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太原王氏

如果把河東爭奪戰比喻成一盤棋,那麼,奪取太原城無疑是這盤棋最關鍵的一步,一盤棋固然不會在兩三步內就走完,但奪取太原就如同擒下一條大龍,大勢已成,整個棋局就順暢了。

楊元慶定下的策略是圍城打援,在發動太原攻勢之前,需要將太原的援兵一一清除,趁唐軍兵力沒有匯合之前,將他們分割殲滅,其中最重要便是李叔良的兩萬精兵,這支軍隊由楊元慶親自操刀。

而河東郡的一萬郡兵由蘇定方的五千騎兵牽制,長平郡和上黨郡的援軍由裴行儼的五千騎兵牽制,龍泉郡和文城郡則由羅士信負責牽制。

而河內郡則落下宋金剛這枚暗子,他在離開馬邑郡南下後,同樣整編軍隊,裁掉了兩萬老弱軍,整編爲三萬精兵,從太原郡一路南下,佔據了河內郡的王屋縣,這一帶位於太行山南麓,同時也良田肥沃,人口衆多,是河內郡的富裕之地.

宋金剛這步暗棋在河內郡落子後,不僅成爲李淵支援河東的後背之敵,同時也能擋住瓦崗軍進軍河東的北上之路,是楊元慶在整個河東棋盤佈局中一顆舉足輕重的棋子。

在正平縣全殲李叔良的兩萬軍隊後,楊元慶急命羅士信率軍從文城郡趕來協助徐世勣整頓降卒,又留了三千軍徐世勣,楊元慶則率其餘軍隊北上太原,發動太原攻勢,此時是七月中,他必須趕在李淵的第二波援軍到來之前,拿下太原城。

.......

七月中旬,河東已經過了最熱之時,夏季眼看要被秋天排擠掉了,可夏季逗留着不肯走,空氣依然在灼人的陽光下顫抖和閃光,天空蔚藍耀眼,帶着那種即將變成火紅的橙黃。

黃昏時分,一輛馬車緩緩駛進了太原城。周圍跟着四五個騎馬隨從,車簾拉開一條縫,露出一張略顯蒼白的臉龐,此人正是從聞喜縣趕來的裴世清。

城門前人來人往,格外熱鬧,太原城幾個月來一直處於戰爭的威脅之中,難得有這麼自由出城的時刻。

“老爺!”

一名隨從在車窗前小聲道:“我剛纔去問了,守城兵說是因爲楊元慶的軍隊前幾天北撤樓煩郡。太原沒有了威脅。所以才這樣放人自由進出。”

裴世清點點頭,他隱隱猜到這是楊元慶爲給自己創造進太原城的條件,才特地北撤。裴世清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這次太原之行能否成功。

“站住!”

一聲嚴厲的喝令打斷了裴世清的思路,馬車停了下來。只見十幾名士兵走上前,爲首軍官上下打量他們一眼,道:“齊公有令,三十歲以下男子,三人同行入城皆要嚴格盤查,以防奸細,你們從哪裡來?”

一名隨從上前施禮道:“我們是從絳郡聞喜縣來。”

聽說是從絳郡來人。校尉大吃一驚,連忙喊道:“把他們圍住!”

楊元慶在絳郡大敗李叔良軍的消息不知通過什麼渠道傳來,早已傳遍了太原城。滿城軍民人人皆知,連李叔良被楊元慶一箭射殺也成爲太原城津津樂道的話題。

正是這個原因,士兵們聽說是從絳縣來,立刻扯上了楊元慶,變得草木皆兵,數十名士兵將馬車團團圍住,如臨大敵。這時,一名都尉將軍也聞訊出來,他上前道:“既然是從絳郡過來,那就更要嚴格盤查,馬車裡的人下車。不要自找麻煩。”

都尉將軍的語氣也十分嚴厲,他手握刀柄。目光斜視幾名隨從,若他們膽敢反抗,他就立刻動手殺人。

裴世清取出聞喜縣令趙守安發給他文牒,命隨從遞上去,“這是官府文牒,應該可以吧!”

