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那邊開始準備着北上作戰,而這邊處於戰場中央的陶應也開始了他的下一步計劃。當天陶應在幽州城下大敗曹軍,當夜大擺慶功宴。曹操抓住這個空襲,連夜率軍退到了冀州。
陶應聽了這個消息,也不懊惱,其實從內心裡說,陶應並不是很想制曹操於死地。相反的,他是一個很敬佩曹操的人。他心裡還抱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活捉了曹操之後將其放在塞外草原。
雖說曹操乃是國賊,但也是一個民族英雄。陶應有絕對的理由相信,曹操必然不會聯合外族人來襲擊他。不過凡事也沒有絕對,按照曹操的性格,面對他這個人生勁敵的時候,十之八九會執意求死。
陶應也不敢想象,萬一曹操死在自己手裡,會引起中原士卒多大的仇恨。雖說陶應不懼他們,但是那樣統一大業就真的遙遙無期了。思來想去之後,陶應還是決定把劉備招來冀州,如果曹操執意求死,就讓他死在劉備手裡好了。
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陶應遇到了他人生中的又一個,也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勁敵。使得他這一切美好的幻想都化爲了烏有,當然這是後話了。
曹操退軍冀州的消息傳來後,陶應一直沒有動靜。只是下令整頓軍隊,安排傷亡士兵的後續工作。這些事情看似不起眼,但是任務量極其繁重。陶應和麾下一衆文官忙了五天,才徹底解決掉這些事。
值得提一下的是,陶軍在打掃曹操大寨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馬騰的屍體。馬家兄弟見了馬騰屍體放聲大哭,,陶應下令厚葬馬騰,併爲其開宗立廟。馬騰之死使馬超真心真意的歸降與陶應,不過這也使得他對曹操恨之入骨。弄得陶應心裡又是一陣苦笑。
忙完善後工作,陶應終於騰出時間來召集衆人開會,商討下一步的作戰計劃。這一天,幽州上空烏雲密佈,北地兩大梟雄的最後一場決戰就要拉開他的帷幕……
此時的陶應大營內,左邊站着陶應最得力的兩位謀士,徐庶和司馬懿。左邊太史慈馬超等人安軍階高低依次排列。
現在陶應手裡,真可謂是武將雲集了。
唯有閆行在前日和馬超交戰中身負重傷,雖然執意要上戰場,但是陶應爲了他的身體考慮,還是將他留在了幽州養傷。反正現在陶應實力凌駕於曹操之上,犯不着讓閆行以身犯險。
待人都來齊之後,陶應笑着說道:“諸位,經過幾天的休整,我軍無論是軍心還是戰力都已恢復了一個很高的水平。接下來,該是考慮如何進攻冀州,平定河北之地了。不過冀州城高水深,強攻之法勞命傷財,我絕不用這種方法,問問你們,有沒有別的方法?”
太史慈聞言拱手說道:“主公,末將願爲先鋒,襲取冀州附近縣城,只要到時候我軍斷了冀州與外面的聯繫,冀州孤城一座,必難久持。”
陶應聞言點了點頭,道:“子義此言,正合吾意。”
然而下面的徐庶卻提出了反對意見,說道:“主公,在下不甚認同此法。”“爲何?”
“且不說曹操積威冀州數年,現今曹操還在,冀州附近縣城斷然不會望風而逃,而會頑抗到底。我軍只有實打實的一個一個的打下那些州郡,勞力傷神。單說只要我軍一分兵,只要戰線拉得過長,曹操對我軍實施各個擊破,皆是我軍如何擋之?”
陶應聞言頓時感到頭痛,問道:“那你有什麼辦法?”
徐庶聞言想了想,道:“主公,前日西北方向傳來急報,韓遂利用馬鐵詐開幷州及三輔各處城池,現今已基本掌控三輔幷州。正屯兵渭河,準備南下奪回他的老巢金城。”
徐庶說道這裡偷眼看了一眼馬超,馬超並沒有看着他。繼續說道“在下認爲,我們不妨將主公大旗留在冀州,震懾曹操。暗中卻調精兵西進,趁韓遂把注意力放在南面的時候,一舉拿下幷州等地。到時候我軍就把燕代之地練成一片,中原大地完全處在我軍的包圍之中。我軍實力更加凌駕於曹操之上,到時候再來慢慢滅掉曹操。”
陶應聞言摸着下巴說道:“你這個方法好是好,可惜就是遷延太久。
而且曹操此人實非常人,這次好不容易把他逼到絕境,大好機會實在不想錯失。”
說起來,陶應對曹操忌憚非常。前世他就知道,此人很善於以少勝多。前面對陣袁紹兄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陶應可不願意重蹈前面兩位的覆轍,偏偏這個疑慮他還不能說出來。
下面的徐庶早有預料陶應不會採取他的計策,聞言也不生氣,自顧自的退到了一旁。要說起來,徐庶的策略是最符合當前局勢的,也是把握最大的。不過陶應不想放過曹操,這個計策也只得作罷。
司馬懿見狀站出來衝着陶應行了一禮,然後又環視了四周一圈。陶應笑着說道:“用不着神神秘秘的,今天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有什麼話你就說吧。”
司馬懿聞言點了點頭,緩緩地說道:“主公,在下認爲,分兵之法可行。不過在這之前,在下想問問主公,主公是想徹底擊潰曹軍主力,還是想盡可能多的佔據土地?”
