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8號 可以清心

二候,蟄蟲始振;振,振動也!

親愛的美奈女士:

收到你的回信,對我來說是有生以來最讓人激動人心的時刻。我認爲那是一封非常真誠熱情洋溢的回信,每一個字每一個標點符號都讓人感到溫暖。此生與你相遇,就如同魚遇到了水,清晨的梅花遇到了露水。在你的回信當中提到了一個非常令人心碎的話題,你明明是這樣一個美好的人,卻常常受周圍人的非議。但我覺得你沒有必要太在意,如果你的心情被這些非議所左右,他們的目的豈不是實現了嗎?一個美好的人值得擁有美好的心情,這個世界從來不會缺少欣賞你的人。在你的回信當中提到我是少數,能夠懂你的人之一。我要坦率的跟你講,這世上大概沒有人會懷疑你的善良和真誠,而那些只有唯一的人都懷着複雜的動機和目的。正所謂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你具有非凡的吸引力,相信一定不會缺少懂你的人。

相比於絕大多數長相體面的人,你的優勢在於非常的善解人意。你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從來沒有不合規矩的時候,那些非議你的人,大概都是因爲嫉妒你的爲人和才華。在我的記憶當中,不管是在任何一個時刻,這樣與你產生了聯繫,立刻就會變得非常的快樂。而此刻把你的回信捧在手心,也是我有生以來最幸福的時刻。自古凡是出衆的人,都很容易遭到周圍人的嫉妒。所以出於保護自己的目的,很多人都會適當的掩飾自己的才華。才華只要用在合適的地方纔會得到正向的反饋,我相信這樣的分寸感你是具備的。只是因爲你的才華太大太多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來,在你完全注意不到的一顰一笑之間,就已經醉倒了衆生。此刻我非常的擔心你的安全,但我知道我的擔心可能是多餘的,有非議你的人自然也會有願意保護你的人。你是如此靚麗的一道風景,誰要是破壞它,誰就應該受到最嚴厲的制裁。

如果你實在想減少這種非遺,除了適當的掩飾自己的才華,我還可以提供給你一個建議。就是可以把你知道的東西適當的傳授給周圍的人,我想很多人會對這非常有興趣。當她決定向你學習的時候,自然就不好意思再非議你。同時也要提醒你,傳授你知道的東西一定以有償爲前提。因爲對於免費得到的東西,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珍惜的。只有花了極高代價得到的東西,它纔會視爲珍寶。這樣一個方法既減少了非議,又有不錯的收益,真是一舉兩得。你是天資聰穎,悟性極高的人,相信你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的前途。我也不知道自己的這個建議是不是真的有用,如果你真的去嘗試,我願意跟你一起承擔由它帶來的風險。你可能未必有這樣的需要,但我一直覺得保護你是我的職責。在此再一次勸告,一定不要把別人的非議太當回事,也請你能夠與我經常保持聯繫。要是真的可以這樣的話,我將非常的榮幸。

在心中你提到了茶,茶是我非常熟悉的一種飲品。雖然熟悉卻並不真正懂它,一直以來我所飲用的茶都是價格低廉的產品。特別是在我小的時候,用來飲茶的茶具不,是茶缸就是罐頭瓶子。先把茶葉放進去,然後再注入開水,擰上蓋子直到所有的茶葉都落在杯底。那個時候茶水的顏色就像醬油一樣,然後擰開瓶子,大口大口的往下喝。那情景就如同飲驢飲馬一樣,這可能是最粗鄙的一種喝法。我的一首歌裡聽到過,在遙遠的都城,生活在底層的人們中間,流行一種大碗茶。我想那大概也是一種非常廉價的茶葉,放在粗碗裡注入開水,幹完苦力的人在茶攤歇腳的時候,來上一碗實在是痛快之極。其實在這種時候不要說喝茶水,就是涼水也是非常痛快的。

