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血戰大利(下)

清晨的陽光同樣照耀在千里延綿的陰山之上,渾圓的山體在陽光的照耀下,皚皚白雪漸漸褪去,露出了黝黑的山體原貌,溪水潺潺,鳥鳴聲聲,初春的氣息也漸漸來到了陰山。

在陰山內一條巨大的山隘中,出現了一支八萬餘人的騎兵,旌旗招展,浩浩蕩蕩,無邊無際。

這是從金山殺來的契苾騎兵主力,大利城的戰局改變了他們的作戰計劃,他們放棄了在金山南面迎戰薛延陀,而是趁薛延陀大舉進攻大利城的機會,直撲他們空虛的老巢。

在隊伍最前面是一名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鬍鬚已經斑白,但目光炯炯,身體依然像年輕人一樣壯實,他頭戴卷檐虛帽,帽子正中鑲嵌一顆雞卵大的紅寶石,身披一件用黃金打造的鎖子甲,腰間佩一把鑲滿寶石的利劍。

他便是契苾部的可汗歌愣,他接到長子契苾烈用鷹傳來的消息,立刻率領大軍南下,他率領的是一支聯軍,不僅是契苾大軍,還有高昌、龜茲、焉耆等國的軍隊,高昌國王麴伯雅派出一萬軍隊跟隨他作戰。

在契苾可汗身邊,是他的長子,可汗繼承人契苾烈,他的肩頭站立着一隻蒼鷹,這是從大利城剛剛飛來的獵鷹,契苾烈得到了大利城的情報,薛延陀出動九萬大軍進攻大利城,他們的金狼頭王旗也渡過了黃河。

這是最重要的情報,王旗渡過了黃河,說明薛延陀出動了最精銳的軍隊。他們的薛部落必然空虛無兵。

“加速前進,一戰擊潰薛延陀!”

八萬契苾騎兵渡過了陰山。鋪天蓋地向薛延陀空虛的核心部落殺去。

.........

大利城頭的激戰已經到了下午,二十架巢車和百架雲梯先後靠上了城牆,巢車頂端站臺前方的巨大木板落下,搭上城頭,形成一道空中橋樑,數十名薛延陀士兵揮舞戰刀,洶涌衝向城頭,在他們身後,從樓梯爬上的薛延陀軍隊正源源不斷涌現出來。

一個上午的鏖戰。城頭上死屍累累,雙方死傷慘重。薛延陀七萬大軍已經全線壓上,兵力佔據絕對優勢,他們漸漸開始佔據上風,已經有二千餘敵軍衝上城頭,和隋軍在城頭上鏖戰,形勢變得危急起來。

“將軍,城東頭快頂不住了!”一名隋軍飛奔來報告。

“你們跟我來!”

楊元慶率領五百隋軍向城東頭奔去,城東還有十幾部投石機。主要以工匠兵爲主。薛延陀軍在這裡架上了八部巢車和幾十架雲梯,千餘敵軍已經殺上城頭。

工匠兵畢竟沒有什麼訓練,在兩天的守城戰中他們已經筋疲力盡。在和敵軍面對面時,面對血腥的廝殺,面對成堆成堆同伴的屍體,他們開始被死神嚇退,開始恐慌,數千工匠兵處於一種混亂之中,他們的混亂也影響了隋軍的作戰。

“將軍,你讓這羣沒用的人都撤下去!”

東城的守將是馬紹,他見楊元慶率軍來援,氣得大吼,“不是我抵擋不住,這羣沒用的人影響了我們作戰。”

楊元慶在馬上也看見了,缺口主要在兩架巢車那裡,那邊擠滿了兩千餘工匠兵,隋軍過不去,正是那邊的工匠兵抵擋不住,使敵軍源源不斷涌上,而投石機此時發揮不了作用。

“工匠兵全部撤回內城!”

