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可汗金箭

楊元慶快步走進御書房,單膝跪下行一軍禮,“臣楊元慶參見皇帝陛下!”

“楊總管免禮平身!”

“謝陛下!”

楊元慶站起身,楊廣仔細看了他一眼,驀地想起了大姐楊麗華,心中忍不住一陣傷感,語氣變得和緩,笑了笑道:“朕看了這兩年豐州的報告,朕很滿意,民部提出五原郡人口過多,僅一個郡難以管理,需要分成三到五個郡,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回稟陛下,最初民部計劃移民三十萬戶,但實際移民有迴流情況,基本上是移民三戶,而回遷一戶,所以現在豐州的總戶數在二十萬戶左右,如果在內地,確實是需要分成三到五個郡,但在邊疆地區則不一樣,邊疆受胡人威脅太大,如果分郡,各郡之間則會有利益衝突,不利於集中力量對抗北胡,所以漢朝也只分了朔方和五原兩郡,還包括了今天榆林郡地區,但卻有二十六個縣,所以臣的意見是效仿漢朝分縣不分郡,多建城堡縣城,防止突厥侵略,等穩定十幾年後,再慢慢考慮分郡問題。”

楊廣點了點頭,“你說得不錯,民戶是按照內地的戶數來考慮,並沒有考慮邊疆的實情,其實朕的想法和你差不多,現在需要穩定下來,然後才能視北胡威脅情況考慮分郡,河套地域有限,難以承受太多人口,二十萬戶已經足夠,移民就暫時停止,另外,至於榆林郡那邊,朕暫時不考慮移民,畢竟突厥的威脅太大。”

楊元慶取出了述職報告,呈給了楊廣,“陛下,這是臣準備明年述職時的報告,既然見到陛下,臣就先提交了,裡面有臣的一些想法,還有西突厥的情況。”

說到西突厥,楊廣倒想起一事,他翻了翻奏摺,最後楊元慶有關於西突厥的敘述,楊廣眉頭一皺道:“高昌王曲伯雅也向朕報告,說西突厥處羅可汗被射匱可汗擊敗,現在處羅可汗帶千餘部族逃到高昌國境內,朕考慮把處羅可汗接回隋朝,效仿當年扶持啓民可汗,元慶,你對突厥比較熟悉,你認爲呢?”

楊廣是從來不願聽諫言之人,但今天他居然兩次徵詢楊元慶的意見,這也說明突厥確實給楊廣造成的壓力很大,楊元慶也感覺到了,他這次來見楊廣,是有他很深的目的,他就是想給楊廣好好說一說,對付突厥之計。

“陛下,與其扶持不如挑撥,突厥射匱可汗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而啓民之子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能挑撥東西突厥之間爆發戰爭,使他們因內訌而削弱,儼如當年達頭和都藍,這對大隋是百利而無一害。

楊廣的眼睛眯了起來,楊元慶的建議給他打開了一扇窗戶,使他看到了對付突厥的良策,他站起身揹着手走了幾步,又回頭問:“如果東西突厥聯合對付隋朝怎麼辦?一如當年。”

“陛下,此一時彼一時,至少對於西突厥,隋朝不是他的最大利益,他的最大利益在草原和西域鐵勒各部,如果西突厥膽敢入侵大隋,臣可以說服鐵勒各部攻其後方,至於啓民部,臣知道他們內部並不團結。”

楊元慶想到了烏圖部,楊廣欣然笑了起來,“去年長孫晟去世,朕就發愁找不到合適突厥使人選,裴矩年事已高,難以再長途跋涉,當年朕就考慮讓你做突厥使,現在看來,朕的想法沒有錯,楊將軍,朕同意你的方案,但這個任務你可願意替朕擔起來?”

楊元慶毫不遲疑躬身道:“臣願意爲陛下分憂解難!”

“很好!”

楊廣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起來,他便開始把話題轉到今天的正事上,他沉思一下便道:“開皇十八年先帝征討高麗失敗,朕一直就有這個想法,去年朕剿滅了吐谷渾,西面戰事結束,現在四鄰皆平,朕就在考慮高麗之事了,只是突厥威脅太大,所以朕遲遲舉棋難定,如果你能成功挑撥東西突厥內訌,那朕就決定以傾國之兵討伐高麗,元慶,你的看法呢?”

