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抽中死籤

楊元慶在前世所看的任何書中,楊廣都是殘暴、昏庸的代表,他還是第一次從祖父的口中聽到楊廣居然是雄才大略,這讓他既感到驚訝,也覺得有些好笑,雄才大略之人會使隋王朝二世而亡嗎?

楊素瞥了他一眼,他感覺到了孫子心中並不信服,不由搖搖頭笑道:“你這個傻孩子,你知道什麼?你以爲大隋是漢人王朝嗎?它骨子裡還是鮮卑人王朝,朝中九成五的高官都是胡人,依然是宇文泰創造的關中本位制,只不過換了個漢人血統的皇帝罷了,你以爲漢胡幾百年的矛盾和隔閡就是那麼容易調和嗎?”

楊素微微嘆了口氣,“聖上得位不正,使他無法徹底變革,更多是妥協,關隴貴族們哪個不是虎視眈眈,若有機會,誰不想取而代之?你以爲聖上不明白嗎?可是他又敢殺誰?連一個虞則慶,他也是隱忍了十八年才下手除掉,北周八柱國,個個凌駕於朝臣之上,可他誰也不敢動,聖上想遷都洛陽,打破關中本位制,但他始終辦不到,現在有楊堅在,這些關隴貴族還不敢輕舉妄動,他若去了,以楊勇的文弱和平庸,他不過又是一個孝靜帝和魏恭帝罷了,楊堅當然深知潛在的危機,楊勇耳根太軟,心志不堅,做事輕率由心,對漢化之重要理解不透,讓楊堅深爲失望,所以換晉王爲太子是必然的結果,爲了大隋江山社稷,他不惜廢除嫡長子。”

楊元慶半晌無話可說,倒並不是祖父的見解說服了他,這只是祖父的一家之言,未必能全信,關鍵是他對這個時代瞭解不深,沒有發言權,但有一點他敢肯定,楊勇被廢絕不是因爲某些書上所說,是因爲獨孤皇后喜歡楊廣,廢除立儲近二十年的嫡長子是在冒天下之大不韙,絕不是一個皇后的個人喜好就能決定。

不過他也細心地發現祖父竟幾次提到楊堅的名諱,這是臣子對皇帝的不敬,絕不應該,他忽然意識到,或許祖父也是他自己所說的野心勃勃的關隴貴族之一。

這時,楊元慶忽然想起一事,又連忙問:“祖父,孩兒聽族叔說,我們先祖和聖上先祖都是漢太尉楊震,難道我們和聖上是同族?”

“算是吧!”

楊素的笑容有些勉強,有時候楊堅也和他說過,他們是同族兄弟,事實上楊堅之父楊忠是出身山東漢人寒族,因宇文泰‘歸籍關中’之令而自附弘農華陰楊氏,這些族中長老皆知,但現在誰也不準提及,他自然也不會對楊元慶說。

“我們只是遠房宗親,都是弘農華陰楊氏名門,朝廷承認,聖上也承認我們是同族,當年聖上爲北周相國時,我還和他同回弘農祭祖。”

楊素對這個孫子極爲看重,在他面前不經意地說出了肺腑之言,但他並不認爲元慶能聽懂,元慶畢竟才十歲。

他輕輕拍了拍元慶的肩膀,叮囑他道:“剛纔我說的話,你記住也好,記不住也好,你都不能告訴任何人,明白嗎?”

“孫兒明白!”

“走吧!明天一早過河,過了黃河,就意味正式進入交戰區,軍隊要進入戰時狀態,你們斥候就有得忙了,早點回去休息。”

祖孫二人調轉馬頭,慢慢返回了大營。

........

次日四更時分,楊元慶便被低沉的號角聲驚醒,他一躍而起,對周圍的九名手下喊道:“統統給我起來,軍號響了!”

衆人嘟囔着爬起身,一個個都睡眼惺忪,楊元慶見楊思恩還不肯起,便狠狠一腳踢去,“楊大熊,給老子起來!”

楊思恩腿都快被踢斷,疼痛難忍,只得罵罵咧咧起身,這時,帳外一名報信兵大喊:“楊火長,百人長叫你去抽籤!”

“大家收拾東西,我去抽支籤,看看運氣怎樣!”

