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禍福相倚

立刻有宮女和宦官在蕭後的座位前拉起一道幔帳,皇后接見大臣是可以,但不能直見,必須有所阻隔,甚至還會有史官在場,不過今天沒有,這裡不是皇宮,只有蕭後的十幾名心腹宮女和宦官,門口還站着四名武藝高強的侍衛。

楊元慶經過層層搜身,最後進入了蕭後房間,他上前一步,單膝跪下行禮,“豐州上鎮將楊元慶叩見皇后娘娘千歲!”

“楊將軍免禮。”

幔帳另一面,蕭後的語氣很平淡,她有身份,不會像她兒子楊暕一樣說一些有失身份的話,儘管她心中對楊元慶極爲不滿,但表面上看不出來。

“多謝娘娘!”

楊元慶站起身,垂手而立,蕭後澆過簾幔看了楊元慶一眼,楊元慶在亮處,她在暗處,她能看得見楊元慶的模樣,見他身材高大,一表人材,只是衣着有些寒酸,蕭後也曾經經歷過窮苦生活,對楊元慶的衣着並不在意,還好,楊元慶不是她想象中那和獐頭鼠腦的奸猾人。

“楊將軍,聖上賜你的天子劍呢?在外面侍衛手上嗎?”

依照蕭後的想法,她要沒收這把劍,改賜他良田美宅,她也是希望丈夫這樣賞賜,不料丈夫卻賜劍給他,最後這把劍惹出了事端。

楊元慶施禮道:“回稟皇后娘娘,臣知道不能帶劍覲見,所以那把劍臣沒有帶來。”

半晌,蕭後淡淡道:“那柄力在某和程度上代表了聖上,楊將軍持有它是沒有問題,但我很擔心,那柄劍到了某些居心叵測人手中,會損害到聖上的名譽,這樣吧!你把劍還給我,我另賜你良田美宅。”

楊元慶心裡很清楚蕭後這話的意思,無非就是針對今天府門口發生的事,還不知齊王是怎麼說自己壞話……如果他把劍就這麼交出去,就等於承認了齊王的污衊,劍,他可以不要……但這件事他必須說清楚,劍有名譽,他楊元慶同樣也有名譽。

“回稟皇后娘娘,劍是聖上賜予微臣,表彰臣的微功,如果娘娘覺得不妥,要收回劍,微臣也無話可說……但有一天聖上若問起臣……讓臣怎麼回答?請娘娘給臣一個明示。”

“聖上若問起……我自會解釋,你不團管。”

“娘娘的意思微臣明白,但臣總不能說,劍被娘娘收回,具體原因臣不知,這樣是對娘娘不敬,也是對聖上的不敬,希望娘娘能給臣一個……說法,讓臣能據實回答聖上的疑問。”

楊元慶的語氣很恭敬,話也說得很委婉,但他的態度卻很堅決……蕭後收走他劍可以,但必須給他個說法,他不接受保管不善,被居心叵測之人拿走的解釋,那種解釋根本站不住腳。

聖上任何一件所賜之物都會被居心叵測人拿走,那爲什麼別人的東西不收回,偏偏要收回他的劍?這明擺着就是指他用劍不當。

就在這時,齊王楊暕忽然從偏殿衝出,指着楊元慶呵斥道:“大膽賊臣,你敢威脅皇后娘娘嗎?”

楊暕色厲膽薄,他派人刺殺楊元慶,見他居然沒死,令他心中一陣膽怯,他不知發生了什麼事,那名宦官沒有向他集報,使他感覺到一陣不妙。

“當L,沒你的事,退下!”

蕭後不高興地輕斥兒子一句,她本來想一步步地追問楊元慶,卻被楊暕打斷了她的思路。

楊元慶卻抓住了機會,從腰間把軍牌摘下,放在面前,不卑不亢道:“這是臣的軍牌,請皇后娘娘一併收回。”

蕭後一愣,她立刻極爲不滿道:“楊將軍,你這是什麼意思?威脅本宮嗎?”

