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壯士秦瓊

經楊元慶沒想到會在這種情況下遇到秦瓊,這也是他景仰已人物,和單雄信的簡單交談中,他便知道,現在的秦瓊和他所知的秦瓊相差並不大.

秦瓊是瀛州刺史來護兒手下的一名低級軍官,他雖然軍職不高,但武藝高強,在山東一帶極爲有名,尤其他仗義疏財、事母極孝,贏得一個‘似孟嘗、賽專諸,的綽號。

不過演義上說秦瓊祖父是北齊領軍大將秦旭,父是北齊武衛大將軍秦彝,但實際上不是,他祖父叫秦方太,父親叫做秦愛,只是北齊地位不高的文官,但他家資鉅富,再加上秦瓊天資稟異,才練得一身高強的武藝。

但他仗義豪爽,好交天下英雄,卻和演義上完全一樣。

很快,楊元慶便第一次見到了秦瓊,他年紀約二十三四歲,身材高大強壯,臉色微黃,一雙虎眼炯炯有神,但目光卻十分沉靜,下頜留一縷短鬚,給人一種少年老成之感。

秦瓊話不多,單雄信已經給他說了楊元慶不惜得罪齊王楊,仗義救他之事,和單雄信一樣,秦瓊深知大恩不言謝的道理,他將感激放在心中,也坦然接受楊元慶叫他一聲秦大哥。

在利人市的‘酩酊醉鄉,酒肆中,單雄信置酒給秦瓊壓驚,對單雄信的豪爽仗義,秦瓊同樣也是感激肺腑,只是他和單雄信的交情深厚,彼此言語間還感覺不出這種感激。

但對楊元慶,他的感激之情還是按捺不住,流露於言表。

“元慶兄弟,這杯酒我敬你,感激的話我不想多說,你的救命之恩,我秦瓊會銘記於心。”

秦瓊站起身,雙手將滿滿一碗酒高高舉過頭頂,咕嘟咕嘟一飲而盡·又將酒碗翻下,滴酒不剩,他笑了笑,一擺手道:“元慶請隨意!”

楊元慶微微一笑·也將一碗酒一飲而盡,在草原,他喝酒比這個還要豪爽,引來單一信連聲讚歎:“元慶,好酒量!”

“單二哥可是小瞧我了,這一碗酒就叫好酒量?”

楊元慶眯起眼睛笑道:“在邊塞喝酒都是用皮囊,沒有碗·有一次和突厥牧民賭酒,我曾一口氣喝下三大袋馬奶酒,二十幾斤啊!那些突厥大漢當場舉手認輸,讓他們認輸,可不容易,可事後我卻酩酊大醉,睡了兩天兩夜才醒,他奶奶的·魚總管還打了我一頓板子,說我喝酒居然不叫他。”

說完,楊元慶仰頭大笑·秦瓊也被他豪氣所感染,也跟着大笑起來,一豎大拇指,“不錯,大丈夫心胸當如此!”

單雄信聽得滿臉羨慕,他重重一拍秦瓊肩膀,“叔寶,什麼時候咱們也去邊塞喝酒去?”

“將來有機會一定去,不過不是爲了喝酒,而是要建功立業·做一番大事。”

秦瓊從軍已經好幾年,因爲後臺不硬,普升艱難,一直令他鬱郁不快,這次京中公平選將,他十分心動·便千里迢迢趕來,不料卻傷了人命,雖蒙楊元慶相救,但他參加武舉的機會也沒有了,他的報名的考牒被縣衙拿走,不會再有機會,令他心中一陣黯然。

這時,單雄忠快步走上樓,單雄信大喜,連忙上前問:“都安排好了嗎?”

