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得罪小人

寬闊的、滿是泥漿的馳道上,遮着油布的獨輪車,裝着糧食和乾草的牛車,桑乾水上還有巨大的運糧平底船,搖搖擺擺地、吱吱嘎嘎地向前移動。//

天空細雨飄飛,荒蕪的田地和路邊的水溝裡都積滿了雨水,遠方的幽州城顯出模糊的輪廓。

隋朝大軍和民夫踏着泥濘,冒着細雨,伴着吆喝和詛咒,雜着皮鞭的噼啪聲和車軸的吱嘎聲向前挺進,聲勢浩大,儼如雪崩。

不時可以看見馳道兩邊的水溝裡混填着牲畜和民夫的屍體,還有四輪朝天的牛車,每個人的臉上只剩下麻木,死亡對他們來說只是家常便飯,溝壑裡的屍體和路邊野草一樣,讓人熟視無睹。

在馳道不遠處有一座光禿禿的山崗,楊元慶便立馬在這座山丘上,默默地注視着一隊隊士兵浩浩蕩蕩向北而去,旌旗招展,黑色的隊伍無邊無際。

在他身後也傳來一聲低沉的嘆息聲,楊元慶一回頭,只見蘇烈滿臉惆悵地望着遠去的軍隊,眼中悵然若失。

“你也想去高麗嗎?”楊元慶微微一笑問道。

“我只恨不能率五千驍騎直取平壤,親斬高麗王人頭!”

楊元慶點點頭,“會有這麼一天,但不是現在,走吧!”

他調轉馬頭向山丘下而去,剛下了山丘,只見遠處疾奔來幾匹馬,馬上似乎是幾名宦官。

“楊總管!”宦官也看見了他,大喊起來。

幾名宦官催馬奔上,氣喘吁吁道:“楊總管,我們到處找你!”

“怎麼,是聖上要見我嗎?”

“楊總管請速去臨朔宮,聖上召你覲見!”

“走吧!”

楊元慶一催馬,向臨朔宮方向疾奔而去。

不多時,一行人便趕到了臨朔宮前,在宮門前卻遇到了涿郡太守崔弘升,他見崔弘升滿臉愁容,心中奇怪,便上前道:“崔太守出什麼事了?”

“哎!我這把老骨頭,聖上卻誇我老當益壯,剛封爲我校檢左武衛大將軍,命我率軍出征!”崔弘升苦笑一聲,他見楊元慶身後有宦官,不敢亂說話。

“涿郡太守呢?誰來擔任?”楊元慶連忙問道。

“涿郡太守還是我,沒有免職我不在期間,由衛尉寺少卿李淵暫代。”

‘李淵!怎麼又是他?,楊元慶心中暗忖。.

“楊總管,聖上等急了。”旁邊宦官又在催他。

“我知道了!”

楊元慶看宦官一眼,對崔弘升拱手道:“望崔太守一路保重,平安歸來。”

“多謝!”

崔弘升嘆了一口氣,向宮外走去,楊元慶望着他的背影走遠,心中卻跳出一個念頭‘莫非楊廣也是想讓自己出徵不成?,

御書房內,皇帝楊廣正向李淵交代涿郡一些安排,李淵在四月時轉任衛尉少卿負責軍器、儀仗,大戰爆發,他也格外忙碌,楊廣見他頗爲能幹,而且爲人低調,從不和元家往來,加之他老實忠厚,便決定令他暫代涿郡太守,協助楊元慶替自己穩住後方。

“涿郡是此次遼東戰役後方,會有大量民夫過境穩定民心是涿郡太守首要之事,其次是糧食和物資安全,朕不希望出任何意外。”

“臣遵旨!”

這時,一名宦官走到門口稟報,“楊總管到了!”

“宣他進來。”

楊廣作爲帝王,他絕對不允許一派做大不管是內閣還是涿郡,他是希望權力能互相牽制,楊元慶背後是山東士族,而崔弘升也是山東士族的重要人物,這違反了他的權力牽制原則,所以他要將崔弘升調走,而把身爲關隴貴族的李淵調到太守的位置上。

其實楊廣的真正目的也並不是要把關隴貴族從政治舞臺上抹去,他只是希望能將關隴貴族徹底打殘,抽去他們的脊樑,將他們改變爲關隴士族,和山東士族及南方士族對抗,這樣,大隋的三大利益集團便牢牢掌握在他的手中,大隋王朝才能長治久安。

所以他一方面在嚴打關隴貴族,另一面卻又在啓用關隴貴族,打擊他們中的強勢者和桀驁不馴者,諸如元氏之流,同時重用他們中的溫良派和弱勢者,比如李淵就是。

這時,楊元慶走進了房間,躬身施禮,“臣楊元慶參見陛下!”