隨着閱歷的增加,我對茶具的瞭解也逐漸多了起來。比如在電視劇裡看到一些古人手裡都捧着蓋碗,一般拿着這種東西的人都是很有身份的。在飲茶的時候,我完全品不出好壞來。就如同我在飲酒時一樣,所謂酒大概都是很嗆很辣的那種,所有的酒都是一樣的味道,雖然價格不同。又如同煙一樣,很多資深的菸民給我介紹過,好煙與不好的煙之間有哪些區別?如果讓我硬說,我也能夠說出個所以然,比如尼古丁的含量不同。而真正懂煙的人是不會說出這種話的,他們說的大多是一些非常感性非常直接的認識。如果有人問我粗茶和細茶的區別是什麼?我可能會回答,所謂粗茶就是成片的茶葉,所謂細茶就是磨成茶粉。在我求學的時候,多數都是在喝白開水。參加工作之後都有了非常大的變化,特別是開始長篇小說創作之後。逐漸養成了一種習慣,每天都要喝茶,因爲在寫作的時候很容易犯困,茶成了提神之物。

最困擾寫作的就是分神,當你沒有辦法集中精力。你真的是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就算是寫出來也是前言不搭後語。在這期間我購買了很多茶具,有蓋碗、有茶盞,也有一些其他的杯子。在我的印象當中,女士一般都是不愛飲茶的,她們可能會喜歡咖啡,如果一定喜歡喝茶的話也應該是奶茶。沒想到你對茶感興趣,而且非常有研究。記得在省城的時候,我曾經有幸聽過一節課。講課的是一家茶館的工作人員,我記得自己還免費喝了一杯茶。你要說我喝的那杯茶是什麼絕世美味,那倒也未必。關鍵是他們給我介紹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在那個時候你發現杯子裡的不是茶水而是文化。誰不願意把文化裝進肚子裡呢?還有一個非常浮躁的人,感受不到茶水的微妙。只有內心清靜的人,才能夠感受到那種低調的風華。好的茶葉和水並不意味着好茶水,必須用正確的方法,才能對得起價值不菲的茶葉和茶水。

有一個問題,後來曾經困擾過我。到底是價格決定價值還是價值決定價格呢?中學教材陳述的是這樣一種觀點,價值決定價格,而價格是不停波動的。決定價格波動的是供求關係,供過於求的時候價格就低,供不應求的時候價格就高,但價格會被價值限定在一個區間。後來我就接觸到了另外一種說法,觀點截然相反。比如在一般人的認知當中,水的價格遠不如黃金。但是當水變得非常稀缺的時候,它的價格就遠超過黃金。所以與其說是價格決定價值,不如說供求關係決定價值。正所謂物以稀爲貴,什麼東西緊俏,什麼東西價值就高。什麼東西氾濫,什麼東西價值就低。由此看來,不是價值決定價格,而是價格決定價值。持這種觀點的人往往是長期浸泡在市場當中的人,他們不相信書本提供給他們的知識,他們寧願相信自己的感覺。

今天的人們似乎形成了這樣一種氛圍,凡是那些善解人意的人,都被理解成非常有心計的人。那些能夠準確把握異性心裡的人,則因爲性別的不同有了不同的分類,如果是男性善於把握異性的心理,這樣的人就被稱作暖男,如果是女性善於把握男性的心理,這樣的人就被稱作綠茶。今天很多人都說女性被歧視了,由此可見,事實到底是怎麼一回事?你就是因爲這個原因受到周圍人的非議,我覺得這實在是太過於瘋狂。你是一個非常非常善良的人,卻沒有被周圍人善待。我很爲你感到不平,你也要相信我永遠站在你這一邊。有人會發出這樣的質問,男人會不會吃那一套呢?如果遇到一個懂你的人,你不中招反而更歡喜,一個根本不懂你的人。你難道不會覺得自己有毛病嗎?我也曾經聽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相親的男女,閒話沒有幾句,南方就開始提要求了,要求對方是一位賢妻良母,沒想到賢妻良母這四個字冒犯到了對方。立刻把面前的餐具摔了個粉碎,指責男方歧視女性,這個男的還真不糊塗,立刻就跑了。

現如今任何一個討論的場所都是女性佔據優勢,男人沒有辦法根據自己的立場發表觀點,我見過太多這樣的男人,兩隻腳永遠站在女性一邊,不知道的還以爲她是一個女人。只可惜女人永遠不明白這樣一個道理,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一個男人費盡心機的討好你,處處爲你說話,他能什麼都不圖嗎?因爲這個廣大女性就把他視作是自己人給予他前所未有的信任,於是他一次又一次的得手。可能要經過很久才發現,原來他不止擁有一個女人。其實這很好理解,如果他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滿足一個女性的要求,他爲什麼要只滿足於一個人呢?道德是一種非常脆弱的東西,當你試圖用道德來約束對方的時候,你就已經錯得離譜,因爲道德講的是自律,不是律人。

