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家族之弊

隨楊玄感進關中的所有人都封了官職,惟獨謝思禮依然是幕僚的身份,沒有一官半職,而且已漸漸被排擠出決策圈,楊玄感基本上不再聽他的建議,這兩天楊玄感處於一種山窮水盡之時,謝思禮的求見便讓他想起當初獻計拿下關中之事。

“讓他進來!”

片刻,謝思禮走了進來,躬身向楊玄感施一禮,“參見楚公!”

“謝先生有什麼事要見我?”

楊玄感儘量保持一種客氣的態度,這時,楊玄感長子楊峻也出現了,他就在隔壁替父親整理文書,聽說謝思禮到來,楊峻心中生出了警惕之心,他沒有說什麼,在一個角落裡坐下,就彷彿一個監視之人,令謝思禮實在是不舒服。

他忍住心中對楊峻的厭惡,對楊玄感道:“卑職今天去拜訪了韋霽,想請他出山協助楚公。”

韋霽是韋氏家主,隋朝太常寺卿,他留在長安輔佐代王楊侑,長安城破後,韋霽便隱居在韋府中,楊玄感多次上門拜見,他都避而不見,楊玄感聽說謝思禮竟然見到了韋霽,頓時精神一振,若關隴士族領袖的韋氏家族肯支持自己,那麼必然會影響其他關隴士族也支持自己,局勢未必不能扭轉。

“他怎麼說?”楊玄感急切問道。

旁邊楊峻撇了撇嘴,他無法理解父親爲何還會興奮?父親幾次登門拜訪韋家都不見,謝思禮登門韋家便接見了,這不就是一種對父親的變相羞辱嗎?但楊峻沒有吭聲,他也想聽一聽謝思禮拜訪韋家的結果如何。

謝思禮欠身道:“韋閣老說,如果他出來接受官職也可以,但他有一個條件。”

“他有什麼條件?”

“韋閣老認爲楊家子弟佔據了太多的要職,他希望楚公至少削減六成以上,他說......”

“夠了!”

楊玄感一聲呵斥,面沉如水,韋霽不過是一個普通高官罷了。從前在朝中地位還不如自己,又不是高熲、蘇威這樣的泰山北斗,不過是仗一個名望家族,竟然要自己削減六成楊氏子弟,他有什麼資格提這樣的要求?此人不用也罷!

楊玄感心中極爲惱火,便冷冷對謝思禮道:“以後沒有我的許可,不準擅自去拜訪這些名門世家,去吧!這件事到此爲止。”

謝思禮心中嘆息。他是想借韋家之口來指出楊玄感最大的弊端和問題所在。楊玄感太倚重家族子弟,楊氏子弟幾乎把持了所有關中郡縣以及朝中要職,才引起關隴各大世家的極大反感。沒有一家願意爲楊玄感效力,如果這些楊氏子弟都很優秀也就罷了,偏偏大多數都是愚蠢貪婪之輩。拼命收刮民衆,令民怨沸騰。

‘如果楊玄感再不知返,他就會毀在家族的手中!’這是韋霽給他說的原話。

但楊玄感的固執和對自己的不信任,使謝思禮有些絕望了,儘管他是奉命來輔佐楊玄感,但他在楊玄感身上也下了極大的心血,楊玄感所創的基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他不希望楊玄感敗落,也不希望李淵奪走這份基業。

他長嘆一口氣。也不再行禮,站起身直接出去了,身後傳來楊玄感對他無禮的不滿,楊玄感重重哼了一聲、

“父親應該看透此人了吧!”

楊峻不失時機地插上了話,“父親三次拜訪韋霽,他都不肯見,而謝思禮去拜訪此人。他居然見了,這不就是在羞辱父親嗎?謝思禮憑什麼面子比父親還大?”

楊玄感心中煩躁,他擺擺手,“我已經不用此人,你也不要再提他。現在已經是四月底了,稅賦收入如何。可以滿足軍費支出嗎?”

目前楊峻出任戶部侍郎,主管關中錢糧收支,而戶部尚書是原上洛郡太守張濟,協助楊玄感東山再起的關鍵人物,張濟出任戶部尚書,但戶部大權實際上掌握在楊峻手中,張濟財權被架空,幾乎成了一個閒職。

不過楊峻曾擔任過多年上黨縣令,後來又出任禮部郎中,他擔任戶部侍郎倒也合格。

他連忙躬身道:“主要是扶風郡被竇氏兄弟控制,另外還有一些戶籍關係沒有理順,所以稅賦收入不理想,孩兒會盡快覈准戶籍,父親也要督促各縣徵繳稅糧,尤其不准他們隨意減免大戶的稅賦。”

楊玄感沒有說話了,他知道如果再深究下去,問題就出來了,是誰在隨意減免大戶的稅賦,是各縣縣令,那各縣縣令又是誰?楊家子弟,又繞回了剛纔謝思禮的建議。

楊玄感無奈地嘆了口氣,其實他也知道楊家子弟佔據高位要職惹人嫉恨,但他也沒有辦法,若不用楊氏子弟,他還能再相信誰?

