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威震突厥(下)

楊元慶沒有采用傳統的隋軍戰法,即先用弓箭大量射傷敵軍,打亂敵軍陣腳,然後突擊,他放棄了弓箭射陣,因爲隋軍兵力太少,普通突厥牧民的弓箭又不堪用,非但起不到作用,反而會讓士氣強盛的薛延陀軍衝亂自己陣腳,以靜制動,會使啓民部在士氣上輸給對方,而草原作戰,最重要的就是士氣。

這就像魚俱羅對他所言,‘刀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因人而運刀,因地而制宜,無論是刀法、兵法都是一樣’,他放棄了隋軍弓箭之長,集中兵力進攻薛延陀人的中樞。

‘轟!’兩支軍隊在草原上猛烈相撞,楊元慶長槊跟着戰馬衝刺,血光迸出,長槊刺穿了一名千夫長的胸膛,將他挑甩下馬,楊元慶冷冷一聲低喝,長槊左挑右刺,瞬間便將四人刺於馬下。

他忽然聽見身後有風聲刺來,他一閃身,一支長矛從他右肋下穿過,刺了一個空,楊元慶不加思索,拔刀向後劈去,‘噗!’的一聲,人頭飛起,一名偷襲的百夫長被劈飛了腦袋,熱血從脖腔噴出,濺了楊元慶一身......

揮動破天槊,儼如猛虎入羊羣,一百斤重的破天槊在敵羣中劈打砍刺,打得敵軍血肉橫飛,人頭粉碎。

蘇烈的馬速略慢一步,他趕到時,楊元慶已經殺開一條血路,兩邊死屍累累,競雄的熱血在他心中沸騰,他大吼一聲,殺進了敵羣,這一刻他不再畏懼,他揮動大刀左右劈砍,片刻,他亮麗的銀甲被敵軍的鮮血染紅了。

兩人如猛虎一般,一前一後配合作戰,殺得薛延陀士兵哭喊哀嚎,他們所過之地,薛延陀士兵望風而逃,後面三百隋軍跟隨主將,他們皆是隋軍精銳,個個勇猛善戰,能以一敵十,將敵軍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這時,他們已經看見了薛延陀的王旗,一杆白色大旗,上面繪着莽莽金山。

........

長孫晟沒有跟染干離去,他站在高臺上,注視着遠方的戰鬥,這是他刻意將這次率軍機會讓給楊元慶,讓他在真正的戰役中得到磨練。

他遠遠地凝視着在萬馬軍中大殺四方的楊元慶,凝視着英姿勃發的蘇烈,心中無限感慨,江山代有才人出,他們這一代縱橫沙場數十年,終於到了退幕之時,新的一代少年英雄們正在茁長崛起,楊素有此孫,是他楊門之幸也。

長孫晟想到了自己的兒子,他的三個嫡子無乃、無傲、無憲皆是沙場大將,但都比楊元慶不足,而他八歲的庶子無忌聰明過人,和楊元慶頗爲相似,能否讓他將來跟隨楊元慶,做出一番大事呢?

他又想到自己去年新收的徒弟,那孩子長大後,也會是個了不起的人才。

長孫晟在沉思之時,此時戰場上又起了新的變化。

草原遊牧民族的戰爭並不像中原軍隊那樣講究陣法,用旗、鼓、金來指揮戰爭,他們是靠勇力取勝,跟隨首領衝鋒陷陣,而且軍紀不嚴,一旦士氣受挫,或者傷亡超過三成,就會崩潰。

楊元慶指揮的這一戰,就是抓住這一點,打蛇打七寸,擒賊先擒王,但敵軍太多,兵力懸殊,他們打異常慘烈,此時戰場上已是死屍遍地,血流成河,三千八百戰士已經死傷近半。

但與此同時,薛乞羅統帥的六千人中軍也死傷三千人,開始有點支持不住,戰爭已經到了最關鍵的時刻。

楊元慶見王旗已不遠,他便讓蘇烈替代自己衝鋒,又命隋軍保護住他,楊元慶脫離第一線,放寬了視野,他一眼便看到了薛乞羅,就在百步外,被數十名心腹親衛圍在大旗之下,臉色蒼白,他顯然沒有意料到對方竟是如此犀利。

“馬紹!”

楊元慶大喝一聲,“掩護住我。”

馬紹揮動着大刀,帶領數十隋軍,跟隨楊元慶斜刺裡衝去,他們殺開一條血路,此時,楊元慶離薛乞羅只有七十步了。

他掛上馬槊,抽出一支鐵箭,張弓搭箭,馬紹率領手下在一旁掩護他,楊遠慶猛地拉弓放箭,箭如流星閃電,從人羣中向薛乞羅疾射而去。

昨天晚上薛乞羅躲過楊元慶一箭,但今天,戰場上的喊殺聲掩蓋住了楊元慶弓弦聲,當他突然發現眼前出現一支箭時,已經來不及躲閃,‘噗!’強勁的箭矢射穿了他的頭顱,薛乞羅慘叫一聲,仰面倒下戰馬。

主將陣亡使薛延陀軍一陣大亂,蘇烈趁勢殺透重圍,衝到薛延陀王旗下,一刀劈斷了旗杆,兩丈高的王旗轟然倒下,主將陣亡、王旗倒下,使兩千薛延陀中軍無心再戰,開始撤出戰場。

葛薩部酋長菩羅見敵軍中軍開始撤退,他大聲叫喊起來:“中軍敗了,敵軍敗了。”

葛薩部戰士們一起大喊起來,“敵軍敗了!”

