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贖買條件

御書房裡的氣氛很壓抑,很多事情都集中在一起,本來李淵打算在偏殿召開軍國會議,偏偏發生趙黎明自縊身亡事件,他不想把這件事擴大,便改在御書房內。

其實李淵也並非討厭諫臣,他要樹立一個明君的形象,所以表面上他要歡迎大臣勸諫,而且也擺出一副虛心聽諫的姿態。

但趙黎明的勸諫實在是在尖刻,目標對準了秦王,而且他的勸諫根本不可能辦到,廢除天策府、剝奪秦王軍權,這種不切實際的勸諫令李淵極爲惱火。

秦王把他殺了,也解除了李淵一樁心病,而且秦王做得很漂亮,連趙黎明的家人都認爲是自縊。

不過就算是自殺,李淵也要做一點姿態,以安撫李建成的怒火。

李淵坐了下來,他看了一眼衆人,“關於趙黎明自縊一事,朕也深感悲痛,但事情已經發生,除了悲痛之外,我們還可以做點其他事情,傳朕的旨意,厚葬趙黎明,諡號爲‘直’,蔭其一子爲官。”

李建成本想追究趙黎明之死,雖然趙黎明的勸諫和他沒有關係,並不是他的指使,但趙黎明這麼耿直的官員死亡,對大唐來說是個巨大的損失。

更重要是,李建成根本就不相信趙黎明是自殺,如果趙黎明真的想死,他會一頭撞死在武德殿,博一個名垂青史的忠臣之譽,而絕不會無聲無息死在家中。

李建成幾乎可以肯定,趙黎明就是秦王所殺,只是他沒有證據,使他心中恨之入骨。

李建成剛要再提追查趙黎明死因,李淵卻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趙黎明自縊之事已經結束,他不容許李建成再翻案。

“皇兒,說說南陽郡之事吧!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李建成把到嘴邊的話又吞了回去,父皇不准他再說趙黎明之事,令他心中既憤恨、又無奈。應該是剛纔父皇和秦王談了什麼,趙黎明之死已無法翻案了。

萬般無奈,李建成只得嚥下這口氣,躬身道:“父皇,隋軍取南陽郡未必是要攻打荊襄,畢竟以隋軍的國力也無法負擔再一次大規模戰役,甚至太原沒有一點調兵遣將的動靜,所以兒臣以爲。這只是一次隋軍計劃之外行動。”

旁邊李世民才知道原來隋軍竟然出兵南陽郡。那麼淅陽郡呢?有沒有被隋軍一併奪取?

這時,裴寂在一旁解釋道:“秦王殿下或許還不知道,剛剛接到襄陽消息。隋軍出兵一萬,佔領了南陽郡和淅陽郡,已經阻斷了上洛郡和襄陽郡的通道。”

果然淅陽郡也被佔領。李世民的心中有些緊張起來,因爲是他力主南陽、淅陽兩郡不駐兵,保持和隋軍一個過渡地區,這樣可以力保荊襄的安全,但隋軍卻出爾反爾,直接佔領了這兩郡,令他變得被動起來。

李世民又問李建成,“不知皇兄說的隋軍計劃之外是指何意?”

饒是李建成再有涵養,想到李世民將趙黎明殺死。他心中怒火騰地燃燒起來,他陰沉着臉一言不發,絲毫不理會李世民的問話。

御書房的氣氛變得有些尷尬,這時蕭瑀打圓場道:“秦王殿下,太子所說的計劃外,便是這件事並不是隋軍的計劃之中,應該是臨時決定。否則不會沒有任何徵兆。”

蕭瑀又向李淵施一禮,“陛下,臣支持太子殿下的說法,此事應該是隋軍的臨時決定,如果隋軍並沒有攻打荊襄的計劃。那麼拿下南陽郡和淅陽郡也沒有意義,他們這樣做的原因只有一個。增加談判的有利條件。”

御書房的其他幾名相國都贊成蕭瑀的分析,隋軍俘獲了大量唐軍,這些唐軍大多是關中人和巴蜀人,很難被轉化爲隋軍。

按照慣例,一般都是談判贖回戰俘,而就在談判即將舉行之前,隋軍又佔領了南陽和淅陽兩郡,顯然是爲了增加談判份量。

李世民已經明白了事情原委,他也思考了片刻,他沉聲道:“啓稟父皇,兒臣也有話要說。”

李淵點點頭,“皇兒請說!”

