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秀才造反

正月初四,數萬民夫趕着牛車將北隋支援的十萬石糧食從盟津渡運達了洛陽,王世充親率三萬軍隊護送這批糧食一路歸來,這批糧食王世充視爲珍寶,這將是他能夠登基的根本保證,王世充心裡很清楚,憑這批糧食,他便足以獲得洛陽民衆的支持。

王世充頭戴金盔,身披銀甲,馬鞍橋上橫一根狼牙槊,目光陰冷,他思考着下一步的策略。

幾個月前,他在配合北隋軍在弘農郡大敗唐軍,因功而被封爲鄭王,他上奏請功的本意是想獲封弘農郡王,將弘農郡納爲他的領地,但皇泰帝很聰明,拒絕封他爲弘農郡王,而是直接封他爲鄭王,名義好像更高升一級,可實際上卻是避實就虛,鄭王不過是個虛王罷了。

可就是這個虛王,盧楚等人也不肯放過,吵鬧至今,逼迫皇泰帝罷免了王世充的兵部尚書之職,但他們仍不肯罷休,絕不答應王世充爲鄭王,甚至以罷朝來威脅皇泰帝罷免他的鄭王,明天正月初五,是正式上朝的日子,但根據目前的信息,盧楚和他的黨羽,依然不肯上朝,看來,翻臉的時刻已經到來了。

王世充冷笑一聲,回頭對長子王玄應道:“去把雲尚書請來!”

王玄應答應一聲,撥轉馬頭而去,片刻,新任兵部尚書雲定興被請來,“殿下找我嗎?”

王世充在朝廷中也有黨羽,雲定興就是他的心腹,雲定興是不久前從江都逃回洛陽,被封爲少府寺卿,他同樣被盧楚等人排擠,索性就投靠了王世充,這次王世充被封爲鄭王,辭去兵部尚書一職,他卻推薦雲定興接任,使兵部還是掌握在他的手中。而云定興也同樣繼承了王世充的相位,這也是盧楚等人不肯罷休的主要緣故。

王世充微微笑道:“上次你說用飛鳥感應之事,現在準備得怎麼樣了?”

雲定興堅決支持王世充取隋朝而代之,他曾經建議捕鳥,在鳥頸繫上布錦以示吉兆天意,但王世充認爲這樣做太明顯了,便沒有答應,現在想一想。不過是個藉口罷了。鳥頸系布錦也無妨,他又有了興趣。

雲定興苦笑一聲道:“上次殿下說不妥,卑職就沒有繼續實施。如果殿下認爲沒問題,那卑職立刻派人去捕鳥。”

“這件事可是可以,但稍等一下。等我拿下朝廷大權後再實施。”

王世充沉吟一下,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我已派王仁則去邙山駐紮,你可進宮面奏聖上,就說新年要祭天,請聖上去邙山祭天。”

“可是仁則去邙山駐紮,長安很多人都知道,盧楚他們會答應了嗎?”

剛說到這,雲定興忽然恍然大悟。王世充就是要誘引盧楚他們先動手,他拍拍自己的額頭,笑道:“卑職太愚鈍了,這就進宮請聖上去邙山祭天。”

王世充拱拱手,“那一切就有勞雲尚書了!”

。。。。。。。。。

目前洛陽的軍隊一共有八萬五千人,其中王世充掌握了七萬大軍,而另外的一萬五千人屬於宿衛軍。控制着宮城和皇城,這一萬五千人掌握在盧楚等朝臣手中,也正是這樣,盧楚和皇甫無逸等人才敢和王世充叫板,而王世充也不敢上朝。他幾乎所有的奏疏都是通過雲定興遞交朝廷。

洛陽宣風坊內,有一座佔地六十畝的大宅。這裡便是尚書左僕射盧楚的府邸,盧楚是范陽盧氏家主,深受皇泰帝楊侗的重視,儘管皇泰帝被迫封王世充爲鄭王,但他心中很清楚,誰是忠臣,誰是大奸,皇泰帝不過是害怕王世充發難,才勉強應付他,實際上皇泰帝暗中支持盧楚等人的罷朝,逼迫王世充自己辭去鄭王之爵。

此時,一輛馬車快速駛到盧府門前,一名宦官從馬車內跳下,奔跑上臺階對門房急聲道:“速去稟報盧相國,宮中有緊急消息!”