記得在省城滯留的那段時間,我經常出入省圖書館。有一天我讀到了一本小冊子,叫做《茶經》。雖然篇幅不長,裡面的信息量卻非常的大。在我看來,今天很多百萬字以上的論文都不及這一本小冊子提供給人的知識量。隨着飲茶的時間不斷延長,我開始有了這樣一種感性認識。雖然沒辦法,用口感來評斷茶的好壞卻可以用茶的顏色進行評判。價格稍微貴一點的茶葉,注入開水之後就會呈現出美麗的金色。如果是價格便宜的茶葉,就會金中透綠,甚至有一點偏紅,顏色也偏暗。一定要說口感的話,價格稍貴的茶葉泡出來的是茶水非常的順滑,而價格便宜的茶葉泡出來的茶水會有一點澀。

今天普遍使用的飲茶方法開始於明朝洪武年間,在宋朝的時候流行的是抹茶,那個時候鬥茶之風盛行。他們會把茶沫放在茶盞之內,然後注入開水用茶刷進行擊打。最後茶盞上面就會浮出一層白色的泡沫,誰擊打出的泡沫維持的時間足夠長久,泡沫足夠厚,誰就在這一次鬥茶當中獲勝。那個時候已經發展出了非常精湛的茶藝,他們可以在那一層泡沫上進行雕花。有山水,有人物,總而言之,充滿了文人的雅趣。在宋之前熬煮茶湯,可能還要放花椒和鹽。在南北朝之前,查可能更多是被拿來藥用了。據說在周公的時候,就用嚼茶葉的方式來提神。由此可見,周公是非常操勞的,周公對後世影響極爲深遠,而這個人真正把握大權只有七年。在大唐貞觀年間,很多大臣都在反覆的提醒皇帝,善始善終是非常難的,而當時皇帝的確也在各個方面出現了滑坡。比如他平凡的對外行兵,對內則修建了很多宮殿。而且經常遊獵,讓百姓背上了沉重的負擔。他之所以能保住明君聖主的名聲,是因爲他前半生的功勞實在是太大了。

今天只要提到茶道,很多人就會自然的想到東洋島國,他們不會想到,其實茶道的根在華夏。今天華夏大陸保存的茶藝多半指的是功夫茶,一般是一個金屬的壺有很長的壺嘴,表演者會像耍雜技一樣進行表演。至於茶水是不是好喝,那就不知道了。在此我還是重複前面說到的那句話,如果僅僅是茶水,你的感覺可能很一般,如果把它形容成一種文化,當你舉起茶杯的時候。你就想起三千年年燦爛的文明史,把茶水灌進了肚子,你的肚子裝的不只是茶水,是過去三千年來華夏在文化上取得的成就。所以茶是一種非常好的飲品,用它來形容一個人,與其說是詆譭,反不如說是讚美。所以每一個背上這種名號的人,我都非常的好奇,並且願意與之交往。

自從佛教傳入華夏之後,他也經歷了一個逐漸漢化的過程。現在我們沒有辦法想象,當華夏第一座寺院白馬寺落成時,在那裡出家的人到底是怎麼樣一種打扮?那個時候的比丘是以何種面目示人?他們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弘法,又以何種方式與官府相處?我們很習慣用今人的認知來評價當時貴人對佛教的心態。歷史上有一個著名的人物叫做耶律楚才,他說以儒治國,以佛治心。在他之前有不少貴人是皈依佛門的,他們卻從來沒有提出類似的觀點。他們甚至從來沒有想到過佛教與治國有什麼關係?當然這種說法是我的一面之詞。隨着皈依的人越來越多,抵制的力量也就表現的越來越激烈。佛教有一種簡單的說法,你現在之所以過得這麼苦,是因爲你前世造了孽。如果今生今世你能夠廣種善因,來生你就會是一個王。如果今生你就是一個王,你更應該廣種善因,來生你就是一個更大的王。

