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雪夜踏關

在河東郡的防禦主將上,楊元慶一直在考慮最優人選,作爲河東主將,首先是要穩重,其次則要有名氣,能震得住關中唐軍,使其不敢輕舉妄動,楊元慶先想到的是秦瓊,但秦瓊雖然穩重,但名氣不夠大。

這樣一來,來護兒便成了最佳人選,他是隋朝老將,在軍中極有資歷,無論權謀兵法,都是上佳人選。

唯一的遺憾就是年事已高,不過楊元慶不需要他征戰,只要他能替自己守住河東郡,那就是天大之功了。

“楚王殿下來得好快!”

來護兒笑呵呵迎了上來,在馬上抱拳施禮,“殿下一路辛苦了。”

楊元慶心念一轉,便明白過來,急問道:“莫非太原有消息傳來?”

來護兒點點頭,”昨晚半夜太原傳來急報,讓我轉告殿下,有一個好消息。”

“可是三萬突厥騎兵的消息?”

這是他最關心之事,樓煩郡和太原郡除了太原城未受損外,其餘縣城皆被破壞焚燒殆盡,死亡上萬人。

這令楊元慶極爲惱火,他臨走前着令李靖和秦瓊,聯手殲滅這支突厥軍,所以來護兒提到好消息,他首先便是想到此事。

“正如殿下所想,就是三萬突厥軍之事,他們聽說馬邑突厥兵敗,便從井陘轉道河北,卑職估計他們是想去遼東,太原急報上說,秦將軍率兩萬軍堵住了井陘關,侯莫陳乂將軍率軍一萬,扼住了東面的土門關,這樣便將三萬突厥軍困在井陘之內。”

這個消息令楊元慶大喜,他立刻回頭令親兵道:“立刻發鷹信去鄯陽縣,命李靖再向土門關增援一萬軍,務必將突厥人困死在井陘內。”

三萬突厥軍被困井陘,遲早必亡,搬去了楊元慶心中的一塊大石。但此時,他更關心的是關中和洛陽的情況。

“走吧!去城內再詳談。”

一行人加快馬速,向河東城疾奔而去……河東郡衙議事堂內,楊元慶的親兵們很快拼出了關中地區的沙盤。沙盤只有一丈大小,分解爲十六塊,便於攜帶。

楊元慶站在沙盤前,凝視着關中地形,卻在聆聽來護兒關於洛陽戰況的彙報。

“洛陽戰役打得很慘烈,二十萬唐軍連續三天攻城,死傷至少數萬人。但城池還沒有攻下,聽探子說,王世充逼迫全城男女皆上城防守,又在城頭上澆水,使城牆光滑無比,唐軍很難攻城。”

楊元慶微微嘆了口氣,“不得不承認,王世充很善於打仗。不過。。。他最後還是會守不住。”

這時,旁邊新任河東郡太守魏徵起身施一禮道:“王世充待民殘暴,百萬人的大都最後凋零破敗。他在洛陽是民之不幸,殿下何必爲他傷感?”

楊元慶看了魏徵一眼,笑了笑,“我不是爲他傷感,若是我攻下洛陽,我也會殺他平民憤,魏太守不必想得太多。”

不等魏徵再說話,楊元慶便對來護兒道:“不提洛陽了,來將軍說說關中和長安的情況。”

來護兒取過木杆指向長安道:“現在唐軍傾巢而出,蜀中和荊襄幾乎無兵。不過長安還有一萬羽林軍和一萬金吾衛,另外,在潼關和蒲津關還有五千守軍,由蒲津關守將王長諧和潼關大帥李神通率領。”

楊元慶眉頭一皺,“李神通怎麼在潼關當大帥?”

來護兒冷笑一聲道:“聽說只是臨時兼任,李神通準備出任洛陽留守。現在潼關等唐軍攻下洛陽,他就要上任了。”

楊元慶沉思片刻,毅然道:“那就今晚出兵,夜襲蒲津關……入夜,空氣清晰而寒冷,一輪孤月掛在深藍色的夜空,星辰寥寥,清冷的月輝撒在大地,雪月相映,使大地變得格外清亮,寬達十幾裡的黃河早已凍得結結實實,厚厚的白雪覆蓋在河面,沒有人走過的蹤跡。

自從銀錢事件後,唐朝已經斷絕了和隋朝的貿易往來,嚴禁商人過河,也不準河東商人進入關中,再加上戰爭持續不斷,使得隋唐之間幾乎斷絕了往來,偶然會出現的人影,大部分都是兩軍派去的探子。

