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人棄我用

皇甫詡所住的院子離楊暕書房並不遠,相隔也就只就十幾丈,皇甫詡也是貴族世家出生,只是他這一房家道中落,他成了一個貧賤的窮書生,手無縛雞之能,靠賣字爲生,難以養活妻女,但得齊王賞識,使他一步步走向富貴,儘管他也發現齊王愚不可扶,但出於一種感恩之心,他仍舊竭盡全力輔佐齊王。

此時,皇甫詡正坐在書桌前給縣裡寫信,安排一些事情,他原本只計劃進京一兩天,可楊暕遭遇到了楊元慶的強力挑戰,危及到前途,皇甫詡不得不延長在京城的時間。

他書桌在窗前,一陣微風吹至,使桌上的書紙散亂起來,他隨手去取鎮紙,卻摸了個空,皇甫詡愣住了,這才發現他桌上的烏木麒麟鎮紙不見了,這塊烏木麒麟鎮紙是他父親留給他,是他心愛之物,跟了他十幾年,一直隨身攜帶,昨天下午還見,就放在桌上,怎麼這會兒就沒了?

皇甫詡彎腰在地上尋找,又轉身回自己的書箱裡翻尋一陣,還是沒有看見,皇甫詡一陣困惑,如果是遇賊,可他比烏木鎮紙還值錢的東西都在,這是怎麼回事?

就在這時,兩名侍衛走到他的門口躬身施禮道:“皇甫使君,殿下讓你立刻過去一趟。”

兩名侍衛沒有用‘請’字,令他心中微微有些不高興,但他也沒有說什麼,便快步起身向齊王書房走去。

剛走到書房門口,卻見大羣侍衛簇擁着齊王,所有人都目光冷冷地看着他,令他一陣愕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楊暕一揮手,“拿下!”

幾名士兵一擁而上,將皇甫詡死死壓在地上,皇甫詡又氣又惱,大喊:“殿下,我有何罪,爲何抓我?”

“你自己心裡明白,你這個忘恩負義的渾蛋!”

楊暕破口大罵,衝上前猛地一腳踢去,正踢在皇甫詡的鼻子上,頓時鼻樑骨被踢斷,皇甫詡一聲慘叫,鼻血噴涌而出,他忍住痛大喊:“殿下要殺我也可,但要讓我明白,我犯了何罪?”

“你還敢裝傻,用厭勝害我,你可承認!”

楊暕怒不可遏,又一腳向他臉上踢出,此時,他已把對楊元慶的恨都發泄在皇甫詡身上,他認定皇甫詡已被收買,用厭勝害他,所以父皇纔不信任他,這一切都是烏木壓身所害。

“殿下,我昨天才來,怎麼能厭勝害殿下?”皇甫詡急爲自己辯護。

“楊元慶一進京,你也跟着出現,這是巧合嗎?分明是你們早有預謀,先匯合,再同時進京,害我手下大將被殺!”

楊暕對潘誕信若神明,對他的話深信不疑,外敵不可怕,怕的是內患,他已經認定皇甫詡害自己,不管皇甫詡怎麼解釋,他都不信。

“給我拖下去重打一百棍,趕出府去!”

若不是皇甫詡爲伊闕縣令,他怕不好向父皇交代,他早就將皇甫詡亂棍打死了。

幾名侍衛將皇甫詡拖了下去,皇甫詡急得大喊,“殿下,你不能這樣,你這是自毀長城,這是有人陷害我啊!”

聲音漸漸遠去,楊暕恨意未消,大罵道:“再敢害我者,定斬不饒!”

其實他身邊不好侍衛都感覺有點不對勁,就算要害人,哪有拿自己的隨身之物做厭勝,讓別人一看便知,這不是自投落網嗎?

可誰也不敢勸楊暕,他從後院道觀回來便挖掘,估計是那個潘上仙的主意,齊王對此道奉若神明,對他的話百依百順,誰敢多言,只能暗暗替皇甫詡鳴不平。

.......

齊王側門開了,兩名侍衛將一幅擔架擡出,擔架上是被打得血肉模糊的皇甫詡,已經奄奄一息,兩名侍衛將擔架忘府門外一放,便不管了,咣噹一聲,關了大門.

這時,在府門外巡邏的東宮右衛士兵紛紛圍上前,誰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有人立刻去稟報韓世鄂,片

韓世鄂快步走來,他蹲下身看了半晌,終於認出了昏迷中的皇甫詡,昨晚在北市大門口見過。

他連忙對士兵吩咐道:“速將此人送去給侍率將軍!”

幾名士兵找來了一輛馬車,將擔架擡上馬車,馬車向城外流民營駛去,楊侍率應該在那裡。

......

