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武氏兄弟

李恪失蹤,大唐朝野震動,就連閉門休養一載有餘的杜如晦都給遣了出來,要將李恪尋回。

且不論如此大地動靜,能否真的救回李恪,但各處地方官員卻沒有一個敢有半分大意和怠慢的,否則若是因懈怠此事爲李世民所知,天子雷霆盛怒之下誰都扛不住。

故而當杜如晦命淮南周邊郡縣嚴查各處關卡的手令傳來,武士彠雖沒有半分把握在荊州境內尋得李恪的蹤跡,但還是不敢有絲毫懈怠,哪怕是明知做無用之事,也是整日待在府衙之中,不敢大意懈怠。

兩日之後,李恪在荊州都督府上已經待了一段時間,身子已經養地差不多,李恪估算了一下子,殘樑的那些人應該也不會再如以往那般追尋自己的下落了,於是便欲啓程東歸,前往淮南。

可就當李恪正欲向武媚娘借一匹馬,便離開江陵的時候,卻不巧遇到了武家的那兩位公子——武元慶、武元爽。

“正是女大不中留,阿妹與外面的野小子相識才幾日,便要將家中之物相贈,若是再久些,那還了得?”武媚娘正帶着李恪在荊州都督府的後院馬棚提馬,卻聽到了身後傳來了兩個男子的聲音。

李恪聽得身後的聲音,轉身望去,身後站着的是兩個二十五六的男子。這兩位男子樣貌倒是生地不錯,但是看着他們的眉目舉止,卻總有一份猥瑣輕浮之感。

這兩人李恪雖都不曾見過,但李恪都不必問,便能猜出他們的身份,除了武家那兩個連武士彠都看不上眼的浪蕩公子,還能是誰?

“兩位兄長這是何意?李公子曾相助於我,如今他遇難,我再幫回也是理所應當的,兩位兄長這麼說話,未免齷齪了吧。”武媚娘年方十一,但已知何爲名節,武氏兄弟之言若是傳了出去,旁人又該如何看她?武媚娘聽得武元慶、武元爽的話,臉色微微一變,回道。

武媚娘爲妹。而武氏兄弟爲兄,武媚娘當着外人的面這麼同他們說話,自是分毫的面子也沒有給他們留下。

兩人之中,年紀稍大些的武元慶當即道:“阿妹,在外人面前,你便是這般同兄長講話的嗎?”

武氏兄弟乃武士彠前婦相里氏所出,而武媚娘卻是武士彠正妻楊氏所出,與武媚娘非是一母,又因武士彠待楊氏與武家姐妹又甚是疼愛,甚至在他們這兩個男丁之上,故而武家兄弟對楊氏和武媚娘等很不待見,鬧出些口角也是常有的。

武媚娘寸步不讓地回道:“兄長怎麼同我講話,我便怎麼同你們講話,你們既自己不要顏面,我又何必顧及。”

這時,一旁的武元爽卻又道:“你報私恩,你自己報便是,你拿我武府的財貨贈人,是何道理?更何況你身爲女子,不動聲色地便將外面的男子帶回家中,我身爲兄長還說不得了嗎?”

武媚娘回道:“李公子曾今助我,如今我留他在府中休養,也是阿爹同意了的,至於贈馬之事,我自會晚些時候自會向阿爹稟明。”

武元爽聞言,笑道:“如此說來,這贈馬之事阿爹便是不知了?正所謂不告而取是謂之竊,小妹莫要被這外面來的野小子給騙了,把自家的財貨貼了個乾淨。”

武家本就是世代經商,家中鉅富,而武士彠又貴爲應國公,荊州都督,便更是如此,對他們武家來說,區區一匹馬,又能算得了什麼,武媚娘就算送了出去,武士彠也絕不會多說什麼,這一點武氏兄弟也清楚地很,他們這般爲難她,不過是爲了叫她面上難堪罷了。

武媚娘不悅道:“區區一匹馬,你們未免小題大做了吧。”

武家兄弟得意地笑道:“今日贈馬,明日便能贈宅子,後日恐怕大半個武家都要被貼了出去。依爲兄看,這野小子分明就是哄騙小妹來的,爲的就是竊我武家家財。”

武媚娘視李恪爲友,武媚娘聽着武家兄弟的話,臉上越發地掛不住了,心中也已然生了怒意。

武媚娘道:“兩位兄長莫要血口噴人,如此口無遮攔,未免過分了些,莫要逼我告訴阿爹。”

武家兄弟自然多少畏懼武士彠,只是他們看着武媚娘生怒,正是他們想要看到的場面,心中反倒越發地得意。

武家兄弟於是接着道:“我們絕無惡意,只是小妹少不更事,不知人心險惡,見得這等模樣俊俏,又專會哄人的市井小子,難免辨不清真假,不如便將他交給我們,我們拿了他去見官,一審便知,如何?”

