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上元燈會

上元節也就是今天的元宵節,是世俗百姓賞燈的節日,隋帝楊堅注重節儉,不喜鋪張奢華,因此隋朝初年的燈節遠不如隋末時的繁華和盛大。

但今年楊堅破了例,准許民間自發組織燈會,再加上高麗戰事平息,物價回落,惠及民生,使京城民衆格外興致高昂,也使今年上元燈會格外盛大。

早在五天前,三個主要賞燈之地便開始佈置,一個是利人市,一個是都會市,再有便是朱雀大街,民間燈會,官府並不干預,官府的任務是維持燈會秩序。

家族、商人、學校、寺院、王公、貴族這些都是燈會的主力,在京城,稍有勢力的家族都會擺下燈臺,以顯示家族的存在,他們要的存在,要讓賞燈人知道他們家族的存在。

而商人要的卻是利,他們會利用燈會的機會再發一筆賞燈財,各種美奐絕倫的花燈,不過是他們招攬客人的道具。

學校、寺院的花燈,其實也是一種擴大自身宣傳,學校希望招到更多的學生,寺院則希望引來更多的香客。

其實說穿了,上元燈會也就是一個名利臺,天下熙熙,皆爲名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去。

而真正享受快樂的,卻是那些無名無利的平頭小民,他們只爲觀燈。

天剛擦黑,妞妞便急不可耐地敲元慶的門,他們已經不住在楊府,而是住在距楊府百步外的一條叫蓑衣巷的小巷中,他們在宅子在巷子最裡面,是一棟佔地一畝四分的小宅。

宅子房間不多,一共只有七間,呈‘曰’字型結構,前後兩個大院子,是典型的四合院,用劉二嬸的話說,前面可以養雞,後面可以種菜,在元慶和妞妞的眼中,卻是前面可以練刀,後面可以射箭。

但讓沈秋娘一眼看中的,是兩株亭亭如蓋的大樹,前面是百年老桂,後面則是繁盛茂密的老杏樹,兩棵老樹使這棟宅子充滿生機。

但出乎沈秋娘意料的是,這座宅子他們並沒有花錢,而是楊府已經買下,送給她們母女,作爲她撫養元慶七年的報答。

這種報答她不想要,她不是爲了報答而撫養元慶,只是她心中一樣充滿苦澀,天鵝總有長硬翅膀、振翅高飛的一刻,得知元慶即將出徵突厥的那一晚,她一夜都沒有睡着,元慶這一去,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來?

她既爲元慶即將遠離而難過、不捨,可又爲他的決定而驕傲,她的孩子終於長大,將獨自展翅去迎接風雨的考驗。

她決定好好地生活,不讓自己和妞妞成爲元慶的牽掛。

沈秋娘並沒有表現得過多傷感,而是每天變着花樣給元慶做他最喜歡的菜餚,今天是正月十五,今晚賞花燈將進入高潮,沈秋娘特地早早做飯,準備帶着兩個孩子早早出門觀燈。

“元慶哥哥,好了沒有!”

妞妞急不可耐地拍打元慶的房門,她今天打扮的很漂亮,穿上她唯一的一件綢緞長裙,上身穿厚厚的襦衣,烏黑的長髮梳成兩根辮子,又圈成雙環,她肌膚雪白,母親又特地給她畫了淡妝,貼上八朵絹花,更顯得她姿容俏麗、浮翠流丹。

儘管她的身材和打扮都應該是一個懷春少女,但她的一舉一動還是童氣十足,她像一隻火燒了尾巴的兔子,不停跳腳敲元慶的門,怨聲滿院。

“你到底在做什麼?磨磨蹭蹭,難道你也在化妝嗎?”

房間裡元慶卻是在算帳,他要出征,不知兩年還是三年才能回來,他必須要安排好嬸孃和妞妞的生活,他們一共有三十兩黃金和二百吊錢的積蓄,買傢俱和各種家居用品又花掉百吊錢。

另外楊玄挺當楊府管事後,又按照族規,庶子一月最低十吊錢的標準,將欠缺元慶七年的月錢都一次性地補給了他,一共是六百吊錢。

這樣他們手上就有三十兩黃金七百吊錢,這筆錢元慶將全部留給嬸孃和妞妞,他考慮過,就算妞妞築基的藥錢和生活費加起來,這筆錢也足夠讓她們用到自己回來。

同時沈秋娘又找到一份很不錯的差事,她炮藥制丹的技術非常好,楊玄挺便介紹她去京城最大的藥鋪慈濟堂做藥娘,每月能掙十五吊錢,這樣她們母女的生活就真的無憂了。

按照元慶的想法,最好三十兩黃金壓箱底,以備亂世時救命所用,七百吊錢積蓄和嬸孃每月的薪水也能讓她們母女過上不錯的生活,而且他還會關照楊玄挺要時不時來關心一下她們母女的生活。

這些,在他出徵前,都要一一安排好,這樣他才能放心北征。

“元慶,好了嗎?就等你了。”這是嬸孃也在催他了。

“好了!好了!”

