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嫡子爭議

韋挺自內侍手中接過密信後臉色突變,衆人都知道韋挺手中的密信的內容絕不簡單,但韋挺的反應顯然卻比羣臣原本所想的還要更加激烈。

韋挺手中拿着密信,短暫的驚愕之後,身爲御史臺首官,朝中巨擘,御史大夫韋挺竟突然伏身在地,對李世民拜道:“陛下息怒,此事絕非臣指示,臣對此信毫不知情,還望陛下明察。”

身爲御史大夫,本當稟筆直諫,但一封自御史臺發來的密信卻把韋挺嚇成了這般模樣,這信中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也叫朝中百官越發地好奇了。

片刻後,有吏部尚書高士廉先行出列,對李世民問道:“陛下息怒,不知是何事竟至於此?”

李世民重重地“哼”了一聲,對韋挺道:“這匿名信是自你們御史臺發來的,便由你來說吧。”

韋挺忙再次辯解道:“此信雖是自御史臺發出,但卻與臣毫無關係,臣此前絕不知情。”

李世民聞言,有些不耐煩道:“朕也不曾說過這密信是你指使,只是讓你轉述,你起來說話便是。”

“諾。”韋挺得令,這才站起了身子。

韋挺起身後,對高士廉,也是對朝中衆人道:“接御史臺匿名信彈劾,太子本非長孫皇后親出,乃貴妃所生,自古以來,罕有非皇后所出立爲儲君的,太子立嫡立儲,實在不妥。“

韋挺說着,聲音越發地有些小了,頓了頓,悻悻地擡頭看了眼李世民,才又接着道:“更何況貴妃乃前隋公主,太子身上亦有前朝血脈,此番太子私開武威倉,勾結朝廷邊帥,收買民心,必是意欲謀反,此信請陛下廢黜東宮,重立嫡子。”

韋挺之言一出,滿朝譁然,凡朝中百官彈劾李恪的,都是死抓住李恪私開武威倉之事,可這封密信倒是“別出心裁”,最先抓住的竟然是李恪的出身,李恪乃貴妃楊氏所出,非是長孫皇后親生,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長孫皇后臨終前給的,與李泰、李治不同。

聽着韋挺的轉述,朝中那些原本準備彈劾李恪的大臣已經在心裡罵了開來,只差當頭痛喝一聲“蠢貨”了。

要彈劾李恪私開武威倉便彈劾就是了,好端端地扯李恪的出身和血脈作甚,李恪生母是前隋公主不假,但李恪是大唐皇子,宗正寺明文立冊的李世民親子,開國高祖皇帝之孫,李恪姓李,而不姓楊!

因爲身在大唐,李恪所以是皇子,是親王,能被立爲太子,繼承國祚,若是在前隋,李恪的位置只怕連故平陽長公主之子柴令武都不如,連個國公都混不上,難不成李恪放着太子的榮華富貴不要,還能蠢到起兵反唐,復辟前隋,給人叩頭不成?

還有,李恪的嫡子身份是長孫皇后臨終前給的,也是長孫皇后的遺命,這封密信竟然拿此事做文章,不止是開罪了李恪,更是對長孫皇后的輕蔑,同時也惹惱了李世民,也難怪李世民看了此信後雷霆大怒了。

待韋挺說完,李世民竟罕見地突然站了起來,看着殿中的羣臣,冷冷地問道:“在你們眼中,還有朕這個皇帝嗎?還有恪兒這個儲君嗎?”

李世民雖爲帝王,但卻待人寬和,尤其對臣子更是優渥,但這不代表李世民沒有脾氣,相反地,李世民出身行伍,馬上皇帝,殺伐無數,他的脾氣比誰都大,只是以往能夠節制罷了,但今日之事卻是着實觸及了李世民的底線了。

“臣等不敢!”李世民之言一出,朝中羣臣紛紛俯身拜道。

李世民看着衆人,氣得雙手微微發抖,緩緩道:“你們不敢,你們的膽子大了去了,太子身爲皇子,幼年時爲保全國中百姓,便爲國出質,在北疆受盡苦寒,可換來的是什麼?就是如此的羞辱嗎?我看今日要謀反的不是太子,而是朝中的有些奸邪小人。”

李世民諸子,哪怕是整個宗室,論於國於民之功,無出李恪之右者,故而李恪不止爲李世民寵愛,更爲百姓愛戴,這封密信所言,可以說是對李恪,甚至對整個大唐宗室的污衊了。

在李世民的眼中,李恪是他最懂事,最優秀,也最驕傲的愛子,豈能容得旁人如此污衊,又豈能忍心李恪受如此委屈。

被李世民這麼一頓怒喝,原本那些卯着勁,想要彈劾李恪的朝中衆人頓時沒了聲音,但李世民看着殿中鴉雀無聲的樣子,自己心中的怒火卻還沒有消去。

李世民環視了朝中衆人一圈,接着道:“國語云之:‘爲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太子乃我大唐國儲,便是我大唐未來的國君,豈能容人褻瀆,你等又如何還能在此安坐。”