“楊愛卿免禮平身!”

楊廣指了指李淵,微微笑道:“當年你和李少卿共修汾陽宮,配合得非常好,這一次朕讓李少卿暫代涿郡太守,希望你們二位能替朕穩住涿郡後方,不要出一點差錯。”

“臣將竭盡全力!”

這時,李淵對楊元慶深施一禮道:“還望楊總管多多關照。”

“彼此!彼此!也望李少卿多多關照。”

楊廣點點頭,對李淵道:“李少卿先退下,朕對楊總管還要交代幾句。”

李淵連忙退了下去,御書房裡變得格外安靜,楊廣沉思良久問道:“朕想知道,元家在幽州的勢力還剩多少?”

“陛下,已完成六成,還有北平郡和漁陽郡。”

“爲什麼會進展這麼慢,現在已經是三月了。”楊廣的語氣略略有些不悅。

“回稟陛下,現在是遼東戰役最關鍵的時刻,臣不想操之過急,以免引發動亂,影響到遼東戰役。”

楊元慶和楊廣相處多年,已經深深瞭解他那種過河拆橋的風格,他如果過早地將元家勢力清除乾淨,楊廣又該將他調走,做事要給自己留一點餘地。

對他而言,遼東之戰就是一面最好的盾牌,他什麼事情都可以拿遼東戰役做抵擋,這也是楊廣的軟肋。

楊元慶無疑抓住了楊廣的軟肋,半晌,楊廣一句話說不出來,只得無奈道:“難得你這麼謹慎,說明朕沒有用錯人,希望你好好給朕守住幽州,不要讓朕失望·去吧!”

楊廣擺擺手,讓楊元慶退下去了,楊廣有些疲憊,靠在軟榻上閉上了眼睛·明天他也要出發了,他頭腦中思路雜亂,需要好好理一理。

楊廣將楊元慶任命到幽州這種重要之地,並不是他對楊元慶信任了,相反,他內心對楊元慶更加忌憚,因爲楊元慶是用辭職來迫使他妥協·楊元慶對他還有用處之時,他不得不讓步。

但正是這種被要挾的讓步,使楊廣心中對楊元慶耿耿於懷,但一想到即將爆發的遼東戰役,他又不得不將楊元慶之事放在一旁,只能等戰後再慢慢考慮。

這時宦官李忠良把一碗熱情騰騰的參茶放在御案上,低聲道:“陛下,該喝茶了。”

楊廣坐起身·端起茶碗慢慢喝了起來,忽然問李忠良,“承奉·你說朕如果恢復典籤制度,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李忠良慌忙道:“老奴不懂朝政,不敢妄言!”

“嗯!”

楊廣嗯了一聲,自言自語道:“當初宇文述給朕提出恢復南朝典籤制度,其實朕並不贊成,因爲朕有監察御史,這就足以強過典籤那種小人制度,可是.....它卻未必有典籤管用。”

楊廣嘆息一聲,目光裡充滿了矛盾·或許他過於專注,卻沒有注意到,身邊李忠良眼睛裡那種陰冷的目光。

宦官就像一羣生活在牆角中的人,卑賤的身份和扭曲的生理使他們大多數人的內心世界充滿了陰暗,這種陰暗被他們牢牢禁錮在內心深處,如果制度出現了缺陷·那麼這團陰暗就會破心而出.貪婪地吞噬甘甜如毒藥般的權力。

而在隋朝,這種陰暗並沒有破繭而出的機會,但是,它們偶然也會悄悄露出這麼一點點暗影。

李忠良的心中充滿了怨恨,這種怨恨既是來自於楊元慶的鐵腕,也是來自於楊廣的無情。

他的侄子韓馳昨晚找到他哭了一場,他被剝奪了軍權,退回兵部,現坐在兵部外面的冷席上等待重新任用,而在他前面,還有幾百名同樣等待重新任用的軍官,幾時才能輪到他?