李恪生得俊美,尚在武家兄弟之上,武家兄弟竟是將李恪說成了靠着樣貌,哄騙女子的欺詐之徒。

李恪見多了狡詐之徒,就連長孫無忌那樣的老狐狸也常打交道,武家兄弟這樣的道行,李恪實在是不看在眼中。

李恪的臉上不見半分神色波動,只是淡然道:“兩位公子無憑無據,如此說話,未免欠妥了吧,”

“哼!”

武元慶輕哼了一聲道:“待我將你拿下,扭送官府,一番審訊之下便知真假了。”

說着,武家兄弟上前,竟是要將李恪拿下。

武士彠拜荊州都督,乃是武職,武家兄弟也算是將門子弟,再加之他們以往常在市井廝混與人毆鬥,手上倒還確有幾分功夫,再加之他們不知李恪深淺,只見李恪年少,故而竟欲動手將李恪擒拿。

武家兄弟的功夫,若拿去對付那些市井流氓還算好使,可李恪師承名家,又久在行伍,得許多軍中猛將指點,他們如何是李恪的對手。

武媚娘看着兩位兄長的動靜,也是閉口不言,她親眼見過李恪射箭,李恪能毫不費力地開七鬥之弓,別的暫且不談,光是這份臂力,就是她這兩個不成器的兄長遠遠比不了的,他們主動去跟李恪動手,吃虧的自然是他們,她自己也正好出了這口氣。

果然,就當武家兄弟一齊動手,準備拿下李恪的時候,他們剛纔碰到李恪的手臂,正要將李恪按下,李恪微微一笑,手腕只是輕輕一轉,便就反手抓住了武家兄弟的手臂,使勁往下一扣,武家兄弟的手腕便被李恪緊緊地扣住,疼地不敢動彈。

一切發生地太過突然,只在轉眼之間,他們根本還未反應過來發生了什麼,自己便被李恪拿下。

“野小子,有本事別用拳腳,咱們比比槍劍上的功夫,可敢?”在武家兄弟看來,李恪必是常年廝混於市井,故而練得了一身蠻力和手上功夫,想必還未曾接觸過刀槍劍戟,若是比試兵刃,李恪自然不是他們的對手,他們也可乘機狠狠地教訓李恪一頓,一來出了這口氣,二來叫武媚娘難堪。

李恪聽了武家兄弟的話,也在想着要不要應下。

以李恪的身份,武家兄弟竟稱呼他爲野小子,本就是大不敬之罪,李恪就算是將他們的手腳打斷,也並非不可,只是眼下他孤身在此,實在不宜同這些地頭蛇結怨太深,免得暴露了自己的身份,平添麻煩。

而正當李恪有些爲難的時候,後院的門口也傳來了一陣厚重的聲音:“李公子的本事我是親眼見過的,兩位公子還是回去歇着,莫要自取其辱的好。”

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六章 質子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十九章 尋機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一章 玄武門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十章 拉攏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十六章 質子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章 請辭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十八章 請旨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
第四十五章 狼旗裹屍第五十六章 府軍治水第四十九章 李奉慈“從良”第四十二章 外放之論第七十一章 月下第二十八章 護駕第二十二章 憐惜第六十三章 心結第七十四章 勢變第十六章 質子第四十七章 太子心病第七十六章 識貨的杜如晦第三十九章 一擲千金第十九章 尋機第一章 將欲還京第十六章 隋王獻璽第二十九章 諾真水之戰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四十七章 回揚第七十一章 歸途“遇刺”第一章 玄武門第二十六章 雲中城第十五章 兵臨渭水第三十九章 十年之約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一章 弘農楊氏第十章 拉攏第七十四章 流言第六十九章 暴露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五十八章 所謂風流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二章 試馬第十五章 大度設的試探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六章 阿史那雲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七十一章 亡故和新生第七十二章 信至第六十四章 故人求見第二章 拒辱第五十七章 稱心入宮第五十一章 楚王讓美第十五章 河上琴音第七十一章 文水縣第六十六章 交易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十三章 席君買第十六章 漠北再遇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四十二章 欲擒故縱第四十章 偶遇欽陵第十一章 大軍凱旋第二十五章 太子患病第二十四章 貪狼會火鈴第六十三章 蘇瀟進宮第三十三章 先機第三十四章 察覺第二十五章 臨朝大封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十六章 質子第十二章 稱心失蹤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三十二章 蕭後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一章 北伐在即第六十二章 長孫衝拜府第十章 請辭第四十四章 涼州信使第四十二章 機會第六十九章 媚娘第四十五章 謂之賢王第三十二章 隴西李氏第三十八章 自作主張第七十五章 草原亂起第八十章 太子被劾第八十四章 江陵尋人第四十二章 大殿獻捷第十二章 松贊干布第二章 西南戰事第四十七章 長孫衝大婚第五十二章 道士第五十四章 名望殺人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五十二章 彈劾第二十七章 營嘯第二十一章 花燭之夜第四十七章 武威倉第二十三章 奪權第三十七章 京中風雲第十八章 請旨第三十九章 突厥之議第三十三章 生隙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四章 強攻浚稽山第五十八章 重禮第三十四章 慌不擇路第六章 文士與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