單雄忠點點頭,找個空位坐下,隨即將單雄信面前的熱茶一飲而盡,這才道:“放心吧!我已經把他們送出城,他們暫時去潞州二賢莊住一陣子,秦老爺子也不敢在京城呆了,託我把他的房子賣掉。”

單雄忠負責安置秦瓊族弟一家,以齊王獵奇的本性,得不到的女人,他不會善罷甘休,最好把他們送出京城。

楊元慶心中剛剛有個念頭,卻被單雄忠的到來掐掉了,他想把這件事推給晉王楊昭,讓他利用此人打擊楊,不料單雄忠卻把證人送走了。

但楊元慶心念又一轉,這件事若推給了楊昭,勢必會把事情鬧大,從而牽連到秦瓊,反而使他的人情落空,說不定還會把單雄信也得罪,此事不能兩全,不了了之是最好的結果。

楊元慶目光一瞥,見秦瓊神情黯然,他明白秦瓊的心病,便給他倒一碗酒笑道:“秦大哥不用太介懷,你所傷的人並不是普通民衆,而是齊王走狗,齊王不會准許官府立案,這件事最後只能是不了了之,並不影響你參加武舉。”

楊元慶的話無疑給秦瓊吃了一顆定心丸,畢竟打死人也是大案,如果能不了了之,那是最好不過,但秦瓊爲人謹慎,知道齊王不會輕易放

沉思片刻,秦瓊便道:“現在參不參加武舉倒並不重要,先看看再說,若形勢不妙-,就立刻離開京城。”

如果說齊王楊的頭號敵人是兄長晉王楊昭,那麼此刻他最恨的人就是楊元慶,灞上爭鬥,把他的心腹喬令則打斷一根肋骨,而今天又將他另一個得力手下庫狄仲琦射碎了肩骨,等於整個人就廢了。

楊呆呆地望着桌上一支鐵箭,憤怒、恐懼、擔憂、沮喪、懊悔,各種感受像打翻了五味瓶似的,在他心中翻騰。

他恨透了楊元慶,幾次壞他的好事,掃他的面子,眼前的桌子就像是楊元慶,他恨不得一刀便將楊元慶剁爲兩段,此時楊手中就握着一把刀,可是這一刀他怎麼也砍不下去。

憤怒在他心中只佔三成,恐懼和擔憂卻佔了七成,他的恐懼來源於大興縣令樓穆雲告訴他的一個細節,楊元慶竟然擁有父皇的磐郢劍,那可是皇租父賜給父皇的劍,一直都佩戴在父皇身上,父皇幾時把它給了楊元慶,這件事他竟絲毫不知。

楊元慶的身上還隱藏着多少秘密?紫金魚袋、磐郢劍,還有什麼?楊元慶究竟做了什麼,讓父皇如此恩寵於他,難道傳言中那件事情是真的嗎?仁壽宮救駕。

楊發現自己消息太閉塞了,很多重大的事情他都一無所知,比如這次殺賀若弼、元胄等人之事,他也是事後才知,可晉王楊昭居然是當事者之一。

楊頓時感到一陣焦躁不安·揹着手在房間裡來回踱步,遷都這麼重大的一件事,他竟然被邊緣化,而似乎他的大哥卻參與了·這讓楊煩悶不已,在重大軍國決策上失分,很可能會影響他的東宮之位。

而現在讓楊後悔的是,他今天不該去抓那個新婦,這件事楊元慶參與了,他會不會稟報父皇,或者把這件事捅給大哥·從而使大哥捏自己這個把柄,很多事情都在事後纔會讓楊感到後悔。

此時,楊唯一期望他的手下辦事得力,把那新婦一家滅口,消滅證據,正想着,樑師都匆匆走進,行一禮道:“殿下弟兄們去長興坊後才知道,那家人已經離開京城。”

“是被人藏起來,還是離開京城說清楚一點。”

“回稟殿下,是離開京城,有人看見他們一家出城,帶着很多東西,卑職也認爲,如果是被人藏起來,他們就不會帶那麼多東西,而他們家中值錢的東西基本都被搬空,說明他們是離開京城。”

樑師都的分析有理有據,讓楊一顆懸起的心稍稍放下他見樑師都目光不停瞟向桌上的鐵箭,便拾起箭遞給他,“這就是楊元慶的箭,你看看吧!”

