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入伍斥候

楊元慶將刀扔下地,他心中沮喪萬分,他本想全力使出張須陀的第一式劈山,以刀法詭異取勝,不料魚俱羅卻後發制人,雖然他險些劈中對方,但魚俱羅的刀卻恰到好處地斬斷了他的後續刀法,使他後面一招都使不出來。

他才意識到張須陀刀法中的最大破綻,就在於每一招都是各自獨立,不夠連貫,這樣前後兩招若配合得不好,就容易出現破綻,而魚俱羅以後發制人對他,就使他看不出魚俱羅的刀勢,心中猶豫一下,於是,他的前後兩刀之間就出現了一絲滯頓,被魚俱羅抓住了。

魚俱羅凝視着楊元慶,淡淡道:“你不用沮喪,你雖一招即敗,這並非你刀法不精,而是經驗不足,再過五六年,我將不是你的對手。”

楊元慶苦笑一聲說:“我苦練刀五年,卻從不知道我的刀法中還有這麼一個致命破綻,唉!”

“不是!你的刀法本身沒有破綻,如果是張須陀,他就不會出現任何破綻,是因爲你的臨戰經驗不夠豐富,對於一般庸手,他會去招架你這一刀,使你有機會再劈出下一刀,但對於真正經驗豐富的大將,會避實就虛,後發制人,你剛纔就是因爲不知我的反擊之刀從何而出,所以心存一絲顧慮,這就是你臨戰經驗不夠豐富的表現,缺乏一種氣勢,或者說是境界不足,你只要多多實戰,你的破綻就會越來越少,這也是張須陀刀法的特點。”

“如果是和我師傅對陣,你會這樣後發制人嗎?”楊元慶凝視着他問。

ωwш▪тTk Λn▪¢o

魚俱羅微微一笑,“絕不會,那樣我是死路一條,你在觀察我,我何嘗不在觀察你,從你上馬、運刀,我就知道你從未有過實戰經驗,就知道該怎麼對付你,刀法是死的,人卻是活的,因人而運刀,因地而制宜,無論是刀法、兵法都是一樣,你要記住這一點。”

楊元慶默默點頭,他記住了,魚俱羅又道:“另外,我還發現你有一個缺憾。”

楊元慶一驚,“什麼缺憾?”

魚俱羅笑了笑,“你不用緊張,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我感覺你並不是適合用刀,或者說,刀不是你最好的兵器,它發揮不出你的優勢。”

楊元慶表情十分嚴肅,拱手問道:“能否請將軍詳說!”

“因爲我發現你最大的長處就是善於捕捉對手的弱點,從你剛纔發現我戰馬的弱點便可以看出,兩軍作戰也是這樣,一旦你發現對方的弱點,就必須用最快的速度去抓住它,否則戰機稍縱即逝,而刀屬於慢一拍的兵器,因爲它有一個揮臂劈砍的過程,當你發現了對方的弱點,等你再拉開刀勢劈砍時,弱點可能已經消失,這種情況,你最好是用矛,因爲矛是最快,不用揮砍,直接借用戰馬的衝力便可刺向對方,非常適合你善於捕捉戰機的優勢。”

“魚將軍的意思是說,讓我改練矛?”

“那倒不是,我的意思是說,要你自己感覺最爲適合才行,我也可以幫你考慮考慮。”

這時楊素催馬慢慢上前,對孫子笑道:“元慶,和你魚將軍這一戰,有收穫嗎?”

“回稟祖父,孫兒受益非淺。”

“那以後你要多向魚將軍請教。”

“是!”

元慶猶豫一下,又一次請示:“孫兒還是想爲斥候,請祖父成全。”

“可以!”

楊素淡淡一笑,“你初次從軍,本應爲兵卒,但你已被聖上封仁勇校尉,再讓你爲小兵,聖上會責怪我輕慢君意,我就任命你爲第一軍斥候火長。”

楊素又對魚俱羅道:“魚將軍,我就把他交給你了,我還是那句話,生死在天,若他戰死沙場,也是他的造化。”

..........

