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少女憫秋

楊元慶一回頭,見正是那天打碎琺琅瓶的少女,便停住腳步笑道:“真巧,在這裡遇見你。”

“楊將軍,上次花瓶之事,真的謝謝你了。”

“沒事,那店主我認識,舉手之勞。”

“哎!都怪我不小心,那麼昂貴的花瓶,我一直很歉疚。”

說完她低低嘆了口氣,一雙如深潭般美眸裡涌起了深深的歉疚之意,她覺得很難爲情,這件事她已經告訴了祖父,可祖父只是淡淡說一聲知道了,便沒有了下文,讓她心中十分不安。

她的手指絞着挽在手臂上的帛巾,不知該如何開口,但有些話她一定要說,她低下螓首,小聲說:“你不要急,你替我墊的錢,我一定會還上,可能要過些日子,等我爹爹進京。”

楊元慶見她模樣兒楚楚可憐,也不由生出一絲憐香惜玉之心,便微微笑道:“就幾百吊錢,你不用放在心上。”

“怎麼才幾百吊錢,不是至少五千吊錢嗎?”裴敏秋一聲驚呼。

“那是他的賣價,賠他只用按進價便可,他那對瓶進價只要九百吊錢,賠一半五百吊就夠了。”

“才五百吊......”

裴敏秋早知道才五百吊錢,她們三個的積蓄湊一湊就有了,何必要告訴祖父,讓她提心吊膽這麼多天,她心中忿忿不平。

“那他怎麼說至少要一萬吊以上,嚇死我了,我兩天就沒睡好,你看看我眼中的血絲。”

裴敏秋指指自己眼睛,雖然她語氣很忿忿然,可心中卻歡喜得要炸開,她爲這五千吊錢這兩天愁得寢食不安,現在忽然縮小了十倍,讓她怎麼能不高興,眼中的喜悅之情已經流露無遺。

楊元慶看了一眼她的眼睛,沒有看見血絲,卻看見像朦朧輕霧籠罩在深潭之上的一對美眸,這確實也是睡眠不足的一種表現,如果她精神很好,她的眼睛應該是明亮如寶石,不過這種朦朧之態,又有另一種美。

“姑娘姓裴嗎?”

裴敏秋這纔想起不妥之處,欠別人錢,還沒告訴人家自己的名字,讓別人以後怎麼記債?

“我姓裴,名叫敏秋。”

“憫秋!是憐憫秋天之意嗎?”

他們不知不覺便走到廊橋上的涼亭,剛纔的幾名軍官已離去,涼亭上沒有人,他們走上涼亭,各在一頭坐下。

“本來是憫秋之意,但我五歲那年,一名算命先生說我八字中陰氣偏重,名字中最好不要帶憫、憐、愁、悲之類的字,所以祖父便將憫字改成了敏銳的‘敏’字,希望我長大後能變得聰敏。”

“敏秋!這個名字不錯,對秋天很敏感。”

楊元慶笑了起來,裴敏秋也抿嘴淺淺一笑,她又好奇地問:“楊將軍,一個瓶子從西域到中原就要漲價十倍嗎?”

“關鍵是要看西域哪裡?如果是涼州過來,最多漲一倍,如果是敦煌過來,漲三倍,疏勒過來漲五倍,可如果是從粟特或者大食、拂菻國之地過來,那就是十倍以上了,所以那對瓶子賣一萬吊也並不貴,主要是我認識店主,若不認識,他也不會答應按進價賠,姑娘明白了嗎?”

“我明白了!”

裴敏秋點點頭,她這才知道,原來店主答應按進價賠是因爲認識,而不是心黑,這人情就這麼值錢嗎?

“楊將軍去過粟特嗎?我看你對那邊好像很熟。”

“其實我上輩子去過。”

楊元慶半真半假地開了個玩笑,他又解釋道:“我沒去過,因爲我手下有個士兵是粟特人,他教我說粟特語、突厥語,也常常聽他說起那邊的風土人情,其實我真的很想去看一看。”

“我也想去,不過若有可能,我更想去看看草原。”

裴敏秋美麗的大眼睛裡充滿了對草原的期盼,“我聽爹爹說過,不去草原不知天地之寬廣,他讓我和哥哥們長大後一定要去草原看看,去草原騎馬,去喝馬奶酒,我還做過夢,變成一個草原少女,在河邊放羊,可以縱情地,無憂無慮的歌唱,天空藍得像寶石,我覺得那裡就像天堂一樣。”

楊元慶搖搖頭笑道:“那只是美好的一面,你卻沒有看見過草原可怕的一面,暴風雪到來時,那種可怕,簡直天地都要覆滅了,還有草原野狼,假如你被盯上,你只能拼命逃跑,騎馬跑三天三夜,假如你跑不動,被飢餓的野狼們追上,那你連骨頭都不會剩下。”

裴敏秋嚇得打了寒顫,眼中又變得恐懼起來,“那你...還喜歡那裡嗎?”