楊元慶搖了搖頭,“微臣不敢威脅皇后娘娘,微臣正是聽從了皇后娘娘之話,替齊王殿下着想,微臣想,皇后娘娘一定不希望齊王殿下揹負一個刺殺朝廷命官的罪名。、。

楊元慶這句話說得極爲犀利,也非常坦白,蕭後臉色一變,她狠狠瞪了兒子一眼,楊暕低下了頭,他心中一陣發虛,按照他的性格,他肯定是立刻駁斥,不承認有這回事,可是那名宦官沒有來向他回覆,他懷疑已經落入楊元慶手中,說不定還寫出什麼口供,這個時候他不敢把事情擴大,這也是他的小聰明之處。

蕭後是個極爲聰明的女子,她一下子便聽出楊元慶話中有話,她也知道兒子一向行爲不端,居然到了要刺殺楊元慶的程度,估計事情不是他向自己告狀那麼簡單。

她也意識到自己被兒子利用了,只是這是她最寶貝的兒子。

一邊是大臣,一邊是兒子,讓她十分爲難,蕭後回頭看了看兒子,楊暕眼中露出乞恰的目光,那是他小時候調皮後經常有的表情,蕭後心中一陣悸動,她彷彿又看到了兒子在孩童時牙牙學語的情形,看到兒子在搖籃裡笑容甜美的模樣,她嘆了口氣。

在沉吟片刻後,她心中感情的天平最終倒向了兒子。

“楊將軍,別的事情我不想過問,我就事論事,軍牌是朝廷之事,與我無關,你收回去,那柄劍你必須立刻交回來,你明白嗎?”

楊元慶見蕭後爲了兒子,連最起碼的是非公正都不講了,那也就是說,自己被楊暕殺死,她一樣會護着。

他能理解這和母愛,對一般女人這無可非議,但蕭後不同,她是母儀天下的皇后,天下人都是她的子民,她也可以選擇沉默,不要過問齊王和他楊元慶之間的恩怨,但她沒有那樣做,她依然命令自己交出劍,袒護兒子,在大臣和兒子的矛盾之間,她失去了最起碼的公正。

一和被侮辱的羞憤在楊元慶心中燃起,他骨子裡的勇烈被激發,他緩緩搖頭道:“請皇后娘娘把軍牌收走,劍我會一併交出,如果娘娘不願收走軍牌,那微臣還是大隋的邊將,這柄劍我應該交還聖上。”

“大膽!”

蕭後一聲怒斥,“楊元慶,你別以爲我不敢殺你,來人!”

幾名站在門口的侍衛一齊答應正要撲向楊元慶,就在這時,外面傳來宦官的一聲高呼:“樂平公主駕到!”

腳步聲響起,樂平公主楊麗華已經出現在門口蕭後的怒斥她遠遠聽見了,她已經聽楊昭說了楊元慶和楊瞰之間的矛盾,實際上這就是楊晾和楊昭之間的鬥爭,只是換了一種方式。

“皇后娘娘,究竟有什麼事忙這樣讓你發怒?”

楊麗華慢慢走到楊元慶旁邊,看了一眼楊元慶,淡淡問道:“Q……慶,是你惹惱了皇后娘娘嗎?”

“微臣不敢!”楊元慶行一市J道。

蕭後聽楊麗華稱呼楊元慶爲‘元慶,心中不由微微一怔聽她的口氣似乎他和楊元慶有點什麼瓜葛。

蕭後深知這個公主性格剛烈,手段強硬,不是好惹之人,她更擔心兒子會不會有什麼把柄落在楊元慶手中?

如果真有把柄,又被楊麗華抓住,一旦把柄公開,會對兒子的名聲不利,事情就有點嚴重了尤其這段時間聖上正在考慮太子之事,她不希望次子爲這些事而失分。

儘管她心中對楊元慶十分惱火,但這一刻她不得不冷靜下來她剋制住了怒火,若無其事地笑了笑道:“沒什麼,這個小將軍不太懂禮,我在教訓他。”

“是山”

楊麗華看了楊元慶一眼,嘆了口氣道:“這孩子還年輕,久在邊塞,不懂官場應對,更不懂宮中規矩,失禮也是難免,皇后娘娘母儀天下,就不要太計較他了。”

“他已十五歲,不再是孩子!”蕭後銳利的目光凝視着楊麗華。

“可對於我們,他依然是孩子。”

楊麗華的雙眸如海一樣深,蕭後銳利的目光在她眼中沒有起半點波瀾,她雞楊元慶和顏悅色道:“元慶,還不給皇后娘娘道歉!”

楊元慶立刻單膝跪下,行一軍禮道:“卑職不懂禮,頂撞了皇后娘娘,請皇后娘娘寬恕。”

楊麗華的水柔之力和楊元慶及時配合,就算蕭後心中再惱火也發不出來,她不得不給楊麗華一個面子,便點了點頭,“算了,就像公主所言,你對於我,還是一個……孩子,我不該和你計較,你又有救駕之功,今天之事就算了,去吧!”

“多謝娘娘千歲,卑職告退!”