..........

謝思禮從府中出來,正好遇到張濟匆匆走來,由於楊玄感官員不足,因此整個朝廷中樞只設尚書省,左右僕射也不要,楊玄感出任尚書令,下設六部尚書,張濟被封爲戶部尚書,掌管財權,可實際上財權是掌握在楊玄感兒子楊峻手上,他權力被架空,楊玄感心中有些過意不去,又封他爲京兆府尹,掌管長安兩縣治安。

“思禮,楚公在嗎?”張濟問謝思禮道。

“在的,我剛纔還見他,張尚書,出什麼事了嗎?”謝思禮見張濟一臉憤慨,便擔心地問道。

“每天都在出大事,如果他再不約束楊家子弟,我就不幹了!”張濟怒氣衝衝道。

又是楊家子弟,謝思禮嘆息一聲,拱拱手,揚長而去。

張濟一路疾走,今天下午發生一件大事,幾乎將他肺都氣炸了,如果楊玄感再不管,他就撒手不管,依然做他的上洛郡太守去。

張濟走到楊玄感書房前,侍衛替他稟報了,片刻他走進了書房,書房裡只有楊玄感一個人,他知道楊峻和張濟的關係不好,便讓楊峻從後門走了。

“達之兄怎麼一臉不高興,發生什麼事了?”楊玄感陪笑道。

“我知道你忙。如果是小事情我就不找你了。”

張濟坐下來,餘怒未消,滿臉難掩憤恨之色,“昨天晚上,感業寺發生了滅門案,七十個尼姑全部被姦殺,那三十個宮尼蹤影全無。”

楊玄感佔領長安後,爲了削減開支。便清理皇宮。放了一批宮女回家,但有一批宮妃都是從前被文帝幸臨過,年紀也不過三十出頭。楊玄感難以處理她們,便讓她們在感業寺集體出家,約三十人左右。

楊玄感吃了一驚。這確實是大事,畢竟是隋文帝的妃子,若被賊人劫走玷污,他楊玄感會被天下人指責,會引起公憤。

“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何人所爲?”楊玄感急問道。

“我是今天上午接到報案,追查了一天,終於找到了兇手,也找到了這批宮尼的下落。楚公知道是何人所爲嗎?”

楊玄感心中有種不妙的感覺,在長安能有如此大膽殺人且劫持宮妃,恐怕只有楊家子弟,他暗暗祈禱此事和楊家無關,緊張地問:“是誰?”

“是趙國公之子所爲!”

張濟冷冷道:“那批宮尼現就在趙國公府上。”

楊玄感的心一下子沉入深淵,趙國公就是他族弟楊玄敬,官拜潼關大帥。掌管五萬軍隊,負責潼關和蒲津關的防禦,他知道這個族弟好色,卻沒有想到他竟如此膽大妄爲,劫持宮妃。

“你去問他們要人沒有?”楊玄感怒問道。

“去了。被他的兒子命士兵打出來。”

張濟挽起袖子,露出胳膊上的一段青腫。楊玄感的面子再也掛不住了,驀地站起身,咬牙切齒道:“我親自去要人,我自會給達之兄一個交代。”

........

楊玄感親自率領五千隊軍包圍楊玄敬的府邸,楊玄敬的府邸就是原來楊昭的府邸,被楊玄感賞賜給了楊玄敬,獵獵火光中,數千士兵全副武裝,刀光閃亮,列隊站在大門臺階兩側。

一批女尼被士兵從府中搜了出來,一個個滿臉淚痕,楚楚可憐,一名校尉奔跑上來,“稟報楚公,宮尼都被找到。”

證據確鑿,楊玄感心中一陣惱恨,隨即令道:“讓她們上車,先送回宮暫時安置。”

這時,在一片叫罵聲中,楊玄敬次子楊嶺和一百多名手下被抓了出來,昨天晚上,就是他們在感業寺滅門,姦殺了七十餘名尼姑,搶奪了在此出家的三十名宮妃。

“你們這幫狗孃養的,放手!老子要全部宰了你們。”