直到下午時分,皇甫詡才終於從昏迷中醒來,渾身的疼痛消失,一陣陣清涼傳來,他慢慢環顧四周,他躺身在一間雅緻的小屋內,院外綠樹茵茵,花香飄散。

這時,一名年輕士兵走進來,見皇甫詡醒來,興奮道:“先生醒了,我去告訴公子!”

“這位小哥!”

皇甫詡吃力地喊住他,他鼻樑一陣疼痛,這才發現自己鼻子已用紗布包好,上午的一幅幅畫面跳入他腦海,楊暕一腳將他鼻樑骨踢斷了。

皇甫詡暗歎一口氣,吃力地問:“我現在哪裡?”

年輕士兵是楊元慶的鐵衛之一楊九郎,長一張娃娃臉,實際上已經二十五歲,是九名鐵衛中最年輕的一個。

楊九郎笑道:“這裡是尚善坊,是我家公子租的一座院子,名醫已經來看過,皇甫先生只是皮肉之傷,沒有打斷筋骨,不過鼻樑骨斷了,需要一段時間才能好。”

皇甫詡知道這是齊王侍衛手下留情,否則一百棍早打死他了,但齊王卻心狠,竟然踢斷了自己的鼻樑骨,這些親王翻了臉就從不記舊情,他嘆息一聲又問:“你家公子是誰?”

“皇甫縣令感覺好點了嗎?”

外面傳來了爽朗的笑聲,隨即楊元慶快步走進了房間,皇甫詡一愣,“是你!”

“皇甫縣令以爲會是誰?除了我,京城誰還敢救你?”

楊元慶笑着在皇甫詡面前坐下,又道:“我先說清楚,皇甫縣令之傷和我無關,此事我毫不知情。”

“我知道此事和你無關,是齊王愚蠢,聽信了妖道之言,我被小人所害。”

皇甫詡心裡有數,齊王府除了那個潘妖道恨他入骨外,他沒有得罪別人,也只有潘妖道才能說服齊王不信任自己。

這個結果確實出乎楊元慶的意料,他以爲潘妖道得寵,肯定會說服齊王向自己報仇,卻沒想到此人第一個要對付的,竟然是皇甫詡,楊元慶還在想着怎麼對付齊王這個精明的軍師,卻沒有想到齊王自毀長城,當真是天意,天要亡他。

“皇甫縣令難道不覺得這是天意嗎?天作孽,尤可爲,自作孽,不可活!”

半晌,皇甫詡長嘆一聲,“他若聽那妖道之言,必會萬劫不復,不會再有任何機會。”

皇甫詡心中悲慼,吃力地向楊元慶拱手道:“多謝楊將軍不計前嫌,救我一命,皇甫詡銘記肺腑,懇請楊將軍再幫我僱一輛牛車,送我回伊闕縣。”

楊元慶沉吟了半晌,他其實是看上了皇甫詡,昨晚皇甫詡的精明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身邊就缺這樣的謀士,儘管他自己也不算愚蠢,但智者千慮,尚有一失,何況他的經驗還不夠豐富,有些事做得未必妥當,他需要一個謀士提醒自己,給自己出謀劃策。

“皇甫縣令可知齊王養有五千披甲士嗎?”

皇甫詡愕然,他知道齊王養有一些死士,齊王告訴他,只有四五百人,他便沒有放在心上,一個親王養一點奇人異士是很正常之事,卻沒有想到會是五千披甲士,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楊將軍.....此話當真?”

楊元慶點了點頭,“我是殺元尚應時發現了此事,後來我又去晉陽宮證實,楊暕確實從晉陽宮私取數千套兵甲,現在我已得到確切情報,楊暕養了五千甲兵,分佈在五個地方,其中你的伊闕縣就藏有一支,我以爲你知道。”

皇甫詡心中惶恐,此事他竟聞所未聞,“沒有,他從未告訴我這件事,楊將軍,你是說伊闕縣藏有一支披甲士?”

“伊闕縣有他的莊園嗎?”

“有!有三座莊園,難道是藏在龍門莊園?”

皇甫詡想起龍門石窟附近有一座齊王的大莊園,佔田萬畝,四周有圍牆,還有山谷河流,是藏兵的理想之處,如果齊王真在伊闕縣藏有甲兵,那就肯定就在那裡。

此時,皇甫詡的額頭上出現了汗珠,他終於意識到齊王在玩火**了,齊王養甲兵除了他有篡位的野心,實在想不到還有什麼理由,可是聖上防禦森嚴,他想兵變篡位實屬癡人說夢,一旦被聖上知道,齊王就完了,現在楊元慶已掌握,那齊王還能撐多久,一旦齊王倒臺,那自己的命運?

