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可汗狼騎

此地已是汗庭門口,薛延陀的心腹之地,此時無論是夷男還是所有薛延陀人都已退無可退,務需拼死一戰。

而李恪也同樣如此,李恪的一萬人馬,孤軍空懸鬱督軍山,此戰若敗,這一萬人馬恐怕也是十不存一,連李恪自己興許都有性命之憂,故而這一戰唐軍也是全無退路,背水而戰。

一面是薛延陀最後的汗庭勇士,一面是李恪的河東精銳,這一戰自黎明天色將亮之時,一直廝殺至上午巳時,前後一個多時辰。

唐軍士氣正盛,勝過了薛延陀,而且唐軍論及士卒精銳,兵甲之利更在薛延陀之上,兩個時辰下來,唐軍雖人數稍遜於薛延陀,但場面上已經漸漸有了些優勢,只是仍舊未能定奪勝負。

唐軍陣中,李恪面沉如水,看着兩軍陣前正在廝殺的麾下兒郎,心中雖然有些擔憂甚至心焦,但自己卻是一如往常,不爲所動。

“定方,你看場中局勢薛延陀還能撐到幾時?”李恪看着場中正在廝殺的兩軍士卒,對蘇定方問道。

蘇定方回道:“薛延陀有無後手還不好說,若只是看眼下的局勢,我軍漸優,若是將士用命,在午時當可勝之。”

李恪道:“定方所想倒是和本王相類,薛延陀人較之我河東精銳,不過爾爾。”

蘇定方聞言,擔憂道:“末將以爲大都督不可大意,就眼下來看,我唐軍雖是佔優,但末將擔心薛延陀恐怕還未盡全力。”

李恪問道:“定方說的可是直隸夷男所轄的那三千可汗狼騎?”

薛延陀全盛時擁兵二十萬,而在這二十萬中,有三千人號稱精銳中的精銳,他們便是多年來隨着夷男四處征伐,稱雄漠北的可汗狼騎。

這三千狼騎並非自夷男時始有,而是早在夷男祖父乙失鉢時便有了。這三千狼騎不同於尋常的薛延陀士卒,尋常的薛延陀士卒乃是自各部落戰時徵召,但夷男麾下的三千可汗狼騎卻是汗庭常備,每日刮練。

這三千狼騎擇選各部中最是健壯的男子成軍,每歲較武,勝者留,敗者離,擇選之後又以族中善戰者充入。這支精銳由夷男祖父乙失鉢傳給夷男之父,而夷男之父又傳給了夷男,士卒輪換了多次,但卻一直訓練有素,爲百戰之師,每戰必勝,也是夷男最後壓箱底的寶貝。

蘇定方回道:“夷男的可汗狼騎不容小覷,若是機會得當,甚至有扭轉戰局之能,大都督萬不可大意。”

李恪問道:“定方也以爲夷男會命狼騎下場?”

蘇定方回道:“此戰干係重大,夷男勢必竭盡全力,殿下須得仔細提防。”

李恪點了點頭道:“定方說的是,不過夷男有狼騎本王又何嘗沒有勇士。本王有陌刀營,可破可汗狼騎,只要狼騎敢來,本王便能叫他有來無回,命斃當場。”

蘇定方聽着李恪的話,這才明白李恪之所以有恃無恐的緣故,原來李恪心裡依仗的是席君買和他麾下的陌刀營。

只是薛延陀的可汗狼騎成名數十年,而陌刀營成立至今也不過才三載,如此年輕的陌刀營當真就能敵得過名傳漠北的可汗狼騎嗎?不知李恪如何,蘇定方心裡是多少有些沒底的。

蘇定方不解地問道:“殿下當真便如此信重,篤定陌刀營能破可汗狼騎嗎?畢竟陌刀營尚屬新軍,而且不過六百之數。”

李恪雙目如星,堅定地回道:“定方只管寬心便是,這普天下下的騎卒,除了父皇的玄甲軍沒有把握外,餘者本王的陌刀營皆可攻而破之,可汗狼騎也是如此。”

