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形勢嚴峻

第三天中午,校尉武致遠率領士兵護衛着兩千餘名北逃難民抵達了榆林湖,難民皆已筋疲力盡,但想到突厥軍會追趕而來,畏懼之心使他們不敢休息,一路南逃,終於到了隋軍們所說安全地帶,看見了蔚藍如寶石般的湖水,兩千余男女老幼精神振奮,歡呼着向湖邊奔去,痛飲湖水,歡聲笑語響徹湖畔。

這時,一名士兵指着遠方大喊:“校尉,你看!”

武致遠看見了,只見數裡外有一座規模龐大的軍營,士兵們都一起大喊起來:“是軍營!”

出現在榆林湖畔的軍營只能是豐州軍,遠處一隊巡哨騎兵疾奔而來,片刻奔至眼看,他們驚訝地望着湖邊黑壓壓的數千難民,爲首軍官高聲問道:“是哪裡來人?”

武致遠上前拱手施禮,“在下是豐州軍駐榆林郡斥候校尉武致遠,奉楊督軍之命攔截北逃隋民歸來。”

軍官笑道:“果然是你們,總管有令,若你們回來,讓校尉前去見他,難民暫時進營安置。”

武致遠一下子愣住了,“總管來了嗎?”

“總管率軍抵達榆林,此時正在大營內,請跟我來吧!”

武致遠點點頭,交代手下把難民帶回大營,他催馬跟着巡哨官向大營奔去。

........

這是一座有兩萬精銳之軍的隋軍大營,由楊元慶親自統帥。

中軍大帳內,楊元慶站在地圖前,神色嚴峻,十幾天前,幾名從突厥過來的商人都帶來了同樣的消息,突厥各部落正在大規模集結,這是突厥即將發動大規模軍事行動的先兆,令楊元慶深感憂慮。

自從前年秋天,始畢可汗利用弓箭之利大敗北突厥烏圖部,使突厥形勢發生了逆轉,烏圖部被迫遠遁劍河北方,對始畢可汗的牽制能力大大減弱,而以始畢可汗的強大,他已經能夠同時兩線作戰,對南方的威脅日益增大,首當其衝便是給楊元慶的壓力,此時豐州軍的勢力已經都東擴到榆林郡,這也使楊元慶承受突厥的攻擊面大大增加,再加上屈突通部署在延安郡的五萬大軍,他竟有腹背受敵之勢。

一旦始畢可汗集結完畢,大軍南下,富庶的豐州首先就是他攻擊的目標,儘管豐州可以動員十萬民團兵和六萬正規軍,但和突厥四五十萬大軍相比還是非常吃力,就算豐州利用黃河防禦住了突厥的進攻,那榆林郡的河套地區怎麼辦?五座新建的縣城也必將毀在突厥人之手,將嚴重影響他的東進戰略。

楊元慶非常憂慮,按照他的經驗,從突厥集結到發兵一般耗時一個多月時間,就算始畢可汗地域廣闊,兩個月也夠了,再加上路上行程,那麼突厥大軍抵達大隋的時間將是七月中旬到八月初之間。

現在是五月下旬,最遲兩個月後突厥大軍就將抵達隋突邊境,要對付突厥的大舉南下,只能用舉國之兵,可是楊廣怎麼可能答應他的建議呢?

這時,帳外親兵稟報:“總管,去攔截逃民的斥候校尉到了。”

“令他進來!”

片刻,武致遠快步走進大帳,單膝跪下道:“斥候校尉武致遠參見總管!”

楊元慶笑了笑問:“你任務完成得如何?”

“回稟總管,卑職率弟兄在白道攔截住了兩千餘逃民,並和突厥軍惡戰一場,卑職以兩百人對五百人,斬敵兩百七十人獲勝。”

“那手下弟兄損失多少?”

武致遠嘆了口氣,“陣亡六十二人。”

楊元慶點點頭,“陣亡的弟兄我會厚加撫卹,這次你們的軍功也會嘉獎,我找你來是爲另一件事。”

楊元慶揹着手走了幾步問道:“你們繳獲的突厥兵甲還在嗎?”

