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妃的意外召見,期間透露出朱翊鈞病重的消息,都讓李秘有些始料未及,不過李秘入京之前便已做過最壞的打算,遇事也就不慌不亂了。
念及王恭妃的意圖,李秘也直言不諱,開門見山地問道。
“娘娘,皇上的病情可大可小,娘娘處境也不算好,如此談論皇上的狀況,若讓人知曉,只怕要惹來大麻煩的……”
李秘也是試探,此言一出,屏風後頭沉默了許久,王恭妃終於發話道。
“孩兒,你到門外守着。”
朱常洛聞言,也有些警惕地看了看李秘,腳跟挪動,估摸着是想繞過屏風去勸說母親,不過平素裡也是聽話慣了,終究還是走了出去,將門又關了起來。
古人十三四生兒育女也是常理,這朱常洛才十二三歲,王恭妃估摸着也就二十來歲,三十不到,無論從身份地位還是輩分禮法,需要顧忌的東西太多。
眼下真的孤男寡女共處一室,這便是最大的把柄,即便兩人只是隔空說話,但凡消息走漏,無論是李秘還是王恭妃,只怕都是跳進黃河洗不清的了。
這其實也是王恭妃在展示自己的姿態,對於李秘,她其實已經全無保留了。
到了這個節骨眼,屏風也就失去了意義,王恭妃從後頭走了出來,李秘也擡起頭來看了看對方。
這王恭妃雖然深居冷宮,但畢竟是妃子,氣色稍顯成熟,但身段面容都保養得極好。
雖然只是尋常宮女,但也是千挑萬選才入得宮,姿色氣度都是上乘的,再者說了,她也經歷了這許多事,舉手投足之間也就滿是雍容與成熟。
恭妃娘娘也是鵝蛋子臉,雖然比不上甄宓,但畢竟是生養過兒子的人,又久未承雨露恩澤,身段豐腴,尤其穿着僧服道袍,更是將那曼妙婀娜的體態襯托得飽滿而突兀。
李秘也不敢多看,便稍稍偏過頭去,恭妃卻款款走了過來,李秘甚至已經能夠嗅聞到她那溫熱的體香!
“李指揮,你該知道妾身讓你進來是冒了多大風險的,我孃兒倆將身家性命都搭上了,難道還換不來你的信任?”
既然攤開來說了,李秘也不再藏着掖着,朝恭妃道:“娘娘厚愛,李秘自是感銘肺腑,只是皇上驚嚇過度以至於中風不起,李秘就是最大的罪人,只怕誰都保不住,恭妃娘娘此時找李秘過來,又能成甚麼事?”
李秘說的也是實情,但恭妃卻搖了搖頭,朝李秘道:“史指揮對你是青睞有加,讓我母子務必要親近你,妾身只是個女流之輩,對朝堂上那些事兒,是一竅不通,可史指揮說了,往後想要望子成龍,便該仰仗李指揮……”
“皇上病重,勢必要託孤,鄭貴妃最是受寵,又一直想讓朱常洵那孩子入主東宮,眼下必然有所動作,可李指揮你也看到了,妾身母子勢單力薄,又幽居冷宮,不找你來商量,又能找誰?”
李秘如今是自身難保,又如何能幫助王恭妃母子?再說了,朱常洛登基之後,只做了二十四天的皇帝便駕鶴西歸,史稱一月天子,從大明朝的長久利益來看,朱常洵比朱常洛更適合當這個皇帝。
這可不是單純的從個人好惡來做抉擇,王恭妃的人生經歷固然讓人同情,但鄭貴妃得寵多年,勢力龐大,滿朝盡皆黨羽,鄭承恩等皇親國戚也是把持大權。
若讓朱常洵當了皇帝,固然有守舊的東林黨等文官集團極力反對,但總比只當了二十幾天皇帝的朱常洛,要更加的穩定。
當然了,若李秘能夠扶持這對母子,約束朱常洛,或許能夠改變歷史節點,讓他成爲長命的皇帝,而李秘作爲最元老的從龍之臣,母子二人對他言聽計從,這大明朝的走向,指不定就要落在他李秘的手裡了!
不過萬曆年是個極其特殊的時期,萬曆皇帝是大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統共在位47年,而他兒子朱常洛在位24天,一個在位最長,一個在位最短,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
既然萬曆皇帝朱翊鈞能夠在位47年,那麼今次應該只是虛驚一場,可這一切都因李秘的到來而改變,自己種下的因,就要去摘結出來的果,因爲自己而引發的危機,或許也只有李秘自己去解除。
眼下談甚麼立國儲之事,或許還爲時尚早,與其如此,倒不如想方設法去看看朱翊鈞的情況纔對。
李秘白日裡是見過朱翊鈞的,此人正當精壯,年富力強,又怎會因爲一聲爆炸而被嚇得半死?會不會這其中另有隱情,亦或是有人想趁機暗害朱翊鈞,而後栽贓李秘?
念及此處,李秘也朝王恭妃安慰道:“娘娘切勿焦躁,宮裡人多嘴雜,消息也傳得玄乎,皇上洪福齊天,龍體稍有欠安也不需太過擔憂,臣以爲當務之急是先搞清楚皇上那邊的具體情況……”
“臣甫入京城,初來乍到,也不慣熟,娘娘在宮中日久,想必該有些知己姐妹耳聰目明,機靈聰穎的,不如向她們打聽打聽情況再做打算?”
