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



“首長,聽說史澤波率領五個師向上黨地區進犯,已經到了長治一帶。是真的嗎?”陳賡一邊說着,一邊大步跨進劉伯承在延安的宿辦室。他身後跟着陳錫聯和陳再道。、

此時,劉伯承正在屋裡跟鄧小平商量着什麼。他聽了陳賡的問話,點點頭說:“是真的。”

“看來蔣介石真要打內戰啦。我們三個人……”陳賡向身邊的陳錫聯、陳再道看了一眼,又接着說;“堅決要求趕回前線,打擊這些強盜。”

陳再道也說:“我們堅決要求回前線去。我有兩年沒撈着仗打了,都快把我憋死啦!”

鄧小平笑着說:“越愛打仗的人,越撈不着仗打’。”

幾個人都被逗笑了。

劉伯承收住笑容,臉色漸轉嚴肅:“軍委、毛主席正在和我們研究對策。不只是閻錫山向我們搶佔地盤,蔣介石的各路人馬都在行動。蔣介石還在美國人的幫助下,將遠在大西南的國民黨軍隊大量運往敵佔區,目的也是爲和我們搶佔地盤,爭奪勝利果實。”

鄧小平說:“蔣介石一面邀請毛主席到重慶談判,一面派兵向我解放區進犯,其險惡用心是可見的。你們做好準備,聽侯通知。我們很快就會返回太行。”

“好!”“這太好啦!”三個人一聽,都躍躍欲試,渾身充滿了力量。

……

八月二十四日,陳再道接到通知:“明天上午八時趕到延安機場集合;不帶隨員,不帶家屬。”陳再道知道,這是要回前線了,心裡不由得一陣激動。當時,他們的行動是保密的,對誰也不能講。晚上,陳再道和戰友們談了很久,回到住處又和愛人張雙羣談了很久,算是話別。

第二天上午八點多,接到通知的人都陸續來到機場。大家一看,一個個都是“光桿司令”,一個隨員也沒有。他們是,劉伯承、鄧小平、陳毅、林彪、薄一波、滕代遠、肖勁光、張際春、陳賡、陳錫聯、楊得志、王近山、李天佑、鄧華、宋時輪、傅秋濤、江華、聶鶴亭、鄧克明、黃華,加上陳再道,共二十一人。

機場上停着一架美國綠色的螺旋槳飛機。這飛機是爲美軍駐延安觀察組服務的。抗戰期間,蔣介石是盟軍的中國戰區統帥,美國將領史迪威是參謀長。據說,史迪威要求蔣介石把他封鎖共產黨的部隊調去抗日,蔣介石不幹。史迪威一氣之下,就向延安派出觀察組,和堅決抗日的八路軍直接建立關係。後來史迪威被撤職回國了。

天下的事情就是那麼奇特。美國當局正動用大批飛機幫助蔣介石運兵,準備向解放區進攻。而八路軍的高級將領又乘美國飛機返回太行,準備反擊國民黨軍。

楊尚昆在機場招呼大家上飛機,並講了注意事項。

坐飛機對陳再道來說是第一次,感到很新鮮。大家排着隊上了飛機,分別坐在兩邊的鐵座上,個子大的,頭也擡不起來。原來這是一架普通的運輸機,是專門給觀察組運送東西的。大家都繫上安全帶,有的還帶上安全帽,等着飛機起飛。不久,螺旋槳呼隆隆地響了。飛機在坎坷不平的跑道上顛簸着跑起來。接着就離開地面騰空而起,弄得大家都提心吊膽。

陳再道從小窗口隔着玻璃往外看,想最後看看延安,看看寶塔和黨校,卻什麼也看不清,飛機已經離開延安向東飛去。

告別了,延安!

發動機的轟鳴聲,震耳欲聾。大家都呆呆地坐着,很少交談,說話也聽不清,耳朵裡好像塞進一團棉花。幾分鐘後,大家的神經才稍微鬆弛了一些。有的向窗外看,有的閉目養神。他們看不見前面駕駛艙裡的美國飛行員。這些飛行員絕對想不到,飛機上坐着這麼多八路軍、新四軍的高級將領。

不知誰說了一句:“大家系好安全帶,飛機要降落了。”飛機盤旋下降,一陣呼呼震動,飛機着地了。

陳再道那顆懸着的心才平靜下來。下了飛機,才知道這是黎城東陽關附近的長寧簡易機場。過了大約二十分鐘,陪同大家前來的黃華,就又乘飛機返回了延安。

劉鄧首長馬上派人護送陳毅他們趕往冀魯豫,然後,劉鄧、陳賡、陳錫聯、陳再道等人,就來到了涉縣的赤岸村。

赤岸村,是抗戰後期一二九師師部所在地。座落在涉縣境內的清漳河畔。河兩岸的太行山高聳雲霄。山坡上的核桃、柿子、山楂,果實累累。村裡的羣衆還在唱歌演戲,一片歡樂景象。

劉鄧首長顧不得休息,在詳細詢問了部隊的情況之後,便召集我們大家開會,宣佈作戰部署。劉伯承首先向大家介紹說:“當前的形勢十分嚴重。第十戰區李品仙的部隊正在向徐州開進;第十一戰區孫連仲的部隊正在向鄭州、新鄉集結,準備沿平漢線北進;第十二戰區傅作義部在佔領了歸綏、集寧兩城後,又向察哈爾進犯;胡宗南部隊的先頭兩個軍,從風陵渡北渡黃河後,沿同蒲路、正太路向石家莊開進;閻錫山的部隊乘機佔領了上黨地區。……爲了爭取和平,中央決定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等人到重慶與國民黨談判。同時指示八路軍部隊,對進犯的敵人要狠狠地打,徹底、乾淨地消滅他們,不被他們的氣勢洶洶所嚇倒。