皇甫詡不敢再想下去了,私軍就養在他的伊闕縣,他必死無疑。

楊元慶又淡淡道:“我也不瞞皇甫縣令,這次我京城,名義是安穩京城局勢,但聖上的真實意圖是讓我奪取東宮兩萬軍,他害怕齊王鋌而走險,聖上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他已放棄齊王,從兩年前齊王養死士,聖上就對他有了疑慮,所以遲遲不讓他入主東宮,現在京城之亂他又處置不力,聖上對他已失望,更重要是,聖上至少還能坐二十年皇位,若齊王爲儲君,他能等二十年嗎?對這一點,聖上心知肚明。”

楊元慶見皇甫詡已是滿頭大汗,他知道以皇甫詡的智慧,不需要自己再多說什麼,只要自己挖一條渠,那就是渠成水到。

“如果皇甫先生願意,我可以製造一個皇甫先生被齊王打死的假象,先生可隱姓埋名,跟在我左右,做我的幕僚,如果先生不願意,我也不勉強,總之,我會盡力幫先生的忙。”

皇甫詡低頭不語,楊元慶的狠辣果斷和楊暕的愚蠢自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跟隨楊元慶倒是自己的一條出路,否則他也無處可去,難道還讓他去賣字爲生,楊元慶不計前嫌,救自己一命,還要重用自己,說明他識才惜才,這纔是他皇甫詡要投的明主。

沉思良久,他嘆了一口氣,“齊王畢竟對我有恩,他雖無情,我卻不想對他無義,將軍可能答應?”

楊元慶笑了起來,“對付齊王那種愚蠢之人,不需要先生出手。”

皇甫詡毅然下定了決心,拱手道:“將軍救我一命,我焉能不知恩圖報,皇甫詡願爲將軍效力!”

楊元慶大喜,“我這就派人把你家人接來!”

.......

---

第35章 計劃有變第6章 秘密武器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2章 大事化小?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3章 南華梟雄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長孫求救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0章 絕戶之計第21章 試探底線第9章 帝心生嫌第98章 兩線危機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9章 壯士秦瓊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章 中元新夜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章 蘇威密謀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7章 李淵抉擇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6章 紅影驚現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章 兩猛相鬥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1章 軍機決策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0章 神秘馬賊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0章 夜入武房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2章 道士軍師第7章 智取伊吾第1章 齊郡大戰第8章 違規賣酒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6章 漁翁李密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0章 神秘馬賊第57章 兩個要求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9章 底線突破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5章 吞併靈武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4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5章 送君高招第6章 王府夜話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章 灞橋秋色第5章 咬金練箭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6章 糧價危機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章 宇文義子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8章 反間之計
第35章 計劃有變第6章 秘密武器第33章 洛陽兵變第12章 大事化小?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6章 三千奇兵第23章 南華梟雄第52章 人心難測第14章 長孫求救第64章 趁火打劫第34章 突破之口第117章 關內急變第20章 絕戶之計第21章 試探底線第9章 帝心生嫌第98章 兩線危機第59章 獨孤之憂第19章 壯士秦瓊第75章 條件苛刻第1章 中元新夜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20章 王妃請客第3章 蘇威密謀第43章 關鍵人物第19章 蠢蠢欲動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7章 李淵抉擇第39章 西路使者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1章 兵困雁門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36章 連夜撤軍第16章 紅影驚現第15章 史蜀之毒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章 兩猛相鬥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5章 隔牆有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28章 殺人無形第16章 資源危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66章 尋找時機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1章 軍機決策第50章 局勢漸變第10章 神秘馬賊第69章 道高一丈第20章 夜入武房第38章 兵分兩路第37章 回京前夕第32章 道士軍師第7章 智取伊吾第1章 齊郡大戰第8章 違規賣酒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章 意外收穫第16章 內部決裂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1章 反間之計(下)第12章 平亂奪權第132章 竇氏抉擇第56章 漁翁李密第6章 養虎生患第32章 狼水伏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10章 神秘馬賊第57章 兩個要求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0章 君廓獻計第9章 底線突破第29章 請君入套第15章 吞併靈武第58章 宮亂之根第25章 搶人事件第14章 暗流涌動第22章 戰略撤退第45章 送君高招第6章 王府夜話第39章 妥協援兵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章 灞橋秋色第5章 咬金練箭第50章 夜營危機第33章 金精賭彩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15章 校場競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48章 圍城打援第46章 糧價危機第46章 攻克平壤第2章 宇文義子第10章 一路追殺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0章 將帥交心第28章 馳援代州第18章 反間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