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血色之夜

鷹揚郎將李重威是楊思恩的左膀右臂,位於陌刀陣第六排,他同樣身經百戰,有着豐富的作戰經驗,他立刻意識到他們是遭遇到了重甲剋星,牀弩之箭。

他們曾經不止一次試驗過,只有牀弩鐵箭才能射穿他們厚實的鎧甲,應對牀弩之箭只有一個字,‘快!’

他將陌刀高高舉起,厲聲大喊:“奔跑起來,衝進敵營!”

第二排重甲士兵衝到前排,補充陣列缺口,他們開始奔跑起來,向百步外地缺口衝殺而去。

牀弩最大的弱點就是上弦慢,隋軍陷陣軍衝出二十餘步,牀弩才上完第二輪箭,範願再次大喝:“射!

三百支鐵箭再一次密集地射向隋軍重甲步兵羣......

相對於北線陌刀重甲步兵遭遇的阻擊,南線的情況卻稍好,南線的防禦牀弩在投石機反覆打擊下,幾乎已損壞殆盡,他們只能用障礙和密集的弓箭阻擋重甲騎兵的衝鋒。

大將曹旦也是一員老將,早在竇建德起事時他便跟隨左右,如果說王伏寶是竇建德左膀,那他就是竇建德右臂,他負責統帥中軍,被竇建德調來負責南線防禦。

曹旦一樣身經百戰,他手下有一萬五千人,是跟隨他多年的精銳之軍,在當初和楊義臣的對陣中,他就曾經成功地抵禦住了楊義臣一萬騎兵的衝營。

曹旦沒有參加涿縣之戰,他奉命守樂壽都城。這也是竇建德事後十分後悔之事,如果當時有曹旦在,他們或許就不會那樣慘敗。

曹旦用五百餘輛兵車堵住缺口,又調集了一萬弓弩手部署在兵車之後,而他的一萬五千精銳則手執長矛,在弓弩軍之後壓陣,兵車、弓箭和長矛兵是他對付騎兵的三大法寶。

兵車就是運送後勤輜重的車輛。主要是木製,它能有效阻礙戰馬的奔跑作戰,這其實也是中原軍隊對付騎兵的傳統戰法。

但曹旦卻沒有想到。他這次對付的竟是隋朝舉傾國之力打造的五千重甲騎兵,箭如密集的飛蝗,鋪天蓋地射向重甲騎兵。但密集的箭雨卻沒有任何效果,普通箭矢射不透堅固的馬鎧和重甲。

五千重甲騎兵頂着密集的箭雨列隊衝來,速度越來越快,馬蹄聲似奔雷,氣勢儼如驚濤駭浪,沖毀一切、披靡一切,以一種勢不可擋的暴烈向密集防禦的夏軍士兵猛衝而來。

一萬弓步驚恐萬分,紛紛調頭而逃,人多通道狹窄,混亂成一團。曹旦臉色大變,竟然是重甲騎兵,去年年初他們和幽州軍對陣時和這支重甲騎兵打過交道,見識過這支重甲騎兵的強大沖擊力。

曹旦大喊:“長矛頂上去!”

數千長矛兵列隊上前,將弓弩士兵狹小的逃亡空間也封死了。弓弩手更加混亂,有人恐懼得大喊大叫。

作爲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將,曹旦知道該怎麼應對重甲騎兵的第一波衝擊,一萬弓弩手就是最好的肉盾。

烈馬奔騰,殺氣沖天,五千重甲騎兵距離敵軍只剩下五十步。弓弩手的恐懼在最後一刻找到了宣泄之處,他們推開兵車,衝出缺口,向曠野裡拼命奔逃。

後面的數千長矛士兵也被重甲鐵騎撼天動地般的氣勢所懾,心中皆驚恐之極,但前排士兵無處逃命,也無法後退,被後面的士兵推擁着,他們只得舉起長矛,閉上眼睛,絕望地慘叫起來。

“轟!”

