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生擒張遼

?張遼襲城的消息很快傳到了陶應等人耳朵裡,陶應趕忙和草包太史慈等人前來城門。此時,城樓上已經站滿了呂布軍。陶應他們來到。也不多說話,太史慈就率領所有尖刀營士兵殺上去。

現在尖刀營經過太史慈的調練,雖然時間比較短,但還是有了一點成效,再加上前日活捉了高順,士氣大增。又因爲尖刀營畢竟是生力軍,所以一投入戰場,居然有把呂布軍打退的局勢。不過呂布軍終究是精銳,在短暫的敗退下,兩方又成了相持不下的局面。不過隨着草包帶着越來越多的的徐州士兵前來保衛徐州,雖然短時間還不至於打退城樓上的呂布軍,不過由於這些人的來到,城下的呂布軍在強弓硬弩的壓迫下,也終於不能向城樓前進一步了。

不過就是這樣,陶軍依然有所不濟。幸得陶應太史慈草包均在城樓上,這纔沒有出現潰敗的局勢,反而由於陶軍越來越多,城樓上的呂布軍終於有點支持不住。現在的他們有點進退不得的意味了。陶應也基本看清了戰場的局勢,只要自己現在可以擋住城下的進攻,活捉張遼,那這次戰鬥就算結束了。

想到這裡,陶應當即下令道:“曹將軍繼續阻止城下的敵軍,把城裡所有的弓箭全部用上,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擋住城下的呂布軍。”接着又轉頭看着太史慈道:“子義將軍,張遼就交給你了,最好活捉他,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上打擊呂布軍士氣。”太史慈領命衝着張遼而去,張遼當然也看到太史慈向他衝過來,不知爲什麼,張遼嘴角居然有了一絲微笑。

陶應知道擒賊先擒王的道理,而張遼又何嘗不知道。通過今晚的進攻,他也看出來了城上所有武將都不值一提,只有眼前這個拿青龍戟的人十分難纏。只要自己以命換命,那徐州軍也基本就奔潰了。

所以看着太史慈殺過來,張遼沒有選擇退縮,反而也是迎着太史慈而來。太史慈看到對方沒有被自己的氣勢所震住,心裡還是有點驚訝。不過太史慈也是見獵心喜,隨即和張遼戰在一起。

刀戟相交,兩人均是胸口一堵,隨即各自退了三步。看似是平手之局,不過張遼是凌空劈下一刀,而太史慈卻是在地上接着一刀。所以其實是太史慈略勝了一籌。

並不是說太史慈比張遼厲害,只是張遼剛剛進過了一場廝殺,體力難免不足,還有就是前幾日被許褚帶來的刀傷還沒有好的完全,所以纔會像現在這樣。

一招過後,兩人對對手的實力都有了各自的把握,隨即再次廝殺起來。兩人都是技巧型的武將,打起來也是中規中矩的。不過張遼畢竟體力消耗過大,再加上舊傷未愈,十幾個回合之後,開始落在了下風。而太史慈也發現了張遼的弱點,開始在力氣上打壓張遼。

不過張遼久隨呂布,征戰天下。無論是臨敵經驗還是作戰次數,都不是久居江南的太史慈可比的。所以張遼雖有不支,太史慈在短時間裡也拿不下他。

可是這樣一來,城上的呂布軍就面臨困境了。沒有了張遼的居中指揮,呂布軍也沒了往日那種所向無敵的氣焰。隨着陶軍源源不斷的向着城樓而來,在陶應的帶領下,開始一點一點的佔據了上風。而城下的呂布軍也開始退縮,有點停滯不前了。

而那邊的太史慈大戰張遼三十回合之後,終於抓住了時機,在張遼的肩膀上劃了一戟。張遼險些摔倒,太史慈又是一戟下去,這一戟直衝着張遼大腿而去。沒想到張遼也不再反抗,反而一刀向着太史慈脖子掃去。太史慈大驚失色,趕忙回戟抵擋,不過還是慢了半拍,張遼的大刀也在他的肩膀上劃了一道血痕。

看着太史慈受傷,身邊的親衛趕緊上去把他護衛起來。太史慈讚賞的看了看張遼。正要說話,卻被旁邊的一道聲音打斷。轉頭看去,卻是陶應。

“張將軍果然厲害,居然不顧自己性命今夜親自偷襲徐州。不過今夜天意不在將軍,這徐州將軍已然拿不下了。適才陶應觀將軍似有死志,不過陶應想問將軍一句,將軍如此人才,真的願意爲呂布死嗎?”

