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夢迴三國

東漢末年,皇帝劉宏寵信宦官,不理朝政。內有十常侍橫行朝野,外有各地刺史擁兵自重,鬧得民不聊生。在這種內憂外患的局勢下,大漢王朝這隻巨大的駱駝,也就差最後一根壓倒他的稻草了…………

終於,這根稻草出現了。公元184年,名動天下的黃巾起義爆發了。由張角兄弟組織的黃巾起義迅速席捲天下,東漢王朝開始搖搖欲墜了。但黃巾起義只是農民起義,具有一定的侷限性。雖然在根本上動搖了大漢根基,但也免除不了失敗的結局。

黃巾起義失敗之後,各地諸侯開始嶄露頭角。先有董卓霸佔京師,後又曹操矯詔發動十八路諸侯聚義。可惜諸侯並沒有一致目標,此次會盟還是以失敗告終。

幸得王允王子師妙算託紅裙,離間呂布與董卓反目,成功除掉了董卓。不過董卓一死,漢室朝廷就真的沒有了一絲號召力,東漢末年的梟雄開始逐漸登場…………

在大漢朝失去了對地方的控制力之後,大漢各地都處在烽火當中。唯有位於渤海之邊的徐州,在刺史陶謙的治理下,還是一片安寧。但自從日前曹操的父親在徐州被殺,曹操起兵報仇前來。徐州這最後的寧靜也即將被打破…………

此時,徐州刺史府內,一處軟榻之上躺着一個人,表面上還沒啥變化,實則已經脫胎換骨,靈魂已經是二十一世紀的一位大學生,叫陶應。而眼前這個人,具體說是這個軀體,也是叫陶應,是徐州刺史陶謙的大公子。

少時,陶應醒了。陶應睜開眼來,腦裡一片空白。自己這是怎麼了,剛剛自己還在教室裡睡覺,這又是哪裡?正想着,一個人小跑這過來,表跑邊說“大公子,你醒了,你可嚇死小的了”

陶應聽到這話,感覺有點摸不着頭腦。隨即開口問道“你是誰?這又是哪裡?”那人慌忙跪下,口中說到“公子,你怎麼了,這是刺史府啊,我是你的侍從王元啊。”

陶應也嚇了一跳,自己雖說語氣不善,但你也不至於跪下吧。陶應正想叫那人趕緊起來,一看他的服裝,不由得又是吃驚。那人身上的服飾完全用怪異都已經形容不了了,可以說自己已往從沒見過這種服飾。

陶應在轉頭看了看周圍,越來越覺得不正常。不知道什麼材料做的牆,窗戶用的是自己在歷史書上見過的古代格子窗,上面還貼有窗戶紙。等等,歷史書?古代?突然,一個奇怪的想法在陶應腦海中誕生,並且越來越清晰……

陶應有點明白了,自己應該是穿越了。難怪一直感覺空氣這麼好,現代污染那麼糟,這樣的空氣已經沒有了。陶應這邊正想着,那邊王元看陶應默然不語,心想是剛纔大公子從馬上摔下來,自己沒有接着他,是不是生氣了。想到這裡,王元嚇得把頭低的更低了。陶應見狀,回過神來,開口說道“那個王元,我最近腦子有點不清楚,忘了很多事,你給我說說吧”

王元疑惑擡起頭來“大公子想聽什麼,小的一定知無不言”陶應說到“你先起來,我且問你,現在是什麼年份,還有,你剛纔說,這裡是刺史府,這是哪個,嗯,哪個州?還有,刺史是誰?”聽完這話,王元雖然疑惑,還是說到“現在是初平元年,這裡是徐州,刺史大人是你的父親陶公啊!”

聽完這話,陶應不由得又是迷糊了。徐州,初平元年,陶恭祖。怎麼感覺如此熟悉呢?陶應突然一驚,自言自語道:“完了,這是東漢末年,爲啥啊,老天啊,我知我最近點背,但也不至於這麼點背吧!三國啊,我怎麼駕馭的了啊!!!”

