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鬱督軍山

鬱督軍山,又名燕然山,位草原之北,向有天北之稱,而此處駐紮着的最爲強大的草原部落便是薛延陀。

薛延陀本是高車部之後,其先民與與“薛”合居,而後又吞併“延陀”部,故號薛延陀,歷經百年,終成鐵勒強部之一。

鐵勒九部首領本爲薛延陀部易咥可汗,契苾部易莫真莫賀可汗,蓋因突厥強盛,遂自消汗號,爲突厥臣屬。

不過近年來,突厥處羅可汗和頡利可汗征伐無度,鐵勒各部多有怨言,鐵勒各部首領前後被誅殺一百餘人,鐵勒人雖攝於突厥威勢,敢怒不敢言,但兩族見仇隙已成,鐵勒人無時無刻不再想着擺脫突厥人的控制。

只是突厥人有內亂,鐵勒九部內又何曾是鐵板一塊,回紇、薛延陀,還有契苾便常因這九部之首的位置爭論不休,更遑論一統了。

不過今日,卻出現了一個契機,給了薛延陀部夷男一個一統鐵勒九部的機會。

唐使來了。

鐵勒九部戰力雖也不弱,但要光憑他們自己的兵力,想與佔據了最肥沃的草場的突厥人爲敵,還是差了許多,於是乎,同樣與突厥關係不睦,位處突厥南端的大國大唐便成了鐵勒人最理想的盟友。

一來,大唐的國力足夠強,在鐵勒人的已知中,是唯一能夠力敵突厥的存在;二來,唐人多事農耕,不事遊牧,將來若是與大唐聯手擊敗了突厥後,鐵勒人可以攫取儘可能多的利益。

所以在鐵勒九部之中幾乎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只要誰能夠率先與大唐牽上線,促成結盟,誰就是九部之首,帶領突厥九部與突厥爲敵,這也是爲了夷男此前多次與李恪接觸的原因。

當薛延陀得知大唐的唐使喬師望奉唐皇之命前來的消息時喜出望外,高興地差點仰天呼嘯。

喬師望到的時候已是傍晚,時間雖已是春末夏初,但鬱督軍山尤在突厥之北,晚間的鬱督軍山依舊寒意襲人,夷男帶着薛延陀部的一衆首領站在山腳等候,竟絲毫覺不出寒冷,因爲此刻的夷男的內心如火般熾熱。

過了半晌。

“來了,來了...”

夷男極目望去,數百米之外,出現了幾個人策馬而來的身影,一步步地靠近,夷男的心中再次激動了起來。

“外臣參見天使。”在喬師望距離夷男尚有近百米的時候,身爲薛延陀部首領的夷男便主動迎了上去,來到了喬師望的馬前俯身拜道。

喬師望看着拜在馬下的夷男,翻身下馬,手持符節,鄭重地對夷男問道:“我乃唐皇御封使節喬師望,來人可是薛延陀部夷男?”

喬師望沒有開口,夷男竟未起身,仍舊保持着俯身回道:“外臣正是薛延陀部夷男。”

喬師望聽得夷男自報名號,這才彎腰將夷男扶起,笑道:“夷男首領請起。”

論官位,喬師望只是從五品的遊擊將軍,官職不顯,在大唐根本算不上什麼人物,但夷男面對喬師望,卻不敢有絲毫怠慢。

莫說喬師望處事還算有禮有節,就算喬師望拿大傲慢,夷男也絕不會在臉上露出半分不滿,因爲夷男知道,現在擺在他面前的根本不是喬師望,而一個跟大唐結盟的機會。

大唐需要薛延陀,但薛延陀更需要大唐。

大唐沒了薛延陀還有回紇,還有契苾,而薛延陀卻再沒有任何其他的選擇。

夷男甚至知道,若是他膽敢開罪了眼前的喬師望,喬師望轉頭離去,只要他點點頭,馬上便會有鐵勒餘部上來大獻殷勤。

夷男對喬師望道:“外臣已在帳內設宴,爲天使接風洗塵,還請天使隨我同去。”

說着,夷男命人爲喬師望牽了馬,自己引着喬師望往前了。

當夷男得知喬師望將至的消息時,便已經命人備宴,當夷男到了山下的大帳中時,一應酒食俱已準備停當。

賓主落座,酒過三巡。

夷男與喬師望同坐主位之上,他瞥了眼身旁的喬師望,見喬師望似乎沒有急着談合盟的事情,生怕有什麼變數,於是在心中思索了起來。

過了片刻,毫無徵兆地,夷男竟突然眼眶一紅,掩面痛哭了起來。

今日本該是夷男得意的時候,方纔衆人還是觥籌交錯,突然一下子夷男竟神色大變,雙目垂淚,叫一旁的喬師望也措手不及。

喬師望忙問道:“夷男大人這是何意?”