樑師都接過箭,只覺手中一沉,果然是一支鐵箭他剛纔就發現這支箭不像是竹箭,也不像是木矢,原來真的一支鐵箭,讓他心中暗暗吃驚,他還是第一次見人用鐵箭,這需要多硬的弓才射得出?

“你說說看,憑這支箭,楊元慶用的是幾石弓?”楊問他道。

樑師都臉一紅道:“這個卑職確實判斷不出,殿下不妨問問其他三名供奉。”

“來人,去把幾名供奉給我請來。”

所謂供奉也就是楊的四名貼身侍衛,楊外出他們一般形影不離,也不會輕易出手,這四人都是地方豪強出身,主動投靠楊,想謀一個出身,樑師都是他們中武藝最低之人,但人很能幹,所以經常拋頭露面,而另外三人只負責保護楊,別的事情不會過問。

片刻,兩人走了進來,前面一人,膀大腰圓,長一張方臉,目光凌厲,尤其他的一對招風耳,讓人過目不忘,此人是涿縣豪強,名叫盧明月,號稱幽州百勝刀,刀法上很有造詣。

後面一人身材高得嚇人,身高至少是六尺六,肩膀寬闊,頭大如鬥,他的相貌極爲醜陋,面色靛藍,雙目暴出,貌似鬼怪,但他雙臂尤其長,彷彿有千斤之力,此人是河東汾陰人,姓薛名舉,年少時隨父遷到蘭州,家資鉅萬,爲蘭州一方豪強。

相貌雖醜,但薛舉武藝驍武絕倫,尤其精於箭法,薛舉一眼便看見了樑師都手上之箭,眼睛一亮,一把奪了過來,放在手中細細摩挲,眯起了眼睛,彷彿在感受鐵箭上的力量。

“你看出了什麼?”楊問到。

薛舉淡淡一笑道:“此人應該是魚俱羅之徒,我見過魚俱羅的鐵箭,和它一模一樣,天下用鐵箭者,只有魚俱羅。”

“還有呢?”

“此箭可穿甲裂盾,鐵箭入肩一尺,說明他只用三成之力,一般用鐵箭者,至少是要兩石以上強弓。”

“陰山飛將之弓我知道,是三石強弓。”旁邊一直不吭聲的盧明月緩緩說道。

“你對他了解多少?”楊回頭問盧明月。

盧明月話不多,卻能說到點子上,他笑了笑道:“此人十歲從軍,初爲火長,在突厥戰場上奪西突厥王旗而立大功,逐漸累功到偏將,他雖是楊素之孫,卻沒有受到楊素半點優待,比楊府那些平庸子第強上百倍。”

“我是問他的武功,你不要說這些,這些我都知道。”

楊聽盧明月語氣中有讚美楊元慶的意思,他着實有點不高興。

盧明月又不慌不忙道:“此人是張須陀之徒,後又拜魚俱羅爲師,學習騎射,武藝超然絕倫,號稱邊塞第一飛將,又稱爲陰山飛將。”

薛舉聽楊元慶竟然是南北雙刀之徒,他身子不由一震,眼中流露出驚訝的目光,隨即他的眼睛射出一道極爲期盼的目光,對楊道:“殿下,此人我想會他一會。”

楊點點頭,咬牙切齒道:“可以,我也是這個意思,此人辱我太甚,我一定要出這口惡氣。”

他向外看了一眼,有些不悅道:“那個大鬍子呢?怎麼還不來?”

提到大鬍子,薛舉臉上居然露出了一絲恭敬之色,“他下午就出去了,可能是有什麼事吧!”

“那就算了!”

楊又想起一事,便對他們三人道:“後天是我皇姑壽辰,我自然要去拜壽,由你們三人陪同我前往,你們有什麼事,自己先安排好,後天我不希望你們有事請假。”

“是!”三人答應一聲,便退下去了。

這時,楊才問在門口等候了半天的陳智偉,“你有什麼好消息告訴我?”

陳智偉施禮道:“回稟殿下,這兩天卑職和幾名瞭解楊家底細的人接觸了,知道了一些事情。”

“什麼事?”

