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藥王出手

杜如晦雖然病了,但卻也未有一刻閒着,每日仍舊操勞政務,他的病惡化地比太醫令王瓊想象的還要快得多。

城東,蔡國公府。

李恪離開長安的第四日,這一日蔡國公府上混亂異常,蔡國公杜如晦自昨夜子時入睡後,便再未起身,如今已是晌午仍舊昏迷在牀,沒有甦醒的意思。

當杜如晦昏迷不醒的消息傳到宮中,李世民大驚,連忙傳召了王瓊等一衆太醫院臣屬,備上一應珍貴藥材,前往蔡國公府探視。

可杜如晦病重,縱然是天子親自又能如何?

“傳朕旨意,能醫克明者,賞銀萬兩,良田千畝,官升三級!”李世民看着面色晦暗,但卻仍不見轉醒的杜如晦,對他身後的一衆太醫道。

李世民的條件可謂優渥非常,衆人哪有不動心的,可這治病救人又不同於上陣殺敵,光是有勇又能如何,若無救治之方,說的再多也一樣束手無策。

太醫令王瓊道:“啓稟陛下,杜相之疾乃長年累月積攢而成,已透脾臟內腑,病入膏肓,縱是華佗在世,恐也難救啊。”

李世民指着身後一堆世間罕有的藥材,對王瓊道:“天下名貴藥材盡在此處,難道還補不回克明的元氣嗎?”

王瓊束手道:“杜相體弱,早已虛不受補,若是貿然以用大補之藥,恐怕只會要了杜相的性命。”

現在的杜如晦就彷彿一株渴地將死,脆弱萬分的樹苗,若是貿然已大水灌溉,非但救不活他,反倒會將他生生淹死。

杜如晦躺在這裡,面前的雖是一衆名醫,但卻沒有一個敢對杜如晦用藥的。

李世民聞言,怒道:“那你等以爲該當如何,難不成便無藥可醫了嗎?只要你們開口,不管要什麼藥材,朕都給你們弄來。”

王瓊聽了李世民的話,臉上露出了滿滿的苦色,現在的杜如晦不是用什麼藥的問題,而是杜如晦根本就用不得藥,一旦用了藥,稍有不慎便會要了他的性命。

若是杜如晦在他們的手中被醫死,誰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所以衆位太醫面面相覷了許久,誰都不敢當先答話。

過了半晌,太醫令王瓊見太醫署上下均無人敢上前答話,只得硬着頭皮道:“杜相之病例臣等此前從未見過,臣等無能,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看着面前的一衆太醫的模樣,怒火中燒,也虧得李世民不是嗜殺之人,否則他們絕沒有什麼好下場。

李世民聞言,怒道:“難道你們未曾見過,旁人也都未曾見過嗎?你們還待在此處作甚,還不快回去遍尋醫書,哪怕你們是翻遍天下醫書,也要給朕找出能救克明的方子來。”

“諾。”李世民發話,衆位太醫應了一聲,低着頭出了房門。

李世民是給太醫們下了嚴令,但李世民自己也知道,若是他們沒有法子,縱然是殺了他們也是無用,李世民看着已經奄奄一息的杜如晦,心中已經不再抱有多大的期望了。

這一刻,李世民甚至已經在想着杜如晦故後,他該如何遺封杜如晦之子,方能對得起杜如晦在天英靈了。

李世民事務繁多,也不便一直留在臣子府上,

⊙ ttKan⊙ ¢〇

在杜如晦府上待了片刻,李世民便欲起身回宮,可他剛到府門外,卻看到了騎着馬,迎面而來的李恪。

李世民見李恪出現在此,頓時心情輕鬆了許多。

李恪若是未能請來孫思邈,他當前往宮中覆命,可李恪既徑直趕來的杜府,想必是不辱使命,將孫思邈請來了。

此前太醫令王瓊也曾同李世民說過,這世上若當真還有人能救杜如晦,那這個人便只能是孫思邈,如今孫思邈來了,杜如晦的一線生機也就來了。

果然,當李恪在府門前翻身下馬後,李恪的身後跟了一個鬚髮半白的老者,李世民定睛望去,這來着正是他曾經請來長安的孫思邈。

“孫真人來了。”

