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磧北大寨

金山腳下的汗庭正大雪紛飛,與此同時,距離金山數百里之遙的磧北大雪也已連降數日。

磧北雖在突厥名下,實際上卻是前處羅可汗次子阿史那社爾的地盤。

阿史那社爾官拜拓設,建大寨,立牙旗與磧北,統軍五萬,轄制包括薛延陀、回紇等部在內的鐵勒九姓部落。

在金山,頡利是天,但在這遙遠的磧北,這裡的天卻是阿史那社爾,只不過他頂着的這片天已經不甚穩固罷了。

冬日大雪封山,消息不暢,再加上薛延陀部又刻意隱瞞,所以此時的阿史那社爾尚且不知薛延陀已與大唐結盟的消息,也還不知道夷男的反心。

不過隨着頡利的大批糧草被劫,頡利已經命人加急傳信於阿史那社爾,命他仔細警惕,尋良機拿下夷男。

只是頡利的消息雖然送了出來,但是頡利的信使還在半途的時候,夷男已經回到了鬱督軍山。

先下手爲強,夷男雖是胡人,但這個道理他也是知道的。

整個薛延陀上下,不過七萬戶,滿打滿算也就是能湊出七萬人馬,而光是在磧北一地,突厥的兵力便達到了五萬,而且俱是精銳。

夷男若是等到糧草被劫的消息傳回磧北,阿史那社爾反應了過來,面對阿史那社爾和他的五萬精銳,他真的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他一定要打阿史那社爾一個措手不及方有勝算。

清晨,天色還未大亮,只是纔有一絲亮光。

時辰還早,外面又正是天寒地凍的時候,沒有誰會想早早地從暖和的被中起來,此時突厥磧北大寨的主帥阿史那社爾也正躺在牀上,懷中抱着不着寸縷的胡人美姬,埋頭大睡。

“拓設大人,拓設大人。”一陣喊門聲,將阿史那社爾自睡夢中叫醒。

“何事?”任誰在這個時候被攪擾,心裡都不會好受,阿史那社爾看了眼門的方向,不悅地問道。

門外阿史那社爾的護衛小心地回道:“啓稟拓設大人,薛延陀前來押送稅糧的糧隊到了,他們請求放行入內,不知可否?”

近日來,天降大雪,不止是頡利的汗庭用度緊張,就連阿史那社爾的大寨也是如此,此番薛延陀的稅糧到了,正可解阿史那社爾燃眉之急,阿史那社爾原本被吵醒的怒火也小了許多。

阿史那社爾不假思索地對門外道:“準了。”

“遵命。”門外的護衛得了阿史那社爾的話,下去安排薛延陀的人馬進寨了。

護衛退下,阿史那社爾的耳邊又清淨了起來,左右無事,便又摟着懷中的美姬準備接着入睡。

阿史那社爾不解風情,一隻粗壯有力的臂膀結結實實地壓在了美姬柔嫩的胸脯,壓得美姬呼吸不勻,也醒了過來。

“將軍要起了嗎?”美姬見阿史那社爾挪動了幾下,只當阿史那社爾準備起身了,正想着要服侍他更衣來着。

阿史那社爾搖了搖頭道:“時辰還早,方纔是送糧的糧隊進寨,守衛特來請示罷了。”

美姬聞言,倒也不曾多想,只是好奇地嘟囔了一句:“大早上地送什麼糧草,也不叫人睡地踏實。”

說者無意,聽着有心。

美姬看似毫無輕重的一句話傳到了阿史那社爾的耳中,阿史那社爾一下子警覺到了什麼。

但凡是糧隊送糧向來都是午後方至,哪有一早送來的道理?

薛延陀的糧草一早便送到了,莫不是他們昨夜徹夜未眠,連夜趕路了?可現在外面正下着大雪啊!

一瞬間,阿史那社爾又想起了幾日前他傳達頡利可汗的命令,要各部加倍繳納糧稅的時候,夷男爲難的樣子,甚至還幾番請求減免,如今夷男怎麼就突然這樣積極了?

“不對!”阿史那社爾一下子反應了過來。

鬱督軍山據他的大帳相隔百里,不管怎麼算,這糧草都不該是今日晨間送來!

“來人!來人!”

