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首戰告捷

大約休息了一刻鐘之後,陶應領着太史慈向着曹軍營寨而去。奔襲了半個時辰左右,來到了曹軍營寨外面,此時曹軍正和高順的陷陣營殺的火熱。雖然陷陣營都是精銳之師,但曹彰麾下的也不是易與之輩,雖然勞累,對上陷陣營還是不至於潰敗。

再加上曹彰武力高強,強弩之末的他,還能夠穩穩地壓住高順。陶應在陣外看到裡面已經呈現敗象的高順,對着身邊的太史慈道:“子義,進去換下高順。曹彰武藝高強,千萬別受傷了。”

太史慈點了點頭,縱馬往陣中殺去,一戟挑開了曹彰的方天畫戟。曹彰此時體力不支,被太史慈這一戟震得胸口發堵。駕馬退了三步,曹彰深吸了一口氣,看了一眼面前的太史慈,又瞟了一眼陣外的陶應,環視了四周越來越多的陶軍,曹彰心裡升起一絲悲涼之感。

不過他畢竟是曹操的兒子,也是曹操衆多兒子當中,比較得曹操喜愛的兒子。天生的熊烈,讓他不會輕易認輸。緊了緊手裡的方天畫戟,就要向着太史慈殺去,他身後的十餘名親衛突然繞過曹彰,圍攻太史慈而去。

其中一名回頭衝着曹彰大喊道:“少將軍快走啊,日後爲我們報仇。”

曹彰聞言,虎目中閃過了一絲淚光,不過現在容不得他多想,曹彰一個轉身,駕馬向着陶應衝過來。太史慈此時被曹彰親衛所攔,當不了曹彰,只得看着曹彰向陶應奔去。

陶應身邊的曹性對着曹彰就是一箭,曹彰雖然盡力避過了要害,這一箭還是穩穩地紮在他的腰上。曹彰大喝一聲,一把抽出腰間的箭支,向前一戟,曹性猝不及防,被曹彰刺了個透心涼。

接着曹彰打馬往陣外衝去,陶應在後面見狀一驚,急忙駕馬來到曹性身邊,一邊不住的說道:“放箭,射死曹彰。”

陶應身邊的士卒紛紛舉起手裡的弓弩,對着已經遠去的曹彰一頓飆射。不過此時曹彰已經駕馬遠去,雖然身披數箭,還是憑藉自己超人的耐力遠遁了。陶應駕馬來到曹性身邊,此時太史慈也解決掉了曹彰的親衛,駕馬來到陶應身邊。看着躺在地上已經一命嗚呼的曹性,太史慈嘆了一口氣,“可惜,我軍的神射手。”

說罷又看了一眼遠處,道:“主公,曹彰已然遠去,要不要末將率人前去追襲?”

陶應搖了搖頭,道:“不用了,曹操的大軍應該已經到了信陽附近,最多還有一個時辰就要到這裡了,我們還是速速解決了後面的于禁纔是正事。”

說罷對着身邊的親衛孫禮說道:“孫禮,你親自安排一下,就地安葬曹性。其餘人等,隨我前去後寨,截殺于禁。”

卻說這邊于禁得知後營遇襲,糧草被焚。雖然氣憤不已,卻也不見慌張,帶領士兵憑藉後營的守勢,堪堪擋住了司馬懿的五千士兵。閆行等人連續攻襲幾次,都未曾突破于禁的防線。在外面指揮的司馬懿見狀捋着鬍鬚說道:“早就聽聞曹操麾下能人輩出,今日得見於禁,才知所言非虛。”

司馬懿身邊的閆行抹了一把臉上的血跡,問道:“參軍,我們還攻嗎?”

