧氏留下的人來服侍阿實:一則她們無所依靠,必定對阿實盡心盡力;二則盧家若得知此事,大概也能更放心一些。她雖是君子坦蕩,但難免有人以小人之心猜來度去,倒不如干脆放開手。只是,她們若是防賊似的防她,破壞他們一家三口的安寧,她也不會坐視不管。

“呵。”崔淵淡淡一笑,“好罷,那你便隨在阿實身邊。不過,我點睛堂也有點睛堂的規矩。一旦違背,必不輕饒。到時候,我可不管你是不是盧氏的傅母,奉了誰的遺命。我崔淵崔子竟的兒子,自有我來教導守護。”

傅母恭恭敬敬地再次一拜:“郎君放心,老身自當嚴守規矩,絕不逾越。”

“阿實,將傅母扶起來罷。”王玫輕聲道,拍了拍崔簡以示安撫。崔簡猶豫地望了望她,又看向對面的崔淵,終究還是起身,將傅母扶起來:“傅母年紀大了,小心些。”

“小六郎還是那般心善。”傅母拭着眼淚,順勢便起了身,又道,“小六郎可還記得桃娘、杏娘四人?她們都已經嫁人了,改日再過來拜見。老身特意調教了幾個丫頭頂上她們的位置,待會兒也見見?”

崔簡眨了眨眼睛,歪着腦袋道:“我都聽母親的,傅母先讓她們拜見母親再說。”說着,他便朝王玫燦然一笑。王玫也淡淡地笑了起來,發現那傅母望向她的時候,視線複雜難辨,心中哂然,並不放在心上。

鄭夫人聽了,笑道:“阿實說得是。點睛堂的主母是九娘,萬沒有越過她的道理。”她淡淡地看了傅母一眼:“傅母是范陽盧氏旁支出身,想必,咱們世家的規矩禮法自是不需要再多言了。四郎,九娘,我將你們留下也只想提這件事,去罷。”

“是,阿家。”王玫道,“明日一早,兒再來辭別阿家。”鄭夫人出言維護她,以長輩的身份敲打傅母,無疑樹立了她在點睛堂中的絕對權威。自從嫁入崔家之後,鄭夫人待她確實非常不錯,她心裡十分感激,言行間對她也越發尊重、親暱。

“明天便是王家小三郎的洗三了罷。”鄭夫人頷首,“不妨一同去便是。”

一家三口離開內堂後,那盧傅母便拉着崔簡絮絮叨叨起來。崔淵瞥了他們一眼,並未理會,低聲對王玫道:“一切都照以前行事便可。無須爲了幾個僕婢,便改什麼規矩。阿實儘可照顧自己,她們只需做些灑掃整理之事就足夠了。”

“你方纔說什麼‘點睛堂的規矩’,我怎麼不知道點睛堂還有規矩?”王玫淺笑問道。

“我們所說的,便是規矩。待會兒就定下來也無妨。”崔淵道,“免得她們鬧騰。好端端地,若是弄得內宅不平,傷了你我與阿實之間的情分,我一定饒不得她們。”

王玫頷首,低聲道:“我亦不求其他,只需她們莫要惹是生非,挑撥我和阿實便足夠了。”

兩人在前頭走着,不多時便與崔簡、盧傅母拉開了距離。崔簡有些心不在焉地聽着盧傅母回憶舊事,望見他們越來越遠的背影,怔了怔。他想要加快腳步趕上他們,卻聽盧傅母有些失落地道:“小六郎不想聽老身說那些事麼?那老身與你講一講你阿孃罷。”

崔簡聽了前半句,本想答“不想”,但聽她又提起盧氏,心中難免泛起濡慕之情。盧傅母見狀,微微一笑,便娓娓說起了盧氏的往事。他聽得浮想聯翩,又想起姨母盧十一娘,面目模糊的孃親也因此而鮮活起來。