這已經是第三次徵詢楊元慶的意見了,而且稱呼也變了,在楊元慶記憶中,只有談到對付關隴貴族時,楊廣纔會直呼自己名字,楊元慶不由又想到當年楊昭曾經告訴過他,楊廣是想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爭來徹底解決關隴貴族對軍隊的控制。

楊元慶又試探問道:“陛下,高麗小國,兵不過十萬,裝備遠不如隋軍,臣以爲對付高麗,兵在奇,而不在衆,如果讓臣去征討高麗,三萬軍隊足夠,爲何要興傾國之兵?”

楊廣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閃爍着冷厲的精光,他緩緩道:“元慶,你真不明白朕的意思嗎?”

楊元慶終於能確定了,看來三次高麗之戰確實就是楊廣的驚天豪賭。

楊元慶毅然躬身道:“臣願意爲陛下施行東西突厥戰略!”

這時,楊元慶又想起一事,連忙道:“陛下,臣這次東來見駕,在半路上遇到了高麗使臣,他們是去突厥,但臣以爲,他們見突厥的用意和啓民可汗去世無關,時間對不上!”

楊廣愣住了,高麗這個時候去見突厥,是爲什麼?

.......

隨着大隋皇帝楊廣的聖駕抵達乞伏泊,突厥始畢可汗率十萬部族也抵達了乞伏泊北方,數千頂大帳也分佈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夜幕降臨,同樣不計其數的篝火儼如天上星辰般散佈在草原之上。

張出塵將臉塗得漆黑,換了一身突厥人的服飾,頭戴脫渾帽,她身材很高,遠遠看去,就是一個細瘦的突厥人,她牽着馬,漫無目標地在突厥營地裡走着,走過一堆堆篝火,不時有人招呼她坐下喝酒,她沒有理睬,突厥人也不管,大家隨遇而安,請不請是一回事,坐不坐卻沒有人在意,在突厥外營地,她沒有遭遇任何麻煩。

但進入突厥內營卻不是那麼容易,防禦極爲嚴密,五步一崗,三步一哨,隨時要喊口令,還有不斷的騎兵哨來回防禦,幾乎就是無懈可趁。

出塵考慮良久,她還是決定用金箭,在突厥,金箭只是調兵符的一環,僅憑金箭是調不了兵,一般是刻木爲印符,印符上是各部約定暗語,再封上蠟,配以代表可汗權威的金箭令,再加上各部落專門指定的傳令金武士,要人、令、符三者合一,才能調動各部落的軍隊。

而金箭令一共三十六支,代表着三十六個部落,每增加一個部落就會增加一支金箭,這些金箭令是在部落大會上由各部酋長共同承認,對金箭發下血誓,如果沒有特別理由,一般是不能更改。

如果要更改,過程異常繁瑣,又同樣需要召開部落大會,說明原因,而且要得到各部落一致同意後方能更改,這裡面涉及到更復雜的利益關係,所以雖然被楊元慶得到一支金箭,但楊元慶沒有木印符,更沒有金武士,也調不了兵,僅僅只能做一個通行之令,對突厥大局並沒有什麼影響,染干便向各部落隱瞞了女兒偷走金箭之事。

金箭依然有效,出塵快步走近一名守衛內營的突厥士兵,向他亮出手中金箭,一言不發,突厥士兵大驚失色,立刻跪倒在地,不敢擡頭,出塵從他身旁飄然而過,走過了第一道關卡。

連她都沒有想到金箭居然有這麼高的權威,她卻不知道,只有可汗最心腹的三十六名傳令金武士才能持有金箭令,突厥哨兵顯然是把她當做金武士之一了。

催馬走出了一里地,黑暗中忽然傳來馬蹄聲,周圍是平坦草原,沒有大樹可以躲避,無塵急中生智,轉身向外走去,一隊哨兵疾駛而至,爲首千夫長厲聲喝道:“是什麼人,口令!”

無塵卻不知什麼口令,她將金箭令一舉,用簡單地突厥語甕聲甕氣道:“奉令出營送信!”

千夫長看見了金箭令,嚇得他連忙在馬上施禮,“卑職不知是金武是,恕罪!”