在清冷的月光下,一支約萬餘人組成的騎兵隊正在河面上疾速踏雪而行,直向對岸的蒲津關進發。

蒲津關是秦晉之間的一道險關,也是古渡口所在,蒲津關以北的黃河兩岸皆是懸崖峭壁,也就是著名的秦晉大峽谷,或者再北上兩百餘里,可以從禹門渡過河,然後沿驛道南下。

但走禹門渡,時間上已來不及,隋軍只能從蒲津渡入關中,離蒲津關還有七八里時,楊元慶手一擺,隊伍漸漸停止了前行,從河面向西望去,已經隱隱可以看見西岸黑黝黝的山體輪廓,蒲津關便矗立在兩邊的懸崖峭壁之中。

楊元慶遠遠凝視着關隘,他在等待着前鋒的消息。。。。。。

月光下,一支商隊無聲無息地上了渡口,沿着斜緩的山道向一里外的蒲津關而去,商隊約兩百餘人,牽着三百多匹毛驢和騾子,滿載着箱籠草包等各種貨物,幾匹毛驢上打着旗幟,旗幟上寫着‘蒲南商行’四個字,看得出這是一支規模很大的商隊。

爲首的商人叫做張元重,是河東郡的商人領袖,體重足有兩百斤,又高又胖,走路都困難,必須坐在乘輿上,由四人擡着他,在他左右各跟着一人,正是羅士信和程咬金。

程咬金一臉陰沉,這種詐關之事是他的拿手好戲,現在卻讓他爲副手,而讓一個肥胖的商人來詐關,奪了他程咬金的功勞,着實令他不爽,若不是羅士信在旁邊,他早就掏個冰窟窿把這個胖商人扔進去。

張元重能感受到程咬金的敵意,他心中忐忑不安,便對另一邊的羅士信陪笑道:“現在唐朝禁止隋朝商人入關中,但上有禁令,下有對策。生意還是要做,只是白天不能走,必須晚上過關,付一筆過關費。守軍就會放過去,所以這些守軍都搶着晚上當值,就是這個緣故,這裡面油水很大。”

羅士信看了一眼程咬金,笑着安撫張元重道“張東主不要有什麼擔心,殿下請東主幫忙,自然不會虧待你。有殿下替你做主,別人不敢把你怎樣。”

程咬金翻了翻白眼,這是在說他呢!他想扔幾句狠話撐撐面子,嘴脣動了動,還是忍住了,前面已經到了蒲津關。

兩邊山勢遮住了月光,投下了巨大的黑影,使關隘前變得有些昏暗。看不清城頭上的情形,黑暗中只城頭上有人喊:“是什麼人?”

商隊停止了前進,張元重從乘輿下來。在兩名隨從的扶持下走上前道:“城上是哪位將軍當值,是馬校尉還是丁校尉?”

這時城頭傳來另一個粗獷的聲音,“我是丁滔,下面之人是張東主嗎?”

張元重往來蒲津關幾十年,大家早已很熟悉,張元重連忙笑道:“正是在下!丁將軍,今晚能否行個方便?”

城頭上有人探身出來,是一個身材極高之人,他看了半晌道:“張東主,有點難辦啊!朝廷昨天剛下了旨意。要求嚴查過關之人,超過五人者,不準過關,你要是早兩天來就沒有問題了。”

旁邊程咬金大急,他剛要說話,羅士信卻一把拉住了他。只見張元重不慌不忙笑道:“丁將軍也知道前兩天下了大雪,哪裡出得了門,好容易等大雪停了,這才急急趕來,再不開張,弟兄們都要喝西北風了,丁將軍,還是請幫幫忙吧!”

城頭上之人沉默了一下,又道:“張東主,不是我不肯幫你,大家打交道已經十幾年了,都是爲了混口飯吃,我理解你的難處,可我的難處,你也要理解啊!我冒這麼大的風險放你過關,你說萬一被上面查到,丟這個卑官還是小事,說不定還要掉腦袋,你看這件事……張元重呵呵一笑,“那過關費就再加兩成吧!”

程咬金才恍然大悟,原來是討價還價,自己還真不懂這些商人過關的規矩,他心中的不滿頓時消了,若讓他來詐關,還不一定成功。

城頭上軍官似乎嫌少,又道:“這次非同尋常,加三成。”

“加三成的話,我的利潤就沒了,丁將軍讓一讓吧!”

“誰不知道張東主的貨都能賣高價,幾倍的厚利,張東主也要讓我們這些小兵喝點稀粥吧!”