有意思的是佛門教導他的信衆不是施捨給窮人,而是施捨給寺廟。有很多貴人,不僅用金銀布帛來供養比丘,很多人都把宅邸和田地捐獻了出來,自認爲這麼做就有了莫大的功德,子孫享用不盡。他們大概不知道,儲蓄大量的財物對於比丘來說是違反戒律的,而這些已經破戒的人,卻能夠繼續招搖撞騙,白天的時候,他們忙着做各種法事,收受豐厚的報酬。到了夜裡,他們就待在溫柔鄉里,享受世俗歡樂。當然也會有人指出釋迦牟尼也曾經居住在非常奢華的地方,也曾經接受過豐厚的供養。既然他本人都可以如此,別人又何必與自己爲難呢?其實佛陀一直都在勞碌奔波之中,即便是在晚年也是如此。所以要說他如何享樂恐怕是站不住腳的,但我仍然堅持認爲廣見伽藍、供養僧侶絕對不應該是朝廷做的事,你不能把天下太平寄託在和尚的祈禱之上,更不能荒謬的相信僧侶的片面之言。

果報之說,最直接的理解就是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當你在百姓的心中種下的是恩德,百姓就會對你心存感激,把你視作是俘虜。如果你種下的是仇恨,窮盡一切去剝奪他所擁有的東西,他又怎麼可能對你心存感激,把你視作是自己的父母呢?今天很多學校都要求學生背誦《弟子規》,我本人非常不喜歡那篇東西,因爲我從裡邊看到了這樣的字句: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言下之意就是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很好,你還沒有了表現孝道的機會,如果你的父母對你各種不負責任,你的孝心才變得值錢。這是一種非常扭曲的認知,如果這種東西被衆人奉爲圭臬,我相信整個羣體都會出現心理上的畸形。有些人不值得被善待,推崇《弟子規》的就是這樣一羣人,你對他很好,他不當一回事,你抽他一嘴巴,他反而覺得自己有了表現的機會。

在樑朝的時候,達摩祖師從西天來到泉州,之後一路北上,來到建康。見到了當時南朝的皇帝,結果因爲法緣不和繼續北上。他來到了嵩山,卻並沒有住進少林寺,而是在後山的洞窟裡住下。按照金庸小說的說法,在達摩祖師面壁十年期間創立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達摩祖師真正悟道也應該是在這個期間,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淺見。打一個比方,慧能在黃梅的時候就應該已經悟道,但他有很長的時間藏在密林之中。可能達摩祖師在嵩山杜仲面壁的時候,就相當於慧能在密林藏身的時候。弘法是講究時機的,之後慧可來求法,達摩祖師就把禪宗的真諦傳授給了他,傳到第六代的時候就是惠能,按說之後還有第七代卻沒有得到大家的公認,公認的說法是慧能之後一花五葉,禪教從此真正傳播開來。

不知何時禪與茶深深的結合到了一起,有所謂禪茶一味的說法。在禪教當中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公案,趙州和尚來到一處寺院,當時很多人來看趙州,每來一個人趙州都讓他吃茶去,寺院的住持感到非常的納悶,嘴裡就嘟囔說:“來一個都讓吃茶去,這到底是爲什麼呢?”趙州聽見了就對他說:“吃茶去。”作《茶經》的陸羽被認爲是茶聖,據說他就是被和尚撫養長大的。所以有不少比丘主張,真正把茶作爲一種飲品推廣到人間的是佛教。所以當茶湯注入到了杯子裡,出現在你眼睛裡的可能,不只是茶湯而是無盡的禪意。而品茶的過程不只是喝一種飲品,而是一個參禪悟道的過程。善解人意的女子可能很容易讓對方產生誤解,以爲這位可憐的女士已經愛上了他。所以與善解人意的女子打交道是一種修行,在與他們打交道的過程當中堅持不動心是非常難的。因爲跟這樣的人打交道,常常會有這樣一種結果,穿越各種套路,你看到的不是真愛,因爲她對每個人都是如此。

所以我與你打交道的時候,我時常提醒自己,一定要把持住。因爲稍不留神我就會愛上你,而我用的是那種愛上了又不能輕易忘掉的人,果真要是那樣的話一定會帶給你一些麻煩。同時我也好奇像你這樣一個完美的人,你的芳心到底會屬於誰呢?誰會這麼幸運呢?那個被你愛上的人一定是祖墳冒了青煙,歷代祖宗都積德行善。平心而論,我與你的交情能夠達到這個程度,我覺得我的祖上也是積過德的,雖然不是那麼豐厚,但也已經很不容易了。所以今生今世我一定廣種,善因廣修善緣。說不定將來我的兒孫能夠擁有像你這樣一位完美的女子的愛,你像是陽光又像是鮮花,又像是白雪。時時刻刻散發着愛,又那麼純潔,願我們的旅程永不停歇。