雖然三十六名金武士個個身材高大魁梧,而眼前此人卻顯得纖細,有點不符,但對方手中有金箭令,使他不敢多問,一揮手,率領哨兵疾奔而去。

無塵擦了一把額頭上的冷汗,她又催馬加快速度奔馳,又連過兩道關卡,終於進入了內營區,內營區由數百頂大帳組成,裡面住的都是各部酋長和阿史那王族,最中間一頂黑黝黝的巨大穹帳便是突厥王帳。

無塵剛走進內營區,四周突然出現了數十名伏兵,刷地舉起隋弩對準了她,一名百夫長冷冷道:“是什麼人,敢擅闖禁圈!”

這裡是第五道關卡,也是最後一道關卡,極爲嚴密,有數千人埋伏在禁圈內,要進入內營,必須走正門,這是突厥的內部命令,就連外圍的一般突厥士兵都不知道,更不用說張出塵這樣的外人。

無塵舉起金箭道:“出使隋營,回來覆命!”

“哼!既是出使,爲何不走正門?鬼鬼祟祟想偷入內營,說!”

“我可是可汗所派,有金箭爲證!”

百夫長冷笑一聲,“既然是可汗所派,那你跟我去見可汗,若可汗承認,我可不追究,否則你就是奸細!”

這一次她犯規在先,雖然有金箭也不是那麼好應付了,無塵心裡明白,這一關她過不了,她目光迅速一掃,一共十八人,她可以瞬間解決左邊五人,然後利用輕功迅速逃離,等對方開始全營封鎖搜查時,她已經逃出了突厥大營,可是這樣一來,楊元慶交給她的任務也就失敗了。

出塵的突厥語並不好,對方的語速極快,她沒有聽懂對方在說什麼,她心中無奈,暗暗嘆息一聲,準備一搏,就在她即將動手的瞬間,一個清脆的女子聲音從突厥士兵身後傳來。

“她是我派出去的,去替我找一個人。”

........

第33章 棒打貴客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3章 猛將須陀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章 神秘使臣第30章 驕將爭功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77章 截殺突使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章 情報暗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章 秋風至楊第4章 佳夕如夢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3章 都市賣豹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2章 千金一箭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6章 欲蓋彌彰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7章 京城家信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9章 一名小兵第21章 幽州平寇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3章 御房進諫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4章 臨榆關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章 江淮伏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75章 條件苛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章 勸降建德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0章 兄弟和解第7章 古怪心思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5章 隱患爆發第2章 冤家路窄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4章 彭城兵變第7章 幽州之憂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章 重返京城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章 狡雄尋窟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2章 狼水伏擊第27章 各有心思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章 一戰成名第9章 玄感之憂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得罪小人
第33章 棒打貴客第44章 再讓一城第22章 背後較量(下)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3章 猛將須陀第51章 連夜清洗第10章 師傅是誰?第16章 三股勢力第13章 齊王軍師第3章 神秘使臣第30章 驕將爭功第76章 魏鄭和談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34章 微服私訪第77章 截殺突使第87章 建成態度第17章 兩強對陣第25章 狹路相逢第3章 情報暗戰第37章 欲加之罪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7章 秋風至楊第4章 佳夕如夢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0章 遷都角力第23章 都市賣豹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2章 千金一箭第41章 高麗水師第10章 備戰高麗第16章 欲蓋彌彰第49章 蕭家試探第50章 縣衙對質第19章 一封信件第27章 京城家信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52章 軒然大波第56章 雙相辭呈第48章 圍城打援第19章 壯士秦瓊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9章 一名小兵第21章 幽州平寇第32章 秀才造反第38章 親情如水第33章 御房進諫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4章 臨榆關下第61章 聯盟分裂第47章 獨孤家將第4章 江淮伏威第19章 蠢蠢欲動第75章 條件苛刻第63章 北地迎歸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章 勸降建德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4章 貌忠實奸第23章 遠方來人第30章 兄弟和解第7章 古怪心思第21章 北原謀生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95章 隱患爆發第2章 冤家路窄第11章 合縱遇挫第20章 倉曹參軍第14章 武周示弱第54章 彭城兵變第7章 幽州之憂第33章 官場暗鬥第30章 巡視考場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1章 鐵腕奪位第15章 更深之秘第1章 重返京城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1章 狡雄尋窟第18章 情報之思第14章 暗流涌動第105章 虎穴奇計第57章 高調姿態第24章 血戰大利(中)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32章 狼水伏擊第27章 各有心思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1章 夜襲倉城第2章 一戰成名第9章 玄感之憂第17章 發現契苾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9章 心有不滿第111章 意外發現第14章 得罪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