李世民的話,一字一錘,敲擊着朝中百官的心,畢竟朝中反對李恪的官員本就不在多數,故而對衆臣還是起到了極大的震懾之用。

一時間驚慌者有之,心虛者有之,羞愧者亦有之,百官神色不一,心中感觸也不盡相同。

過了會兒,看着李世民的情緒漸漸地平復了下來,長孫無忌終於適時道:“啓稟陛下,臣以爲此信所言包藏禍心,實在荒謬,斷不可取。至於太子私開武威倉之事,其中緣由太多,亦別有內情。臣以爲此事也不急於一時,還是等太子還京後再做計較。”

長孫無忌的話確實是偏向了李世民和李恪,但同時也給了關隴門閥中人一個下來的臺階。

事已至此,今日再想將此事道出個結果已不可能了,眼下此事就此打住既可叫李世民息怒,也使得關隴系的官員落得體面,也算是個折中的法子。

有長孫無忌之言,原本今日氣勢洶洶,想着要對李恪發難的關隴系官員頓時也都沒了聲音,關隴系官員誰都沒有魏徵那般的分量和膽氣,李世民的怒火還未徹底消去,現在誰再出頭無異於自尋死路,不止惹惱了李世民,同時也開罪了想息事寧人的長孫無忌,得不償失。

李恪未至長安,東宮屬官也準備地未必周全,其實今日本就是關隴門閥發難的最佳時機,今日這一波重拳若不能奏效,來日再想打傷李恪更是難上加難,但今日已然如此,關隴門閥也別無選擇了,畢竟家族顏面,他們還是要顧全的。

“臣等附議。”長孫無忌之言一落,殿中衆人紛紛附和道。

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二十章 回京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十五章 拒婚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二章 拒辱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章 回京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十四章 藥箱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七章 武家女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五章 引薦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九章 拒親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三章 結好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三章 大度設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五章 引薦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六十八章 皇孫侍讀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七十章 雍王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四十一章 斷腿
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二十章 回京第六十五章 連遭打擊第二章 一眼千年第二十一章 議封可汗第八十七章 漕運第十五章 拒婚第五十二章 薛仁貴第一章 白虹貫日第五十一章 大雨滂沱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八十六章 鹽行易主第二章 拒辱第六章 李泰布棋第十九章 李恪拜府第二十章 回京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三十一章 春獵第五十三章 進退兩難第十四章 藥箱第七章 曳莽奔疲第二十一章 夜渡鬱督軍山第三十八章 灞橋臨別第四十五章 三席第七章 武家女第四十二章 定襄公主第三十四章 蘇定方之邀第六十八章 李恪牧羊第九章 南下籌謀第五章 引薦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九章 拒親第九十章 揚州三漕第三十一章 叛國之污第二十八章 揚州策第二十二章 名劍配名士第十一章 昆明池春獵第十四章 權萬紀之死第三章 結好第六十四章 皇后昏迷第七十七章 誤會第十章 將往華陰第五十六章 設局第七十九章 求娶公主第四十三章 李恪設宴第二十七章 破敵第二十三章 聖旨至第五十五章 禁中奏對第四十七章 蜀方第六十七章 東宮亂起第八十三章 定論第十一章 另闢蹊徑第五章 將欲南下第四十五章 《洛神賦十三行》第十九章 太子側妃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三十二章 李承乾之憂第六十五章 皇后病危第二十三章 戰前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五十五章 圈套第五十章 負荊請罪第四十二章 夜談第四十五章 蘭陵蕭氏第五十章 明升暗降第二十三章 大度設第五十九章 台州刺史第七十七章 權萬紀第三十三章 立威第六十四章 武舉第二十三章 人情第四章 賢王李恪第二十一章 欲面太子第五十一章 還京第二十七章 芙蓉園宴第四十四章 玄策隱憂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責第二十九章 開府第四十九章 稱心第五章 引薦第四十八章 障眼法第四十六章 東宮事亂第五十九章 誤會第四十三章 溫彥博病危第一章 接風第五十九章 賬簿第六十八章 皇孫侍讀第三章 長樂公主第六十章 上皇病危第九十二章 手書第七十章 雍王第二十三章 行抵揚州第五十一章 有苦難言第八章 自求彈劾第四十四章 李長沙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五十二章 秦帥診疾第六十九章 逼反第三十七章 訴情第四十一章 斷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