楊元慶吩咐幾句,便匆匆向百人長的大帳奔去,大帳內已經聚滿了其他火長,他們是二團第三隊,一隊首領稱爲百人長,簡稱百長。

十火一百人,百人長姓賀,是一名胡化漢人,先祖是六鎮士卒,六鎮起義失敗後,他的先祖被安置在幽州,賀百長身材非常強悍,不過處事也很公平,喜歡抽籤決定任務。

“老子去團裡抽籤運氣不好,抽中死籤,全隊都得去西北千里外探尋敵軍主力,只有一火可以留下,你們抽吧!看誰的運氣好,抽到這支生籤。”

探察敵軍主力的斥候是最危險,死亡率極高,所以又叫死籤,偏偏這個賀百長運氣不好,抽中了,按照規定,九留一,也就是不能死絕,得留下一火下來續種。

“大夥兒抽吧!”

賀百長取出十根籤捏在手中,其中一根是半紅籤,抽中它便可以留下,賀百長不知楊元慶的身份,若知道,打死他也不敢抽籤。

這種抽籤全靠運氣,沒有什麼花頭,衆火長也不看,各自抽一根,楊元慶是第五個抽,他抽到的是黑籤,也就是說,他抽中了死籤,輪不到他留下,最後第八火長抽中了半紅籤,他忍不住咧開嘴笑了起來,“他孃的,老子今天左眼皮猛跳,當真是走狗屎運了!”

賀百長給了他一巴掌,“快滾回去,少給老子在這裡炫耀。”

他又對衆人道:“好了,領完令牌,門口有羊皮筏子,每人拿一個,立刻出發!”

衆人默默領了令牌,快步向帳外走去,賀百長卻拍了拍楊元慶的肩膀,凝視着他道:“楊老弟,希望能看見你活着回來!”

“放心吧!我若不想死,老天也沒辦法。”

楊元慶笑着回了一句,便出帳去了,這時,一名士兵奔來,對賀百長抱拳道:“賀百長,魚將軍叫你去一趟!”

賀百長愣住了,魚將軍找自己,他撓了撓後腦勺,懷疑自己是否聽錯,一軍亞將竟然找自己一個小小的百人長,他有點受寵若驚,慌慌張張跑去大帳。

楊元慶卻不知道,拖着一隻羊皮筏子回到自己營帳,衆人都已經收拾好了,見他回來,楊思恩立刻纏住他,滿臉堆笑,“火長,你叫我一聲呀!這羊皮筏子我來替你扛。”

楊元慶知道他討好自己準是有目的,便沒好氣道:“有屁快放,別繞彎子了。”

楊思恩不好意思地撓撓頭,乾笑一聲說:“火長,那匹馬給我吧!我身體太重,我馬要被我壓死了。”

楊思恩說的馬就是昨晚楊元慶從祖父那裡騎回來的馬,是匹伊犁馬,高大強健,渾身烏黑,無一根雜馬,楊思恩一眼便看中了,立刻纏住元慶,千方百計討要這匹寶馬。

楊元慶踢了他一腳,笑罵道:“你這頭狗熊,連馬槊都不肯外露一招半式,還想要我的馬,想要可以,這個人情你以後得還我。”

“一定還!”

楊思恩歡呼一聲,衝回去一把牽住了繮繩,就彷彿摸自己女人一樣愛撫這匹黑鬃馬,楊元慶將羊皮筏子往楊思恩的舊馬身上一搭,對手下道:“出發吧!任務是去尋找突厥主力,誰讓咱們百人長無能,抽中了死籤!”

一火斥候兵無可奈何,紛紛翻身上馬,列隊向大營外而去,他們很快便消失在沉沉的黑暗之中。

大約走了一刻鐘,幾名騎馬之人疾奔而來,爲首之人正是魚俱羅,他聽說楊元慶抽中了死籤,心中大急,楊元慶若出什麼事,他怎麼向主帥交代。

在他身後便是賀百長,他已經知道楊元慶身份了,嚇得他心都要停止跳動,原來楊刀頭竟然是主帥楊素的孫子,一路上他已經連給自己五六個大嘴巴,恨自己有眼無珠,跟來的還有偏將趙勇。

他們見楊元慶的營帳已空,知道他們已經出發了,趙勇急道:“魚將軍,我去把他追回來。”

魚俱羅緩緩搖了搖頭,“不用追了,他不會回來。”

一旦出了大營,軍令就不能更改,他知道楊元慶勇烈,不可能再回來,他低低嘆了口氣,“但願他平安無事!”

.......