恭妃聽得此言,也是搖了搖頭,朝李秘道:“鄭貴妃對我母子恨之入骨,妾身深居簡出,逆來順受,才得了安生日子,人人避之尤恐不及,哪裡還會與我親近……”
李秘也是輕嘆一聲,這對母子也確實過得艱苦,想了想,李秘又朝恭妃道。
“娘娘雖然深居冷宮,但畢竟是皇上冊封的恭妃,名正言順,平素裡該有專門的內人伺候纔是,不知是由哪位公公負責這裡的事務?”
恭妃聽得李秘如此發問,也有些不解,不知李秘爲何要在這個節骨眼上,問起這等無關緊要的問題,便如實回答道。
“皇上早先只是派了太監孫暹過來,三天五日走一趟,後來讓皇太后知道了,氣惱了一場,皇上也是賭氣,便讓大公公王安過來總領事務……”
“王安公公倒是盡職盡責的一個人,對我母子用度也從未短缺……”
“王安?”李秘便是由王安領進宮裡來的,聽得這名字,也不由心頭歡喜。
這王安可是大明朝歷史上爲數不多,死後沒有被冠以奸佞之名,也算是個好太監,無論是早前的作爲,還是以後國本之爭,紅丸案乃至於移宮案等等,這幾十年間但凡出現內宮之亂,都多虧王安從中扶持,乃是個內宮砥柱一般的大太監。
李秘對這段歷史也不太熟悉,自然不知道王安還有這等履歷,但在他看來,無論如何,王安都是朱翊鈞身邊的親信,想要了解朱翊鈞的情況,這王安卻是最佳人選!
李秘掩飾不住眼眸之中的驚喜,卻也真真切切讓王恭妃看在了眼中,她可不是愚蠢的婦人!
李秘擡起頭來,正好與她四目相觸,李秘也鼓勵地點了點頭,王恭妃微微一笑,便朝外頭道。
“孩兒,你去把王安公公請過來,就說母親憂思過度,暈倒在牀,讓他趕緊過來看看!”
外頭的朱常洛想來也經常給母親跑腿,不多時便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想來該是跑出去了。
朱常洛這麼一走,房中二人難免尷尬起來,正事兒也談完了,李秘也不好久留,朝恭妃道:“臣且先告退,娘娘只消在內室等着,一會兒王公公來了,臣自有計較……”
王恭妃還待挽留,李秘已經轉身走了出去,她看着李秘頎長挺拔的背影,眼中難免滑過一絲失望,不過很快就被羞恥感給淹沒了,紅着臉走回到了屏風後頭去。
李秘走出那神堂,夜風一吹,整個人才輕鬆起來,但鼻腔之中仍舊殘留着若有若無的香氣,想想適才的場景,李秘也是內心嘆息,這深宮內院也是害人不淺的地方,埋葬了多少美好又無辜的青春與風情……
李秘也吃不準王安會不會來,畢竟朱翊鈞情況不妙,身爲貼身太監,王安又如何能脫得開身?
李秘這般想着,又預想接下來該如何應對,不知不覺便聽到了腳步聲。
這冷宮也實在是清靜,不過說來也是讓人佩服,王安身材高大,但走路卻如貓兒一般,半點聲音也無,倒是朱常洛腳步沉重,也不知是否因爲扯謊的原因。
見得王安入了房門,李秘便從暗處出來,先在外頭聽了一陣。
王安也是不敢胡亂闖進去,只是在外頭問候,而恭妃則哭哭啼啼,想要詢問皇上情況如何。
結果王安卻是大聲呵斥,責怪恭妃不該在這個時候問這些問題云云,裡頭倒也沒有惡意,反倒是有些氣惱,估摸着是恨鐵不成鋼,認爲恭妃蠢笨,不會保護自己。
李秘可沒想過要靠恭妃來問消息,對於王安這種謹小慎微的人,苦肉計是行不通的,之所以讓恭妃上演這一出,只不過是想將王安引過來罷了。
李秘也不再遲疑,推開門來便一閃而入,順手關上了房門!
“是你!李秘你可是天大的膽子!竟然闖進恭妃娘娘的寢宮來!你也是在朝爲官的,豈不知這是殺頭的大罪!”
李秘自然又豈會被這太監給嚇到,只是微微一笑,朝王安道:“王公公帶我入宮之前,該是把李秘的底細都看了個清楚的,李秘又豈是這樣的人,王公公難道是在質疑皇上用人不孰?”
王安也是冷哼一聲,朝李秘道:“你也別在爺兒們面前巧言令色,這不是你該待的地方,宮裡有宮裡的規矩,皇上既然要綁了你,就該乖乖躺着,私自逃脫已經是大罪,闖入恭妃寢宮,更是罪加一等,如何還敢信口雌黃!”
王安也是一時口快,沒想到卻讓李秘抓住了話柄!
“我怎麼記得是王公公下令綁的我,甚麼時候王公公能夠替皇上發號施令了?照着宮裡的規矩,就憑王公公這句話,只怕不是殺頭的罪,也差不多了吧?”
王安也是陡然醒悟,老臉憋得通紅,卻是啞口無言了!
關注公衆號:清香書城,領免費看書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