王元看着陶應呆若木雞的樣子,嘴裡還說着一些莫名其妙的話。連忙上前問道“大公子,你沒事吧?”

陶應反應過來,連忙說道:“沒事,沒事”心裡卻想着,“還不知道我叫什麼,如果說,連這個都忘了,那就有點說不過去了。剛纔他叫我大公子,陶謙有2個兒子,陶應和陶商,想來我就是陶應了。自己前世也是叫陶應,看來也是一種緣分。”

隨即開口問道:“王元,我弟弟陶商可在府裡?”聽陶應這麼說,王元雖然感到奇怪,但還是說道:“二公子在外喝酒尚未歸府,不知大公子可有要事?”

“喔,沒啥要事,隨便問問。”聽着王元的回答,陶應確認了自己的身份,隨即開始回憶前世知道的陶應的事。好像劉備領了徐州之後,陶家兄弟就不知所蹤。看來不是什麼好結局。

想到這裡,陶應在心裡問自己,自己在前世就是一個普通的大學生,難道再活一輩子,自己任然甘於平庸嗎?一個回答在陶應心裡響起:不,不甘心,自己要轟轟烈烈的過。不論失敗與否。但轉念想到這裡是三國,羣星匯聚,自己真的可以脫穎而出嗎?經過心裡一番掙扎過後,陶應還是下定了決心。

不管了,豁出去了,三國就三國,憑我超出這個時代兩千多年的知識,我就不信我不能有一番壯烈的經歷,一直記得自己最喜歡的一句座右銘:人有自信不一定會贏,但沒有自信一定會輸。

想到這裡,陶應開口問道:“王元,刺史大人,不,我父親呢?我要去見他。”王元小心翼翼的說道:“公子,大人現在正在火頭上,小的覺得你還是別去的好。”陶應問道:“除了什麼事,”王元說到:“公子,你難道真的失憶了嗎,現在的徐州出大事了,前幾天,曹兗州的父親路經徐州,刺史大人好心拍張愷護送,沒想到張愷那賊子見財起意,殺了曹兗州的父親,奪財而去。如今曹兗州正起大兵奔徐州來,刺史大人正爲這事發愁了。”

陶應再一次被驚呆了。曹兗州,那不就是曹操嗎?這個時代的第一牛人,開創了魏國的武帝。老天啊,到三國已經夠倒黴了,想不到剛到這邊就要和曹操對敵,我這是找誰惹誰了。起碼你也要讓我有個適應吧。唉,走一步是一步吧。

陶應在腦海裡快速的想着自己知道的有關於這一段的三國曆史。好似曹操爲保父仇,大舉屠殺徐州百姓,造成後來徐州人口大量不足。自己既然決定要在亂世立一番功業,這徐州的元氣就一定要保住。歷史上曹操最後也沒有打破徐州,但徐州附近縣城卻遭殃了。所以自己這次首先要做的,就是儘量拖住曹操。只要能最大程度上保住了徐州人口,那麼以後就要好行事許多。想到這裡,陶應說道:“王元,帶我去見父親吧,越是危難,我越要讓他安心。”

聽到這話,王元的雙眼都要掉出來了。以前的公子不是不喜歡管這些瑣事嗎,今天這是怎麼了,難道墜馬後公子開竅了。也許是爲了印證他的想法,陶應問道:“怎麼,我的舉動很奇怪嗎”王元嚇了一跳,忙說道:“不是不是,不過大公子,你以前不是覺得這些事只適合那些不通文采的人來做嗎,而你只需要飲酒涉獵,服飾作畫就可以了嗎?”聽完這話,陶應沉默了。

難怪前世老陶要把基業給劉備,這兒子也太不爭氣了。徐州危在旦夕,卻還想着吟詩作畫,是我也不把基業傳個他。的卻不是守業之主,想起這些,越來越覺得自己這次的穿越太不像話了。努力甩了甩自己沉重的頭顱。把剛纔的胡思亂想拋到了腦後。

