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一會兒,王方翼說道:“臣都有一個辦法,但未必妥當。”?
“說說看。”?
“要從阿史那車鼻部與葛邏祿的歷史?來說,當年咄陸可汗被射匱可汗擊敗,逃亡到了吐火羅。射匱可汗又攻打邏斯川的葉護賀魯,賀魯投奔我朝庭州,葛邏祿一部分隨賀魯來降,還有一部分繼續留在金?山以西,併入車鼻部,太宗曾經派郭廣敬對兩部迎之,但沒有入朝。後來又派韓華迎之,仍不肯。於是李儡率回紇與僕固部共擊,三姓葛邏祿主動與我朝配合,將車?鼻部一分爲二,置於翰海、單于二都護府,由此車鼻部滅。葛邏祿與車鼻部的餘族,散於金山、狼山與烏德鞬山。這是車鼻部主體的命運,另外還有一部分百姓向西?逃亡,與其他的部族形成一個新的種族,這就是車鼻施部的由來。雖然他們成爲突騎施的別部,但生活習慣略有差異。車鼻部與葛邏祿部尚黑,車鼻施部也尚黑,也?因此,突騎施內部稱他們爲黑姓。而烏質勒王氏與本族百姓尚黃,又叫黃姓突騎施。”?
李威聽到這裡,眼睛已經亮了。?
“雖然他們是突騎施的別部,但力量不可小視,比如此次車鼻部叛亂,並沒有經過烏質勒同意。有可能烏質勒觀望,有可能是他默許,可烏質勒對他們,同樣僅是羈縻優容。若是陛下想肢解他們,只能從此入手。陛下下制書,另設一州,安駐車鼻施部。另外扶立阿史那觸瑟羅爲西域可汗,借他的嘴下令,讓烏質勒爲葉護。再從?車鼻施部選一才幹,爲第二葉護。既能展示陛下的雍容大度,也能讓觸瑟羅藉機收買人心。但臣還是很擔心,車鼻施部有自己的想法,臣這一計就能得功。但若是他們對突騎施部忠心耿耿,反而讓他們得到更多壯大的機會。”?
還是有辦法的。?
若是那樣的話,車鼻施部此次有着罪惡的歷史,朝廷並沒有處置,想要處置,隨時能找到藉口。?
但終是藉口,會引起一系的後果。?
他的智慧超人一等,與李威相處了這麼多天,多少明白李威此來真正用意。?
河中也要管的,但不是皇帝主要來的目的。?
若是皇太子,此時萬萬不能離開京城,那怕前面有刀山火海,都不能退讓半步。否則太上皇駕崩後,什麼事都能發生了。可已拿到皇帝的稱號,大義得到了,離開?京城反而是好事。太上皇這時候想法多,但到了西域,太上皇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望洋興嘆了。萬一太上皇有什麼事,皇帝難道不是皇帝了?難道青海十幾萬大軍是?喝西北風的嗎?說不定西域平定後,從西域都能輕易地拉來十幾萬人馬。皇帝率幾十萬軍隊入京,能算反叛嗎??
這是一個明智的做法,也是皇帝前來西域的主要原因。?
可有前提,西域不能太亂,拖了後腿。?
目前爲止,一切似乎在按照皇帝的步伐跳舞。?
比如河中各國的使者,皇帝說如何如何的,各國使者爲此吵翻了天,這幾天呆在軍營裡,白天吵,晚上吵。但是不是呢?不是,就是河中一年交納五十萬兩銀子,?李威也不可能率領唐朝軍隊,與大食人一次次直接對抗。有可能會打,但也是一次偷機性質的交戰。說了那麼多的話,包括都開口要錢了,這是表明態度,唐朝對河?中地區改變政策了,有我們做你們的後盾,大膽地抵抗吧。?
不能說這種做法損人不利己,一旦大食吞併了河中,就威脅碎葉了,甚至可以動搖整個西域的局勢。就不打算吃下河中,也不能讓大食人越雷池半步。?
因此,需要西域有一個穩定的環境。?
李威沉思了好一會兒,說道:“還是等等吧,再派一些斥候,前去突騎施打探一下再說。”?
“喏。”?
各部已經在瓜分咽面,李威率軍向碎葉城進發。這時候最後兩員將領也到來了,契苾明與駱務整押着武器輜重,率領着兩千輜重兵與兩千契苾部的戰士,歷經千山萬水,終於與大軍會合。?
