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心理之戰

“你到底來做什麼?”宋金剛語氣十分嚴厲。

宋五倫從懷中取出一封信,放在桌上,“這是楊總管給三叔的一封親筆信。”

宋金剛久久盯住信,半晌,他拾起信,只見信皮上寫着,‘大隋豐州兵馬總管、楚國公楊元慶致義士宋公’。

宋金剛取出一把鋒利的匕首,小心翼翼從邊上把火漆割開,生怕毀壞了信封,他慢慢將信抽了出來,信的內容很簡單,希望他能勸說劉武周愛惜民衆,組織軍隊屯田,以求糧食自給。

就這麼短短一張紙,宋金剛眉頭皺成一團,又問侄兒,“楊元慶還有什麼口信嗎?”

“楊總管讓侄兒轉告,若三叔能取劉武周而代之,愛惜民衆,或許他和三叔有結盟的可能。”

宋金剛冷笑一聲,楊元慶居然用反間之計,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吧!

宋金剛將信塞回信封,又問侄兒,“你在豐州軍擔任什麼職務?”

“回稟三叔,侄兒擔任校尉。”

“不錯嘛!居然升到校尉,看樣子你是不打算回來幫我了。”

宋五倫搖搖頭,“侄兒覺得在豐州能博一個前途,而且侄兒心裡有數,打完劉武周的軍隊,豐州軍肯定會擴大,那時侄兒至少能升爲鷹擊郎將。”

宋金剛心中很喪氣,連族侄都不肯來幫自己,可見劉武周造反不被看好,其實他當初是覺得劉武周有突厥全力支持,能夠做大,才趕來投奔,不料突厥人竟被豐州擊敗,一蹶不振,使劉武周失去靠山和援助,現在連太原城也打不下來,軍糧不繼,日漸衰敗,令宋金剛也有點失去信心了。

宋金剛嘆了口氣,也不再勉強侄兒,“好吧!你替我轉告楊元慶,他好意我心領了,但他好意以外的東西,我不會接受,讓他不要癡心妄想。”

“侄兒明白了,告辭!”

宋五倫深施一禮,退了出去,宋金剛命親兵把他送出營,宋五倫一邊走,一邊向兩邊張望,見兩邊不少士兵都在望着他,宋五倫便笑着問親兵,“你們當兵一個月有多少軍餉?”

“別做夢了,能有口飯吃便不錯了,還談什麼軍餉。”

“我們豐州軍的軍餉很高,像我一個月能拿到二十吊錢,糧食有一石米,若吃不了可以給家人,若進入戰爭,一個月就能拿到四十吊錢,都是上好銅錢,養家人足足有餘了。”

宋五倫的聲音很高,不知不覺隨夜風傳遠了,很多士兵都聽到了,豐州軍一個月能拿到二十吊錢,一石米。

.......

宋金剛自然聽不到他侄兒的自我誇耀,他揹着手在大營內來回踱步,心中還在想着楊元慶的那句話,‘如果他能取劉武周而代之.....’

宋金剛也並非善類,當初他投靠漫天王王拔鬚時,就是想取王拔鬚而代之,只是當時出任幽州總管的楊元慶沒有給他這個機會,直接剿滅了王拔鬚,他後來想自立造反,卻被魏刀兒搶先,他只能來投靠劉武周,宋金剛的想法是等劉武周做大後,他可以從劉武周手上分出去自立。

可眼下的局勢使他的希望破滅,楊元慶強勢進入太原以北,劉武周就像秋後的螞蚱,沒有幾天蹦躂了,他宋金剛又該何去何從?

其實宋金剛和劉武周也有很深的矛盾,劉武周是以搶掠維持軍隊和政權,而宋金剛則主張以民養軍,不可竭澤而漁,最後把自己逼到絕路,這也是經過幾年造反後,擺在大家面前的現實,凡事以掠奪爲生的叛軍幾乎都銷聲匿跡了,而存活壯大的勢力都是以民養軍,比如竇建德、瓦崗軍、李淵、蕭銑、杜伏威,這些都是以民養軍得以壯大。

宋金剛不止一次勸過劉武周,但雙方都是不歡而散,也由此有了分歧和矛盾,只是沒有危機出現時雙方的矛盾都掩飾的比較好,現在危機出現了,矛盾和分歧開始掩飾不住,宋金剛便生出了異心。

.........