“父皇,現在對天下各大勢力,最寶貴的資源不是錢糧,而是人口,尤其對於隋朝,人口意義重大,無論是河北還是中原,受戰亂影響極大,人口凋零,從去年的情況來看,楊元慶要走了兩萬餘被俘關中士兵的家眷,使這兩萬關中士兵變成了隋軍精銳,兒臣的意思是說,無論如何不能再把這次戰俘的家眷交給隋朝,寧可出兵奪回南陽郡和淅陽郡。”

李建成冷哼一聲,“就怕兩郡沒有奪回來,連荊襄也丟了。”

李世民屢被奚落,也有些惱怒起來,他怒目直視李建成,“難道皇兄是想把戰俘家眷給隋軍,贖回被俘士兵?”

“我沒有這樣說,我只是反對再動兵,武力奪回南淅兩郡根本就不現實,我認爲應該先聽聽楊元慶的條件。”

說到這,他不再理會李世民,想李淵躬身施禮,“父皇,兒臣推薦陳相國爲談判總使,代表大唐和隋朝商談放俘事宜。”

李世民也毫不示弱,也躬身道:“父皇,裴相國和楊元慶打過交道,他更適合和隋朝談判,兒臣推薦他爲談判總使。”

兄弟二人都想爭奪和隋朝談判的主導權,雙方都心知肚明,既然父皇把五個相國都詔到御書房談判,那麼談判總使必然是五相其中之一。

目前,兄弟二人在政事堂的勢力可謂勢均力敵,自從劉文靜被殺後,竇氏家族便如願以償入相,由戶部尚書竇璡入相,出任尚書右僕射。

而竇家是支持李世民,加上裴寂是李世民的忠實支持者,這樣就和李建成在政事堂中達成了勢力平衡,這也是李淵把巴蜀和漢中兩地軍權交給李建成的原因,在軍方也要給李建成適當讓步。

李建成的政事堂勢力是陳叔達和獨孤震,而蕭瑀是中間派,儘管兄弟二人在政事堂的勢力達成平衡,但在朝廷文官勢力上,李建成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

幾乎七成以上的文官都是支持李建成。

李淵沉思片刻,便緩緩道:“不管楊元慶佔領南陽郡和淅陽郡是出於什麼目的,但只能在談判桌上去解決,朕倒認爲蕭相國上次擔任和隋朝談判,有一定經驗,朕還是覺得蕭相國更合適擔任此次談判主使,當然,陳相國和裴相國也很不錯,不過蕭相國更有經驗。”

李淵打了一招折中拳,既不偏李建成,也不偏李世民,而是派中間派蕭瑀去談判,其實蕭瑀只是代表,決策權還是在李淵的手中……

此時楊元慶進入唐境,他目前所在的位置是會寧郡北面,黃河以東的一片丘陵地帶,這一帶山地衆多,在山與山之間夾着一片片平原和戈壁,土地貧瘠,人口稀少。

但這裡也是通向河西走廊的一條通過,越過黃河向西便進入武威郡,最多是商人往來於此處。

唐軍在這一帶駐兵約千餘人,除了幾座戍堡外,其餘駐軍都集中在會寧縣,不過此時,一千駐軍已全部投降了隋朝。

裴行儼率一萬隋軍騎兵突然殺至,使這裡的唐軍無處可逃,只能投降隋軍,也烽燧也來不及點燃。

會寧郡是這次楊元慶視察的重點,在他前生的一些記憶中,他便知道會寧縣附近的山脈中蘊藏着巨大的財富,這一帶在後世改名爲白銀,一個以貴重金屬來命名的城市。

wωw● ttkan● ℃o 可惜他最初忘記了這件事,沒有把會寧郡奪爲關北六郡,直到後來他想尋找銀礦時,纔有官員告訴他,在會寧郡一帶從漢朝起便出產白銀,他這纔想起這裡在後世是一個大富礦。

此時唐朝是在漢中和巴蜀開採銅礦,探礦軍隊還沒有觸及到會寧郡,楊元慶必須趕在唐朝之前,搶到這座大富礦。

給楊元慶領路之人,是會寧縣縣尉,名叫張放農,年約四十歲,就是會寧縣當地人,他對這一帶的地理和礦產情況十分熟悉。

他指着遠處幾條光禿禿的山脈道:“那幾條山嶺當地人叫龍寶山,很多當地人都在這裡取礦石用土法冶煉,很輕易就能煉出銅銀,大概是開皇九年,文帝禁止私人煉礦,一些礦坑就廢棄了,不過官府也沒有在這裡開礦。”

