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參以孝著稱,對父母可謂純孝。有一天,他上山砍柴,家裡來了客人。母親想把曾參趕快喚回,於是就咬自己的手指,十指連心,母親指痛,山上曾參忽覺心痛,擔心母親有事,趕緊回家,才知有客來訪。曾參純孝至極,纔跟母親有此感應。
這種感應勝過手機,手機還要有電磁信號,深山裡面,電磁信號不靈,而且還有輻射,有副作用。古人完全是用真誠之心來感應。
曾子大孝,纔有純孝的感應。因此孔老夫子講《孝經》,當然要對他來講。所以,這是假借曾子作爲對象,用問答的方式來陳說孝道。
夫子講自己的字號,說“仲尼居”,夫子自己寫文章,寫“仲尼居”。曾參,“參”是名字。古人對男子尊重就用“子”,老師對學生也是很尊重的,他用“曾子”,不用曾參,所以用“曾子侍”。曾子是夫子的傳人,學識也非常的淵博,他每天都用反省的功夫,所謂“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跟人家一起共事有沒有忠誠,跟朋友在一起交往有沒有講信用,老師的教誨有沒有真正去落實,“習”就是落實。“吾日三省”最後成就聖賢,所以後人把他尊爲宗聖,尤其在孝道方面,他是夫子的傳人。夫子對曾子講《孝經》,是因爲他已經做到了純孝、至孝。雖然他行孝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對道理的明瞭還沒有達到圓滿,所以夫子跟他講《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