元慶將算帳的紙收起來,隨手將一把匕首插進皮靴裡,開門出去。

沈秋娘依然穿着她的布裙,臉上不着脂粉,依然是端莊秀麗,氣質溫婉高雅,她剛剛給丈夫燒了紙,眼角淚痕還在。

妞妞卻不高興地撅起了小嘴,“元慶哥哥,我叫你半天不出來,娘一叫你就出來了,明顯是欺軟怕硬。”

沈秋娘笑着屈指在女兒頭上敲一下,“胡說什麼,你娘什麼時候硬過了?”

妞妞抱頭,脖子一縮,“娘,你這手指關節還不硬嗎?”

元慶連忙撓撓頭笑道:“我剛纔是在練功,最後時刻,所以耽誤了,走吧!妞妞,良臣美景,少男懷春,咱們看燈去。”

“元慶哥哥,一般是說少女懷春吧!”

妞妞臉忽然一紅,頓時又羞又急,向元慶抓去,“你這個死牛頭,又故意繞我了,看我不掐死你!”

元慶抱頭便逃,一邊逃一邊叫喊:“嬸孃,是她自己想歪了,不怪我啊!”

“你還敢胡說!”

兩人飛奔跑出門,沈秋娘微笑着看他們奔遠,她將院門鎖上,一家人高高興興看燈去了。

.........

夜幕初降,大興城已是燈火輝煌、人潮如海,數十萬京城民衆攜妻扛子,出門觀燈。

京城三條觀燈主線朱雀大街、都會市、利人市此時已是燈光璀璨,照如白晝,如果從高空下望,整個大興城便出現一個巨大的亮麗臉譜,都會市、利人市是一雙眼睛,而朱雀大街便是長長的鼻子,格外壯觀。

去年沈秋娘帶兩個孩子逛的是朱雀大街,今年他們早就定好,逛都會市的花燈。

都會市此時也同樣是人山人海,人挨人、人擠人,在道路兩邊都是千姿百態的花燈,巨船燈、牡丹燈、童子拜觀音、天女散花燈、壽星燈、雙牛耕田燈、嫦娥奔月燈等等等等,各種花燈造型精美絕倫、栩栩如生,在燈光映照下,光輝奪目、流光溢彩,令人美不勝收,整個都會市內都彷彿變成了花燈與人的海洋,所有人都沉浸在節日的喜慶之中。

一羣羣孩子提着燈籠,從人羣縫中鑽過,成羣結隊的少女也牽着手,一會兒站在美女燈前評論,一會兒又圍在賣小掛飾的小攤前,一會兒從人羣中奔過,笑聲流滿一路。

在一家小攤鋪裡,元慶在陪妞妞買頭飾,紅銅打製的簪釵雖然沒有金釵那樣熠熠發光,但也做的精緻絕倫,令人讚歎。

雖然元慶早就打算向給妞妞和嬸孃一人買一支金釵,但在嬸孃的堅決反對下只得放棄,妞妞因此不高興一天,她盼金釵已經好幾年,可畢竟還是童心,眼前這麼多精美的頭飾讓她看得眼花繚亂,早忘了對金釵的期盼。

“元慶哥哥,你看我買哪一個好呢?”妞妞手上已經拿了十幾支銅釵,她每支都想要,可娘只准她買一支,她急得叫喊起來。

“小妹妹,這支最好!”

不等元慶反應過來,賣釵的婦人已經從她手中挑出一支,是一支雙鳳戲珠釵,兩隻栩栩如生的鳳凰迎面展翅,在它們面前是一顆黃豆大珍珠,打造得精巧絕倫。

“阿嬸,我就要這支。”這支雙鳳釵是她第一眼看中,她異常喜歡。

“小妹妹,我來幫你戴上。”

賣釵婦接過釵子替她插上頭髮,“好烏黑的秀髮!”她由衷讚道。

賣釵婦看一眼元慶,又低聲在妞妞耳邊笑道:“小妹妹,你也要給情郎哥哥買一隻貼身護心鎖,這樣纔會把他的心永遠鎖住。”

賣釵婦久歷人情,她早看出他倆不是親兄妹,親兄妹哪有帶名字喊哥哥的,妞妞臉驀地一紅,連脖子都紅透了。

“阿嬸,你別胡說了,他是我哥哥。”

嘴上雖然扭捏,可目光卻偷偷瞄向旁邊的一堆銅護心鎖。

“阿嬸,這邊算帳。”

另外幾名少女也買了幾件首飾,要算賬了,賣釵婦連忙過去給她們算帳,趁這個空,妞妞已經從一堆銅鎖中挑出一隻刻有‘蒼天護佑,百戰百勝’的將軍鎖,這隻給元慶最合適,緊接着她又給母親挑了一支綵鳳釵。

“妞妞,看中了嗎?”元慶跑上來笑問道。

他剛纔被一隻璀璨的燈輪吸引去注意力,沒有發現妞妞的心思已經有悄然的變化。

“好了!好了!”