李恪的話既已說到了如此地步,蘇定方自然也不便再去多言,而是自己多留了心,命中軍戒備,已備不時之需。

在唐軍陣中,李恪還在等着薛延陀的反應,而與此同時,薛延陀那邊的夷男已經心急萬分。

夷男看着陣前雖然人數佔多,但已漸漸落於下風的己方,眉頭不禁緊鎖。

夷男不知李恪麾下大軍的人數,但李恪能夠率軍神不知鬼不覺地潛行到鬱督軍山,人數必定不會太多,夷男原本是想憑藉手中的人數上的優勢正面壓垮唐軍,但唐軍的戰力卻顯然要在他的預料之上,夷男原本的打算怕是要不行了。

薛延陀陣中,看得出眼下局勢不利的又何止夷男一人,就是梯真達官也看的明白,若是戰局再無突變,最多再要一個多時辰,薛延陀必敗。

梯真達官對夷男道:“可汗,事已危急,命莫羅準備吧。”

梯真達官口中的莫羅便是夷男親弟,也是夷男最是心腹的可汗狼騎的統領,梯真達官建議夷男命多勒準備,自然就是準備要遣可汗狼騎上陣了。

夷男皺眉問道:“帕夏以爲已到如此境地了嗎?”

梯真達官回道:“兩軍交戰尚還焦灼,若是此時出狼騎,興許便有奇效,可一舉破了唐軍。”

夷男有些猶豫道:“可若是狼騎上陣,未能奏效,那我們可就山窮水盡了。”

梯真達官勸道:“此時命狼騎上陣,至少還有破唐軍的機會,若是再遲些,待到大局漸定,就算上了狼騎也無濟於事了,那時纔是真的山窮水盡。”

梯真達官所言,也有道理,可汗狼騎若是此時再不出陣,待薛延陀戰敗,他的可汗狼騎上或不上都是一樣了。

不過可汗狼騎不同尋常,乃是他祖父輩便傳下來的軍番,可汗狼騎中的每一個人都金貴地很,要夷男將他們盡數遣出,拿出去賭這一把,夷男多少還有些不捨。

梯真達官看着夷男爲難的模樣,也知道夷男的心思,梯真達官對夷男道:“可汗,李恪親身犯險,率兵行至鬱督軍山,此乃千載難逢的良機,若是我們能趁此良機擒拿李恪,不止可解汗庭之危,還可藉此同唐廷和談,逼唐軍退兵,而要擒李恪,非可汗狼騎不可,可汗萬不可猶豫啊。”

這一次,梯真達官的話一下子說進了夷男的心中,汗庭和狼騎孰輕孰重,夷男自然清楚,狼騎沒了可以再練,可汗庭和鬱督軍山若是沒了,他便再難有翻身的機會。而這一次,李恪親自率軍至此確是難得的機會,若是能擒拿李恪,那汗庭便算是保住了。

夷男當即應道:“好,我便從你所言。”

緊接着,夷男又對身旁的莫羅吩咐道:“莫羅,率狼騎衝陣,務必生擒李恪。”

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五章 玄都觀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六章 加註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十八章 山路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四十章 定儲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六十章 密信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四十章 定儲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八章 惡陽嶺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十四章 求親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三章 奏對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
第十一章 奉茶第七章 朝議分封第二章 一箭雙鵰第五章 玄都觀第四十一章 女兒謀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六章 長孫父子第六章 加註第三十章 事定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十八章 小公爺之志第十八章 山路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四十九章 自作多情的杜相第五十八章 過繼第六十七章 階下之囚第六十二章 朔方之戰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五十七章 改觀第四十章 定儲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第十二章 楊恭仁第十一章 唐儉爲使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六十章 密信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三十七章 獵狐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二十五章 武順入宮第三十三章 求情第六十一章 是非之地第六十六章 傳見第四十章 定儲第四十三章 名冊第十四章 虎頭湛金槍第五十三章 加賦第四十六章 送歸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七十五章 杜如晦第五十六章 劫糧第十二章 風從虎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七十七章 水匪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八章 惡陽嶺第六章 賀蘭越石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八十二章 老奴第五十七章 又見趙德言第七章 義成公主第十四章 求親第三十六章 戍堡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四十八章 所謂降封第六十七章 餞別第六十七章 交易第七十八章 臨江宮宴第三章 奏對第十五章 之官右驍衛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七章 武家女第二章 皇子外放第十四章 張元素第九章 賀蘭越石之死第四章 長孫兄弟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三十五章 長孫渙第七十三章 撤離第六章 分封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六十九章 換質之議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三十二章 百官爲難第三十七章 北伐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