楊嶺咆哮着,被幾名士兵反捆着手,抓了出來,楊嶺年約二十七八歲,本身不是一個紈絝子弟,也讀了不少書,但每個人的骨子裡都有善或惡的一面,當他的**不受約束,當他作惡沒有任何代價,他骨子深藏的惡魔便被釋放出來。

楊嶺被封爲武功縣公,出任左驍衛將軍,他仗着其父楊玄敬的權勢飛揚跋扈,無惡不作,他知道父親一直在打皇宮裡妃子的主意,但皇宮由謝映登掌管,防衛嚴密,他沒有機會。

他便將目光轉到了感業寺的三十名出家宮妃身上,昨天晚上將她們搶回府中。

楊嶺被按跪在地上,他一擡頭,發現馬上之人竟然是家主,滿臉怒氣盯着他,他囂張的氣焰頓時嚇得萎謝了,他很清楚自己做了什麼事,便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家主,侄兒只是頑皮,下次再也不敢,求家主饒我這一次。”

楊玄感也知道,這些族人再不約束真的不行了,這次是搶奪宮妃,還敢打張濟,張濟不僅是他恩人,還是起事的元老,如果不給張濟一個交代,不知會寒多少人的心,他決定利用此事殺雞儆猴,用楊嶺來警告越來越囂張的族人。

“閉嘴!”

楊玄感一聲怒喝,指着一百餘名手下道:“給我統統打死!”

又指着楊嶺,“將他拖下去,重打一百杖。”

士兵們如狼似虎,將一百多人按住亂打,哭嚎連天,片刻,將一百多名楊嶺手下全部打死,楊嶺雖只是重責,但由於他平時作惡太深,使士兵們心中極恨了他,很快,一個不幸的消息傳來,楊嶺在打到七十棍時支持不住,氣絕身亡。

.........

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章 老奸巨猾第23章 都市買禮第72章 闊綽請客第5章 上兵伐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55章 兩萬誘餌第31章 果斷殺伐第64章 宮外之音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5章 爭奪人口第52章 死不瞑目第8章 黑夜黑人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章 小妹何名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6章 危機前夜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2章 練武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7章 勇闖縣獄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1章 高麗水師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5章 談婚論嫁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48章 圍城打援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9章 引蛇出洞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章 客棧新友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2章 烽火狼煙第13章 收復齊郡第9章 一名小兵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章 如期而至第6章 夜襲柔遠第2章 出兵風波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6章 連夜撤軍第64章 趁火打劫第5章 咬金練箭第13章 世充評榜第6章 玄感起事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0章 玄感回京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21章 危機重重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3章 揚帆出海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1章 長孫又至第6章 瓦崗分家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更深之秘
第21章 誰威脅誰第2章 老奸巨猾第23章 都市買禮第72章 闊綽請客第5章 上兵伐謀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3章 攜子視察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5章 夜訪封宅第10章 李密抉擇第20章 君心似虎第55章 兩萬誘餌第31章 果斷殺伐第64章 宮外之音第27章 奪取河陽第21章 危機重重第46章 斷臂之仇第39章 意外來客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6章 少女憫秋第29章 引蛇出洞第23章 豐州東擴第35章 爭奪人口第52章 死不瞑目第8章 黑夜黑人第25章 初有收穫第38章 東路使者第28章 初遇建德第34章 卿卿我我第3章 小妹何名第36章 千里改錯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6章 危機前夜第82章 收到假錢第60章 大戰悄至第12章 練武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9章 東巡長城第17章 勇闖縣獄第91章 突厥慶功第41章 高麗水師第21章 北原謀生第55章 談婚論嫁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4章 河邊誤認第148章 難過新年第48章 圍城打援第89章 胡馬煙塵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9章 引蛇出洞第58章 穩住李唐第41章 弟高一籌第33章 跨境剿匪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章 客棧新友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2章 烽火狼煙第13章 收復齊郡第9章 一名小兵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章 如期而至第6章 夜襲柔遠第2章 出兵風波第19章 李氏父子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11章 合縱遇挫第33章 御房進諫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36章 連夜撤軍第64章 趁火打劫第5章 咬金練箭第13章 世充評榜第6章 玄感起事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9章 危機漸至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46章 落井下石第30章 玄感回京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21章 危機重重第15章 首鼠兩端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3章 揚帆出海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38章 知微見着第36章 走出迷惘第26章 一條記錄第10章 神秘馬賊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46章 攻克平壤第34章 知己知彼第12章 帝王心思第21章 長孫又至第6章 瓦崗分家第52章 請君入甕第15章 更深之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