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男扮女裝

“渾蛋!”

接到李密的信件,翟讓勃然大怒,他重重一拍桌子,“沒有我的命令,他竟然擅自出兵,他真是想自立嗎?”

旁邊,翟讓的心腹王儒信道:“翟公,此人野心勃勃,自立之心久矣,他若攻下滎陽,我擔心弟兄們都受不了他的誘惑,大家都跑去投他,翟公就是孤家寡人了,翟公,卑職還是那句話,越早殺他越好。”

翟讓沉思良久,冷笑一聲道:“現在不是火併的時候,既然他願意去奪取滎陽,那就讓他去好了,我留在瓦崗寨,等他狼狽逃回來向我哭訴時,我再收拾他。”

坐在另一邊的徐世勣勸道:“大哥,我倒覺得李密奪取滎陽是高明之舉,現在楊玄感在關中起兵,朝廷無暇顧及我們,趁這個機會奪下滎陽,攻佔洛口倉,必然會震動中原,使我們取得領袖之勢,吸引更多人才來投靠,這是瓦崗軍壯大的契機,大哥應該順應天時,率軍聯合李密,這樣,奪取滎陽就是大哥的功勞,而非李密。”

翟讓哼了一聲,冷冷道:“我知道你早就想去投靠李密,你儘管去,我不會攔你。”

徐世勣骨子裡的倔牛脾氣也發作了,他硬聲回答道:“我只是就事論事,奪取滎陽是瓦崗建立霸業重要一步,大哥非要說我是想投靠李密,我無話可說。”

“三弟!”

坐在旁邊的單雄信一聲怒斥,“你怎麼能這樣對大哥說話,還不快謝罪!”

徐世勣也覺得自己語氣太硬,歉然道:“小弟一時情急,失禮之處,請大哥見諒!”

翟讓‘嗯’了一聲,不冷不熱道:“我還是那句話,如果你想去,你就去,我不會攔你。”

說完。翟讓站起身向外走去,衆人也紛紛跟了出去,房間裡就只剩下單雄信和徐世勣兩人,徐世勣長長嘆息一聲,“我不想揹負背叛之名,但跟庸碌之主,確實讓我難以忍受。”

“三弟,你還是想跟李密嗎?”單雄信平靜地問道。

徐世勣默默點頭。臉上露出痛苦之色。“可是我又不想背叛大哥。”

單雄信笑了笑,“跟李密其實也並不是背叛大哥,李密也是大哥屬下。將來奪取霸業,大哥登基爲帝,李密不過是相國。你儘管去,只要你心不背叛,我來向大哥解釋。”

徐世勣站起身,深施一禮,“那就多謝單二哥!”

徐世勣回到自己府中,簡單收拾行裝,便率領自己的一百親衛奔出城門,剛出城,便聽見後面有人大喊:“徐老弟。等哥哥一下!”

徐世勣一回頭,見是程咬金扛着大斧追來,他勒住了繮繩,待他奔近,便笑道:“你怎麼也跟來了?”

“跟着翟老大悶在城裡沒勁,還是跟着你好,打打財主。撈點浮財,也不枉我上瓦崗一趟。”

徐世勣呵呵一笑,“那好吧!就跟我去打滎陽,金銀財寶,應有盡有。”

衆人催動戰馬。向西北方向疾奔而去。

城頭上,翟讓遠遠看着徐世勣走遠。微微嘆了口氣,他身旁大將郝孝德道:“翟公不該讓他走,尤其是投靠李密,他若不想留,翟公就應該殺了他,否則李密得他,必將如虎添翼。”

翟讓搖搖頭,“世勣創業時就跟着我,他就是我的兄弟,我怎麼下得了手殺他,人各有志,他想助李密就讓他去。”

翟讓心情沉重,轉身下城去了,郝孝德盯着他背影,半晌迸出一句話,“婦人之仁,何以成大事?”

..........

徐世勣在靈昌縣追上了李密,徐世勣和程咬金來投,令李密大喜,他當即任命徐世勣爲裨將,程咬金爲帳下大將。

十五萬大軍一路西進,此時由於楊玄感在長安造反,洛陽的防禦重心轉向西面,使得中原兵力空虛,無法阻擋李密西進大軍,李密一路勢如破竹,酸棗縣、陽武縣、原武縣紛紛投降。

這天下午,李密率大軍跨過了通濟渠,大軍在覆蓋着厚厚白雪的冰面上行走,李密用馬鞭一指南方笑道:“皇后繞揚州、宛轉花園裡,佔據了通濟渠,楊廣必死在揚州,不復歸也!”

他身邊衆將轟然大笑,“可惜了美人皇后啊!若能做個壓寨夫人,我們也可以嘗一嘗皇后的滋味。”

“你們這幫蠅頭蟲,蕭皇后快五十歲的女人了,你們還打主意!”

李密笑罵一聲,他見徐世勣若有所思,從上午到現在,他就在想事情,李密便放慢了馬速,等徐世勣上來。

“在想什麼?”李密笑問道。

徐世勣搖搖頭道:“李公,我覺得我們暫時不要去打管城縣。”

管城縣便是滎陽郡郡治,是李密這次西進的目標,李密一怔,“爲什麼?”