都尉接過牒文看了看,他也看不懂上面寫的什麼東西,但紅豔豔的官印他卻認得,心中的緊張便去了幾分,把牒文還給裴世清,眯眼道:“可是可以,只是縣衙太低了一點,若是郡衙那就完全沒有問題了。”

如果說剛纔確實是如臨大敵,那現在就多少有點刁難的意思了,裴世清聽懂了他的言外之意,臉上微微露出慍色,行賄收買豈是裴家之所爲。

“開皇律中寫得清清楚楚,通關外出牒文皆由縣衙出具,幾時才輪到郡衙?”

裴世清的義正言辭令都尉不敢小視他,可若讓對方就這麼進城,面子上又有點放不下,都尉眼珠一轉,冷冷道:“以前是縣衙牒文不假,但現在是戰時,你們人數又超過了齊公規定的上限,嚴格搜查是我們的職責所在,除非你們在太原城有名望之士擔保,否則請下車,若被我搜到一件兵器,我就拿你們進大牢。”

就在這時,旁邊傳來一個男子的聲音,“我來擔保如何?”

衆人一回頭,只見來了一行騎馬之人,後面跟着都是衙役,爲首官員年約四十七八歲,皮膚白皙,目光清亮,留有三縷長鬚,他身着儒袍,頭戴烏籠紗帽,顯得頗爲文質儒雅。

裴世清見到此人,立刻笑了起來,“原來是文晉兄,真是巧啊!”

此人姓王名緒,官任太原郡長史,他同時也是太原名門王氏家主,他的妹妹也就是楊元慶的丈母孃。

都尉連忙上前施禮,“卑職參見王長史!”

他心中暗叫一聲僥倖,原來馬車中和王緒認識,他險些闖禍了。

王緒原本是太常寺少卿,因母親過世,去職在家守孝,被李淵禮聘爲太原郡長史,而太守便是齊國公李元吉,王緒實際上掌握政務大權,不過王緒的威望並不在於他的官職,而是他的另一個身份,太原王氏的家主,太原王氏是太原最顯赫的家族,天下五姓七望之一,不是一個小小的都尉惹得起。

不過這個都尉若知道馬車裡坐的便是聞喜裴氏的副家主,他也同樣會出一身冷汗。

王緒見裴世清向他使個眼色,心中會意,便笑道:“這是我的朋友,我來擔保他,可以進城吧!”

都尉偷偷擦一把額頭上的冷汗,連聲道:“沒問題!沒問題!先請進城。”

裴世清的馬車進了太原城,王緒索性也坐上馬車,他意味深長地笑道:“你怎麼會想到來太原?”

裴家和王家是世代聯姻,比如王緒的妻子便是裴蘊的長女,而他的妹妹王氏嫁給裴文意,兩個家族是幾百年的世交,不過太原王氏在隋朝比較弱勢,尤其楊廣即位後,因爲太原王氏曾支持漢王楊諒,由此被楊廣冷遇,入仕族人不多,河東出現了裴強王弱的局面,儘管如此,兩個家族依然是關係緊密,這次裴世清答應幫助楊元慶,其實就是指利用太原王氏的力量。

裴世清微微一笑,“你是明知故問吧!”

兩人對視一眼,皆呵呵笑了起來,王緒又道:“這兩天我很奇怪,明明豐州已經佔領了晉陽宮,怎麼又突然退兵北撤,我正百思不得其解,今天你的到來讓我明白,原來豐州軍是給你創造一個入城的機會,看來楊元慶對你的期望很高。”

裴世清不以爲然地看了他一眼,“你在給我出難題嗎?我來太原其實就是找你,你能給我什麼希望?”

王緒沉默了片刻,問裴世清,“最近太原城傳得沸沸揚揚,說豐州在正平縣全殲李叔良的兩萬精銳,連李叔良也陣亡了,但我們官方卻沒有得到正式消息,這究竟是真是假?”

裴世清點點頭,“千真萬確,楊元慶親率一萬騎兵全殲了李叔良的軍隊,李叔良也被楊元慶射殺,我很清楚。”

王緒動容,連忙確認道:“那他們的下一步就是攻打太原了吧!”