“回稟總管,都帶來了。”

“很好,你去取幾副過來。”

“卑職遵命!”武致遠行一禮,退下去了。

楊元慶又立刻吩咐道:“去把幾個督軍和李司馬都找來。”

不多時,楊家臣等四名督軍和李靖都來到了中軍大帳,武致遠也取來了四副兵甲,包括突厥士兵的皮甲、長矛、刀、木盾和弓箭,一名突厥士兵完整的裝備。

“大家看看吧!這就是突厥士兵的裝備,再和隋軍裝備對比一下。”

衆人都圍上來,除了皮甲沒有變化外,其他兵器都和從前不同了,雖然黠嘎斯出產優質的迦沙刀,但那畢竟是少量,只有突厥可汗的近衛軍才能裝備,一般突厥士兵的刀、矛和盾牌質量都比較差,但他們現在看到的,卻是做工精湛,鐵質上乘,比隋軍兵器差不了多少,尤其弓箭,簡直就是質的飛躍。

楊元慶拾起弓箭,張弓搭箭向遠處射去,箭力強勁,竟射出百步遠,隋軍的弓箭也不過如此。

每個人的心情都變得異常沉重,事實擺在他們面前,由不得他們不信,突厥的武力加上他們的兵器,使他們變得更加強大。

楊元慶卻笑了笑,“各位稍等,我馬上就回來。”

楊元慶向後帳走去,片刻,後帳走出一名渾身鎧甲的武士,厚重的鎧甲把全身包裹嚴實,只露一對眼睛在外面,他手執一把兩邊開刃的長刀,做工精湛,長一丈五尺,武士每走一步都沉重無比,彷彿大地都震動起來。

衆人都愣住了,這是何人?這時,重甲武士笑道:“你們不認識我了嗎?”

聽聲音,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楊元慶,李靖上下打量楊元慶,他若有所悟,驚訝道:“總管這是要對付騎兵!”

楊元慶笑道:“準確地說,是對付突厥騎兵,大家隨我去做個試驗。”

他緩緩向帳外走去,衆人跟在他身後,李靖有些明白了,楊元慶手中的兩刃長刀,漢朝叫斬馬劍,現在叫做拍刃,但他見過的拍刃要比楊元慶手中的笨重,沒有他手中拍刃這般輕盈精巧。

“大家記住,我現在是重甲士兵,我手中兵器叫陌刀,大家可以想象,我身邊有一百名同樣的重甲兵,和我並肩站成一排。”

楊元慶在大帳前站定,他大喝一聲,“來吧!”

只見遠處幾名親兵騎馬疾奔而至,他們一起向楊元慶張弓射箭,數支箭射在楊元慶身上,‘當!當!’彈開,卻射不透他的重鎧,三匹戰馬越奔越近,向楊元慶直撞而來,中間一匹馬正對準他,烈馬奔騰,眼看就要撞上,馬上親兵猛地跳下馬,其他兩匹馬從他身邊擦身而過,只剩一匹戰馬向他迎面衝來,衆人一片驚呼。

楊元慶大喝一聲,只見一道寒光閃過,戰馬脖頸竟被他一刀劈爲兩斷,巨大的衝擊使他連連後退幾步,但最後站穩了,馬血噴濺他一身,這一刀楊元慶足足練了三天。

這驚心動魄的一幕使所有士兵和將領都驚呆了,半晌,李靖輕輕鼓掌,緊接着響起一片雷鳴般的掌聲,衆人都明白了,這種重甲陌刀兵正是剋制突厥騎兵的利器,數百重甲陌刀兵站成隊列,將是突厥騎兵的噩夢,這就是魔高一尺,道卻高一丈,就算突厥人學會了隋軍的弓箭,但隋朝依然會有更強大的武器。

親兵們把馬屍搬走,楊元慶將重甲取下,對衆人笑道:“早在一年前我就開始着手準備了,大家想一想,這一年誰不在?”

楊家臣脫口而出,“楊思恩!”

衆人一想,確實如此,已經快一年沒有見到楊思恩了,楊元慶點點道:“去年二月,我在全軍和民團中挑選身高力大之人,一共挑選出三千人,楊思恩在秘密之處訓練他們,相信會給大家一個驚喜。”

衆人的眼睛都亮了起來,想象着三千名和楊元慶一樣的重甲士兵列隊出現,這是何等的威猛壯觀。

.........

衆人都退了下去,大帳內只有李靖一人,李靖拾起楊元慶的陌刀,在帳中揮舞幾下,不住讚歎,“好刀!”

楊元慶在一旁淡淡笑道:“這樣的陌刀,天下只有這獨一無二的一把。”

李靖一怔,“你不是說楊思恩率領三千士兵在苦練嗎?”

楊元慶苦笑了一下,“這個沒錯,人有,鎧甲也有,就是沒有陌刀,我招募來的刀匠只能打造普通的拍刃,造不出我手中的陌刀,這樣的話,威力就會減弱至少兩成,非常遺憾。”

李靖聽得一頭霧水,疑惑地問:“若造不出,那你這把陌刀是哪裡來的?”