張遼也是轉頭定定的看着陶應,要說起來,這還是兩人第一次見面。張遼看着如此年輕的小子居然勝了自己,不由心生恨意,開口喝到:“陶應小兒,今夜天意在汝,我張遼敗便敗了,又豈會受你小子侮辱,要殺要刮,悉聽尊便。”

說罷擡頭看着天空,一言不發。

陶應笑了起來,笑聲有着一絲淡淡的爽快。笑過之後,陶應道:“張將軍視死如歸,實乃吾輩楷模。不過將軍固然一死得以解脫,那他們又該如何呢?”

張遼轉頭看着剩下的還在困獸猶鬥的呂布軍,心裡迷茫了。這些人都是跟隨自己多年的兄弟,自己又豈能眼睜睜的看着他們去死。這時陶應又繼續說道:“張將軍本可以休養十日之後,再行攻城。到時候以將軍個人之能,將軍士卒之勇,必可輕易拿下徐州。但將軍卻等不了十日,如果我沒有猜錯,怕是將軍軍中糧草不濟吧!”

陶應看着張遼沒有說話,應該是被自己猜中了。接着道:“其實陶應可以告訴將軍,我前日襲擊你的營帳時,已經乘亂把我軍的臧霸將軍送去了泰山。他去是爲了聯合昌豨,攻佔泰山。如果事情順利,包括陳宮在內,泰山所有人都落在了我軍手裡。”

張遼聽了,不由怒罵道:“你這豎子!”

陶應不管張遼的生氣,接着說道:“現在我和你說再多也是無用,將軍已是保有死志,那我就成全將軍。現在你和我打,如果將軍打贏了我,那你這手下兵將我全都放走,如果陶應僥倖勝了,就請將軍歸降與我。”

聽完這話,所有人包括太史慈在內不由得大驚失色。雖然前一段時間陶應學習了劍術,但現在挑戰張遼大家還是很擔心。太史慈急忙道:“主公不可,主公千金之軀,不可以身犯險。”說完草包等人也是紛紛勸道。

陶應倒是沒有理會他們。只是抽出自己的佩劍,靜靜的看着張遼。張遼心想反正橫豎是一死,不在顧及那麼多,隨即揮舞大刀,向着陶應殺來。張遼現在精疲力竭,身上又有刀傷,不過對於陶應來說,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對手。

陶應看着張遼揮出一刀,沒有退卻,反而迎頭而上,接下了這一刀。刀劍相交,陶應感覺自己的胳膊一陣痠麻,差點就拿不住自己的劍了。這招過後,陶應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比不過張遼,只好實施他靈巧的步伐,和張遼纏鬥起來。

大約過了二十個回合,張遼已經是耗盡了自己最後的力氣,而陶應也離倒下就差一步了。終於張遼一刀又是被陶應躲過之後,陶應乘機在張遼腿上深深的刺了一劍。這下,由於腿上的劍傷還有心裡的遺憾,張遼支撐不住,暈了過去。而城上的呂布軍在張遼被擒之後,最後的抵抗意志也奔潰了。紛紛棄械投降。

陶應站在城樓上對着下方的呂布軍喊道:“城下的呂布軍聽着,張遼已經被我給擒了,我也不要你們的性命,汝等還是快快滾去告訴呂布,如果他投降,我可以既往不咎,如若不然,我徐州軍民必讓他死無葬身之地。”樓下的呂布軍聽了,也不再攻城,紛紛退了去。

城上陶應道:“諸位今晚都累了,全部下去吧。明日好好準備,呂布不久就會來,大家做好準備,迎接最後的決戰。”衆人應諾之後下去,陶應也是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房間,沉沉的睡去。