第一次爲火長,手下有九名士兵,趙勇特地關照他,給他派了好幾名斥候老兵,都各有特長,經驗豐富,不過按照楊素的命令,趙勇隱瞞了楊元慶的真實身份和年齡。

火是軍隊中最底層的編制,斥候團一般是一火士兵住一座營帳,戰馬就拴在營帳外,楊元慶營帳位於東北角,此時九名士兵正在營帳前列隊成兩排聽新火長訓話。

“從今天開始,我就是你們的火長,你們九個人的小命就掌握在我手中,乖乖聽話,我會保你們一命,不聽話,或者給我暗中使亂者,我就讓他第一個去送死!”

這些話是楊元慶跟魚俱羅學的,魚俱羅就任亞將給各團偏將們訓話時,楊元慶就站在旁邊。

九名士兵從各隊抽調而來,好幾人都年近三十歲,個個經驗豐富,但同時也是老兵油子,他們不知楊元慶身份,見他長一張娃娃臉,士兵們眼中明顯有了輕視之意。

這時,後排一名士兵輕輕捅了旁邊身材極高壯的黑臉大鬍子老兵一下,低聲問:“老楊,此人什麼來路?”

“蠢貨,你沒看見他的鎧甲嗎?是黑色。”

楊元慶依然身着黑色明光鎧,這是楊素的親兵裝束,這就讓老兵們多多少少有一點忌憚。

“我叫楊元慶,京城人氏,弟兄們都是哪裡人,報上名來,讓我認識認識。”

“在下趙明勝,蒲州人;在下張錦緞,洛陽人;在下劉簡,京兆扶風人.....”

“在下魚全鴻,洛陽人,綽號胖魚。”這是一名長得十分肥胖的士兵報名。

那名大鬍子老兵也甕聲甕氣道:“我也姓楊,叫楊思恩,幽州人。”

楊元慶看了他一眼,看他容貌應該是一名鮮卑人,楊元慶的目光又落在最年輕的士兵身上,也就十六七歲的樣子,皮膚白皙,身材纖細,目光文靜而沉默,這是九名大漢中唯一一個低於二十歲的年輕人。

這種皮膚白皙的年輕士兵在軍營中,很容易遭受到侵犯,但這名年輕士兵卻例外,他是鷹奴。

在他肩膀上站着一隻黑色獵鷹,體格碩大,鷹喙彎如利刃,鷹爪如鋼筋鐵骨,目光冷酷銳利,令人心驚膽戰,在斥候巡邏中,遇到緊急情況,便會用鷹來傳遞消息,尤其是草原作戰,鷹是斥候軍必不可少的寶貝。

正是這名年輕士兵肩上的獵鷹,使其他士兵都不敢招惹他,楊元慶笑道:“你呢?叫什麼名字?”

“在下尉遲惇,青州人。”

他們這九名士兵中民族複雜,五名漢人,兩名鮮卑人,一名匈奴人,一名羌人,這個尉遲惇和楊思恩都是鮮卑人,這也是隋朝的現狀,北方地區胡漢混雜百餘年,無論是漢民還是胡人,一般普通民衆基本上已經不太在意了。

衆人一一介紹了自己,這時,一名傳令兵跑來大喊:“第五火火長是誰?”

楊元慶連忙上前施禮,“我就是!”

傳令兵一舉令箭道:“百人長有令,第五火今晚當值,巡邏森林!”

........

此時還是正月,夜裡非常寒冷,森林裡已經起了一層灰色夜霧,如一條灰帶漂浮在樹林裡,楊元慶的手下大都是老兵油子,他們早帶上了厚厚的毛毯和烈酒。

咕嘟灌下幾大口烈酒,衆人將馬拴在一旁,毛毯往身上一裹,找個背風處便呼呼大睡起來,楊元慶卻沒有任何經驗,沒有帶毛毯,他是來巡邏的,從沒有想過巡邏還能睡覺?

楊元慶苦笑一聲,找一塊大石坐下,這裡是關中雍縣,當然不可能有突厥伏兵,要他們出來巡邏不過是例行公事。

好在他並不怕冷,一月的寒風對他來說,儼如春風般溫暖,他從袋中摸出一塊幹羊肉,這是他們執勤的夜宵,每人一塊羊肉,一壺酒,戰爭期間,軍中一般不能飲酒,除了斥候,斥候要抵禦夜間的寒冷。

“火長,不睡一會兒嗎?”

尉遲惇走到他身邊坐下,他肩頭的鷹活像一個老氣橫秋的夫子,在閉目睡覺,楊元慶笑着舉起幹羊肉在它面前晃了晃,獵鷹根本不理睬他。

尉遲惇笑了起來,“它只吃生肉,不吃熟肉!”