五千重甲騎兵以一種摧枯拉朽的力量衝進了敵羣,兵車被撞碎,數十具屍體被撞得橫飛出去,無數人被戰馬踐踏在鐵蹄之下,連慘叫的聲音都喊不出,一羣羣人就彷彿麥子似的被割倒,屍體血肉模糊,血漿遍地。

重甲騎兵巨大沖擊力使他們殺進了敵羣約五十餘步,但重甲騎兵隊並沒有停下,騎兵的馬槊刺殺飛挑,他們勢如破竹,所向披靡,殺開了一條血路。

在他們身後,秦瓊率領三萬隋軍沿着他們劈開的血路殺進了大營。

。。。。。。。

北線的六千重甲步兵在陣亡數百人後,也終於衝到了缺口前,操作牀弩的士兵紛紛後撤,大將範願率領三萬人從四面衝上,和陌刀步兵展開血肉廝殺。

但這隻能成爲一種單方面的屠殺,鋒利的陌刀劈過,人頭滾滾落地,身體被劈斷,殘肢斷臂,地上屍體層層堆積,儼如最血腥的地獄,重甲步兵一步步如牆推進。

事實上,他們只要衝進缺口,後面的攻城戰幾乎沒有什麼懸念了,李靖見陌刀軍殺入缺口,立刻命令楊巍:“你可率三千騎兵再撕開一道缺口,容我大軍殺入。”

楊巍這幾個月被派去駐防延安郡,河北戰役一直輪不到他,過得着實鬱悶,好容易最後大戰爆發,他才終於得到一次上陣機會。

他早已憋悶不住,兩柄大錘在空中一撞,‘噹啷!’一聲脆響,他回頭大喊:“我的兒郎們,跟胖爺爺殺敵啊!”

他催動駱駝,率領本部三千騎兵向板牆疾衝而去,板牆高達兩丈,用巨木的石塊壘成,異常堅固,此時板牆上已經沒有了守軍,所有守軍都在缺口處和陌刀重甲步兵激戰。

楊巍舉錘向猛地砸去,只聽一聲悶響,板牆卻紋絲不動,楊巍氣得調轉駱駝大喊:“用繩索拉翻它!”

一根根繩索向板牆上飛去,上千騎兵同時拉拽,板牆開始晃動起來,在一聲吶喊聲中,一片寬約百步的板牆轟然倒下,露出一片新的缺口。

楊巍仰天狂笑,揮舞大錘催動駱駝率先衝了進去,李靖見缺口已打開,戰刀一指,厲聲高喝:“殺進去!”

數萬隋軍從百步寬的新缺口奔騰着殺進了大營。至此,隋軍從南北兩線都攻進了夏軍大營。

大營內已是一片火海,一隊隊隋軍騎兵和步兵在軍營中衝殺,到處是奔逃的夏軍士兵,兵找不到將,將找不到兵,投降的士兵成片成片跪倒。大營內極度混亂。

。。。。。。。。

大營被突破的消息已傳到了中軍,竇建德已換了一身士兵的裝束,身着一件破舊的皮甲。手中拿一杆爛長矛,臉上抹了紅色油彩,變成一張關公赤臉。相貌大變。

他跟着幾名士兵從大帳衝出來,遠遠地,只看見竇線娘護衛在另一個‘竇建德’身旁,或許是夜晚的緣故,她竟然沒有辨出真假。

竇建德不由苦笑一聲,連侄女都沒有看出那是假的竇建德,他暫時也不想說破,除了十幾名心腹親衛,其他人都不知道他有替身。

竇建德翻身上馬,低低喝喊一聲“走!”

他率領十幾名親兵向南門飛奔而去。數百親兵則護衛着假竇建德,跟在他們後面縱馬疾奔。

。。。。。。。。。

夜間發動戰役也有一種最大的好處,那就是軍心不穩的一方必然會出現大規模逃跑,軍官們很難在夜間監視住手下士兵。

此時,夏軍大營內已經有三處營門都被人打開了。不斷有大羣士兵逃出大營,丟盔卸甲,扔掉兵器,向黑暗的原野拼命逃去,但原野中,早有一隊隊隋軍士兵等在這裡攔截。

這是羅士信率領的兩萬增援軍隊。無論南線還是北線,只要作戰不利,他們就會增援上去,但隨着兩線隋軍先後攻進大營,他們也就失去了增援的意義。

不甘無功的程咬金便提議去外圍攔截逃兵,或許他們能抓住竇建德,立下最大的功勞,羅士信採納了他的建議。

竇建德率領十幾名親兵只奔出三裡,忽然聽見身邊有人大罵,“狗娘賊,老子叫你沒有聽見嗎?”

竇建德一回頭,竟發現他的身邊出現了一名拎着大斧的隋將,因爲長得太黑,穿黑甲,騎一匹黑馬,在黑夜中竟然沒有發現,嚇得竇建德魂飛魄散,幾乎摔下馬去。

此將正是程咬金,他長了一雙賊眼,一眼看中了竇建德胯下之馬,是一匹千里良駒,毛色純白,極爲雄健。

程咬金率領百餘人將竇建德攔住,後面的十幾名親兵大吃一驚,想衝上來已經來不及了,程咬金一把揪住竇建德的後脖領,將他一把提了起來。

“他孃的,怎麼臉上全是血,晦氣!”