劉武周的大軍已經佔據了榆林城,但劉武周並沒有繼續追趕,他也知道這極可能是楊元慶的誘兵之計,他知道自己若不追趕,楊元慶很可能會調過頭來和自己決戰。

此時的榆林城已是一座空城,沒有一個居民,劉武周命令自己的五萬御林軍進駐城內,隨軍攜帶的糧食和各種物資也放進城內,就在這時,劉武周卻得到一個意外的情報,榆林城的一座糧倉內還有一部分糧食沒有搬走。

這個情報令劉武周大喜過望,他立刻趕到了糧倉視察。

榆林城是豐州軍囤積物資的後勤重地,修建有十座倉庫,位於城池西北,緊靠一條連通黃河的運河,這是豐州所有城池的共同特點,倉庫肯定是靠河邊,便於運輸,豐州充分利用黃河,內河運輸極爲發達。

榆林城的十座倉庫位於城內,有水門將城內外運河隔斷,另外在十座倉庫修建有高高的倉牆和崗哨塔,使倉庫變成了城中之城,是整個城內戒備最森嚴之處。

楊元慶在撤走的同時,將倉庫內的糧食物資也一併運走,或許是撤走得比較倉促的緣故,其中一座糧倉內還留下了部分糧食。

劉武周匆匆趕到了倉城,倉城四周站滿了士兵,足有數千人之多,戒備極爲嚴密,這座倉城也被劉武周臨時用作存放糧食和物資之處。

他被手下大將領到了一座倉庫前,倉庫內燈火通明,兩邊站滿了士兵們。

劉武周走進這座空曠的倉庫,只見倉庫極爲寬敞,至少能存放五萬石糧食,大部分地方都空空蕩蕩,但在東北角卻整齊地碼放着數千袋糧食,劉武周走上前拍了拍糧包,糧包很實在,從幾個破洞中看出裡面都是麥子。

他點點頭,問旁邊的軍官,“有多少糧食?”

“我們盤點過,這些糧食都差不多一袋一石,一共五千兩百袋,那就是五千兩百石。”

劉武周得意地對士兵們道:“這是楊元慶不好意思,留給我們的禮物。”

衆士兵們都大笑起來,劉武周便立刻吩咐衆人:“把我們的糧食也全部搬進來,要看好倉庫,任何異常的人靠近,格殺無論!”

衆士兵轟然答應,紛紛跑去搬運糧食,這時,一名侍衛小跑而至,在劉武周耳邊低語幾句,劉武周臉色大變,急問:“人在哪裡?”

“已帶到行宮!”

劉武周已顧不上糧食了,立刻走出倉庫,翻身上馬向自己的行宮奔去。

劉武周的行宮就是榆林縣衙,是榆林縣內最好的一棟建築,劉武週一路疾奔,片刻便奔至縣衙,不等戰馬停穩他便跳了下去,向臺階上奔去,今天剛剛紮下大營不久,軍中便流傳一個說法,說宋金剛要脫離定楊國而南下自立。

這個說法傳得沸沸揚揚,軍心動搖,劉武周也聽到了,令他心中極爲不舒服,因爲這很可能是真的,宋金剛不止一次勸他南下,他卻不肯聽。

劉武周大步走進房間,房間裡一名士兵跪下,“參見陛下!”

劉武周坐下來便問道:“宋金剛真和楊元慶暗中聯繫?”

這名士兵是宋金剛的親衛,但不是他的二十名貼身親衛之一,而只是一名外圍親衛,他被劉武周收買,替劉武周專門監視宋金剛。

親衛立刻點頭道:“就在今天傍晚,宋金剛密會一名來訪者,卑職打聽到,此人是宋金剛之侄,是豐州軍的一名校尉。”

“你能確定嗎?”

“卑職能確定,那名校尉後來給弟兄們炫耀他在豐州軍的收入,很多人都聽到了。”

劉武周呆愣了半晌,又問:“他們在營帳內呆了多久?”

“約半個時辰,他的侄兒離去時很興奮。”

‘砰!’地一聲巨響,劉武周狠狠一拳砸在桌子上,他眼睛裡射出一種野獸般的兇光,咬牙切齒道:“奸賊竟敢背叛我,我非殺了他不可。”

.........

就在劉武周大軍北上後第三天,善陽縣內謠言四起:

‘劉武周軍隊已經被豐州三十萬大軍圍困,全軍覆滅在即。’

‘豐州軍已派出五十支隊伍去馬邑郡和雁門郡各地盤點無主田宅,無主田宅將全部沒收爲官有,作爲戰利品獎賞立功士兵。’

.....

