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一名小兵

黑暗中,裴敏秋從睡夢中驚醒,她聽到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感覺房間有人,她隨手推了一把身邊的丈夫,卻推了一個空。

“夫君,是你嗎?”

“嗯!”楊元慶答應一聲。

裴敏秋一顆心放下,原來是悉悉索索的聲音是丈夫,“現在什麼時候了,天亮了嗎?”

窗戶掛着厚厚的窗簾,遮住外面的光線,看不出時辰。

“你睡吧!現在時辰還早,才四更。”

裴敏秋嚇一跳,這麼早起來做什麼?她摸到牀邊的火鐮,點亮了蠟燭,只見楊元慶穿一身普通的士兵軍服,正在彎腰穿靴,頭髮長長披下,若是他說話在先,乍一看,裴敏秋還以爲是哪個小兵賊摸到自己房中來了。

敏秋抿嘴一笑,託着香腮望着丈夫這身打扮,不知他又動了什麼念頭。

“夫君,你過來!”敏秋伸出玉藕一般的手臂向他招了招。

“什麼?”楊元慶穿好靴子,回頭問道。

“我給你扎一下頭髮。”

敏秋從被子裡坐了起來,她身上只穿一件抱腹小衣,露出她豐腴而又細膩如羊脂般的肌膚,她拍了拍自己身邊,“坐下來!”

楊元慶在她身旁坐了下來,敏秋跪坐在牀上,細心地將他頭髮挽起,低聲在他耳邊戲謔笑道:“這麼晚出去,是要去當採花賊嗎?”

楊元慶反手伸進她玉股間,摸索着笑道:“有你這樣如花似玉的娘子,我還去當什麼採花賊。”

“別....”

敏秋拉開他的手,俏臉一紅,將下巴枕在他肩上,小聲在他耳邊道:“要麼再睡一會兒?”

楊元慶剋制住了心中的慾念,笑着搖搖頭。

“你這個壞傢伙!”

敏秋在他背上捶了一拳,嬌嗔道:“那你就是想出去當採花賊,對不對?”

楊元慶笑而不語,敏秋只是和他開個玩笑,替他將頭髮紮了個髮髻,扎牢實了,便推他一把,嬌笑道:“去吧!採花賊。”

她鑽進了被子裡,閉上了眼睛,“嗯!還是被子裡暖和,外面那麼冷,只有傻子纔出去。”

楊元慶輕輕在她俏臉上親了一下,便快步出門去了,敏秋慢慢睜開眼睛,目光變得異常溫柔,他知道丈夫出去做什麼,今天是第一天新兵拉練,其實他應該住在軍營,這是他的傳統,每年這時候都要忙碌一個月。

“哎!當個總管也真不容易。”

敏秋低低嘆息一聲,此時,她也睡不着了,起身穿上衣服,向自己孩子房間走去。

.........每年的十月,是豐州招募新兵的季節,豐州是實行府兵制和募兵制相結合的兵制,每個男子十八歲後都要從軍,獨子不從軍,二子則抽一丁,父子同在軍,父走子留,兄弟同在軍,兄走弟留,但即使不從軍,也要加入民團,從軍後每月有軍餉,秋末發放屯田的糧食。

豐州軍的人數定製是三萬人,但楊元慶自立後變成六萬,今年則要猛增到十萬,所以今年深秋的募兵人數是四萬。

對於豐州這樣有着二十餘萬戶人口的農業大郡,朝廷的標準是六戶養一兵,所以二十餘萬戶人口養十萬大軍,確實是有點沉重了,好在豐州的土地肥沃,灌溉便利,擁有整個河套平原之利,因此軍隊也進行屯田自養,基本上能解決軍糧問題,民衆的負擔也不是太重。

新兵入營的第一件事,便是體能訓練,每天要跑五十里,連續一個月,這些士兵也都是民團,平時就有嚴格的訓練,這種高強度的巡練,只是讓他們儘快從民轉化爲兵。

新兵的拉練從五更不到開始,從城外的軍營出發,向大利城方向奔跑,全副武裝,盔甲、戰刀、弓箭、盾牌、軍毯,負重足有二十餘斤奔跑,但並不是跑向大利城,跑到中途二十五里處,再折道返回。