“管城縣不過一大城,得之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實際意義,反而讓洛陽震動,卑職的意思是,趁洛陽還沒有關注我們,出奇兵攻打洛口倉,若拿下洛口倉,帝王根基便可得,公以爲如何?”

李密沉思片刻道:“趁黃河結冰,我率軍佯攻河內,分散隋軍注意,三弟可率五千奇兵攻打洛口倉,一旦拿下,我立刻率軍來援!”

兩人對視一眼,皆心領神會地笑了起來,兩人重擊一掌,當即分兵兩路,李密率十五萬大軍北上黃河,渡河佯攻河內,徐世勣則率五千騎軍就地潛伏。

一片黑松林內,徐世勣坐一棵樹枝上,背靠大樹,他樹枝下面,程咬金則翹腿躺在一片厚厚的松針,一邊用松針剔牙,一邊神情愜意地哼着家鄉的小曲。

徐世勣微微嘆息一聲,“李公果然是雄才大略,一代梟雄,相比之下,翟大哥無論眼光和抱負都差得太遠。”

“什麼一代梟雄!”

程咬金對李密不屑一顧,冷笑道:“他不過是一隻佔巢的蘆花雞罷了,不過是多讀了幾年書,有個貴族頭銜,在瓦崗寨一羣土雞中,就顯得出類拔萃。可在真正的天下豪傑中,他算個屁!”

徐世勣笑道:“你說的豪傑是楊元慶吧!”

“難道不是嗎?”

徐世勣點點頭,“楊元慶算是個豪傑,當年若不是他手下留情,瓦崗寨就沒有今天了,不過我對他了解不多,給我的感覺,他是李公應該在伯仲之間。”

“他至少是白手起家。靠自己的本事打拼天下。不像瓦崗這位,半路出家還想當方丈,我老程最恨兩件事。就是太監娶婆娘和仗勢奪人妻。”

“應該是以成敗論英雄。”

徐世勣笑道:“你現在他說太早了,再說,沒有李密。瓦崗寨依舊是一窩草寇,哪有今天的霸相,更不用說去打洛口倉。”

“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不過李密比不過楊元慶,改天我帶你去見見他。”

程咬金之所以總是提楊元慶,是他得到一個消息,楊元慶佔據了靈武郡,靈武郡要比豐州暖和,可以把他的老孃放在靈武郡。程咬金便有點心動了。

“以後再說!”

徐世勣見天已經黑了,便樹上跳下來,對衆人道:“大家準備出發了!”

五千騎兵紛紛上馬,徐世勣一馬當先,率領軍向西奔馳而去。

........

洛口倉又叫興洛倉,位於鞏縣東南,鞏縣南依中嶽嵩山。北瀕黃河天塹,東臨虎牢關,西據黑石關,南有軒轅關,‘ 山河四塞、鞏固不拔’而得縣名。歷代因之,又因地扼京都洛陽。故史有 ‘東都鎖鑰’之稱。

洛口倉便位於這麼一個四面險要之處,是一座周長二十餘里的巨大城池,城內有糧窖三千餘口,每窖可藏糧數千石,總儲糧量在千萬石以上,爲天下第一大糧倉。

但此時,洛口倉的存糧只有一半不到,四百餘萬石,就算是這樣,也是天下最富饒之處,得糧者得天下,這在歷朝亂世裡已是不爭的事實。

要想奪洛口倉,首先就得拿下虎牢關,徐世勣望着雄偉的虎牢關半晌沉思不語,程咬金笑道:“我有辦法奪關!”

徐世勣疑惑地看着他,不知他什麼意思,程咬金嘿嘿一笑,“男人嘛!不就喜歡那幾種調調嗎?你看我的。”

.......

虎牢關建造在羣山之中,依山勢而建,城關雄偉,高大堅固,是一座易守難攻的險關,守軍有千餘人。

半夜時分,幾十名守關的士兵正靠在城牆上打瞌睡,原本聽說瓦崗軍進攻滎陽郡,虎牢關守軍很緊張,後來聽說賊軍北上渡河去河內了,衆人鬆了口氣,防禦上有多多少少鬆懈下來。

一更時分,城下突然傳來大羣女人的哭喊聲:“開門!快開門!”

幾名士兵向下探望,只見城下鶯鶯燕燕來了一百多名女子,士兵們面面相覷,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你們是什麼人,從哪裡來?”士兵大聲問道。

爲首幾名女子哭道:“我們是汜水鎮的民女,來了大羣強盜,把我們擄來,他們分贓不勻,發生了火併,我們便逃出來了,快讓我們進城,他們會追來的。”

這時當值校尉也來了,他看了半晌,這些女人大多年輕,還有好幾個女人赤着身子,令人怦然心動,他又看了看遠處,沒有什麼人,他心中慾火高熾,頓時色膽包天,反正天下大亂,把這些女人佔了也無妨,他便低聲吩咐:“不要聲張,放她們進來,大家人人有份。”

士兵們都動了色心,放下吊橋,將城門開了一條縫,有士兵向女人們招手,“快進來!”