孫思邈九十高齡,身體尚且如此康健,縱是李世民貴爲天子,也是生平僅見。沒有人會對活得更久沒有慾望,尤其是富有四海的皇帝,所在孫思邈面前,李世民縱是帝王之尊,竟也親自上前迎了兩步。

“兒臣李恪拜見父皇。”

“臣孫思邈參見陛下。”李恪與孫思邈一同俯身拜道。

孫思邈走到李世民的跟前,以草民自稱,顯然就是告訴李世民,他此來杜府只爲救人,非是爲了官職。

這個關頭,李世民倒也沒有精神去同孫思邈多去計較這些。

“辛苦我兒了。”李世民拍了拍李恪的肩膀,對李恪道。

李恪回道:“爲父皇分憂,和談辛苦二字。眼下首要之事是爲杜相診病,兒臣還是先帶着孫真人入府吧。”

李世民點了點頭,對李恪和孫思邈道:“克明已昏迷整夜,真人快隨朕入府爲克明診病。”

“諾。”李恪和孫思邈俯首應下。

杜如晦之病孫思邈在南夢溪時便已經知曉,孫思邈坐在塌邊,爲杜如晦號了號脈,對杜如晦的情況便已瞭然於胸。

“藥箱。”孫思邈放下杜如晦的手,對身後爲他拿着藥箱的王府護衛道。

王府護衛將藥箱打開,遞到了孫思邈的手邊。

孫思邈又接着道:“再準備一個盆熱水,和一個銅盆。”

孫思邈吩咐下來,杜府的侍婢當即從後廚端來了一個空着的銅盆和一盆熱水。

孫思邈從藥箱中取出了數枚銀針,紮在了杜如晦水溝、中衝等幾處要穴,隨着孫思邈的銀針入體,杜如晦臉上原本的絳紫色頓時淺了下來。

“快把盆拿過來,放在杜相的頭下。”孫思邈看着杜如晦的樣子,對婢女道。

婢女聞言,連忙把盆端到了杜如晦的頭下,就在婢女剛把盆端到杜如晦頭下的時候,杜如晦的口中吐出了一口黑色的濃血。

孫思邈見杜如晦口中的濃血吐出,鬆了口氣,擦了擦手,對身後的李世民道:“杜相淤在喉間的濃血已出,想來片刻後便能轉醒。不過杜相體弱,這鍼灸之法難治根本,杜相能否撐過這一關還未可知。”

李世民問道:“那依真人之見,該當如何?”

孫思邈回道:“若是杜相能就此辭官歸隱,每日不理俗務,仔細調理,興許還能活過花甲,可若杜相仍舊如此操勞,就算杜相挺過了這一關,恐怕也就只剩五年之壽,到時縱是大羅神仙,也難救他。”

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十八章 請旨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十章 圈套第十六章 殺機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十五章 議取汗庭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三十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四章 求親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十二章 夷男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十六章 殺機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章 結好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章 自請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五十章 隨行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四十六章 糧荒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
第四十六章 設計第七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九章 親往楚州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四十七章 醉酒第二十二章 長孫作繭第六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六十五章 上皇臨終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第四十一章 苦心第四十四章 頡利亡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五章 祿東贊之憂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四十章 一語驚四座第三十六章 腹背受敵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十八章 請旨第五十五章 再臨擷玉樓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十章 圈套第十六章 殺機第二十二章 貴妃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二章 蘇烈拜主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四十六章 孫思邈第二十九章 灞橋再會第九章 洞房花燭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一章 校場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十五章 議取汗庭第三十五章 漢王入宮第二章 拒辱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三十章 圈套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四章 求親第八十九章 絕婚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十二章 夷男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九十一章 漕規第三十章 不識女兒心第八十三章 將向荊州第十四章 拉攏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二十五章 長安少年第二十三章 醋意第二十四章 長孫衝從軍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十六章 殺機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章 結好第十六章 揚州之論第三十三章 圈套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十二章 門下駁詔第三十章 定盧山第四十七章 淮水之患第四十二章 李恪入宮第三十八章 把柄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三章 自請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第六十四章 武士彠去職第五十章 隨行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八十三章 和親定議第四十六章 糧荒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三章 兵起河東第七十章 武順登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