漫天星光下,四萬新兵分成二十隊,在寬闊的馳道上奔跑,這是一道極爲壯觀的風景,一隊隊士兵隊列整齊,沉默不語地奔跑,旁邊的集訓軍官騎馬跟在旁邊,他們手執皮鞭,態度嚴厲,膽敢有躲殲耍滑者,皮鞭就會無情地抽下。

wωw◆ ttkan◆ Сo

在離城五里時,一個黑影悄悄加入了隊伍,緊接着十幾名黑影也加入了隊伍,恰好一名軍官看見,他不敢吭聲,他們事先得過叮囑,假如路上有人加入拉練,不可大驚小怪。

但心中的好奇還是促使這名軍官催馬上前,悄悄打量那名加入隊伍的黑影,藉着星光,他忽然看清楚了,驚得他嘴都合不攏,穿着普通士兵軍服,一樣負重和士兵們跑步之人,竟然是他們的總管楊元慶。

帶兵軍官心中緊張到極點,怎麼總管在他的隊伍中出現,如果出點什麼事情,他怎麼交代?他擔心是多餘,後面十幾名黑影便是楊元慶的親兵,隨時保護着他,而且這名軍官也是第一次帶新兵,他不知道楊元慶其實每年都會出現在新兵拉練隊伍中。

楊元慶看到了他,笑着向他揮揮手,帶兵軍官心中生出一絲感動,他不再多言,默默地騎馬跟在楊元慶旁邊。

“這位小哥,祖籍是哪裡人?叫什麼名字?”

天色漸漸青明,衆人都跑出了汗水,楊元慶一邊跑,一邊低聲問旁邊的新兵,新兵很年輕,看樣子也就十七八歲,他靦腆笑道:“我是長安人,名叫江小福,大哥你呢?”

楊元慶呵呵一笑,“巧啊!我也是長安人,我姓楊。”

新兵一下子有了興趣,連忙問道:“我家老宅在長安平康坊,楊大哥的在哪裡?

“我家在務本坊,已經好多年沒有回去了。”

“務本坊可住了很多達官貴人,楊府也在那裡,就是咱們總管的老家,楊大哥,你見過總管沒有?”

“見過!還和他呆過幾天。”

“那你見過總管射箭沒有,聽說總管的箭術天下無雙。”

“他的箭術還算馬馬虎虎,不過天下藏龍臥虎,有很多箭術高強的無名高手,天下無雙只是一個美譽,不能當真。”

“你是什麼人,竟敢在這裡胡說八道!”身後忽然傳來一個惡狠狠的聲音。

楊元慶一回頭,見他身後是一個身材魁梧的年輕後生,也就十八九歲,長得極爲膀大腰圓,正滿臉怒色地瞪着他。

“我們總管箭術天下第一,這是天下英雄公認,你算老幾,竟然說不能當真?”

他聲音響亮,充滿了責問之怒,引來很多人向這邊望來,旁邊軍官大怒,揮鞭向年輕人抽來,楊元慶手疾眼快,反手一把抓住鞭稍,怒斥他,“不準再抽打士兵!”

軍官嚇得心驚膽戰,一下子忘記了楊元慶此時的身份,連忙躬身道:“是!卑職遵命。”

他這一聲‘卑職遵命’使四周士兵一片譁然,身旁新兵江小福的眼中一陣驚恐,顫聲問:“楊大哥,你...是誰?”

楊元慶狠狠瞪了這名軍官一眼,他知道很難隱瞞下去了,便索姓跑出隊伍,對旁邊的新兵揮手笑道:“各位兄弟,我便是豐州總管楊元慶,從今天開始,我也是新兵,和各位弟兄一起跑步,我們做一個月的同伴,當年,我是一名小小的火長,今天,我還是大家的火長!”

隊伍中,士兵們一片驚呼,都不可思議地看着和他們穿着一樣軍服的楊元慶,這就是他們的總管,和他們一同訓練,很多士兵都感動得大喊起來,“楊總管萬歲!”

楊元慶大笑道:“萬歲兩個字就別喊了!”

他不準士兵們喊萬歲,不料數千士兵一起大喊起來,“楊總管萬歲!萬歲!”

這是發自內心的呼喊,這些年輕的士兵們在從軍的第一天上午,便被他們的總管感動了。

那名魁梧的士兵狠狠抽了自己一記耳光,罵道:“你這個白癡,除了楊總管自己,誰還敢說他的箭術馬馬虎虎。”

這是他的偶像,他激動得眼淚都出來了,也振臂大喊:“楊總管萬歲!”

年輕小兵江小福也激動得大喊:“萬歲!”