這些謠言在善陽縣內傳得沸沸揚揚,煞有其事,三人成虎,越來越多的人相信這是真的,城內被強迫遷來善陽縣的民衆開始擔憂自己的家園和土地,士兵們極度厭戰,誰都知道劉武周覆滅在即,沒有人再想爲劉武周賣命。

謠言越傳越厲害,不斷出現騷動,人們紛紛逃離縣城,趕回自己的家中,士兵們藏匿武器,成爲逃兵。

儘管守將劉子苗下嚴令關閉城門,但還是有士兵私自打開城門放民衆和逃兵出城,謠言引發的逃亡風潮越演越烈,短短兩天時間,城內的軍民便有一半逃亡,而一萬守軍在短短的兩天也只剩下四千人。

在第三天上午,善陽縣城外出現了一支軍隊,隊伍整齊,長矛如林,盔甲鮮明,赤色大隋旗幟在風中飄舞,在一面大旗上,赤色的旗面印着一隻黑色的蒼鷹,展翅欲飛。

這支軍隊足有一萬人,由大將秦瓊和楊巍率領,軍隊並沒有攻城,他們不斷向城頭施壓,鼓勵士兵放下武器投降,越來越多的士兵丟下武器逃進城內,城上的守軍越來越稀薄,這支豐州隋軍在城外站立不到一個時辰,守將劉子苗終於承受不住巨大的壓力,開城門投降。

.........

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8章 少童何人?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5章 夜訪封宅第67章 慷人之慨第72章 請功負罪第4章 苛刻條件第36章 太原之變第9章 一名小兵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6章 陰山可汗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5章 兩萬誘餌第50章 鴻門酒宴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7章 世情冷暖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2章 庶叔積善第74章 難得一致第6章 陰山可汗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8章 知微見着第9章 貿易之利第1章 中元新夜第10章 備戰高麗第5章 兩個使者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6章 嚴厲警告第4章 以小欺老第48章 家族之弊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0章 月夜之戰第9章 攻心爲上第19章 家族利益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0章 倒齊暗流第29章 側翼佈局第29章 豐都事件第8章 夜襲敵哨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8章 圍城打援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7章 凌晨偷襲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章 誰是兇手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章 初入楊府第32章 壯士斷腕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7章 京城遊俠第5章 動之以情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4章 內部奸細第51章 將星隕落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3章 引導消費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5章 激戰尉氏第59章 暗度陳倉第3章 意外相遇第38章 兩個時辰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0章 倉曹參軍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4章 當局者迷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6章 商業繁榮第5章 略助風勢第13章 投鼠忌器
第32章 文道武途第18章 少童何人?第33章 洛陽兵變第35章 夜訪封宅第67章 慷人之慨第72章 請功負罪第4章 苛刻條件第36章 太原之變第9章 一名小兵第15章 仁壽宮變(七)第22章 銀甲小將第12章 收官之棋第11章 風險悄至第24章 安撫江南第6章 陰山可汗第39章 李靖奇謀第12章 仁基北歸第55章 兩萬誘餌第50章 鴻門酒宴第89章 隋唐大戰(十九)第7章 世情冷暖第36章 漏網之魚第19章 去功贖罪第22章 庶叔積善第74章 難得一致第6章 陰山可汗第31章 矛盾激化第38章 知微見着第9章 貿易之利第1章 中元新夜第10章 備戰高麗第5章 兩個使者第51章 草原異變第26章 嚴厲警告第4章 以小欺老第48章 家族之弊第43章 孰敵孰友第28章 人心難測第20章 月夜之戰第9章 攻心爲上第19章 家族利益第24章 等待機會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30章 倒齊暗流第29章 側翼佈局第29章 豐都事件第8章 夜襲敵哨第38章 關鍵小賊第48章 圍城打援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7章 凌晨偷襲第13章 揚帆出海第2章 誰是兇手第40章 南方來人第1章 初入楊府第32章 壯士斷腕第34章 北市暴亂第17章 京城遊俠第5章 動之以情第15章 少女遇窘第123章 獨木難支第56章 士信之擇第14章 內部奸細第51章 將星隕落第43章 階下之囚第41章 不惹小人第21章 匪夷所思第41章 想走不易第27章 留條後路第31章 野心漸露第10章 一路追殺第56章 雙相辭呈第33章 金精賭彩第23章 斷絕利益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0章 一夜軍變第108章 兩線反擊第35章 夜訪封宅第20章 貨幣之源第46章 褚氏父子第13章 引導消費第83章 隋唐大戰(十三)第32章 千金一箭第39章 發現機會第33章 北邙祭祖第28章 殺人無形第35章 激戰尉氏第59章 暗度陳倉第3章 意外相遇第38章 兩個時辰第71章 隋唐大戰(一)第20章 倉曹參軍第80章 隋唐大戰(十)第14章 三面受敵第44章 當局者迷第37章 內廷獻策(下)第29章 陌刀之秘第26章 商業繁榮第5章 略助風勢第13章 投鼠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