司馬懿搖了搖頭,“此等人物太過難纏,攻之無益。還是原地老老實實的等着主公打破前寨,和我們兩路夾擊于禁纔是。到時候于禁就是孫武在世,他也無力迴天。”

閆行聞言傳令士兵陶軍不可輕動,原地等待。曹軍居於後營的于禁見面前這支軍隊沒了動靜,擡手抹了一把額頭上的汗水。眼前這隻部隊雖然人數少,但卻無一不是精銳士卒。于禁也不敢輕易出擊,只得固守營寨。

時間一點一點過去,天色已經大亮。本來按照于禁的構想,此時陶軍已沒了任何優勢可言,唯有退軍這一條路。沒想到外面的司馬懿就是不爲所動,乾巴巴的于禁耗着。

就在於禁疑惑不已的時候,下方一個穿領兵的驚呼打亂了于禁的思緒。于禁面色一沉,問道:“何事?”

那傳令兵定了定神,暗自是自己鎮定下來,道:“將軍,子文公子不聽將領,出兵與陶應交戰。現在前寨已失,我軍腹背受敵。將軍早做決斷啊。”

于禁聽了,手裡的佩劍毫無徵兆的掉落與地上。那傳令兵急忙上前撿起那把佩劍,上前遞給於禁。于禁此時回過神來,一把提起那人,問道:“公子呢,公子怎麼樣了?”

那人斷斷續續的說道:“公子身……身受箭傷,已經衝突出陣而去。”

于禁點了點頭,繼續沉默不語,身後的副將上前說道:“將軍,現在我軍腹背守敵,還是早做決定了。”

于禁擺了擺手,嘴角反而露出一絲笑容,問道:“現在我們還有多少人?”

“啓稟將軍,還有一萬人不到。”

于禁聞言,眼中精光一閃,道:“陶應立時便到,面前的部隊也是整裝待發。逃跑肯定沒有出路,唯有一戰。”

說罷,于禁拿起身邊大刀,上了一旁的戰馬,向着陶應他們方向而去。片刻之後,于禁率兵和陶應他們相遇,兩方也不廢話,見面就是直接開打,頓時濺起一陣陣的血浪。

後方的陶應見到這副模樣,嘴角升起一絲微笑,道:“這于禁還真不簡單,知道逃跑無望,居然選擇與我軍主動交鋒。”

說罷對着身邊的王雙說道:“子全,你去告訴子義,于禁這人我要活得。”

王雙駕馬而去,此時的于禁已經殺紅了眼,沿途傷在他手下的陶軍士卒不下十人。就在於禁不可一世的時候,一支青龍戟攔住了他的去路。持戟之人白衣白袍,目光如水,面色平靜。僅僅只是簡單的交手了一合,于禁就知道此人不是簡單之輩。心裡暗歎了一口氣,罷了罷了,能死在這等人物手上,也不算辱沒了我。

說罷深吸了一口氣,惡刀向着太史慈殺去。太史慈自然不懼,舉起青龍戟和于禁廝殺。兩人大戰了十回合左右,剛開始於禁還能憑藉一股血氣,和太史慈打個旗鼓相當。十合之後,兩人的武力差距就顯露出來了。于禁已經被太史慈壓制到毫無還手之力了。

再加上週邊的曹軍也被陶軍屠殺殆盡,于禁此刻悲從中來,手裡的大刀揮舞的就更加緩慢了。又是五個回合之後,太史慈一戟震飛了于禁手中大刀。于禁端坐於馬上閉目等死。

太史慈一戟掃向于禁的脖子,就要結束這位名將短暫的一生。異變突起,身邊一把大刀擋住了太史慈的青龍戟,太史慈扭頭看去,這把大刀握在王雙手裡。感受到太史慈不解的目光,王雙抱拳說道:“將軍見諒,主公要活得。”

此時陶應從後面緩緩地駕馬而上,看了一眼閉目等死的于禁,問道:“將軍真的執意要死?”

于禁眼睛略微睜開,環視了周圍一眼。曹軍士卒雖然給陶軍帶來不小的傷亡,但也是死傷殆盡。只剩下寥寥百人,圍在於禁身邊。于禁擡頭看了一眼陶應,這個曾經誰也沒把他放在眼裡的角色,嘴角升起一絲苦笑。半響方纔言道:“現在這個時候,你覺得我還有別的選擇嗎?”