第二日,城外的呂布軍果然紛紛撤退,前去呂布大營。由於張遼前幾日不想影響呂布這面的軍心,所以關於高順被擒的事呂布現在也不知曉。卻說呂布軍圍住小沛之後,並不攻城,只是要阻攔劉備前去救援陶應。

劉備雖然知曉了呂布的用意,但面對呂布如此龐大的軍威,也是無可奈何。雖然關張皆是虎將,不過在面對呂布時,還是無能爲力。劉備前幾日組織了好幾次衝鋒,都被呂布硬生生的擋了回去。劉備也是無奈,知道這樣除了空耗軍力,別無他用。只得呆在小沛裡堅守了。

卻說這日呂布正在營中安坐,旁邊立着那把威震天下的方天畫戟。突然斥候來報,徐州那面有消息傳來了。呂布趕快叫那人進來,進來一見,卻是侯成,呂布心裡升起了一絲不安的想法,開口問道:“汝來此何干?”

侯成一見呂布,當場嚎哭起來。呂布怒道:“男子漢有事便說,哭哭啼啼算什麼,天塌下來還有本將頂着,馬上閉嘴。”

侯成聽了,趕緊閉住哭聲,開口道:“溫侯,大事不妙啊。高順,張遼兩位將軍都被生擒了,攻城大軍死傷過半,溫侯,我等該如何是好啊?”

呂布聞言愣了,不過他終究是獨一無二的戰神,就是天塌下來也不會有一絲慌張。隨即問道:“究竟是怎麼回事,速速給本將道來。”

侯成把高順如何追擊反被中計,張遼如何保有死志,奪取徐州卻又功敗垂成這些事全都告訴了呂布。呂布聽完怒極反笑。“好好好,本以爲天下只有曹孟德是本將對手,不想現在又有了一個陶應,哈哈哈,天下真是越來越熱鬧了。”

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41章 雙下戰書第70章 陶應比劍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57章 想太多第27章 孤立呂布第15章 悲喜交集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2章 兵臨城下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4章 血戰廣陵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45章 陶應買馬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70章 陶應比劍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2章 封爲主簿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09章 合作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3章 會見曹操第40章 戰後事宜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9章 戰後諸事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80章 徐州瑣事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9章 戰後諸事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2章 活捉高順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80章 徐州瑣事第34章 徐庶點兵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91章 戰前準備
第267章 嶄新的時代第99章 司馬出招第245章 水落石出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48章 虛虛實實第53章 兩件大事第241章 雙下戰書第70章 陶應比劍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157章 想太多第27章 孤立呂布第15章 悲喜交集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50章 幽州事定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2章 兵臨城下第106章 戰後事宜第26章 曹昂離 張繡來第112章 前至中山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21章 塌頓身死第4章 血戰廣陵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45章 陶應買馬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40章 黎陽變故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70章 陶應比劍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97章 四女同堂第238章 戰場轉折第193章 西北之事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2章 兵臨城下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2章 封爲主簿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95章 幽州之事第17章 呂布來投第248章 捷報連連第109章 合作第112章 呂綺玲的心結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56章 小戰兩場第32章 袁術稱帝第198章 四女的異同第3章 會見曹操第40章 戰後事宜第41章 劉備歸許都第237章 相持不下第114章 三方俱動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27章 兄弟決裂第132章 徵兵事項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62章 交戰琅玡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282章 黯然逝去第29章 戰後諸事第14章 陶應大婚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236章 潼關渭水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80章 徐州瑣事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181章 猛將雲集第100章 狼騎再現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187章 戰前瑣事第29章 戰後諸事第126章 首戰不利第195章 勸降戰俘第250章 潼關事了(2)第75章 定計烏巢第22章 活捉高順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270章 夏侯受傷第229章 驗明正身第80章 徐州瑣事第34章 徐庶點兵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16章 化險爲夷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149章 大破馬超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07章 蔡琰的去留第190章 從生變數第178章 破釜沉舟第145章 名義上的勝利第131章 朔方離別第91章 戰前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