“我喜歡,因爲那裡有我的朋友,有我的部下,那裡其實就是我的家。”

楊元慶長長嘆了口氣,他望着天邊雲端上已偏西的秋日,夕陽將捲雲染得殷紅,就彷彿抹上了重重血色,這秋日血色又使他想起了北方的草原,此時應是朔風漸起,萬馬奔騰,瘦長的鬃毛在風中飄揚,.....

在京城的獨孤使楊元慶有點想家了,此時,他是多麼渴望能站在大利城頭聽號角嗚咽,能率領他的弟兄們在草原上縱馬馳騁,遠方是莽莽陰山,他們張弓搭箭,向倉惶而逃的西突厥探子追擊。

楊元慶的心境漸漸被秋日夕陽感染,夕陽投射在他眼中,彷彿有一朵火苗在燃燒。

半晌,他仰天長嘆一聲,“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大利城纔是我的家!”

楊元慶起身離去,也沒有和裴敏秋打招呼,裴敏秋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心中涌起一種莫名的滋味,她覺得自己能理解楊元慶心中的惆悵。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裴敏秋低低唸了兩遍,難怪他叫陰山飛將,她心中也被楊元慶的男兒熱血所感染,她又擡頭向楊元慶的背影望去,她那如深潭般的美眸裡開始變得明亮起來,閃耀着一種期盼的異彩,她期盼自己能去大利城看一看他的家,隨即她眼中的異彩又黯淡下來,這怎麼可能?

這時,不遠處傳來了年輕女子的聲音,“敏妹,我到處找你!”

一回頭,只見裴幽提着長裙匆匆跑來,臉上有些不太高興,楊元慶是背對她,她只看見妹妹在和一個軍官說話,雖然家族中並不禁止男女交往,但這種一男一女單獨坐在一亭,還是不妥,被那些長舌婦看見了,會生出很多閒話,以誤傳誤,最後害了妹妹的名聲。

裴幽比裴敏秋大三歲,很多方面她要更懂事一些,她知道這個妹妹剛從老家來,心地單純,還不懂得人言可畏,她格外地關心她一點,她剛纔去摘石榴,這一個不留神,她便和一名軍官坐在涼亭裡說話去了,她心中着實有些氣惱。

裴幽從小就是個火爆子脾氣,心中有事就藏不住,她一陣風似地衝進涼亭,斥責妹妹,“我到處找你不見,你卻跑到這裡和年輕軍官亂說什麼話,你怎麼事先不給我說一聲!”

裴敏秋嚇得慌忙站起,滿臉通紅地給她解釋道:“我一直路邊等你,正好楊將軍過來。”

“楊將軍?”

裴幽一愣,她一回頭,這才發現遠去的軍官竟是楊元慶,她心中的怒火就像丟進滾水中的雪團,一霎時便融化掉了,眼中的不滿也變成一絲遲到的懊惱,“怎麼.....會是他?”

.......

楊元慶和裴敏秋談了一席話,他心中覺得並不是那麼堵得難受了,其實他就想找人說說話,裴敏秋雖是個小娘,但頗善解人意,倒是一個不錯的聽衆。

楊元慶快步走出廊橋,前面是沿河的一條石徑,彎彎曲曲足有數十步長,靠河一面種滿了垂柳,柳葉已枯黃脫落,只剩下千絲萬縷在風中飄擺,而另一面是灌木從,再向山是一面斜斜土坡,被綠草覆蓋,斜坡頂上又有一座八角亭。

“元慶賢侄!”

一名身着繡花錦袍的中年男子從後面匆匆追上,楊元慶回頭,認出此人,是前兩天在鄭家見到的鄭善願。

“鄭世伯,有事嗎?”