“這是半個月前,我命張亮從京城請來一名制刀高手,叫王仲生,號稱軍器監第一刀匠,這把陌刀就是他用三天時間將一把普通拍刃改造而成,只是要在兩個月內改造三千把,時間上來不及了。”

說到這裡,楊元慶嘆息一聲,“事實上,就算三千人都用和我一樣的陌刀,可僅靠豐州的實力,要對付四五十萬突厥大軍,還是抵擋不住,我今天只是給大家鼓舞一下信心罷了。”

李靖眉頭一皺問:“總管怎麼知道是四五十萬大軍,萬一是十萬或者二十萬軍隊呢?”

楊元慶搖了搖頭,“若二十萬以下,他自己牙帳附近就有,根本用不着去各地集結軍隊,突厥現在有帶甲士五十萬,他要留十萬防禦烏圖部,那我推斷,他這次帶兵南下應該在四十萬左右,而且他如果是準備對付烏圖部,那他應該在北方行宮處集結,而不應在牙帳聚兵,所以南下的可能性有七成。”

李靖沉思了片刻,笑道:“雖然形勢很嚴峻,但總管率兩萬軍來榆林郡,我總覺得你應該有了應對之策。”

楊元慶無可奈何道:“應對之策沒有,但我想到了一招險計,想再和你商量一下。”

...........

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9章 敦煌風動第8章 天下十猛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4章 緊急應對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3章 走私線索第9章 底線突破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2章 局勢複雜第35章 真相揭開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7章 京城遊俠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0章 朝堂之議第6章 北地天鵝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6章 以毒攻毒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5章 軟硬兼施第36章 鬥智鬥狠第30章 關中應對第8章 分配不公第47章 線娘進京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章 攻心爲上第9章 舌燦蓮花第50章 鴻門酒宴第38章 楊廣之怒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2章 收穫不菲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41章 高麗水師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6章 夜探胡營第37章 凌晨偷襲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章 透露底線第22章 南壓李淵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金精賭彩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章 敵後戰線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弔孝風波第2章 敵蹤初現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章 黑夜突破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4章 真假使者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章 以小欺老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章 意外收穫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1章 蠅頭小利第2章 老奸巨猾第51章 玄感之死第58章 蕭後心思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9章 泄露天機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章 深藏不露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3章 世充評榜第94章 紫河鬼谷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4章 微服私訪第33章 收買人心第9章 一名小兵第43章 河口反擊
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9章 敦煌風動第8章 天下十猛第34章 裴矩之策第65章 蕭後心機第13章 深巷小宅第34章 緊急應對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4章 目光深遠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3章 智取霍邑第13章 走私線索第9章 底線突破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2章 局勢複雜第35章 真相揭開第30章 尉遲抉擇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7章 京城遊俠第33章 攻城前夕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40章 朝堂之議第6章 北地天鵝第26章 一戰成名第47章 災情初現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1章 仇恨深化第18章 追根究底第16章 以毒攻毒第23章 殺機暗伏第35章 軟硬兼施第36章 鬥智鬥狠第30章 關中應對第8章 分配不公第47章 線娘進京第45章 援軍到來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章 攻心爲上第9章 舌燦蓮花第50章 鴻門酒宴第38章 楊廣之怒第43章 階下之囚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7章 疑兵之計第22章 收穫不菲第55章 兩座崔府第25章 狹路相逢第41章 高麗水師第90章 大戰悄至第31章 夜授密旨第20章 邊疆奏摺第29章 運籌帷幄第16章 夜探胡營第37章 凌晨偷襲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章 透露底線第22章 南壓李淵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2章 極度被動第55章 談婚論嫁第33章 金精賭彩第44章 公主阿蠻第16章 解囊救窘第9章 敵後戰線第11章 仇恨深化第8章 弔孝風波第2章 敵蹤初現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5章 黑夜突破第30章 娶妻當慎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4章 真假使者第32章 被迫西撤第4章 以小欺老第15章 更深之秘第2章 意外收穫第52章 北平船所第31章 蠅頭小利第2章 老奸巨猾第51章 玄感之死第58章 蕭後心思第53章 建德求和第39章 泄露天機第63章 一支冷箭第29章 金刀贖奴第43章 苛刻條件第5章 深藏不露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3章 都市買禮第13章 收復齊郡第13章 世充評榜第94章 紫河鬼谷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30章 玄感回京第24章 朝堂對質第34章 微服私訪第33章 收買人心第9章 一名小兵第43章 河口反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