陶應不解的問道:“這有區別嗎?”
“如果主公一心想開疆擴土,元直之法,實乃上善之策。如果主公想一戰擊潰曹軍主力,末將倒有一法可用。不過此法對我軍來說也是傷亡不小,至少滅掉曹操主力之後,我軍一年內不能西進,兩年內不能南下。”
陶應聞言點頭道:“要做出這麼大讓步啊,你且說來聽聽,如果我覺得這個讓步值得,那就採納。”
司馬懿聞言神色變得有點緊張,道:“大軍分兵襲取冀州附近州郡,且戰線不能太長,也不能太短。保持在一個既不會讓曹操看出破綻,又讓他有信心可以各個擊破我軍的狀態。最後就是激曹操由冀州出兵。等曹操出兵對我軍進行各個擊破的時候,我軍就開始下一步的行動。”
“什麼行動?”
“賭,賭定曹操的行軍路線,夜晚秘密調集大軍屯駐,只等曹操中軍前來,就發動雷霆一擊,一舉滅掉曹操主力。
”
陶應聞言一愣,接着說道:“那如果我們沒有賭定曹操的行軍路線,我軍將士豈不是白白犧牲?”
司馬懿雙眼一閉,點頭不語。片刻之後,司馬懿擡頭諫道:“主公,打仗哪有不冒險的。這一次滅掉曹操中軍之後,華北大地再無我軍對手,統一大業勝利在望。”
陶應聞言心裡還有點意動,不過這次他沒有立刻決定,反而問道:“以前都是我自己做決定,不過這關係到大家的性命,這次你們自己決定。”
在座的都是陶應的心腹,可以說,爲了陶應的大業,他們願意付出一切。果不其然沒有任何猶豫,所有人齊聲說道:“請主公採納司馬先生之見,擊潰曹操中軍,統一河北全境。”
陶應點點頭,道:“很好,那就分兵吧。不過你說賭定曹操的出兵路線,你說說曹操會往什麼地方出兵?”
司馬懿聞言搖了搖頭,道:“懿只有一個大概的計劃,但是具體曹操進軍路線,懿還無法猜到。”
陶應聞言把目光移向了他前面的徐庶,感受到陶應投來期望的目光,徐庶道:“主公,曹操進軍路線在下也無法猜到。不過在下可以肯定的是,曹操一定會經過一個地方。”
幽州這邊衆人都在爲剿滅曹操的最後一戰努力着,荊州這邊的劉備等人也沒有閒着。當日收到陶應的書信之後,諸葛亮讓劉備將這封信透露給東吳。劉備雖然不知道爲什麼,但看着諸葛亮高深莫測的眼神,劉備還是照做了。
荊州軍將要北上的消息不脛而走,很快便傳到了孫權的耳朵裡。孫權收到這個消息,覺得這是一個天賜良機。本來北方陶曹相爭,他也想去分一杯羹。不過東吳離幽州實在太遠了,再加上東吳水軍雖然冠絕天下,但陸軍確實和北方士卒還有不小差距。所以沒有絕對的機會,孫權絕不會輕舉妄動。
何況前幾日戰報從幽州傳來,曹操被陶應大敗一場,龜縮於冀州城內。這讓孫權不得不打消了北上徐州的想法。不過現在好了,在得知了荊州軍可能會北上作戰之後,孫權又開始不安分起來了。
不過孫權此人極具雄才,且爲人隱忍。雖說這個消息無異於天賜良機,但他還是十分冷靜。接到這個消息後,孫權第一件事就是把在柴桑練兵的周瑜召回了建業,共商北伐大計。
這位周大都督也在江東沉寂多年,早有和荊州軍交手的意願。而且荊州軍和江東本就有世仇,江東積蓄實力多年,早在荊州之上。現在該是和荊州軍算算總賬的時候了。
接到了孫權的命令之後,周瑜快馬加鞭趕回建業。這南方本來暖和養人的天氣,也就要變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