楊元慶收回乾肉自己啃了一口笑道:“這幫混蛋居然睡覺了,我還想分配他們去各處守夜,斥候當得真不合格啊!”

“火長,他們心裡都有數,如果現在是在草原,他們就不會睡覺了,很正常的。”

遲疑一下,尉遲惇又好奇地問:“火長,你今年多少歲了?他們都在打賭,說你不超過十七歲。”

楊元慶笑了笑,“我今年十九歲,長一張娃娃臉,誰打賭贏了?”

“劉簡打賭贏了,他說你今年十九歲。”

“他孃的,居然敢拿老子來下賭注!”

楊元慶罵了一聲粗口,他感覺這個尉遲惇也是來試探他,這些斥候個個油精似鬼,估計都在猜他的背景。

這時,他忽然看見楊思恩的馬上掛着一根馬槊,他愣了一下,楊思恩是什麼人?竟然能使用馬槊,楊元慶想起了中午魚俱羅對他說的話,使矛更加適合他,他心中念頭一轉,便起身向這根馬槊走去。

.......

第93章 待君入甕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5章 烈火焚城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章 意外相逢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2章 人心難測第45章 明智決定第22章 蕭後來臨第75章 謀主之策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2章 北突求援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4章 目光深遠第9章 挖掘線索第33章 猛將須陀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1章 花開花落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9章 祖孫會談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6章 霹靂行動第25章 意外收穫第9章 臨危下船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2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4章 新朝開啓第6章 出乎意料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契苾助力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6章 伴君如虎第8章 怒極生誓第9章 利益之爭第8章 天下十猛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2章 有喜有憂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5章 安撫江都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1章 裂痕初現第9章 舌燦蓮花第5章 敦煌布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章 黑夜黑人第38章 關鍵小賊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3章 勝利逃亡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4章 突破之口第6章 夜襲柔遠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章 漳南小村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1章 秘密協議第8章 一點眉目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7章 不徇私情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章 盂蘭燈會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章 欺人太甚第76章 裴府問策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章 計取飛狐
第93章 待君入甕第42章 暗流洶涌第45章 烈火焚城第42章 踏平瓦崗第1章 意外相逢第53章 脣槍舌劍第34章 威震突厥(下)第48章 江都驚魂(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86章 隋唐大戰(十六)第2章 意外收穫第44章 當局者迷第22章 河東紳商第52章 人心難測第45章 明智決定第22章 蕭後來臨第75章 謀主之策第20章 以詐對詐第22章 北突求援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3章 御房進諫第44章 中秋異月第24章 目光深遠第9章 挖掘線索第33章 猛將須陀第58章 新婚回門第13章 揚帆出海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11章 花開花落第56章 雙相辭呈第29章 祖孫會談第55章 談婚論嫁第13章 引導消費第36章 霹靂行動第25章 意外收穫第9章 臨危下船第28章 迎頭痛擊(下)第22章 戰略撤退第52章 死不瞑目第94章 新朝開啓第6章 出乎意料第48章 攻破大營第25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契苾助力第71章 血色之夜第11章 花開花落第18章 反間之計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6章 伴君如虎第8章 怒極生誓第9章 利益之爭第8章 天下十猛第28章 捉姦在牀第25章 初查齊郡第38章 兩個時辰第65章 蕭後心機第44章 被迫抉擇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0章 兄弟和解第32章 有喜有憂第78章 隋唐大戰(八)第15章 安撫江都第31章 夜訪雲氏第10章 矛盾激化第31章 裂痕初現第9章 舌燦蓮花第5章 敦煌布棋第19章 家族利益第8章 黑夜黑人第38章 關鍵小賊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3章 勝利逃亡第35章 佳人同舟第12章 仁壽宮變(四)第34章 突破之口第6章 夜襲柔遠第3章 水勢漸深(上)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章 漳南小村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04章 暴雪來臨第11章 秘密協議第8章 一點眉目第41章 李密之思第146章 連夜回鄉第7章 不徇私情第33章 攜子視察第3章 盂蘭燈會第11章 鐵腕奪位第46章 拖住主力第15章 楊家喜憂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2章 欺人太甚第76章 裴府問策第44章 江陵蕭氏第28章 殺人無形第2章 計取飛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