程咬金隨手將竇建德扔下地,彎下腰牽住了戰馬繮繩,嘿嘿笑了起來,“好馬,老子發財了。”

竇建德見他居然是看中自己的馬,心中頓時燃起一線希望,連忙哀求道:“小人只是馬伕,家裡有七十歲老孃要養活,這是竇建德的馬,願送給將軍,只求饒我一命。”

程咬金是個極孝順之人,他見這個馬伕的模樣像個老農,滿臉是血,衣甲破爛,家中還有老孃,便點點頭,“我不殺你,你告訴我,竇建德在何處?”

竇建德向後一指,“後面就是,金盔銀甲,有幾百侍衛保護!”

程咬金一回頭,見後面果然奔來大隊騎兵,足有三四百人,心中頓時大喜,回頭急令,“吹號召兵,攔截竇建德!”

他調轉馬頭便走,走出幾步,又從懷中摸出上次那錠銀子,隨手扔給了竇建德,“拿去買點糧米,再給老孃買幾身衣服!”

他牽着白馬便疾奔而去,百餘騎兵跟着他奔去,片刻便消失在黑暗之中。

“嗚——”

號角聲響起,這是隋軍呼喚主力的集結號聲。

“王爺!”十幾名親兵連忙奔上前將他從地上扶起,竇建德拾起銀子,不由苦笑一聲,這名隋將心腸倒不壞。

竇建德見四面八方有隋軍騎兵奔來,他翻身上了另一匹馬,猛抽一鞭,向黑暗中奔去。

。。。。。。。。。

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5章 不爲我用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3章 拜彌勒教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3章 李密特使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章 家法伺候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章 先攻內部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章 羅藝告密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章 利益之誘第11章 鐵腕奪位第6章 一劍之情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2章 最壞結果第7章 古怪心思第2章 一言九鼎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3章 事態嚴重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章 大利望族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9章 夜襲江城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9章 帝心生嫌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1章 長孫又至第5章 深藏不露第40章 三管齊下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3章 切斷退路第5章 略助風勢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8章 斬斷後路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8章 欲迎還拒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9章 首鼠兩端第66章 尋找時機第5章 公主承諾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2章 文道武途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7章 一記反抽第7章 古怪心思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章 酒棚小遇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5章 爭奪人口第70章 北方消息第9章 恆山之亂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章 蘇威密謀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0章 權貴施壓
第10章 窮途出路第45章 不爲我用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44章 血戰平壤(中)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7章 兩個要求第41章 盧氏橋樑第34章 楊諒投降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33章 拜彌勒教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13章 李密特使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5章 野心泄露第2章 家法伺候第13章 勝利逃亡第24章 小男養家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31章 矛盾激化第2章 先攻內部第10章 將帥交心第7章 羅藝告密第37章 秦王求援第4章 利益之誘第11章 鐵腕奪位第6章 一劍之情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2章 最壞結果第7章 古怪心思第2章 一言九鼎第31章 清河崔氏第19章 夜審出塵第153章 隔牆有耳第83章 事態嚴重第9章 玄感之憂第25章 野心泄露第18章 諫臣之死第7章 大利望族第62章 激戰七裡第11章 宇文新計第19章 贖買條件第33章 拜彌勒教第12章 兵部調令第39章 夜襲江城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9章 帝心生嫌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1章 長孫又至第5章 深藏不露第40章 三管齊下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3章 催風助火第104章 生死存亡第23章 切斷退路第5章 略助風勢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8章 斬斷後路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2章 井陘遇警第48章 欲迎還拒第43章 孰敵孰友第38章 觸犯利益第14章 仁壽宮變(六)第21章 藉口送禮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39章 父子攤牌第19章 首鼠兩端第66章 尋找時機第5章 公主承諾第55章 江陵變天第37章 秦王求援第32章 文道武途第31章 被迫受命第37章 回京前夕第10章 捉兇逼宮第37章 一記反抽第7章 古怪心思第11章 興風作浪第35章 弓如霹靂第2章 酒棚小遇第16章 何罪之有?第35章 爭奪人口第70章 北方消息第9章 恆山之亂第31章 意外挾迫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3章 催風助火第45章 兵壓江陵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3章 蘇威密謀第49章 唐軍西撤第15章 化繁爲簡第30章 酒樓遇故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0章 權貴施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