阿史那社爾想到了這些,對着門外高聲吼了一聲,掀起了被子。

阿史那社爾突然的反應嚇地身旁的美姬嬌軀一顫,險些摔下牀去。

這時的阿史那社爾哪還有半分憐香惜玉的心思,渾然不顧被嚇得瑟瑟發抖的美姬,自己自顧地披甲着衣。

“噔、噔、噔。”

門外的護衛聽到阿史那社爾傳喚,連忙走了進來。

“快,傳令緊閉寨門,不要放薛延陀糧隊入寨!”阿史那社爾對護衛吼道。

護衛領命,剛剛出去傳令,可一隻腳剛剛邁出房門,寨中便響起一陣嘶吼聲和刀劍聲,闖入了阿史那社爾的耳中。

“拓設大人,薛延陀糧隊突然發難,偷襲了守門的士卒,大寨北門已經丟了。”守門的將官被薛延陀的突襲擊退,匆忙趕到阿史那社爾處稟告。

此時時間還早,正是士卒渴睡,最爲睏倦的時候,薛延陀突然發難,打了守門士卒一個措手不及,一舉奪得了大寨的北門。

聽到守門將官的稟告,阿史那社爾的身子一下子涼了大半。

此時正是大寨守衛薄弱的時候,在這個時候被破了北門,等於是將半個大寨拱手送於了薛延陀。

阿史那社爾忙道:“傳令,即刻迎敵!”

阿史那社爾披掛衣甲,拿着長刀便要前往北門迎戰。

可就當阿史那社爾剛剛出了大門的時候,卻發現爲時已晚,薛延陀的人馬已經奪取了北寨,直奔他所在的中軍殺來。

就在中軍所在的正門處,阿史那社爾望去,衝在薛延陀軍正前廝殺的正是夷男。

阿史那社爾看到了夷男,夷男也同樣看到了阿史那社爾。

夷男看着不遠處的阿史那社爾,心中大喜,指着阿史那社爾對身後的部衆道:“前面的便是阿史那社爾,殺了他大寨就是我們的了!”

說着,夷男帶着麾下精銳,直奔阿史那社爾而去。

此時整個大寨中已是一片混亂,突厥士卒倉促間忙於迎敵,阿史那社爾的身邊滿打滿算也不足十人,而夷男卻帶着麾下數百人襲殺而來。

阿史那社人見夷男來勢洶洶,自知寡不敵衆,咬了咬牙,策馬後撤了。

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十九章 尋機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三十章 破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三十章 破陣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五章 玄都觀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章 隨行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章 祿東贊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五章 侯君集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十一章 擇師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二章 端午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二十七章 賠罪
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十三章 李恪退封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二十章 蜀王求見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四十二章 挾恩攏突厥第三十二章 反擊第十九章 尋機第五十九章 棄子立侄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二十二章 東宮密議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四十六章 李恪探病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四十八章 嫌隙第三十七章 試探第二十六章 陌刀入陣第三十章 破陣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五十九章 共存亡第八十五章 沙匪第五十七章 草原內亂第三十章 破陣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十四章 臨危受命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二十二章 李靖之憂第二十八章 阿史那思摩封汗第六十二章 李恪探病第三十二章 比試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八章 鐵勒內亂第四十四章 初拜蕭後第五十五章 山陽倉第二十一章 欲擒故縱第二章 再見楊恭仁第六十三章 清兒被擒第五章 玄都觀第七章 持節第五十章 隨行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五十六章 隱情第三十七章 牙行第七十一章 裡衣第四章 祿東贊第八十八章 樑王李愔第七十章 雍王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五十章 李家父子第七十六章 再臨浚稽山第四十七章 鄭元壽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五章 侯君集第六十七章 父子紛議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十五章 鐵山大捷第八十一章 懲處第五十七章 擷玉樓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十二章 谷外埋伏第七十三章 太子醉言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五十一章 新軍第三十一章 殺俘第四十七章 中秋大宴第六十一章 無緣東宮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九章 太子選馬第十七章 仙娘第十四章 終破突厥第五十一章 做局第二十五章 主政右驍衛第十一章 擇師第十四章 求親第二十二章 幷州大都督第三十六章 宣威府定第五十五章 借糧第七十八章 再遇武氏女第十三章 破鐵山第二章 端午第二十章 西池院第二十九章 獻馬第二十四章 再見長孫第十九章 鹽行第十五章 搖搖欲墜第十七章 楊氏入宮第四十九章 宴後第五十章 政事堂第三十三章 聯親第四章 武元慶之憂第四十五章 太子家令第三十二章 忠心耿耿趙德言第二十七章 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