在盧府內堂中,四五名核心大臣正在商議明天繼續罷朝之事,盧楚、段達、皇甫無逸以及韋霽,朝廷五相國,除了雲定興外,其餘四相都到齊了。

“我認爲王世充本人肯定不會自請削去鄭王之爵,還是得要聖上下定決定削藩,我認爲聖上還是有點太軟弱了,竟被王世充所嚇倒,他不封王世充王爵又能怎樣?”

說話的是納言皇甫無逸,他對皇泰帝力排衆議封王世充爲鄭王十分不滿,雖然他也知道皇泰帝是無奈之舉,但他還是認爲皇泰帝過於軟弱,一旦封了王,再想削藩就難了,這讓他們很被動。

“無論如何,我們一定要聖上強硬起來,這是削藩的關鍵!”

旁邊盧楚嘆了口氣道:“我覺得我們有的捨本求末了,王世充的可怕之處不是他當什麼鄭王,而是他的七萬軍隊,我們要想辦法消滅他的軍隊,那時莫說什麼削他的鄭王,就是要他的命也輕而易舉,本來我已經和李密達成了一致,李密也願意效忠聖上,替我們剷除王世充,只恨宇文化及跑來湊熱鬧,將李密拖住了,否則王世充現在已經是孤魂野鬼。”

“可是李密也不是善類。”內史令韋霽提醒道。

盧楚擺擺手,“我知道他不是善類,讓他和王世充打得兩敗俱傷,我們漁翁得利,這是我們最後的一線機會。”

戶部尚書段達眉頭一皺說:“如果李密和王世充交戰,楊元慶會不會助王世充一臂之力,如果北隋軍也出兵參戰,那麼李密必敗無疑,盧相國要考慮到楊元慶的因素。”

盧楚冷笑一聲,“我當然考慮過楊元慶會出兵,但他現在正全力進攻河北,無暇參與王世充和李密的爭鬥,他暫時不會出兵,等王世充要覆滅了,他絕不會容許李密取洛陽,那時他一定會出兵打擊李密,這樣我們的機會就來了,皇城軍器監倉庫內還有三萬套兵甲,一方面我們可以收攏王世充的敗兵,另一方面我們可以募兵守城,我們翻盤的機會就來了。”

說到這,盧楚長嘆一聲,“現在關鍵是李密趕緊率軍回來,再拖下去,王世充恐怕就會先動手了。”

盧楚剛說完,門外傳來奔跑的腳步聲,管家在門口稟報:“盧相國,宮內來了一名宦官,說有緊急情況!”

“讓他進來!”

很快,管家將一名宦官帶了進來,衆人都認識,是聖上的貼身宦官趙英忠。

“趙公公,出了什麼事?”

“各位相國都在這裡,簡直太好了。”

趙英忠上前對衆人道:“剛纔雲定興進宮,極力勸說聖上去邙山祭天,聖上感覺有點不妙,所以讓我來告訴盧相國。”

‘邙山祭天!’

衆相國面面相覷,好像前天王世充纔派王仁則率領兩萬軍隊進駐邙山,大家都還在猜測原因,原來王世充是想讓聖上去邙山。

“不去!”

皇甫無逸斷然否定:“爲什麼要去邙山祭天,在皇宮裡一樣可以祭天,讓聖上回絕他,就說邙山是埋死人的地方,去之不祥。”

盧楚眉頭緊皺,目光裡充滿了憂慮,他也對宦官道:“邙山肯定不能去,讓聖上找個藉口回絕,另外,請聖上換一處宮殿居住,這兩天恐怕不太平。”

趙英忠一驚,“盧相國是說哪裡不太平?”

盧楚嘆了口氣,“我也說不清楚,反正新年期間要多多當心就是。”

“我明白了,這就回去稟報聖上。”

趙英忠向衆人施一禮,轉身匆匆走了,等他剛走,皇甫無逸便急問道:“盧相國感覺到不妙了嗎?”

盧楚眉頭皺成一條線,“王世充要聖上去邙山祭天,這就是說明王世充要動手了,他不會給李密機會。”

內堂裡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怎麼辦?”盧楚目光炯炯地看着衆人,“我們是要引頸就戮,還是先發制人!”