這兩員猛將,以及武器,爲李威更增加了砝碼。?
烏質勒等於是拘押了,又不想前去長安養老,只好苦勸其他四姓。又看到了兩員虎將到來,以及大量的武器,其他四姓終於同意了李威的移遷。?
到了碎葉城,幾姓全部已經在安排族人遷移。?
李威聽到後只是點了一下頭。五姓早遲會同意的,無他,拳頭是唐朝的大。但一路前來,他仔細地觀察着水利,有少量的百姓開始用耕種謀生,而碎葉川是典型的?中亞氣候,乾燥少雨。可是臨近雪山,有許多從高山上流淌下來的河流,地下水資源也十分豐富。因此,在中亞地區同樣有着與中原一樣的悠久水利工程歷史。?
比如水壩,再比如坎兒井與暗渠。這保證了中亞百姓的灌溉飲用水源。碎葉川以後也要用到的,甚至李威還向康國使者發出請求,讓他們調撥一些有經驗的農民前來指導。?
溫苟同倒沒有想到其他,很是高興地答應下來。?
這纔到了碎葉城。其實碎葉很早就存在的,王方翼修築碎葉城,是在原來的基礎上進了一些擴建,只是擴建的規模很大,一共十二道門,成爲了這方圓數千裡首屈一指的大城。城好後,西突厥各個首領前來觀看,一個個莫測深淺,由是誠服。?
將擄來的牛羊放在草原上,李威着手屯田。?
但就聽來了一個好消息。?
從河中各國使者已得到了許多消息,一提及大食,如同受了八百年壓迫一樣,活象是一個個楊白勞,萬般委屈的將種種苦楚訴說出來。?
大食人三十二年前,穆阿維亞爲敘利亞總督,但早在兩年多前,波斯與大食卡的西亞會戰,波斯人大敗。穆阿維亞接任後,率軍向波斯人發起了進攻,一年後,哈?文一戰,波斯再敗。波斯王伊嗣俟逃向波斯東邊的謀夫地區。突厥人聞訊前來相救,然而伊嗣俟不以禮相待,突厥人怒,與謀夫太守馬賀合謀,殺死伊嗣俟的近衛?軍。伊嗣俟倉皇出逃,在一個磨坊休息,但滿身珠寶,引起了這個磨坊主的貪婪,乘伊嗣俟熟睡之時,將他的頭顱割下來,拋入水磨的激流中。?
波斯失去了國王,羣龍無首,大食人迅速擊敗了波斯殘部與突厥人,得到整個呼羅珊地區。但更東邊還有波斯的一支殘部,伊嗣俟的兒子卑路斯在疾陵城頑強地支持了下來,並且向唐朝求救。?
於是二十一年前,李治立卑路斯爲波斯總督,次年又立卑路斯爲波斯王。五年後,大食征服下吐火羅(指吐火國西邊諸小國,王方翼將泥涅師送到了吐火羅,是指?上吐火羅)與伽爾吉斯坦(疾陵城一帶的山區)。卑路斯被迫,幾年後逃亡唐朝。那也是李威纔來到唐朝的時間。幾年後,疾陵城再次沒入大食,成爲大食的塞斯坦?地區。?
得到了疾陵城地區,以及下吐火羅,大食人進一步對上吐火羅進行蠶食,並且在十二年前,呼羅珊總督阿勒就越過了烏滸河,騷擾河中。接任的拉比也騷擾過河中地區。但沒有發起大規模的進攻。?
可這時候穆阿維亞政權已經得到了穩定。?
這個敘利亞總督終於成了河中百姓的惡夢。大食第二任哈里發歐麥裡被一個基督教奴隸刺殺,接任的奧斯曼在平定反叛時遇害,然後到了穆龘罕默德的女婿兼堂弟?阿里繼任。這時候大食產生了嚴重的分裂,包括教派,擁護阿里叫做什葉派,但還有一個派系,認爲只有堅定的穆斯林纔可以擔任哈里發之職,不問什麼出身與社會?地位,叫喀裡吉特派。經過多年的征戰,終於將喀裡吉特派平滅,然而一個喀裡吉特派分子不服氣,在庫法伺機將阿里刺死。?
李威聽到此事後,很是愕然,這使他想起了前世的許多事……?
太猛了,原來恐怖活動在這時候就有了。?