楊元慶下達工匠兵撤退的命令,數千工匠兵如潮水般向內城撤退,吊橋上擠滿了爭先恐後奔跑的工匠,一名工匠在奔跑中被擠下吊橋,慘叫着掉下城去。

隨着數千工匠兵撤走,外城頓時變得空曠起來,馬紹大喝一聲,率領一千二百名隋軍整頓陣型,向衝上城頭薛延陀軍反撲。

在密集的士兵邊上,楊元慶看到了身材高人一頭的楊巍,他依然是拼命胖三郎的本色,渾身大汗淋漓,揮動大錘向敵軍猛砸猛打,大錘所過之處,薛延陀士兵無不腦漿迸裂,血肉模糊。

這時,城垛上一名薛延陀千夫長手執長矛,無聲無息地向楊巍後背刺去,楊元慶立刻摘弓搭箭。

楊巍已經發現身後有偷襲,想轉身已經來不及,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楊元慶一箭射至,射穿了千夫長的頭顱,慘叫着摔下城去。

楊巍看見了楊元慶,咧嘴笑了,舉起大錘向他揮了揮,這時,他身邊兩名隋軍被敵軍長矛刺死,楊巍大怒,他狂吼一聲,揮動大錘向敵軍撲去。

缺口那邊的工匠兵已經退盡,楊元慶一縱戰馬,率領五百隋軍向缺口殺去,隋軍作戰極有章法,配合默契,三百隋軍從兩邊包抄殺去,中間兩百隋軍單膝跪地放箭,箭如雨發,衝上來的敵軍紛紛被射倒。

“把他們殺回去!”

楊元慶的聲音已經嘶啞了,他催動戰馬,揮舞長槊,率領隋軍奮勇殺敵,在他的鼓舞下,五百餘隋軍士兵士氣高漲,殺得敵軍死屍遍地,節節敗退,又退回了巢車。

一名隋軍士兵趁機將盛滿火油的皮袋子扔上木板,點燃了火油,火油轟地燃燒起來,火勢迅猛燃燒,濃煙滾滾,將空中木橋吞沒了。

“將軍,用火油吧!燒燬巢車!”馬紹大聲建議道。

楊元慶搖了搖頭,巢車和雲梯都包裹有生牛皮,火油效果不會太大,五百桶火油,楊元慶自有它們的用處。

而且.....他的目光向城外望去,數百步外,還有二十餘部巢車和百架雲梯在等待登城,他們燒不完。

更重要是已經有四五千敵軍從各個缺口衝上了城頭,和城上的隋軍數量持平,外城肯定是守不住了。

楊元慶大喝一聲,長槊揮過,一架投石機的牛皮帶被斬斷,投石機轟然散架,長長的木頭墜下城頭。

“摧毀所有投石機,撤回內城!”

一架架投石機被隋軍摧垮,一隊隊隋軍士兵開始邊打邊撤退,一千弓箭手用密集的箭雨壓制住了敵軍的追擊,數百隋軍舉起盾牌,形成一座盾牌牆,士兵們飛奔跑過吊橋,在內城牆上放箭掩護隋軍後撤,隊伍井然有序。

負責西城頭的劉簡也率數百隋軍撤回,可就在這時,劉簡忽然發現西城頭還有兩架投石機沒有摧毀,驚得他心都要碎裂了,這是他失職了,他知道留下兩架投石機的後果,整個內城都會被這兩架投石機摧毀。

劉簡急得滿頭大汗,他心忽然一橫,喝令左右:“第一隊跟我來!”

他大吼一聲,率領五十名隋軍向密集的薛延陀軍反撲而去,他揮動大刀,勇猛無比,瞬間,三名敵軍被他劈飛人頭,五十名隋軍跟隨着他,集中力量衝殺,像一隻堅硬的拳頭,左衝右突,漸漸殺出一條血路,但西城牆上已經有兩千餘敵軍,他們左右夾擊,包圍這五十名送上門的隋軍。

“將軍,劉旅帥衝過去了。”一名士兵急向楊元慶報告。

楊元慶已經看見了,他也看見了兩架矗立在城西頭的投石機,在一個最易被人忽略的角落裡。

楊元慶的目光盯着已經漸漸被敵軍淹沒的五十名隋軍,瞳孔收縮成一線,手上的破天槊捏緊了。

就在這時,只聽一聲狂吼,渾身浴血的劉簡帶着幾名士兵衝出了密集的重圍,他的大刀已經沒有了,成爲一個血人,他拔出橫刀,連劈數人,狂奔一百餘步,衝到了投石機下,揮刀猛砍皮帶,皮帶崩斷,巨大的投石機坍塌散架,他轉身向另一架投石撲去,手中的刀已經斷了,只剩半截。

這時,數百敵軍向他們追趕而來,眼看追上,幾名隋軍拼死抵抗,瞬間被亂刀砍死,一名千夫長見隋軍軍官在拼命砍最後一架投石機,不由大怒,張弓一箭,一箭射中了劉簡後頸,箭穿頸而過,劉簡一聲悶哼,趴倒在投石機上.....