“幹吧!”

皇甫無逸拳掌相擊,毅然道:“就利用皇宮舉行祭天的機會,把王世充引進宮來。”

盧楚又向其他兩人看了一眼,“大家說怎麼樣?”

段達和韋霽都緩緩點頭,他們不可能引頸就戮。

。。。。。。。。

段達回到自己府中,揹着手在書房裡來回踱步,他心中緊張之極,一會兒埋頭沉思,一會兒又仰頭長嘆,他走到窗前,眼中的膽怯之色流露無遺,他們可能鬥得過王世充嗎?

手中只有一萬五千軍隊,只控制宮城和皇城,而王世充有七萬軍隊,控制着洛陽所有城門,以王世充的狡詐,他可能上當進宮嗎?

就算王世充大意,進宮被殺,那他的軍隊怎麼辦?都是被他的子侄控制,他們若報復起來,恐怕滿朝文武誰也活不成,尤其他們四個相國,那更是滿門抄斬,段達想着自己被滿門抄斬的情形,他不禁打了一個寒戰,眼中露出恐懼之色。

“來人!”他顫抖着聲音大喊。

“老爺有事嗎?”一名家人在門外問道。

“去把大姑爺找來!”

段達的長女婿張志是伊闕縣縣令,這兩天陪同妻子回孃家過年,正好在府上,片刻,張志匆匆走進房間,躬身施禮,“小婿參加岳父大人。”

段達寫了一封信遞給他,低聲吩咐他道:“你速去城外,把這封信秘密交給王世充,當心點,不要讓任何朝臣看見你。”

。。。。。。。。

【求大家月票支持老高,月票大戰激烈,急需支持!】

第32章 致命疏忽第6章 裴府家宴第4章 江淮伏威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8章 兩路奇兵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44章 再讓一城第7章 金剛引狼第12章 北巡訊至第85章 最大讓步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章 透露底線第22章 南壓李淵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章 戍堡聞警第24章 汾陽宮監第53章 建德求和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9章 重要情報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9章 平陽郡主第9章 帝心生嫌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61章 南陽事件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41章 兵困雁門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5章 路遇貴人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2章 娶得佳妻第22章 河東紳商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章 生死之約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章 出海遠征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7章 共飲合巹第6章 戰前會議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章 一戰成名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8章 人心難測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9章 太原王氏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3章 收復齊郡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章 齊郡大戰第46章 攻克平壤第6章 一劍之情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4章 安撫江南
第32章 致命疏忽第6章 裴府家宴第4章 江淮伏威第37章 南郡出事第14章 得罪小人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45章 唐相之危第20章 高熲事件第48章 兩路奇兵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44章 再讓一城第7章 金剛引狼第12章 北巡訊至第85章 最大讓步第58章 穩住李唐第25章 悲情男人第3章 透露底線第22章 南壓李淵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8章 風雨欲來第14章 存心討打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章 戍堡聞警第24章 汾陽宮監第53章 建德求和第62章 交換條件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39章 重要情報第22章 銀甲小將第49章 平陽郡主第9章 帝心生嫌第16章 館驛見賢第27章 晉陽疑雲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61章 南陽事件第53章 脣槍舌劍第25章 意外收穫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41章 兵困雁門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5章 路遇貴人第44章 西秦使者第11章 新官上任第22章 娶得佳妻第22章 河東紳商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7章 雄信之災第7章 生死之約第32章 雪夜離京第5章 出海遠征第15章 少女遇窘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16章 解囊救窘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4章 枕戈以待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7章 共飲合巹第6章 戰前會議第15章 有失有得第24章 會寧戰起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82章 收到假錢第2章 一戰成名第40章 朝堂之議第133章 危險之物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1章 建德逼反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8章 人心難測第51章 將星隕落第29章 太原王氏第55章 兩座崔府第17章 尋找線索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3章 收復齊郡第7章 大利望族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0章 夜入武房第14章 三個女人第47章 金榜題名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67章 兵壓漢中第27章 接風酒宴第1章 齊郡大戰第46章 攻克平壤第6章 一劍之情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0章 神秘馬賊第43章 催風助火第24章 安撫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