敘利亞總督阿維亞乘機奪位,因爲他出身於阿拉伯的古萊氏倭馬亞家族,所以中亞各國將它稱爲倭馬亞王朝。阿維亞穩定了大食之後,中亞是他的發家之地,開始?側重於呼羅珊。九年前,任命大食重臣濟雅德之子烏拜都拉統治呼羅珊。烏拜都拉奉命渡過烏滸河,首先進攻的是安國的沛肯城。這個城池也是河中重要的政治與經?濟中心,人口稠密,商業繁榮。經過一個冬天的戰鬥,奪下沛肯城與拉米坦,安國太后倉惶逃向康國。那隻鞋子就是那一年丟失的,價值也準確聽出來了,二萬迪勒木(銀幣,大食爲了推廣伊斯蘭教,對到清真寺做禮拜的河中百姓獎勵兩個迪勒木重金誘惑。安國一座價值四千迪勒木的佛象爲大食所毀,佛眼一對精美的明珠也遭?其掠去。薩曼王朝脫離哈里發後,管轄下的中亞稅收達到四千五百萬迪勒木。因此大約估算一迪勒木相當於唐朝兩百多文)。?
這纔是一個開始。?
安國太后沒有辦法了,只好同烏拜都拉簽定和約,答應每年向大食進貢一百萬迪勒木。就是這樣,烏拜都拉還帶了四五千奴隸,以及搶來的大量戰利口、金銀珠?寶、武器、服裝、器具,返回謀夫。甚至連路邊的大樹都沒有放過。烏拜都拉立功回去,又到了奧斯曼之子賽德來呼羅珊擔任總督之職。?
安國?太后認爲進貢了也就沒有事了。哪裡知道這個賽德更貪婪,將前任簽訂的條約一起推翻,繼續進攻。這時候安國財富搶空了,戰士打得差不多了,只好投降。不但進攻安國,還進攻康國、中曹國等河中各國,打敗了河中各國與突厥人組成的聯軍。花剌模子也是被他所逼,整個國家沒入大食。安國太后無奈之下,只好讓國內八十?幾個最尊貴的貴族做爲人質,送到謀夫。?
但賽德的背信棄義,導致了河中各國的不滿,有可能是因爲唐朝大勝的原因,各國紛紛起義,包括押到謀夫的安國八十名貴族,此時表現了血性,在謀夫行刺賽德,未果,全部自殺,壯烈犧牲。但此次刺殺,導致了賽德不治而亡。?
所以爲什麼李威一反常態,要求河中地區交納稅務,雖然有一些國家反對,但更多國家贊成呢。也就是這個原因,看一看一個安國吧,一年就要被迫交納一百萬迪?勒木,僅他們一國貢稅就接近二十萬緡錢了。按照河中的銀價,更接近了三十萬兩銀子。一個是三十萬兩,一個是三千兩,這是什麼樣的概念?聽到這個貢稅,李威、王方翼、李謹行、契苾明幾乎都同時相視了一眼。?
若是讓一個安國就交納一百萬迪勒夫的稅務,唐朝也不會在河中受到歡迎。可別忘記了,安國無論人口或者面積,僅佔河中與吐火羅的百分之一,頂多五十分之一。?
假如唐朝將這些地區真正攏爲己有,徵十分之一的稅務,對河中剝削不算重的,就有可能徵到五百萬以上的迪勒木稅務。二十萬兩銀子,不值得唐朝動心,可是一百多萬兩、甚至兩百萬兩銀子呢??
當然,暴虐也有暴虐的副作用,整個河中地區,包括下吐火羅,就象一個火藥桶一樣,隨時能爆發。不但河中地區,包括呼羅珊地區,百姓也在遭受着沉重的壓迫。?
對於這些情報,李威以前也聽過一些。但來到西域後,才知道這麼詳細的情報。聽完各個使者的哭訴後,李威將他們所說的整理了一遍。隱隱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時機。?
但僅是時機。?
可就在這時候,斥候回來了。?
爲了得到更準確更詳細的情報,李威派出了許多斥候,甚至給了他們重金,深入到大食的幾大都城巴格達、大馬士革與麥地那。這些斥候回來會很晚,但有的斥候僅是刺探呼羅珊的情報,這也分成了深入與淺入兩種,在呼羅珊周邊地區刺探情報的斥候已帶了消息返回。?
而且絕對是利好的消息!?
PS:算不算塞資料?不過塞得好苦,手中十幾本資料,說法不一,看得很頭痛,簡單的考證了一下,感覺最可靠的擇了出來。算是爲下面內容鋪墊。後面章節盡?量用零頭補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