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化繁爲簡

楊元慶一怔,轉身走出店鋪大門,只見黑暗中一羣騎馬之人出現在街角,人人身着黑衣,身材高大魁梧,胯下戰馬強健神駿,雖然只有九人,但他們身上那種掩飾不住的殺氣,讓人感覺他們比幾百人還要強悍,還要兇狠。

楊元慶慢慢按住刀柄,眯着眼睛盯住這九名黑衣大漢,漸漸地,他握住刀柄之手漸漸鬆了,一種熟悉的感覺涌入心中。

九名黑衣大漢來到紅鏽茶鋪前,一起翻身下馬,在楊元慶面前跪了下來,“參見少主人!”

楊元慶已經認出了他們,是他祖父楊素的鐵影十八騎,當年平定漢王叛亂後,他將九名甲衛留在幽州軍中,另外九人乙衛則一直跟着祖父,就是眼前的這九名大漢。

楊元慶連忙上前將他們扶起,“大家不必多禮,快快請起來!”

九人忍不住都流下了眼淚,“老主人遺言,讓我們繼續跟隨少主人,可楊家卻把我們解散,使我們孤苦無靠,大家又重新聚在一起,懇求少主人收錄我們,讓我們有所歸依。”

楊素的鐵影十八衛全部都是軍中孤兒,從少年時代便跟隨楊素,十幾年來忠心耿耿,如今他們大多年過三旬,主人卻不幸病逝,楊家不再收留他們,把他們解散,使他們心中失去了精神依靠,無所適從,分別一段時間後,他們又重新自發匯合,決定服從老主人遺言,去尋找楊元慶,今天他們正準備出發去五原郡,恰好遇到了楊巍,得知楊元慶就在京城,他們便追隨而來。

望着這羣忠心耿耿的老部下,望着一雙雙眼含熱淚的眼睛,楊元慶內心被深深的感動了,他鄭重點點頭,“好吧!你們以後就跟着我,鐵影十八衛永不解散,從今天開始,你們都姓楊,從楊大郎到楊九郎,不再叫乙一,乙二,大家起來吧!”

衆人都狂喜,重重地向楊元慶磕了三個頭,“願爲少主人效死命!”

楊元慶心中暗暗嘆息一聲,他沒有想到,祖父留給他唯一的遺產,竟然是鐵影十八騎,這乙組九人個個武藝高強,精於騎射,能以一敵百,他們將是自己的一大助力,而且他們來得確實是時候,在自己最需要人手的時候,他們便出現了。

這時,劉二掌櫃拎着一個包裹慌慌張張出來,他要先回家了。

“楊將軍,那我就先走了。”

“等一等!”

楊元慶忽然想到一事,便問他道:“你知道百鍛鐵鋪嗎?”

劉二掌櫃對豐都市的情況非常熟悉,他想了想道:“好像是鐵行那邊最大的一家店鋪,是最西頭的第二家,佔地八畝,專門賣生鐵,聽說是宇文述家的背景,一般鐵匠都會去它家買生鐵,生意很好。”

“你肯定是宇文述家背景嗎?”楊元慶又問道。

劉二掌櫃搖搖頭,“我只是聽說,不敢肯定,不過可以從市署那裡查到,豐都市每家店鋪背後有什麼背景,他們其實都有數。”

“你去吧!何時復業等候通知。”

劉二掌櫃向楊元慶行一禮,便匆匆走了,幾名夥計也先後離去,整座茶莊內只剩下楊元慶和他們十幾名手下。

二樓的房間裡燈光明亮,楊元慶坐在桌前久久沉思不語,小桌上放着在路上得到的箭信,他回來才短短兩天,便發生了一連串詭異的事情,有人似乎要對他不利,有人似乎又要幫他,楊元慶的直覺告訴他,對他不利之人,極可能是宇文述,那麼要幫他之人,又會是誰呢?如果是太子或者楊麗華,不會這麼鬼鬼祟祟,居然用射箭信的方式,這個百鍛鐵鋪會不會又有什麼陷阱呢?

“將軍小心!”

外面忽然傳來一聲低喊,‘嚓!’的一聲,又是一支箭射穿窗戶,釘在牆上,箭尾微微顫抖,箭桿上依然穿着一封信。

“又來了!”