大羣女人向城內奔去,先跑進來的十幾人果然都是年輕女人,還有好幾個光溜溜身子,個個神情慌張恐懼,士兵們嚥了幾口唾沫,伸手摸了一把光身子的女人。

後面跑來的七八十個女人則頭戴幃帽,身着寬裙,一個個花枝招展,渾身噴香,這些女人剛跑進城,忽然從裙下抽出刀劈頭蓋臉砍去,幾名站在門口士兵躲閃不及,慘叫倒地。

一名身材魁梧的女人一掀幃帽,露出塗得鮮紅的血盆大口,正是濃妝豔抹的程咬金,他揮動大斧一路劈殺而去,殺得等在城門口分女人的幾十名士兵慘叫連連,瞬間殺死十幾人,守城校尉被一斧劈飛腦袋,其餘都嚇得魂飛魄散,四散奔逃。

程咬金一路殺上城樓,奪下了控制吊橋的絞盤,不多時,徐世勣率五千騎兵殺來,衝進了虎牢關中。

......

聽聞徐世勣奪下虎牢關,李密隨即率大軍調頭殺來,十二月初十,李密十五萬大軍兵臨洛口倉,洛口倉監**率五千守軍投降,洛口倉落入李密手中,天下轟動,大隋王朝的根基遭遇到了最沉重的一擊。

........

【歷史上沒有程咬金扮女奪虎牢的故事,只有楊諒軍扮女奪蒲州,洛口倉是李密繞道奪下,並沒有走虎牢關.】

―――――

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2章 人棄我用第48章 獨孤家主第38章 兩個時辰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章 酒棚小遇第5章 公主承諾第34章 知己知彼第8章 欲速不達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8章 時機成熟第58章 宮亂之根第60章 大戰悄至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1章 錢貨漏洞第7章 幽州之憂第2章 帝王失信第28章 俏語解憂第49章 平陽郡主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8章 百戰之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0章 一夜軍變第9章 臨危下船第6章 瓦崗分家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5章 四面皆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0章 大戰悄至第9章 舌燦蓮花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56章 王妃煩惱第36章 鬥智鬥狠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6章 拖住主力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3章 攜子視察第7章 兵壓關內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章 借兵突厥第6章 出乎意料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8章 關鍵小人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章 暗鬥不息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5章 重返大利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7章 智取伊吾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5章 略助風勢第30章 酒樓遇故第88章 爭鋒相對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章 老奸巨猾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3章 大軍壓境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4章 齊王之危第59章 獨孤之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21章 誰威脅誰第57章 東宮震怒第7章 金剛引狼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7章 線娘進京第20章 君心似虎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9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馳援代州
第40章 先禮後兵第42章 人棄我用第48章 獨孤家主第38章 兩個時辰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119章 引蛇入套第53章 臣的要求第37章 三方對質第37章 三方對質第2章 酒棚小遇第5章 公主承諾第34章 知己知彼第8章 欲速不達第58章 蕭後心思第21章 錢貨漏洞第28章 時機成熟第58章 宮亂之根第60章 大戰悄至第52章 死不瞑目第21章 錢貨漏洞第7章 幽州之憂第2章 帝王失信第28章 俏語解憂第49章 平陽郡主第69章 一觸即發第18章 百戰之功第45章 不爲我用第20章 邊疆奏摺第45章 四面皆敵第12章 帝王心思第49章 敦煌風動第20章 一夜軍變第9章 臨危下船第6章 瓦崗分家第24章 酒樓告別第125章 兄弟危情第45章 四面皆敵第50章 白衣渡江第35章 真相揭開第60章 大戰悄至第9章 舌燦蓮花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56章 王妃煩惱第36章 鬥智鬥狠第35章 隔牆有耳第39章 發現機會第46章 拖住主力第21章 幽州平寇第11章 宇文新計第33章 攜子視察第7章 兵壓關內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55章 借風夜襲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章 借兵突厥第6章 出乎意料第31章 裂痕初現第28章 關鍵小人第39章 承天廣場第50章 縣衙對質第8章 暗鬥不息第29章 再提條件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5章 重返大利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7章 智取伊吾第14章 府門遭遇第16章 何罪之有?第24章 汾陽宮監第3章 恩怨分明(上)第5章 略助風勢第30章 酒樓遇故第88章 爭鋒相對第55章 談婚論嫁第2章 老奸巨猾第27章 義成公主第38章 兵分兩路第27章 會寧換帥第116章 洛陽淪陷第145章 沉重打擊第26章 考場意外第33章 大軍壓境第98章 兩線危機第31章 夜訪雲氏第54章 齊王之危第59章 獨孤之憂第53章 建德求和第21章 誰威脅誰第57章 東宮震怒第7章 金剛引狼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47章 線娘進京第20章 君心似虎第42章 捉虎不易第15章 求賢若渴第57章 高調姿態第39章 妥協援兵第39章 意外來客第34章 微服私訪第28章 馳援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