薛延陀中軍的敗退儼如多米諾骨牌倒下,連帶着其他薛延陀各部也跟着敗退,隋軍士兵和啓民部戰士士氣如虹,勇不可擋。

“嗚——”追擊的號角聲在草原上吹響,隋軍和啓民部勇士趁勝追擊,殺得薛延陀軍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鮮血染紅了哈利湖畔的草原。

楊元慶在射殺薛乞羅後,他便一直在尋找達頭可汗,他剛纔還是薛乞羅旁邊看見達頭,卻一轉眼不見他人影。

他策馬疾馳,跟隨敗軍向北狂奔,忽然,他猛地看見了,數十名突厥騎兵護衛一名乾瘦的老者,那熟悉的身影正是五年前見過。

楊元慶狂喜,他猛抽一鞭戰馬,猛撲而去,達頭是西突厥的可汗,他無論如何不該出現在薛延陀部的敗軍中,更不該身邊只有二十幾名護衛,但哈利湖畔談判事件的一連串演變,註定了他會出現在薛延陀部中,也註定了他身邊只有二十幾名侍衛,唯一想不到的就是,二萬薛延陀軍竟然被四千敵軍擊敗。

達頭已被嚇得魂飛魄散,他現在只有一個念頭,立刻逃過金山,逃回他的老巢,但命運之神就是如此殘酷,當他身邊傳來一連串的慘叫聲時,他才忽然發現,他死對頭楊元慶已經出現在他身邊。

他的二十幾侍衛已經被殺死大半,達頭大吃一驚,拼命打馬奔逃,剩下五名侍衛大吼一聲,一起撲上去,楊元慶橫槊刺挑,片刻將最後五名侍衛挑於馬下,這時達頭已經奔出五十步遠,達頭唯恐楊元慶用箭射他,他竟鑽進馬腹下奔逃。

楊元慶冷笑一聲,張弓搭箭,一箭射去,他的戰馬一聲慘嘶,滾翻在地上,他箭頭上塗有劇毒,見血封喉,戰馬倒地,將達頭掀翻出兩丈多遠,幾乎將他摔死,他痛苦萬分,掙扎着要爬起身,一支冷冰冰的槊刃已經抵住了他的咽喉。

“饒我一命!”達頭恐懼萬分。

“你也算一代梟雄,就讓你死在戰場上吧!”

楊元慶將槊刃向前一遞,一代草原梟雄,西突厥達頭可汗就此斃命。

........

這一戰,楊元慶以不到四千人戰勝了延陀部五倍於己的兵力,殺敵一萬餘人,親手殺死達頭可汗,創造了突厥內戰中最輝煌的戰績,這一戰使他威震草原。

躲在森林邊的啓民部貴族們一片歡騰,阿思朵姐妹擁抱在一起,阿努麗激動的淚水從眼中涌出,她終於可以嫁給自己的心上人,而阿思朵的眼睛卻綻放出異樣的光彩。

.........

第15章 吞併靈武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0章 君廓獻計第4章 假手於賀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章 世情冷暖第6章 借兵突厥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3章 緣定三生第7章 世情冷暖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章 計取飛狐第4章 緊鑼部署第19章 誘敵之計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6章 千里改錯第6章 小事化大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5章 亡國之恨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5章 一劍穿心第38章 皇后之勸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7章 勇闖縣獄第8章 分配不公第6章 出乎意料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1章 宇文新計第51章 范陽盧氏第8章 分配不公第70章 突破缺口第56章 漁翁李密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6章 解囊救窘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5章 亡國之恨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4章 拖延三天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0章 太子殺招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苛刻條件第35章 佳人同舟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章 落魄高才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章 初使西域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8章 局勢複雜第15章 史蜀之毒第35章 越境事件第70章 漢中內訌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7章 藥到病除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章 中元新夜第24章 汾陽宮監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2章 激戰七裡第9章 一名小兵第53章 建德求和
第15章 吞併靈武第52章 請君入甕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0章 君廓獻計第4章 假手於賀第118章 咬金請纓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章 世情冷暖第6章 借兵突厥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3章 緣定三生第7章 世情冷暖第29章 回馬一槍第59章 獨孤之憂第2章 計取飛狐第4章 緊鑼部署第19章 誘敵之計第93章 隋唐大戰(二十三)第36章 千里改錯第6章 小事化大第30章 酒樓遇故第35章 亡國之恨第43章 關鍵人物第27章 逼出水面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51章 連夜清洗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4章 等待機會第34章 卿卿我我第25章 一劍穿心第38章 皇后之勸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7章 勇闖縣獄第8章 分配不公第6章 出乎意料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2章 是功是過第19章 嚴厲警告第95章 隱患爆發第11章 宇文新計第51章 范陽盧氏第8章 分配不公第70章 突破缺口第56章 漁翁李密第27章 李淵抉擇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6章 解囊救窘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6章 裴氏父子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5章 亡國之恨第68章 羅藝之慮第36章 屈突良言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6章 資源危機第4章 緊鑼部署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4章 拖延三天第59章 兄弟分權第30章 太子殺招第60章 趙郡太守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章 苛刻條件第35章 佳人同舟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52章 密見獨孤第40章 釜底抽薪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章 落魄高才第49章 引發上怒第1章 初使西域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8章 人心難測第40章 意外之禮第28章 局勢複雜第15章 史蜀之毒第35章 越境事件第70章 漢中內訌第67章 慷人之慨第12章 裴閥老謀第57章 藥到病除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章 中元新夜第24章 汾陽宮監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5章 遭遇之戰第47章 線娘進京第33章 棒打貴客第29章 回馬一槍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夜授密旨第30章 尉遲抉擇第57章 東宮震怒第58章 穩住李唐第62章 激戰七裡第9章 一名小兵第53章 建德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