到得點睛堂,王玫便吩咐春娘、夏娘去廚下催一催夕食。而她與崔淵略作梳洗,換了身衣衫之後,崔簡與盧傅母才姍姍歸來。

“阿實去換身衣衫。”王玫道,見盧傅母欲隨着他出去,又道,“盧傅母且留下罷。”

“小六郎身邊不可缺少服侍之人,請娘子容老身稍後再拜見。”盧傅母回道。

王玫微微一笑:“阿實身邊自有服侍之人。而且,點睛堂的頭一條規矩,便是不得干涉阿實之事。他如今如何生活,往後便如何生活;如今如何起居作息,往後便如何起居作息。”

盧傅母皺起眉,道:“恕老身不敬,小六郎是堂堂尚書嫡孫,博陵崔氏二房嫡支嫡脈,梳洗之事怎麼能親力親爲?恐怕有些不合身份。”

“噢?莫非我教養兒子,盧傅母還想指點於我?”崔淵似笑非笑地接道,“我尚是頭一回知道,郎主與主母定下的規矩,底下人非但不遵從,還敢指責?”他一出口,盧傅母便只能垂首跪拜,不再多言。

王玫便道:“這第二條規矩,便是不得惹是生非。若有什麼爭執,儘管到我這裡分辨。有證有據,有理有服。第三條規矩,凡犯口舌、賭博、玩忽職守、內外交結、偷盜等錯者,一概逐出去。若有誣陷或引誘阿實不行正道者,領杖責後發賣。第四條規矩,四郎和我的書房,不得隨意接近,更不得進入。眼下就這四條規矩,我若是想到了,再填補。”

“是。”盧傅母應道,又將始終跟隨在她身後的四名少女喚到前頭來,給王玫、崔淵見禮。

王玫細細一看,有兩名約十三四歲,另兩名約十一二歲,便問了她們的名字。盧傅母也並未細想,仍將盧氏以前貼身婢女的名字給了她們,分別稱桃娘、杏娘、梨娘、柰娘。王玫也並不打算改,賞了她們每人幾百錢,便讓她們退下了。“往後,阿實屋子裡的事,便由傅母總領。我另給阿實安排了兩個小丫頭、兩名小廝。小廝跟着他進學,陪着他頑耍;小丫頭只做灑掃整理之事。如今又添了四名侍婢,須得傅母再分派差使纔是。”

“老身省得。”盧傅母道。

這時候,崔簡換了身衣衫進來了,習慣性地便依偎在了王玫身邊。盧傅母望了他半晌,他卻好像一點都不曾察覺似的。等僕婢將大食案搬上來之後,一家三口在食案邊坐了,丹娘、青娘、春娘、夏娘、秋娘、冬娘遂退到門邊。

丹娘見盧傅母欲前往崔簡身後侍立,輕聲道:“盧傅母若是累了,不妨先回東廂房用夕食,也熟悉熟悉小六郎的臥房佈置。這裡有我們便夠了。”

盧傅母回道:“老身不累。守在小六郎身邊,本就是老身該做的。”她背脊挺得筆直,定定地望着崔簡。每一回王玫挪動碗碟,將崔簡喜歡的吃食放在他面前時,她的視線都格外銳利,彷彿那些吃食裡頭放了什麼毒物似的。

王玫、崔簡都能感覺到她的目光,感受卻全然不同。見身邊的小傢伙情緒有些低落,王玫輕輕地拍了拍他的手,低聲道:“讓大家看着我們用夕食,我也有些不習慣。”於是,她擡起眼,道:“都退下去罷,用過夕食之後再來伺候。”

丹娘等遂躬身拜下,魚貫而出。見她們都出去了,盧傅母也無法,只能跟着退下了。

崔簡這才鬆了口氣,悶悶地道:“父親、母親,我不習慣身邊有那麼多人。”傅母回來了,他本來應該很高興纔對。但是,她來了還不到半個時辰,他就覺得好像哪裡都不對勁。點睛堂裡的生活,似乎因爲她的到來而起了奇怪的變化。