羊皮筏子倒不是用來給他們渡黃河,而是越過河套平原,渡北面的另一條黃河支流,這邊黃河的狹窄處已經有先鋒軍隊利用拖船搭建了一座浮橋,十萬大軍將在天亮後渡河,而三百名各軍斥候則要提前渡河。

楊元慶率領他的九名手下和十六匹戰馬,一邊啃着乾糧,一邊在浮橋上快速行走,片刻便過了黃河。

這時東方已經泛起魚肚白,天已經麻麻亮了,楊元慶找到一個一塊大石攤開了地圖,他當斥候已經半個月,已經基本上懂了斥候的基本技能,畫地圖也是一種基本技能,他找到了地圖上的渡口處,用硃砂在上標下一個紅點,他們的第一個目標是趕到於都斤舊鎮探聽消息,他在朝堂曾經提到過這個草原古鎮,現在他們要真的尋找這個地方了。

楊元慶收起地圖,簡短地對衆人令道:“出發!”

他統帥這支斥候隊半個月,以身士卒,嚴於律己,再加上賞罰分明,已經在他們中建立起一點小小的威信。

這羣老斥候雖然在路上一個個偷懶耍奸,油滑無比,可真過了黃河,他們頓時像變了一個人,都變得精明嚴肅,身上的兵痞氣消失殆盡,成爲了真正的斥候精銳。

衆人加快了馬速,向遼闊無邊的河套平原馳去。

........今晚12點會加更一章,太晚,大家明早起來看吧!

(注:關於楊堅血統的說法,老高更相信陳寅格的推論,宇文泰推行關中本位制,要求手下衆將歸祖籍爲關隴,關隴集團由此出現,也就在這時楊堅之父楊忠自附弘農楊氏,以及李淵之祖李虎自稱隴西李氏.)

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章 反客爲主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章 盂蘭燈會第11章 秘密協議第19章 虎牢之危第1章 如期而至第29章 陌刀之秘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章 有失有得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8章 集中民力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3章 棒打貴客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8章 兩路奇兵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4章 江陵蕭氏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7章 拜訪沈家第4章 假手於賀第20章 月夜之戰第8章 合縱抗隋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章 假手於賀第8章 分配不公第48章 攻破大營第8章 斬斷後路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2章 被迫求援第5章 突厥野心第4章 佳夕如夢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0章 將帥交心第9章 利益之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5章 借風夜襲第33章 御房進諫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章 元慶回京第1章 出征突厥第17章 收網抓魚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7章 回府風波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章 底線突破第14章 三個女人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2章 北突求援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3章 建德求和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梳理上谷第17章 西征情報第7章 楊廣之憂第38章 楊廣之怒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0章 關鍵人物第5章 動之以情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9章 蕭後召見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章 水火楊家第8章 被迫換帥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25章 佛寺遇險
第23章 豐州東擴第4章 反客爲主第45章 送君高招第36章 各有選擇第3章 盂蘭燈會第11章 秘密協議第19章 虎牢之危第1章 如期而至第29章 陌刀之秘第35章 越境事件第2章 齊王供奉第26章 奸商本色第15章 有失有得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6章 太原之變第48章 集中民力第68章 西域來客第33章 緣定三生第33章 棒打貴客第82章 隋唐大戰(十二)第27章 壟斷漕運第40章 意外之禮第15章 少年雙猛第48章 兩路奇兵第76章 隋唐大戰(六)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4章 江陵蕭氏第35章 爭奪人口第29章 引蛇出洞第33章 收買人心第27章 拜訪沈家第4章 假手於賀第20章 月夜之戰第8章 合縱抗隋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章 假手於賀第8章 分配不公第48章 攻破大營第8章 斬斷後路第114章 關內空虛第136章 利益攸關第31章 以刀代令第21章 生俘雄信第38章 吳興沈氏第31章 果斷殺伐第32章 龍有逆鱗第50章 心結難解第42章 被迫求援第5章 突厥野心第4章 佳夕如夢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4章 夜攻太原第21章 危機重重第33章 官場暗鬥第10章 將帥交心第9章 利益之爭第25章 宇文父子第55章 借風夜襲第33章 御房進諫第11章 河北梟雄第19章 離別之酒第5章 元慶回京第1章 出征突厥第17章 收網抓魚第29章 再提條件第42章 局勢混亂第27章 回府風波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章 底線突破第14章 三個女人第19章 陰山夜襲第22章 北突求援第25章 秦王心計第30章 蘄縣奇案第10章 反間之計第29章 太原王氏第25章 燕城大戰第42章 局勢混亂第13章 御房嘉獎第36章 連夜撤軍第20章 一夜軍變第53章 建德求和第57章 高調姿態第6章 梳理上谷第17章 西征情報第7章 楊廣之憂第38章 楊廣之怒第79章 隋唐大戰(九)第20章 君心似虎第21章 居安思危第60章 關鍵人物第5章 動之以情第109章 兵臨宮下第29章 蕭後召見第35章 計劃有變第43章 無妄之災第2章 水火楊家第8章 被迫換帥第34章 突破之口第725章 佛寺遇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