吊橋邊,劉簡的百餘手下都狂叫起來,拔刀衝去,楊元慶長槊一揮,攔住了他們,他厲聲喝道:“全部退回內城,違令者,斬!”

百餘手下含淚慢慢退回,他們猛地掉頭,衝進吊橋外門,向內城奔去,楊元慶的眼睛也紅了,他最後看了一眼劉簡,慢慢退進門口,吊橋外門關閉,走過十幾步巨石橋道,便可以進入吊橋,最後的數十名士兵用盾牌左右護衛着他和戰馬,抵擋兩邊射來的箭雨

在這裡,楊元慶依然可以看見投石機和趴在投石機上的劉簡,就在這時,最後一座投石機轟然坍塌了,巨木翻滾下城。

突來的變化使已經離開城西的薛延陀軍紛紛掉頭奔回,身受重傷的劉簡竟掙扎着慢慢站了起來,剛纔他趴在投石機上,用斷刀割斷了皮帶。

生命即將離他而去,箭射穿了他的脖子,他已經無法再說話,眼中充滿了對生命的無比眷念,薛延陀千夫長勃然大怒,抽出戰刀衝向劉簡,他要將此人的人頭砍下。

劉簡最後看了一眼楊元慶,慘然一笑,猛地將半截刀插進了自己的胸膛,轉身墜下城頭。

淚水從楊元慶的眼中涌出,四周箭如飛蝗,數百名薛延陀軍在吊橋外門用斧頭劈砍,眼看大門要被劈開,士兵們都急了,大喊,“將軍,快走吧!”

楊元慶一催戰馬,向內城牆奔去,當最後一名士兵奔過吊橋,長長的吊橋被鐵索高高地拉了起來,兩城之間出現一道寬四丈的斷崖,薛延陀軍無法逾越。

.......

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章 齊郡召將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4章 泊舟九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章 初使西域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5章 反奪虎牢第35章 計劃有變第6章 玄感起事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0章 敏秋賑災第24章 略施小計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7章 奇貨可居第6章 裴府家宴第31章 意外挾迫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6章 三策選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章 冤家路窄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8章 分配不公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2章 狼水伏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7章 京城遊俠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章 露出破綻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42章 捉虎不易第7章 羽翼已成第21章 雙猛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9章 南下清河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0章 遷都角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9章 平陽郡主第8章 一點眉目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6章 一劍之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0章 痛苦抉擇第85章 最大讓步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78章 戰略撤退
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3章 唐廷決策第13章 河底練刀第17章 東山再起第2章 齊郡召將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13章 事態蔓延第34章 泊舟九江第98章 兩線危機第70章 漢中內訌第27章 金口已開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2章 兵部調令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6章 伴君如虎第16章 解囊救窘第33章 大軍壓境第1章 初使西域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25章 反奪虎牢第35章 計劃有變第6章 玄感起事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0章 敏秋賑災第24章 略施小計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22章 娶得佳妻第19章 邙山遇故第27章 奇貨可居第6章 裴府家宴第31章 意外挾迫第65章 緊急情報第36章 三策選一第63章 一支冷箭第13章 世充評榜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2章 冤家路窄第26章 嚴厲警告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5章 孤家寡人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8章 分配不公第126章 唐使到來第54章 把水攪渾第36章 朝會危機第4章 水勢漸深(下)第47章 金榜題名第32章 狼水伏擊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4章 會寧戰起第22章 戰略撤退第17章 隋胡大戰(上)第17章 京城遊俠第21章 初次談判第4章 露出破綻第15章 史蜀之毒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3章 走私線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6章 王庭之變第42章 捉虎不易第7章 羽翼已成第21章 雙猛大戰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9章 南下清河第92章 李靖初戰第42章 步步緊逼第35章 真相揭開第2章 宇文義子第10章 遷都角力第59章 兄弟分權第51章 八百壯士第49章 平陽郡主第8章 一點眉目第18章 追根究底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01章 隋突大戰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9章 出爾反爾第16章 資源危機第13章 引導消費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6章 一戰成名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6章 一劍之情第9章 底線突破第16章 伴君如虎第40章 痛苦抉擇第85章 最大讓步第85章 最大讓步第34章 推波助瀾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78章 戰略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