楊元慶又向楊麗華行一禮,“多謝公主殿下。”

他慢慢退下,楊麗華一直望着他背影走遠,這才語氣誠懇的對蕭後道:“這孩子重情重義,對我有恩,我很喜歡他,他對娘娘有冒犯之處,還望娘娘看在我面子上,饒他一次。”

楊麗華做事滴水不漏,把蕭後可能會在事後報復楊元慶的路也堵死I了,逼得蕭後只能放下此事,“公主說到哪裡去了,我是堂堂的大隋皇后,怎麼會和一個,孩子一般見識,此事就此了結。”

楊麗華向她行一禮笑道:“我是今天主人,事務繁多,就先告辭了,改日再置酒向娘娘賠罪。”

蕭後親熱地拉着她手笑道:“一點小事,我們之間還用說什麼賠罪的話嗎?我知道大姐很忙,就不留大姐了。”

楊麗華點點頭,步履輕盈地走了,至始至終,她沒有和旁邊的楊暕說一句話,就好像不認識他。

楊暕原以爲能借用母親之力收拾楊方慶,沒想到最後竟一無所得,令他心中極爲不甘,他憤恨道:“楊元慶如此犯上,母后,我們就算了嗎?”

“此事與我無關,別把我扯上!”

蕭後冷冷地看了他一眼,“東宮未定,睞兒,我勸你這個時候不要得罪皇姑。”

楊暕碰了一鼻子灰,心虛地告退了,蕭後背着手在宮殿裡踱步,雖然她已經答應楊麗華不再過問此事,但今天發生的事還是令她心裡很不爽,尤其楊元慶借丈夫來壓她,更令她如鯁在喉。

這時,旁邊老宦官趙進賢陰**:“皇后娘娘,老奴覺得,楊元慶似乎缺乏家教啊!”

一句話提醒了蕭後,沒錯!她可以不找楊元慶的麻煩,但楊玄感和夫人鄭氏教子不嚴,他們有責任。

“你去一趟主殿,把楊元慶的母親鄭夫人給我請來,我要和她好好談一談育兒之道。”

()。

第32章 文道武途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8章 吳興沈氏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4章 引而不發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7章 回府風波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4章 酒樓告別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9章 西陘關前第7章 戰略對抗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章 齊王供奉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8章 反間之計第9章 我想學武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0章 朝堂之議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7章 古怪心思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9章 首鼠兩端第6章 秘密武器第48章 兩路奇兵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1章 誰爲主將第3章 黑臉魏刀第4章 露出破綻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2章 違禁生意第37章 被迫南撤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6章 糧價危機第9章 臨危下船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2章 一言九鼎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6章 少郎何人第9章 玄感之憂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章 帝王失信第46章 王庭之變第8章 太原募兵第47章 匪亂再起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章 神秘使臣第24章 安撫江南第42章 違禁生意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6章 一劍之情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分憂之臣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44章 爾虞我詐第13章 李密特使第12章 裴閥老謀第8章 臨戰前夜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1章 南陽事件第27章 金口已開
第32章 文道武途第20章 留在草原第38章 吳興沈氏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5章 計劃有變第14章 引而不發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7章 回府風波第39章 齊府隱憂第36章 鬥智鬥狠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4章 酒樓告別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9章 西陘關前第7章 戰略對抗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2章 齊王供奉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8章 反間之計第9章 我想學武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2章 被迫求援第24章 添把小亂第27章 金口已開第39章 父子攤牌第40章 朝堂之議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32章 龍有逆鱗第7章 古怪心思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4章 新的兵器第19章 首鼠兩端第6章 秘密武器第48章 兩路奇兵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1章 誰爲主將第3章 黑臉魏刀第4章 露出破綻第17章 被迫決戰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0章 將帥交心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2章 違禁生意第37章 被迫南撤第33章 猛將須陀第18章 情報之思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6章 糧價危機第9章 臨危下船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93章 待君入甕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2章 一言九鼎第61章 動之以情第18章 緊急情報第18章 裴閥態度第26章 少郎何人第9章 玄感之憂第24章 海寺之戰第18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140章 蕭樑烈女第2章 帝王失信第46章 王庭之變第8章 太原募兵第47章 匪亂再起第56章 漁翁李密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章 神秘使臣第24章 安撫江南第42章 違禁生意第63章 擺酒請客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6章 一劍之情第24章 略施小計第40章 軒然大波第25章 分憂之臣第34章 裴矩之策第23章 智取霍邑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44章 爾虞我詐第13章 李密特使第12章 裴閥老謀第8章 臨戰前夜第141章 聯姻條件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9章 關隴雙貴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42章 是功是過第61章 南陽事件第27章 金口已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