“那好吧!就三成,不能再多了。”

雙方討價還價,達成了協議,很快,蒲津關大門緩緩開了,張元重回頭給羅士信使了個眼色,羅士信握緊了藏在騾背上的鐵槍,牽着騾子率先走進了蒲津關,商隊加快速度,陸續進入了關隘,忽然,城門內傳來一聲慘叫,隨即關隘內爆發出一片喊殺聲……數裡外,楊元慶依然在耐心地等待着消息,他有備用方案,如果詐關不成,那就只能強攻了,其實也並不是攻打不下,只是要費些周折,還會有傷亡,楊元慶現在實在不想再有傷亡。

就在這時,有士兵指着關隘大喊:“殿下,有火光了!”

楊元慶也看見了,蒲津關城頭一片火光,他當即下令道:“全軍出發,殺進蒲津關!”

一萬騎兵驟然發動了,馬蹄如雷,疾奔向黃河對岸,不多時,一萬隋軍騎兵殺進了蒲津關,衝進了關後的敵營內,守將王長諧倉惶脫逃,逃向潼關報信。

拿下蒲津關,隋軍並不停留,繼續向西疾奔,三更時分,隋軍從興德津過了渭河,一萬隋軍騎兵在楊元慶的率領下,風馳電掣般向長安殺去……

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7章 京城遊俠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章 落魄高才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0章 釜底抽薪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8章 裴閥態度第76章 魏鄭和談第26章 討要說法第9章 恆山之亂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章 雙瞳之將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9章 恆山之亂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7章 南郡出事第5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章 善度聖意第4章 利益之誘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章 公主請客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9章 請君入套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7章 高調姿態第7章 不徇私情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1章 長孫又至第5章 突厥野心第6章 一劍之情第35章 真相揭開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5章 少年雙猛第69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章 漳南小村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5章 隔牆有耳第9章 底線突破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4章 海寺之戰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3章 四子巧郎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9章 蠢蠢欲動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4章 知己知彼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1章 雙猛大戰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11章 家廟夜審第9章 貿易之利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3章 世充求救第7章 楊府貴客
第72章 隋唐大戰(二)第17章 京城遊俠第39章 水師新帥第33章 猛將須陀第25章 初查齊郡第1章 落魄高才第32章 雪夜離京第40章 釜底抽薪第70章 突破缺口第18章 裴閥態度第76章 魏鄭和談第26章 討要說法第9章 恆山之亂第15章 楊府爭權(上)第11章 合縱遇挫第15章 貌合神離第48章 欲迎還拒第3章 雙瞳之將第38章 八方酒肆第21章 長孫又至第22章 獨孤暗線第20章 公主夜宴(上)第38章 楊廣之怒第17章 大舉東進第130章 三思後行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8章 百戰之功第9章 恆山之亂第20章 聲先奪勢第37章 南郡出事第5章 路遇貴人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0章 善度聖意第4章 利益之誘第21章 公主夜宴(中)第16章 識破敵計第5章 公主請客第43章 血戰平壤(上)第42章 是功是過第29章 請君入套第9章 仁壽宮變(一)第31章 野心漸露第29章 危機漸至第21章 試探底線第30章 尉遲抉擇第21章 生俘雄信第29章 危機漸至第124章 竇氏之憂第47章 關隴暗箭第23章 奸佞之計第10章 矛盾激化第57章 高調姿態第7章 不徇私情第73章 隋唐大戰(三)第32章 致命疏忽第21章 長孫又至第5章 突厥野心第6章 一劍之情第35章 真相揭開第131章 鄭家尋路第13章 河底練刀第21章 京城來人第51章 長安警報第15章 少年雙猛第69章 一觸即發第37章 欲加之罪第22章 鄭家春水第1章 漳南小村第29章 回馬一槍第35章 隔牆有耳第9章 底線突破第128章 逼上絕路第49章 江都驚魂(下)第24章 海寺之戰第49章 西陘關前第53章 四子巧郎第81章 老孃不幹第24章 小男養家第11章 月圓之夜第14章 三個女人第27章 元家之慾第27章 晉陽疑雲第4章 恩怨分明(下)第19章 蠢蠢欲動第19章 誘敵之計第6章 刀法秘笈(下)第34章 知己知彼第725章 佛寺遇險第21章 雙猛大戰第97章 僞漢毒計第113章 長安城破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49章 爭奪棋子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11章 家廟夜審第9章 貿易之利第90章 隋唐大戰(二十)第34章 尋找突破第23章 世充求救第7章 楊府貴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