楊元慶冷笑一聲,上前將箭拔下,他取下信攤放在桌上,兩封信的字跡一模一樣,只是第二封多了幾行字,實際上就是對第一封信的解釋。

‘今晚宇文述將夜襲紅鏽茶莊,百鍛鐵鋪實爲宇文家向突厥私賣生鐵之地。’

如果說對第一封信楊元慶還有一點疑惑的話,那麼第二封信的解釋便讓楊元慶忍不住笑了起來,純粹畫蛇添足般的解釋,一下子便讓撲朔迷離的局勢變得明朗化了。

宇文述這隻螳螂揮舞着大刀要向自己下手,但後面卻藏着一隻欲捕螳螂的黃雀,把宇文述的把柄塞到了自己手中,很明顯是要借自己的手收拾宇文述。

這裡面有兩個信息讓楊元慶很感興趣,這個幕後之人是誰?其次是宇文述居然向突厥走私生鐵。

楊元慶沉思了片刻,他擡頭看了看屋角的漏壺,戌時還不到,這一刻,他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他要用一個最簡潔的辦法處理此事。

.......

楊廣的每天的批閱奏摺數量極大,一般他都會忙碌到亥時結束,此時離他結束一天朝務的時間還有半個時辰,他有些疲憊了,見桌上的奏摺已經不多,只剩下薄薄幾本,他隨手翻了翻,也沒有什麼急件,他便打了一個哈欠,吩咐道:“收拾東西吧!朕有些困了,準備擺駕回宮。”

這時,一名老宦官匆匆走進,躬身道:“陛下,楊元慶緊急求見!說有要事向陛下稟報。”

楊廣着實有些疲憊了,不想再聽任何稟報,他正要回絕,但轉念一想,便命道:“宣他覲見!”

大殿廣場上,兩名宦官舉着燈籠,引導楊元慶迅速向宣政殿走來,一名老宦官邊走邊對楊元慶低聲道:“楊將軍,一般戌時以後,聖上都不會再接見大臣,除非他主動要召見大臣,聖上破例見你,可是對你的恩寵啊!不過你見聖上的時間不要太長,他也很累了,早點說完事情。”

“多謝公公提醒,元慶記住了。”

他們走進宣政偏殿,來到御書房前,老宦官進去稟報,片刻出來道:“楊將軍,聖上命你進去。”

楊元慶整理一下朝服,快步走進了楊廣御書房,楊廣正在批閱最後一本奏摺,他在等楊元慶的當口,索性將最後幾本奏摺都批准了。

“臣楊元慶夜擾陛下,心中惶恐,請陛下恕罪!”

楊廣在最後一本奏摺上畫上一個‘敕’字,便放下筆笑道:“楊將軍,這麼晚來找朕,有什麼事嗎?”

“陛下,臣從昨天下午回京,到現在也不過十五個時辰,卻可發生了不少詭異之事,臣心中困惑,特來向陛下稟報。”

“什麼詭異之事?”楊廣頗有興致地問道。

“是這樣,臣下午給陛下說過,臣在豐都市有一個茶莊,從來都是很平靜,但就是從傍晚開始,不斷有可疑的人出現在茶莊周圍,連縣衙役也上門來盤查了,晚上,臣回豐都市之時,卻收到一封箭信,不多時,又來了一封,這兩封箭信的內容很是奇怪,臣不敢隱瞞,特向聖上稟報。”

楊元慶說完,旁邊宦官便將金盤託上,盤中正是楊元慶收到的兩封箭信。

楊廣打開兩封信看了看,頓時臉色一變,冷哼一聲道:“竟敢向突厥人販賣生鐵,他好大的膽子!”

“陛下,臣不知事情真假,只感覺有人是想利用臣,臣對朝廷情況瞭解不多,不敢胡亂作爲,只能向陛下稟報,懇請陛下給臣一個指示。”

楊廣擡頭望着房頂沉吟了片刻,他緩緩道:“你能向朕及時稟報此事,這很好,讓朕也瞭解到一些內情,另外,朕想知道兩件事,一是這幕後操縱者是誰?其次便是宇文述向突厥販賣生鐵的證據,這兩件事就交給你,希望三天之內,你給朕一個答案。”

停一下,楊廣又囑咐他道:“記住一點,此事切不可再讓其他人知曉,不到迫不得己,不可輕用朕賜你的天子劍。”

“臣記住了,絕不會讓陛下失望。”

.........