‘我替他賣命一場,他卻無情無義待我!,

這是他侄子韓馳的控訴,使李忠良心中充滿了恨意,他已經告訴楊廣,他侄子被楊元慶清洗掉了,但楊廣卻是一笑了之,根本就不當回事,失去了利用價值,他的侄子就變得比狗還不如,冷酷的現實他心中充滿了報復的渴望,但這種報復他不敢針對楊廣,他的目標就轉而對向了清洗他侄子的楊元慶。

李忠良快步離開了御書房,御書房內外一片凌亂,宦官們正在忙碌地收拾裝箱,準備明天出發前往遼東。

他來到紫微宮外殿,老遠便看見一名侍衛軍官坐在白玉欄杆上,腿有點不便,此人便是宇文述次子宇文智及,他以爲父親的功績而重新入宮爲侍衛,做了直殿將軍,但背後卻被人戲稱爲‘瘸腿將軍,,他的瘸腿便是當年武舉案中留下的紀念。

“宇文將軍在想什麼呢?”李忠良出現在宇文智及笑道。

宇文智及回頭見是李忠良,他嚇了一跳,慌忙施禮,“原來是李公公!”

李忠良眯着眼笑問:“你父親呢?他幾時出發?”

“父親明天和聖駕同時出發,李公公要找我父親嗎?”

“我是有一個消息要告訴他。”

李忠良見左右無人,便低聲對宇文智及道:“告訴你父親,聖上其實對楊元慶非常忌憚,他想找一個能監視住楊元慶的人。”

【本月曆史榜月票大戰慘烈,望書友們拉老高一把】

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章 意外相逢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9章 蕭家試探第28章 遷都試探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6章 楊素歸來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2章 死不瞑目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8章 黑夜黑人第9章 一名小兵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章 江南隱憂第49章 蕭家試探第3章 黑臉魏刀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0章 誰是刺客?第9章 貿易之利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3章 第一回合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8章 趁亂突圍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9章 贖買條件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4章 貌忠實奸第59章 心有不滿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4章 爾虞我詐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宇文父子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0章 倒齊暗流第7章 楊府貴客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5章 再戰大利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0章 宮中毒蛇第8章 暗鬥不息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章 老奸巨猾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1章 誰爲主將第5章 咬金練箭第20章 留在草原第8章 斬斷後路第19章 關隴雙貴第43章 關鍵人物第6章 陰山可汗第5章 公主請客第16章 以毒攻毒第5章 突厥野心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1章 李密之思
第34章 發現敵蹤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57章 藥到病除第26章 嚴厲警告第1章 意外相逢第13章 棒打長孫第24章 以信立身第49章 蕭家試探第28章 遷都試探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46章 激戰碼頭第26章 楊素歸來第58章 宮亂之根第19章 一封信件第32章 有喜有憂第15章 打進楔子第52章 死不瞑目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8章 黑夜黑人第9章 一名小兵第48章 獨孤家主第23章 血戰大利(上)第12章 裴閥老謀第22章 蕭後來臨第34章 枕戈以待第48章 攻破大營第5章 刀法秘笈(上)第12章 引君入甕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2章 蕭後來臨第26章 說服李靖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1章 錢貨漏洞第1章 江南隱憂第49章 蕭家試探第3章 黑臉魏刀第35章 亡國之恨第28章 時機成熟第10章 誰是刺客?第9章 貿易之利第10章 裴矩辭相第38章 風起南郡第20章 絕戶之計第33章 第一回合第35章 鐵血柔情(上)第31章 夜授密旨第12章 血戰突圍第45章 援軍到來第18章 隋胡大戰(下)第8章 趁亂突圍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8章 微服私訪第19章 家族利益第32章 致命疏忽第19章 贖買條件第57章 楊家有女第16章 月夜雙殺第14章 貌忠實奸第59章 心有不滿第30章 三個條件第42章 是功是過第44章 爾虞我詐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6章 離間之計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56章 士信之擇第38章 親情如水第25章 宇文父子第76章 魏鄭和談第40章 痛苦抉擇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14章 意外之箭第30章 倒齊暗流第7章 楊府貴客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5章 再戰大利第17章 雄信之災第30章 宮中毒蛇第8章 暗鬥不息第37章 一記反抽第23章 世充求救第2章 老奸巨猾第27章 京城家信第42章 步步緊逼第21章 誰爲主將第5章 咬金練箭第20章 留在草原第8章 斬斷後路第19章 關隴雙貴第43章 關鍵人物第6章 陰山可汗第5章 公主請客第16章 以毒攻毒第5章 突厥野心第45章 不爲我用第41章 李密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