聽了于禁這番話,陶應不由得沉默了。倒不是他被于禁的忠心感動,而是他覺得自己受騙了。從前世看的三國演義得知,于禁在被關羽擒獲之後,二話不說,直接選擇了歸降。可以說是把武將的氣節都丟盡了。不過今天這情況,怎麼感覺有點不一樣了。

沉吟了片刻,陶應開口說道:“這樣吧,將軍,一個人執意求死,我想攔也攔不住。不過我真的不明白,將軍身具大才,如此死卻豈不可惜。將軍若能解答我心裡的疑惑,我可以給將軍一個自裁的機會。”

于禁聽了,瞳孔不由得張了張。片刻後說道:“陶應,算下來你我也是老相識了。從當年在徐州你追擊我的斷後之軍,到後來你遣張燕襲擊我軍後方。直到今天我被你所困,我於文則自跟隨曹公開始,幾乎所有的失敗都是敗在你的手裡。如今已是第三次了,我還有活下去的必要嗎?”

陶應聽到這裡,不由得覺得搞笑。開口打斷道:“將軍也是久經沙場之人,對於這些巧合還這麼在意嗎?”

于禁淡定一笑,並沒有理會陶應。在此環視了四周一眼,笑道:“如果我這麾下兩萬士卒全被你生擒,我於盡二話不說,必然歸降與你。不過現在我麾下士卒死傷殆盡,子文公子也得以衝突重圍,曹公大軍將至。你覺得我還可能歸降於你嗎?”

聽了于禁這番話,陶應無奈的搖了搖頭,抽出腰間寶劍,扔向對面的于禁,“將軍,請吧”

于禁一把接住陶應扔過去的寶劍,周邊的太史慈王雙等人急忙圍在陶應身邊,並且把于禁圍在了中間。于禁回頭看了一眼身後僅存的百餘士兵,緩緩地舉起陶應的赤霄寶劍,然後又迅捷的落下。一股血柱如同噴泉一般從於禁脖頸噴出,血花滴落在泥濘的地上,絢麗之餘,又多了幾分妖嬈……

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83章 陶應南下第54章 魏延來了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48章 宛城戰亂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1章 戰亂再起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41章 雙下戰書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01章 西北來風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章 夢迴三國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59章 荀諶出招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68章 酒館瑣事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78章 夜遇劉備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14章 陶應大婚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95章 幽州之事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
第225章 扭轉乾坤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2章 封爲主簿第235章 碌碌無爲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258章 再度相持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03章 決戰開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1章 戰亂再起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71章 退軍南鄭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151章 再去朔方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92章 相聚漢中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40章 戰後事宜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83章 陶應南下第54章 魏延來了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48章 宛城戰亂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248章 分兵三路第93章 夜戰青州第21章 戰亂再起第31章 徐庶歸心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246章 月下清波 故人相見第39章 袁術之終第276章 戰亂再起第138章 曹軍的策略第241章 雙下戰書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41章 戰前的準備第124章 短暫的休整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13章 父子交心第25章 合兵劉備第201章 西北來風第80章 徐州瑣事第147章 兩敗俱傷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66章 末日降臨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88章 決戰之始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52章 獵場遇險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268章 漢中風雲第246章 潼關事定(4)第1章 夢迴三國第133章 閤家團圓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3章 徐州保衛戰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59章 荀諶出招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77章 荊州戰始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91章 英雄落幕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66章 初遇華佗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68章 酒館瑣事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8章 曹昂來徐州第78章 夜遇劉備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273章 最後的了斷第78章 夜遇劉備第233章 賈詡掌兵第127章 攻克襄平第14章 陶應大婚第272章 南鄭禍事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8章 苦戰上庸第95章 幽州之事第53章 兩件大事第158章 潁川夏侯娟第137章 嫡長子陶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