豐都市的鐵行是各行當中規模較大的一類,有店鋪一百餘家,各種鐵器琳琅滿目,其中僅兵器鋪就有二十餘家,賣各種農具的店鋪更是有三十餘家,整個大隋北方近七成以上的各類生鐵產品都是從這裡進出,佔地規模很大。

在諸多賣生鐵產品的店鋪中,出售生鐵原錠的店鋪卻不多,一共只有五家,百鍛鐵鋪就是其中之一,同時它也是整個鐵行最大的一家鐵鋪,佔地八畝,它的倉庫內儲存着數十萬斤鐵錠,京城各大鐵匠鋪一半以上的生鐵原料都是由它供應。

做這麼大規模的生鐵生意,沒有後臺簡直是不可想象,至於它臺,鐵行人人都知道,這其實就是於文化述的家產。

時間已經到了夜裡亥時,鐵市一條街上冷冷清清,沒有一個行人,只偶然會有一隻流浪犬順着牆角跑過。

這時,百鍛鐵鋪大門前出現了兩人,他們用力敲了敲門,半晌,店鋪內的燈亮了,“誰呀?”一個很不耐煩的聲音。

“是我,市署的官員,有人找你們。”

聽說是市署的官員,門便吱嘎一聲,開了一條縫,一名男子探頭看了看,愣住了,外面沒有什麼市署官員,只有兩人黑衣男子。

“你們到底是誰?”

不等他說完,兩名黑衣像豹子一般撲上,捂住了看門人的嘴,一掌將他劈暈過去,其中一人一擺手,十幾名黑衣人從對面巷子口飛奔而出,迅速閃身進了百鍛鐵鋪內。

..........

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4章 貌忠實奸第6章 出乎意料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5章 十猛之計第41章 李密之思第30章 驕將爭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章 出征突厥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7章 被迫南撤第36章 霹靂行動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3章 西秦內訌第8章 弔孝風波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章 宇文義子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章 宇文義子第23章 奸佞之計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章 元慶回京第55章 兩座崔府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2章 局勢複雜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6章 三策選一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章 返回太原第6章 養虎生患第13章 城中暗流第5章 元慶回京第57章 東宮震怒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章 異牀同夢第5章 意外來客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7章 會寧換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章 緊鑼部署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章 計取飛狐第29章 南下清河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章 計取飛狐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3章 猛將須陀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裂痕初現第8章 臨戰前夜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會寧換帥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7章 發現契苾第6章 瓦崗分家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6章 軍心不穩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5章 打進楔子第45章 明智決定
第36章 返回太原第45章 送君高招第14章 貌忠實奸第6章 出乎意料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52章 死不瞑目第120章 絕妙好計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5章 十猛之計第41章 李密之思第30章 驕將爭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章 出征突厥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4章 太守師道第28章 人心難測第37章 被迫南撤第36章 霹靂行動第88章 爭鋒相對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3章 西秦內訌第8章 弔孝風波第26章 一條記錄第2章 宇文義子第147章 意外消息第2章 宇文義子第23章 奸佞之計第32章 有喜有憂第20章 背後較量(上)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5章 元慶回京第55章 兩座崔府第51章 長安警報第42章 局勢複雜第46章 激戰碼頭第138章 井陘殲敵第10章 誰是刺客?第19章 夜審出塵第36章 三策選一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1章 返回太原第6章 養虎生患第13章 城中暗流第5章 元慶回京第57章 東宮震怒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章 異牀同夢第5章 意外來客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36章 楚王親書第27章 會寧換帥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4章 爾虞我詐第27章 迎頭痛擊(中)第11章 仇恨深化第4章 緊鑼部署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21章 初次談判第10章 一路追殺第17章 李淵失言第65章 緊急情報第26章 大魚落網第35章 計劃有變第2章 計取飛狐第29章 南下清河第46章 王庭之變第2章 計取飛狐第30章 飲恨弘農第15章 少年雙猛第33章 猛將須陀第66章 尋找時機第38章 觸犯利益第45章 兵壓江陵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26章 離間之計第31章 裂痕初現第8章 臨戰前夜第34章 楊諒投降第49章 干戈玉帛第24章 聞喜裴氏第27章 會寧換帥第89章 胡馬煙塵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0章 玄感回京第17章 發現契苾第6章 瓦崗分家第22章 極度被動第10章 善度聖意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26章 迎頭痛擊(上)第45章 烈火焚城第16章 軍心不穩第38章 上元燈會第16章 識破敵計第15章 打進楔子第45章 明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