楊元慶眺望着遠處青幽幽的山脈,這並不是山脈上的森林,這些山脈都是石頭山,並沒有什麼植被,而是整個山體顏色呈青紅色。

隋朝最早是在鹽川郡的紅鐵山開礦,不過紅鐵山主要是鐵礦,銅礦不多,所以當一條礦脈開採完後,銅礦便很少,他們必須另尋出路。

會寧郡的這幾條山脈富含銀銅,正是他所急需,更重要是這裡緊靠黃河,可以利用黃河運輸礦石去靈武郡冶煉。

楊元慶點點頭問道:“工部和少府寺的官員可有收穫?”

楊元慶在從太原出發之前,便已派工部和少府寺的官員帶領探礦工匠來尋找礦藏,據說他們已有收穫。

這時,一名官員上前躬身稟報,“啓稟殿下,我們已找到一條銀礦脈和兩條銅礦脈,無論銅銀含量都十分豐富,而且靈武郡蘊藏大量石炭,完全可以在靈武郡大量冶煉銅銀。”

裴行儼有些擔憂道:“可是殿下,這裡畢竟是唐境,卑職擔心唐朝不肯善罷甘休。”

楊元慶卻淡淡一笑,“放心吧!我會讓李淵乖乖地把會寧郡割讓給我。”

()

第8章 怒極生誓第26章 嚴厲警告第9章 敵後戰線第16章 重大隱憂第12章 最後攤牌第5章 可汗金箭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章 公主請客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2章 聖旨東至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0章 備戰高麗第39章 雙女初見第8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7章 兩強對陣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0章 捉兇逼宮第7章 羽翼已成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1章 意外情況第8章 一點眉目第12章 仁基北歸第7章 生死之約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3章 銀錢危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章 情報暗戰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6章 一劍之情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91章 突厥慶功第62章 雞肋之城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6章 說服李靖第89章 胡馬煙塵第42章 違禁生意第8章 弔孝風波第43章 郢州祭母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敦煌布棋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7章 羽翼已成第50章 波詭雲譎第22章 銀甲小將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9章 泄露天機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9章 西路使者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6章 出乎意料第10章 師傅是誰?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8章 調兵遣將第74章 難得一致
第8章 怒極生誓第26章 嚴厲警告第9章 敵後戰線第16章 重大隱憂第12章 最後攤牌第5章 可汗金箭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29章 再提條件第5章 公主請客第23章 遠方來人第27章 關中之變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2章 聖旨東至第23章 世充求救第10章 備戰高麗第39章 雙女初見第8章 突發事件第51章 玄霸之錘第17章 兩強對陣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8章 觸犯利益第35章 狡雄世充第42章 人棄我用第18章 裴閥態度第35章 越境事件第10章 捉兇逼宮第7章 羽翼已成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20章 邊疆奏摺第31章 以刀代令第34章 枕戈以待第16章 識破敵計第69章 殺機四伏第41章 意外情況第8章 一點眉目第12章 仁基北歸第7章 生死之約第15章 安撫江都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屈突良言第42章 捉虎不易第21章 初次談判第51章 八百壯士第73章 銀錢危機第50章 局勢漸變第3章 情報暗戰第22章 不甘失礦第19章 離別之酒第28章 連環布套第46章 斷臂之仇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16章 欲蓋彌彰第22章 公主夜宴(下)第10章 仁壽宮變(二)第6章 一劍之情第47章 江都驚魂(上)第91章 突厥慶功第62章 雞肋之城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6章 說服李靖第89章 胡馬煙塵第42章 違禁生意第8章 弔孝風波第43章 郢州祭母第9章 臨危下船第5章 敦煌布棋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9章 承天廣場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20章 以詐對詐第31章 軍機決策第134章 發現真相第7章 羽翼已成第50章 波詭雲譎第22章 銀甲小將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47章 獨孤家將第31章 矛盾激化第13章 逃兵危機第17章 爭奪鐵礦第39章 泄露天機第36章 走出迷惘第19章 邙山遇故第18章 契苾助力第24章 添把小亂第151章 籠絡軍心第36章 返回太原第39章 西路使者第41章 楊家之請第19章 首鼠兩端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38章 兵分兩路第45章 血戰平壤(下)第84章 隋唐大戰(十四)第6章 出乎意料第10章 師傅是誰?第54章 彭城兵變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18章 調兵遣將第74章 難得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