此致

敬禮

你的朋友陶唐

新豐九年正月初八

第336號 殘月第110號 爭論第080號 落寞的佛國第113號 破壁第061號 逃離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216號 紀元第294號 故事第059號 大院與宮廷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089號 不穿長衫的夫子第188號 安第123號 鑽石之夜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316號 月華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047號 女團第095號 甜絲絲第036號 江湖始終蕭索第182號 雨花寺第287號 枯枝落雪第257號 祈日第230號 美的意義第164號 困第026號 邊緣人第202號 工匠第328號 唉!生活第287號 枯枝落雪第184號 忍者第297號 痛第308號 勾勒第311號 不祥的預感第108號 假想採風第232號 風之花第046號 奔馬第272號 枯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238號 溢陽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291號 新陳代謝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098號 朗潤圓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037號 藍色太陽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313號 解脫與月光第202號 工匠第174號 我跟烏龜學冥想第039號 貨賣與識家第144號 觀想第147號 艱難進階路第202號 工匠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144號 觀想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103號 短視頻裡的女人第130號 神燈第229號 說惡第266號 分心第164號 困第188號 安第026號 邊緣人第051號 柳綠桃紅第296號 更始第044號 社羣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353號 謁廟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1號 塑形師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048號 熱愛跳舞的女子第067號 消失的鞭子第056號 紅色帽子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175號 翡翠茶話會第004號 成年人的世界第286號 澀第333號 雲常第051號 柳綠桃紅第268號 洞第011號 煙火第250號 波及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149號 吳學究第321號 飛行者第060號 留給世界一個背影第223號 結局觀想第064號 畫不出現實第329號 劍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174號 我跟烏龜學冥想
第336號 殘月第110號 爭論第080號 落寞的佛國第113號 破壁第061號 逃離第097號 佛窟一日遊第216號 紀元第294號 故事第059號 大院與宮廷第319號 岸與非岸第089號 不穿長衫的夫子第188號 安第123號 鑽石之夜第045號 窗口型新聞人物第316號 月華第162號 月亮的僕人第047號 女團第095號 甜絲絲第036號 江湖始終蕭索第182號 雨花寺第287號 枯枝落雪第257號 祈日第230號 美的意義第164號 困第026號 邊緣人第202號 工匠第328號 唉!生活第287號 枯枝落雪第184號 忍者第297號 痛第308號 勾勒第311號 不祥的預感第108號 假想採風第232號 風之花第046號 奔馬第272號 枯第178號 粗線條的狂亂舞蹈第027號 豐滿現實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238號 溢陽第355號 伏地祈福第291號 新陳代謝第074號 熊貓與老虎第193號 追風箏的人第098號 朗潤圓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037號 藍色太陽第030號 關於算命的科學第100號 年代風尚第332號 劍九六千里第313號 解脫與月光第202號 工匠第174號 我跟烏龜學冥想第039號 貨賣與識家第144號 觀想第147號 艱難進階路第202號 工匠第302號 神遊九重第246號 理性的聲音第144號 觀想第176號 代爲捉刀第138號 須彌山問對第103號 短視頻裡的女人第130號 神燈第229號 說惡第266號 分心第164號 困第188號 安第026號 邊緣人第051號 柳綠桃紅第296號 更始第044號 社羣第028號 逃離主人的狗第353號 謁廟第062號 飽滿的人第091號 塑形師第072號 我有一個心願第016號 竹林因緣第048號 熱愛跳舞的女子第067號 消失的鞭子第056號 紅色帽子第022號 戀愛的技術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175號 翡翠茶話會第004號 成年人的世界第286號 澀第333號 雲常第051號 柳綠桃紅第268號 洞第011號 煙火第250號 波及第076號 意外事件第149號 吳學究第321號 飛行者第060號 留給世界一個背影第223號 結局觀想第064號 畫不出現實第329號 劍第082號 省城之行第174號 我跟烏龜學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