“大家請安靜下來!”

楊元慶的臉色變得嚴肅起來,就像一個要求嚴格的火長,“整肅隊伍,不準再說話,注意步調一致,加快速度奔跑。”

士兵們精神振奮,加快步伐向北方跑去,隊伍整齊,‘咔!咔!’的皮靴聲充滿節奏,每個人的心開始沸騰起來,他們覺得自己已漸漸地成爲了一名真正的士兵。

........跑完五十里,天已經大亮了,楊元慶不再參加新兵們的訓練,而是在十幾親兵的護衛下回到了總管衙門。

剛走到衙門口,便迎面看見內衛府新任長史蕭璡匆匆走來,蕭璡也是在敦煌從軍的士子,也是蕭家名門之後,他出任豐州軍倉曹參軍事,謝思禮被楊元慶派去楊玄感處後,蕭璡便接替了內衛府長史之職。

蕭璡也看見了楊元慶,慌忙上前道:“卑職有急事向總管稟報!”

楊元慶點點頭,“進去說吧!”

走進公務房,楊元慶坐了下來,五十里的奔跑對他算不上什麼疲憊,反而讓他精神抖擻,他先問道:“那家韓記雜貨鋪控制得怎麼樣了?”

蕭璡躬身道:“回稟總管,那個韓昶已經向我們投降,他願意配合我們。”

“就把那套重甲裝備給他。”

楊元慶沉思一下,又道:“再等等,不要讓李淵覺得這麼容易就拿到。”

“卑職明白了!”

楊元慶便將話題轉回頭,“你有什麼急事,說吧!”

“思禮有消息了。”

“怎麼說?”

蕭璡取出一封信,遞給楊元慶,“他說他已經成爲了楊...公的幕僚。”

楊元慶見他臨時改口,便笑了笑,“直接稱他名字也無妨,我有時也是直呼其名。”

“是!”

楊元慶取出信看了一遍,點了點頭,謝思禮不負重託,成爲了楊玄感幕僚,下一步就看他怎麼實施自己的策略了。

()

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章 水火楊家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4章 拖延三天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9章 父子攤牌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2章 最壞結果第70章 漢中內訌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2章 被迫西撤第74章 意外發生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1章 聯盟分裂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6章 少郎何人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1章 野心漸露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章 聖旨東至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5章 分憂之臣第6章 抽中死籤第29章 出爾反爾第54章 齊王之危第31章 船中飛箭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章 露出破綻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3章 神秘使臣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7章 幽州之憂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5章 貌合神離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章 元慶回京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勝利逃亡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章 一劍之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8章 追根究底第3章 透露底線第24章 略施小計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章 初入楊府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章 元慶回京第7章 士信發威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9章 兄弟分權第40章 三管齊下第79章 退讓一步第8章 欲速不達第22章 極度被動
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章 水火楊家第28章 關鍵小人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7章 關中之變第45章 明智決定第44章 拖延三天第82章 收到假錢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7章 收網抓魚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3章 再見故人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2章 最後攤牌第37章 南市酒樓第22章 心理毒箭第39章 父子攤牌第33章 大軍壓境第24章 河邊誤認第32章 最壞結果第70章 漢中內訌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8章 知微見着第42章 不臣之心第32章 被迫西撤第74章 意外發生第88章 爭鋒相對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1章 聯盟分裂第31章 淵突之盟第26章 少郎何人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8章 二次談判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31章 野心漸露第78章 攻而不克第2章 聖旨東至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9章 唐軍西撤第25章 分憂之臣第6章 抽中死籤第29章 出爾反爾第54章 齊王之危第31章 船中飛箭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章 露出破綻第45章 唐相之危第15章 少年雙猛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3章 神秘使臣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7章 幽州之憂第63章 擺酒請客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15章 貌合神離第63章 北地迎歸第5章 元慶回京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19章 贖買條件第13章 勝利逃亡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章 一劍之情第52章 北平船所第48章 攻破大營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13章 齊王軍師第18章 追根究底第3章 透露底線第24章 略施小計第56章 王妃煩惱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7章 被迫決戰第1章 初入楊府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27章 京城家信第25章 悲情男人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章 元慶回京第7章 士信發威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20章 高熲事件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7章 尋找線索第15章 校場競箭第13章 御房嘉獎第23章 世充求救第59章 兄弟分權第40章 三管齊下第79章 退讓一步第8章 欲速不達第22章 極度被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