自己想要在亂世縱橫,這徐州之地就一定要握在手中。而自己雖說是陶謙的兒子,但想來他以對我這個兒子已經失望透頂,想要他就這樣把基業傳給我是不太可能得了。所以一定要藉着這次立些軍功,讓老陶改觀對我的看法。

不過自己前世只是一個碌碌無爲的大學生,只學了一些書本上的知識。要說到排兵佈陣,也許連曹操一個小指頭都比不了。自己要怎麼做,才能頂住曹操的大軍啊。只有隨機應變了。反正曹操終究會退軍,大不了將所有人往徐州轉移就可以了。

有了這些想法後,陶應又和王元諮詢了一些府內的其他的事,然後就叫王元出去,待自己整理之後,去見見來到這世之後的父親。在穿衣服的時候,陶應突然自己笑了起來。自己剛說要立足天下,但一聽到曹操的名字就被嚇住了。要是這樣,如果以後見到諸葛亮還不得被嚇死啊。

就這樣,陶應一邊想着對策,一邊整理自己的儀容。古人的衣服和現代人有很大不同,陶應費了很大勁,才勉強把衣服穿戴整齊,接下來是戴禮帽,穿鞋子,又是好一頓忙活。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陶應收拾了自己的外貌與思緒,以一種全新的樣貌打開了房門。看到陶應出來,王元立馬迎上去。問道:“大公子,現在去見大人嗎?”陶應點點頭,就這樣,陶應王元兩人快步向着大廳走去。

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71章 退軍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32章 袁術稱帝第36章 路遇紀靈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22章 活捉高順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55章 昌豨叛亂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56章 聯姻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38章 兵進汝南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56章 風雲將起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156章 聯姻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82章 閆行歸心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68章 酒館瑣事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83章 陶應南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2章 活捉高順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54章 大戰在即
第120章 張燕殺到第192章 再生強敵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87章 劉備南逃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172章 酒肆奇遇第171章 退軍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11章 故人相見第177章 馬騰身死第251章 快刀斬亂麻第32章 袁術稱帝第36章 路遇紀靈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286章 鄧艾的潛力第186章 曹操行動第22章 活捉高順第142章 閆行戰馬超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55章 昌豨叛亂第82章 閆行歸心第265章 如火如荼第263章 亦敵亦友第290章 節節勝利第284章 陶應在婚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43章 故主相見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204章 一箭破敵第50章 對敵蔡瑁第129章 公孫康的結局第242章 馬超戰曹彰第117章 逆向思維第156章 聯姻第51章 痛揍荊州軍第239章 天子來到第249章 意外突顯第6章 第一次勝利第130章 遼東事定第110章 率軍南迴第200章 分封諸侯第57章 袁紹出兵第160章 三年之後第208章 韓遂結局第38章 兵進汝南第285章 邀戰新城第253章 各懷鬼胎第220章 關中前夕第56章 風雲將起第206章 諸侯動向第254章 大戰在即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230章 急襲報罕第247章 國賊何物第119章 聲東擊西第203章 首戰開啓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156章 聯姻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78章 諸將混戰第259章 與君相見第45章 陶應買馬第161章 諸葛出山第82章 閆行歸心第52章 宛城戰後第108章 草原再亂第68章 酒館瑣事第125章 北上遼東第275章 不打不相識第83章 陶應南下第134章 蔡琰的婚事第79章 回師徐州第22章 活捉高順第209章 陶應南下第283章 東吳事了第226章 名士北顧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54章 鄧艾接駕第81章 最後的努力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47章 陶氏兄弟第260章 各有所算第180章 絕地重生第147章 夜襲敵營第115章 說降袁熙第136章 乾兒子鄧艾第16章 陶謙殞命第228章 曹植入河東第77章 烏巢偷糧第280章 東吳出兵第153章 塞外趣事第205章 攻克壺關第287章 馬超趙雲第183章 蠢蠢欲動的劉備第92章 暗手現身第254章 大戰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