鄭善願一直在尋找楊元慶,剛纔他在廊橋看見楊元慶和裴敏秋說話,便遠遠等在一棵樹後,等楊元慶走近,他才追上來。

“賢侄,那天我身體不好,也沒留你吃頓便飯,我心裡一直過意不去,這樣吧!明天中午,我請賢侄吃飯,你可一定要來。”

鄭善願一邊說,目光一邊偷偷地瞟向楊元慶腰間的磐郢劍,剛纔在府門口,他的位置偏遠,只聽別人驚呼,他卻沒看清,現在他看清楚了,果然是聖上的磐郢劍,心中疑惑萬分,楊元慶和聖上到底什麼關係,竟讓聖上賜劍?

楊元慶欠身笑道:“鄭世伯的美意元慶心領了,只是這幾天我有事情了,改天吧!而且元慶是晚輩,鄭世伯無須介懷。”

“不行!你不瞭解我這個人,心中有歉意,就一定要解決,否則,我會連續幾天睡不好覺,吃不下飯,這個面子一定要給我。”

鄭善願見楊元慶還在猶豫,便急道:“怎麼,賢侄連這點面子都不肯給我嗎?”

“那好吧!”楊元慶無奈,只得點點頭,其實也並不是什麼大問題,吃頓飯而已,只是這頓飯估計會吃得比較不自在。

鄭善願大喜,連忙道:“那我們說好了,明天中午,我在府中設宴等你,不見不散。”

他生怕楊元慶再反悔,轉身便走,片刻,消失在小路盡頭,楊元慶望着他走遠,只得無奈地搖搖頭,他不喜歡這種強人所難的應酬。

“楊元慶!”

山坡上忽然傳來一聲厲喝,楊元慶一回頭,不由大吃一驚。

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9章 唐軍西撤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1章 仇恨深化第5章 深藏不露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章 透露底線第4章 反客爲主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弔孝風波第11章 花開花落第7章 楊府貴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8章 連環布套第26章 咬金爭功第18章 百戰之功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7章 關隴暗箭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4章 李淵之憂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7章 士子云集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章 舌燦蓮花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4章 微服私訪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2章 河東紳商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章 李密抉擇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章 微妙來訪第37章 致命一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章 酒棚小遇第39章 承天廣場第6章 北地天鵝第2章 帝王失信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1章 新的靠山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1章 長孫又至第19章 夜攻河內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9章 齊府隱憂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9章 陌刀之秘第40章 意外之禮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章 齊郡召將第49章 唐軍西撤第43章 河口反擊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0章 夜入武房第34章 微服私訪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章 如期而至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章 楊廣之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章 兩猛相鬥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3章 夜襲飛狐
第24章 以信立身第50章 鴻門酒宴第49章 唐軍西撤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64章 宮外之音第11章 仇恨深化第5章 深藏不露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0章 緊急受命第3章 透露底線第4章 反客爲主第27章 李思楊慮第30章 蘄縣奇案第45章 唐相之危第8章 弔孝風波第11章 花開花落第7章 楊府貴客第58章 北市偶遇第88章 爭鋒相對第44章 拖延三天第28章 連環布套第26章 咬金爭功第18章 百戰之功第26章 離間之計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9章 獨孤之憂第47章 關隴暗箭第65章 北市買珠第24章 李淵之憂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7章 士子云集第45章 送君高招第52章 軒然大波第9章 舌燦蓮花第23章 夜襲飛狐第39章 妥協援兵第52章 北平船所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91章 突厥慶功第34章 微服私訪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7章 大舉東進第22章 河東紳商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0章 李密抉擇第97章 僞漢毒計第3章 微妙來訪第37章 致命一箭第37章 秦王求援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9章 意外來客第2章 酒棚小遇第39章 承天廣場第6章 北地天鵝第2章 帝王失信第37章 被迫南撤第27章 壟斷漕運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1章 新的靠山第56章 漁翁李密第32章 道士軍師第21章 長孫又至第19章 夜攻河內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2章 道士軍師第10章 糧船不到第39章 齊府隱憂第45章 兵壓江陵第20章 留在草原第16章 宇文告密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29章 陌刀之秘第40章 意外之禮第91章 突厥慶功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2章 齊郡召將第49章 唐軍西撤第43章 河口反擊第37章 密室收穫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0章 夜入武房第34章 微服私訪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章 如期而至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章 楊廣之憂第18章 垂死掙扎第16章 危機前夜第3章 兩猛相鬥第27章 拜訪沈家第23章 夜襲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