裴世清臉上露出一絲不滿的神情,他對王緒接受李淵的任命不滿,去年裴、崔、王、盧四家開會時,大家都達成了共識,支持楊元慶,結果王緒意志不堅,竟然接受了李淵的官職。

他冷冷道:“攻打太原是明擺着的事,不用我再解釋。”

王緒感覺到了裴世清語氣中的一絲不滿,他臉一紅,嘆息了一聲,“此事說來話長,回府再說吧!”

........

王氏府宅是太原城最大的一座府邸,佔地九十畝,其中三十畝闢爲爲王學,由王緒族弟、著名教育大家王通主持,擁有上千生徒,而王氏府邸則佔地六十畝,幾百名王家子弟生活府中。

馬車在王府前緩緩停下,王緒將裴世清請進書房,兩人坐了下來,有侍女給他上了茶,王緒端起茶杯,這才嘆了口氣道:“李淵授我官職時,當時我並沒有接受,直到後來李元吉派兵包圍了王家,我才被迫答應,實在是迫不得已。”

裴世清心中很清楚,其實根本原因是王家不看好楊元慶,認爲李淵能成大事,所以才背棄當初四家的約定,不過他也無話可說,裴家不也一樣接受裴寂的拜訪嗎?

裴世清也不提這件事,便直接問他,“那你就明白告訴我,這次楊元慶攻打太原,王家是否出力?”

楊元慶剿滅劉武周,全殲李叔良,即將攻打太原,這讓王緒又看到了一線希望,他苦笑一聲道:“我是敏秋的舅父,你說我能不出力嗎?只是我手中無兵無卒,不可能直接幫他奪城,只能在形勢發展到一定時候,我會尋找時機助他一臂之力。”

.........

第31章 果斷殺伐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0章 羅高離心第8章 突發事件第7章 智取伊吾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0章 倒齊暗流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章 公主承諾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6章 雙相辭呈第98章 兩線危機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章 齊王供奉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2章 不甘失礦第5章 重返大利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3章 北邙祭祖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7章 勇闖縣獄第33章 緣定三生第67章 慷人之慨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8章 黑夜黑人第26章 討要說法第64章 予民厚禮第5章 深藏不露第47章 關隴暗箭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6章 討要說法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6章 軍心不穩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3章 深巷小宅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章 營州之變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0章 誰是刺客?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8章 調兵遣將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2章 最壞結果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6章 楊素歸來第24章 各有所學第20章 君心似虎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5章 吞併靈武第9章 朝局悄變第4章 不露聲色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4章 夜攻太原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0章 酒樓遇故第7章 秋風至楊
第31章 果斷殺伐第51章 范陽盧氏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40章 羅高離心第8章 突發事件第7章 智取伊吾第22章 戰略撤退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4章 真假使者第24章 會寧戰起第30章 倒齊暗流第36章 連夜撤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8章 風雨欲來第57章 兩個要求第12章 誥命風波第51章 范陽盧氏第36章 內廷獻策(上)第5章 公主承諾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0章 白衣渡江第26章 楊素歸來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3章 拜彌勒教第24章 汾陽宮監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52章 死不瞑目第56章 雙相辭呈第98章 兩線危機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22章 南壓李淵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28章 意外消息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章 齊王供奉第46章 漸束袋口第28章 暗箭難防第22章 不甘失礦第5章 重返大利第35章 弓如霹靂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3章 北邙祭祖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7章 勇闖縣獄第33章 緣定三生第67章 慷人之慨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8章 黑夜黑人第26章 討要說法第64章 予民厚禮第5章 深藏不露第47章 關隴暗箭第10章 裴矩辭相第26章 討要說法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34章 裴矩之策第16章 軍心不穩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3章 深巷小宅第55章 借風夜襲第1章 營州之變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0章 誰是刺客?第51章 致命一擊第14章 內部奸細第19章 李氏父子第30章 宮中毒蛇第18章 調兵遣將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0章 毒心李淵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8章 玄感野望第28章 盛名之禍第32章 最壞結果第31章 宿怨爆發第26章 楊素歸來第24章 各有所學第20章 君心似虎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3章 切斷退路第15章 吞併靈武第9章 朝局悄變第4章 不露聲色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3章 郢州祭母第34章 夜攻太原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0章 酒樓遇故第7章 秋風至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