妞妞慌忙將幾件首飾捏住,不讓他看見,又催促元慶,“你去找娘,別走丟了,這邊我來付錢。”

“嬸孃剛纔還在那邊,我去看看。”

元慶快步跑去了,賣釵婦那邊算好帳又調轉身過來,笑吟吟問:“小妹妹,選好了嗎?”

“好了,就這三樣。”

她手掌攤開,兩支釵,一隻銅鎖,她的臉紅得像柿子一樣,聲音比蚊子還要低,“阿嬸,多少錢?”

“一共六十錢!”

賣釵婦看見她手中銅鎖,會意地笑了,羞得妞妞簡直無地自容,她慌忙打開手袋,把三件銅飾放進去,怦怦亂跳的心才平息一點點,她抓出幾把錢,匆匆數了數,遞給賣釵婦,“阿嬸,給!”

“小妹妹,錢正好啊!”

賣釵婦見妞妞要走,又叫住她,“小妹妹!”

“阿嬸,還有事嗎?”

賣釵婦取出兩枚銅戒,笑眯眯遞給她,“這是靈犀戒,送給你和情郎哥哥。”

“謝謝阿嬸!”

妞妞一把捏住戒指,像只被燒了尾巴的小兔,一溜煙跑進人羣中不見了,賣釵婦見她羞得可愛,眼中露出溫馨的笑意,又一個小娘長大了。

.........

“妞妞,我正要去找你。”

元慶迎面跑來,一把拉住她的手就往回奔跑,“百戲馬上要遊行了,我們快去!”

妞妞細嫩白皙的手從三歲起就被元慶抓住,從來沒有任何感覺,可今天她第一次覺得元慶哥哥的手竟是這麼溫暖有力。

她心中又羞又緊張,漸漸地,她的心中也被一種快樂充滿,像小鳥一樣和他並肩奔跑起來,兩人牽着手向遠方燈火最璀璨處跑去。

遠處,一隊百戲藝人正遊行而來,他們有的踩着高蹺,有的噴雲吐霧,時而百鳥朝鳳,時而羣獸鬧春,引起兩旁觀燈民衆一片雷鳴般的掌聲和喝彩聲。

這是開皇十九年的上元之夜,這一年元慶已胸懷萬里,妞妞卻情竇初開,大隋王朝已到武力最強盛之時。

...........

【今晚能破八千票否?】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1章 灞橋秋色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章 利益之誘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4章 被迫抉擇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9章 舌燦蓮花第2章 家法伺候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老奸巨猾第24章 等待機會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0章 娶妻當慎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8章 盛名之禍第4章 天下大變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4章 聞喜裴氏第6章 秘密武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0章 備戰高麗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0章 以命威脅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2章 被迫求援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7章 欲加之罪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章 風雨前夜第2章 聖旨東至第37章 欲加之罪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8章 意外消息第9章 利益之爭第21章 危機重重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9章 蕭後召見第19章 離別之酒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7章 致命一箭第59章 兄弟分權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章 欺人太甚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章 家法伺候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章 出兵風波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8章 東線突破第6章 梳理上谷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7章 奪取河陽第4章 佳夕如夢第27章 奪取河陽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章 借兵突厥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0章 驕將爭功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71章 北市試錢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0章 禍水東引
第1章 灞橋秋色第21章 匪夷所思第31章 裂痕初現第4章 利益之誘第34章 知己知彼第44章 被迫抉擇第59章 暗度陳倉第49章 敦煌風動第36章 各有選擇第19章 勢力擴張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9章 首鼠兩端第31章 楊素教孫第46章 褚氏父子第40章 權貴施壓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9章 舌燦蓮花第2章 家法伺候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3章 逃兵危機第2章 老奸巨猾第24章 等待機會第62章 雞肋之城第30章 娶妻當慎第90章 大戰悄至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28章 盛名之禍第4章 天下大變第23章 再見故人第24章 聞喜裴氏第6章 秘密武器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章 佳夕如夢第10章 備戰高麗第40章 羅高離心第20章 以命威脅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2章 被迫求援第40章 痛苦抉擇第37章 欲加之罪第63章 一支冷箭第3章 風雨前夜第2章 聖旨東至第37章 欲加之罪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17章 仁壽宮變(九)第29章 尋找軍資第28章 意外消息第9章 利益之爭第21章 危機重重第82章 收到假錢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79章 南郡兩事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9章 蕭後召見第19章 離別之酒第41章 兄弟爭功第26章 另有深意第37章 致命一箭第59章 兄弟分權第21章 背後較量(中)第115章 建成機會第18章 血腥鎮壓第20章 貨幣之源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章 欺人太甚第33章 洛陽兵變第2章 家法伺候第23章 豐州東擴第2章 出兵風波第10章 米酒事件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2章 威震突厥(上)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48章 東線突破第6章 梳理上谷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0章 驕將爭功第27章 奪取河陽第4章 佳夕如夢第27章 奪取河陽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6章 借兵突厥第21章 雙猛大戰第19章 蠢蠢欲動第30章 驕將爭功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71章 北市試錢第24章 安撫江南第21章 危機重重第25章 燕城大戰第13章 收復齊郡第43章 丹陽公主第11章 新官上任第40章 禍水東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