楊坐下,端起桌上茶碗喝了一口,笑道:“說說看,我很有興趣。”

“殿下,楊素確實很重視這個楊元慶,當年爲他不惜休了賀若弼之妹。”

“不是那樣。”

楊擺了擺手,“楊素休賀若弼之妹不是因爲楊元慶,那些都是藉口,他真正的目的是和賀若弼劃清界線,賀若弼是我大伯之人,這一點我很清楚,還有什麼?”

“卑職發現了一件有趣地事,那就是楊家的矛盾。”

“什麼矛盾,你直接說下去,不要停。”楊有些不高興道。

“是!卑職聽知情人說,楊素雖然獨寵楊元慶,但在族中,楊素的兄弟和子侄對他獨寵楊元慶卻很不滿,因爲楊元慶是庶子,楊素獨寵楊元慶破壞了嫡庶長幼的族規,侵犯了嫡子們的利益,讓庶子們嫉妒,我聽說,楊元慶在楊府中很孤立,至今沒有人理睬他。”

楊點點頭,不錯,這個消息很好,讓他找到了爭取楊素支持的突破口,他滿意地笑道:“你屢立功績,我要好好賞賜你。”

陳智偉大喜,慌忙施禮道:“這是卑職應做之事,不敢居功。”

停一下,他又道:“卑職還有一件重要之事,新任齊王府倉曹參軍事已經到了,在等待殿下接見。”

楊眉頭一皺,“讓柳長史見一見就行了,還要我見做什麼?”

陳智偉上前攏嘴低聲說了幾句,楊眼睛驀地一亮,不由大讚道:“你小子行啊!這次真給我立大功了,他在哪裡?我現在就去見他。”

.........糹

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39章 重要情報第23章 都市買禮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2章 千金一箭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2章 壯士斷腕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1章 蠅頭小利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0章 米酒事件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8章 投票表決第41章 屈突中計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1章 風險悄至第58章 新婚回門第58章 宮亂之根第66章 碎葉求救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2章 交換條件第7章 羅藝告密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3章 李密特使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7章 收網之時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章 異牀同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1章 船中飛箭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64章 宮外之音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6章 考場意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章 深藏不露第2章 聖旨東至第9章 攻心爲上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7章 羅藝告密第7章 大利望族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62章 雞肋之城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章 苛刻條件
第18章 諫臣之死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39章 重要情報第23章 都市買禮第33章 棒打貴客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2章 千金一箭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2章 壯士斷腕第25章 海底之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1章 蠅頭小利第48章 東線突破第53章 脣槍舌劍第10章 米酒事件第75章 隋唐大戰(五)第18章 投票表決第41章 屈突中計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2章 血戰沙場第41章 屈突中計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3章 苛刻條件第91章 隋唐大戰(二十一)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1章 風險悄至第58章 新婚回門第58章 宮亂之根第66章 碎葉求救第6章 養虎生患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2章 交換條件第7章 羅藝告密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3章 李密特使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7章 收網之時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7章 回京前夕第65章 北市買珠第1章 異牀同夢第47章 匪亂再起第31章 船中飛箭第34章 推波助瀾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1章 雪後歸程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87章 隋唐大戰(十七)第10章 窮途出路第11章 花開花落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6章 以毒攻毒第72章 闊綽請客第32章 被迫西撤第64章 宮外之音第27章 京城家信第34章 斷然拒絕第19章 陰山夜襲第19章 離別之酒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8章 上元燈會第31章 船中飛箭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章 師傅是誰?第22章 帝王心術(下)第54章 西域戰略第11章 仁壽宮變(三)第70章 北方消息第33章 攻城前夕第26章 考場意外第14章 死地後生第5章 深藏不露第2章 聖旨東至第9章 攻心爲上第26章 柴紹心機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8章 局勢複雜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3章 金精賭彩第16章 內部決裂第25章 海底之針第7章 羅藝告密第7章 大利望族第37章 內衛情報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62章 雞肋之城第74章 難得一致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3章 投鼠忌器第13章 萬春茶莊第4章 苛刻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