“人都已經來了,也不能再隨意趕出去。”崔淵道。他倒是不介意再找個藉口將這幾個人趕出去。不過,可能於作爲主母的九孃的名聲不利,還會讓盧家那頭傳出什麼流言蜚語。當然,最爲關鍵的是,他不想讓阿實傷心難過。

“無妨,阿實。她們不過是僕婢,你只管隨意差遣就是。不喜她們環繞在身邊,就給她們找點活兒幹;若是想與傅母說說話,便單讓傅母陪着。”王玫安慰他道,“清楚地表明你的好惡,她們便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了。”

“九娘說得是。你是主,她們是僕,不可因所謂的長輩資格而縱容她們。你無須忍讓,無須受委屈,想做什麼便只管去做就是。阿爺相信你一定能駕馭他們。”崔淵也道。

崔簡烏黑的雙眸漸漸亮了起來,立即將他最喜歡的甜點心獻給了他們:“我知道該怎麼做了。”

作者有話要說:這盧傅母倒不是什麼壞人,就是有點被害妄想╮(╯_╰)╭

大家放心吧,她不會給阿實他們一家人帶來什麼太多的影響,反而能讓阿實成長起來

鍛鍊御下的手段~~

另外:

我發現,突然有一位在評論裡對其他親進行了人身攻擊。

不得不說,希望大家就文發表評論的時候,就算有不同的意見,也可以情緒平和地討論。

不希望出現人身攻擊的情況,麼麼噠。.。

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4章 王家七郎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章 親人相見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99章 崔家認親第61章 盧十一娘第87章 崔郎報復第48章 來是他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章 回到長安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60章 盧家拜訪第43章 崔氏一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章 放妻之後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4章 親人相見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5章 和離之因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07章 相約而見
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74章 登高相會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4章 王家七郎第200章 灞橋離別end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68章 告知親人第72章 初次交鋒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103章 見過族人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80章 還俗歸家第160章 人心浮動第14章 親人相見第6章 再見前夫第173章 密友婚事第156章 義診施藥第129章 崔淵縣試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92章 終有喜事第97章 催出新婦第99章 崔家認親第61章 盧十一娘第87章 崔郎報復第48章 來是他第101章 同仇敵愾第140章 相看衆女第13章 回到長安第68章 告知親人第124章 同安試探第99章 崔家認親第114章 緣定八郎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27章 解困之恩第175章 又起動靜第58章 互相試探第116章 球場風雲第133章 選妃傳言第202章 番外二崔家好兄長第60章 盧家拜訪第43章 崔氏一門第70章 王十七娘第23章 提攜還恩第143章 暗潮涌動第163章 密友再聚第44章 心中志向第194章 倒戈一擊第79章 天命不違第151章 又到中元第13章 回到長安第147章 悠閒度日第95章 婚禮前日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166章 通曉消息第2章 放妻之後第186章 省試開考第92章 夜色後續第115章 應邀觀球第184章 波瀾乍起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105章 子竟風采第107章 相約而見第136章 圍觀武氏第180章 衝突之後第125章 薦醫入宮第65章 吹皺池水第178章 再會兄長第29章 兄長貢舉第14章 親人相見第93章 七郎省試第159章 一波又起第91章 相約上元第100章 新婚適應第154章 崔淵府試第49章 崔家四郎第177章 年間動盪第169章 三房歸來第128章 同心同力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28章 首次相見第111章 夫妻深談第82章 遣媒提親第109章 訪青光觀第153章 家人再聚第197章 太子事發第57章 久仰大名第167章 魏王之宴第5章 和離之因第127章 宮中應對第61章 盧十一娘第106章 新婦歸寧第66章 坦誠溝通第131章 親親之情第123章 貴主生辰第107章 相約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