夷男用衣角擦了擦自己臉頰上的淚痕,嘆了口氣,對喬師望道:“天使勿怪,外臣只是想起三皇子,一下子情難自禁而已,還望恕罪。”

想起了蜀王?

喬師望不解地問道:“夷男大人這是何意?”

夷男回道:“天使有所不知,今日之宴,叫外臣想起了初見三皇子的場景。昔日三皇子初到突厥時,外臣曾有幸在突厥大宴之上見過三皇子一面。那日頡利設宴謊稱是爲三皇子接風,可暗地裡卻縱容屬下衆人欺凌三皇子,言語猖獗,無所不用其極。可憐三皇子年幼,外臣又官卑職微,雖有心庇護,卻無奈力不能爲,外臣每每想起此事,便難免痛哭。”

說着,夷男還彷彿確有其事一般,又擦了擦自己的眼角。

“頡利狗賊,欺人太甚!”喬師望不明真僞,聽了夷男的話,當場拍案大怒。

喬師望怒道:“三皇子乃天皇貴胄,當朝親王,豈能容他們欺凌,我早晚必取他們的性命!”

自打李恪自請爲質之後,他在長安的名望一路攀高,長安乃至整個關中的百姓,多有不知太子李承乾者,但自請爲質的蜀王李恪,男女老幼卻鮮有不知的。

今日喬師望得知李恪身在突厥竟受這般欺凌,哪裡還坐的住。

夷男接着喬師望的話道:“頡利猖獗,仗着麾下兵強馬壯,一在藐視大唐,欺凌三皇子,外臣亦是氣極,只可惜我薛延陀兵力不足,否則外臣必將南下,爲三皇子討一個公道。”

夷男能有日後的成就,其人自然了得,光是這份演技便是爐火純青,喬師望聽了夷男的話,固然知道夷男是在行激將之法,但還是毫不猶豫地開口道:“夷男大人勿憂,本使今日來此便是爲了我大唐與薛延陀的合盟之事,大唐與薛延陀合盟,一南一北,叫頡利收尾難顧,必能折了頡利的威風,迎回蜀王!”

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章 破陣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三章 自請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六章 岑長倩第三章 奏對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十七章 朝議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章 取義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十七章 急招第五十四章 柳家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十七章 仙娘第三章 結好第三章 戰恆安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六章 欽陵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章 石室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九章 夏乏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十四章 求親第十九章 尋機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
第五章 射花燈第三十章 破陣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三章 自請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六章 岑長倩第三章 奏對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四十四章 凌煙閣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四十章 盧山都督府第三十九章 立儲之議第六十四章 突厥潰敗第八十五章 曬鹽第十七章 朝議第四十八章 還國受阻第五十七章 李世民試子第十一章 蕭瑀上疏第十八章 捷報進京第二十一章 議親第四章 取義第十章 浚稽山陷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六十五章 江上第十八章 長安亂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七十二章 幸亦不幸第五十四章 御史臺密信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十三章 趙德言的抉擇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十二章 晉王李治第十九章 回京前夕第十七章 急招第五十四章 柳家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四十章 阿雲拜父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六十八章 守殯第六十二章 輕騎出城第四十章 周家幼子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二十三章 改觀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五章 武順登門第四十三章 杜相罹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十七章 仙娘第三章 結好第三章 戰恆安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四十六章 大唐來使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九章 騙城第二十七章 便橋之盟第十六章 欽陵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六章 石室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二十六章 賜封高陽第七十章 段璀殉公第十九章 夏乏第三章 大婚在即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十八章 山陽酒館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章 牛進達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二十四章 再懷身孕第十四章 求親第十九章 尋機第十七章 頡利被擒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第五十二章 勾結第五十四章 長安秋第二十五章 接風宴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二十章 山陽縣尉第二十七章 執失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