“我們的任務主要是,阻止同蒲、平漢兩線敵人向北開進,特別是平漢線。因爲安陽以北地區大部分是我們的解放區。如果上黨的敵人不消滅,在平漢線打起來,我們就會腹背受敵。所以我們決心先打侵犯我上黨地區的敵人,解除後顧之憂。決定集中太嶽、太行和冀南部隊主力,打好這一仗。你們“三陳”都在這裡。陳賡爲太嶽縱隊司令員,陳錫聯爲太行縱隊司令員,陳再道爲冀南縱隊司令員。你們馬上回部隊,進行戰鬥動員。”

大家都說:“請師長、政委放心,我們保證完成任務!”

其實,“師長”這一稱呼已經不適用了。他們離開延安之前,中央決定成立晉冀魯豫中央局和軍區。鄧小平爲中央局書記,薄一波爲副書記;劉伯承爲軍區司令員,滕代遠、王宏坤爲副司令員,鄧小平爲政治委員,張際春爲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李達任參謀長。下轄太行、太嶽、冀南、冀魯豫四個軍區。

冀南縱隊的領導人是:司令員陳再道,副司令員杜義德、孔慶德,政治部主任寇慶延。九月四日,杜義德、孔慶德、寇慶延率領的冀南縱隊五個團,跨過平漢鐵路,進到涉縣河南店地區。

九月五日,陳再道趕到河南店,與其他三位領導人會合。見面後,陳再道與杜義德、孔慶德、寇慶延一一握手。孔慶德一邊和陳再道握手,一邊急切地問:“陳司令,這次參加上黨戰役,上級給我們分配的什麼任務?”

陳再道一聽就笑了:“你跟我一樣,還是急性子。具體的作戰任務,還沒有分配下來。不過你放心,保證有你的大仗打!”陳再道接着便收住笑容,嚴肅地說:“上黨這一仗,跟以往任何一仗都不同。毛主席已經去了重慶,正在和蔣介石談判。他臨走時曾對劉鄧首長說:‘你們在上黨打得越好,我在重慶談判腰桿就越硬,同時我也就越安全。’上黨這一仗,不僅擔負着反擊國民黨進攻,奪回上黨的任務,還肩負着支援重慶談判,保衛毛主席安全的重任。所以這一仗,我們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一聽陳再道這麼說,杜義德、孔慶德、寇慶延立刻都變得嚴肅起來。杜義德鄭重地說:“請陳司令放心,不管上級給我們什麼任務,我們都保證百分之百地完成!”

孔慶德和寇慶延也都鄭重地說:“這也是我們的想法!”

“好!這正是我想要的!”陳再道高興地點點頭,然後才關切地問:“冀南最近的情況怎麼樣?”

孔慶德說:“冀南跟全國各地都差不多,都是形勢越來越好

,仗越打越順利。”

杜義德說:“不過,最近出現了一些不利的新情況,而且很可能成爲一種趨勢。”

陳再道問:“什麼新情況?”

杜義德:“我聽說我們前幾天解放臨清的時候,臨清的日僞軍已經被山東省第四區保安司令熊紀明收編了。那些僞軍都打着國民黨的旗號,而且由熊紀明在禹城遙控指揮。這種現象在各地都可能發生,而且很可能形成一種趨勢。這將給我們以後殲滅僞軍帶來很多麻煩。”

寇慶延說:“那些漢奸都殺害過我們不少同志,我們是要向他們討還血債的。所以他們都非常害怕我們。而國民黨卻趁此機會大力拉攏他們,還給他們封官許願。這些僞軍馬上就都投靠了國民黨。”

杜義德:“這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國民黨的虛僞。他們一方面邀請毛主席赴重慶談判,高喊‘和平建國’,一方面又與那些血債累累、罪惡滔天的漢奸僞軍勾結在一起。他們不僅不聲討和清算那些大漢奸替日本人殺害中國人的罪行,反而給他們封官許願。這充分表明在國民黨和蔣介石心裡,殺害八路軍和共產黨人是沒有罪的。”

陳再道說:“是啊。這是一種非常值得警惕的趨勢。我們一方面要揭露國民黨官員與漢奸暗中勾結的虛僞嘴臉,同時更要大旗鼓地揭露這些漢奸的滔天罪行,使他們沒有生存的空間。”

“對!”大家都異口同聲地說。

……

隨後,陳再道、杜義德、孔慶德三位首長,便在河南店村召開各團幹部會議。參加會議的有:第一團團長羅仁泉、政委崔子明、第十一團團長呂琛、政委曹光巖、第二十二團團長趙鶴亭、政委靳毅、第二十三團團長陳中民、政委賴大元、第二十五團團長李地山、政委範朝福等。陳再道猛然看到這麼多曾經在一個戰壕裡摸爬滾打的老戰友,心情十分激動。他在會上首先向大家介紹了國民黨向我們步步緊逼,到處搶佔地盤的情況,然後又說:“毛主席正在重慶與蔣介石談判。爲了毛主席的安全,爲了在戰場上取得主動權,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大家有沒有信心?”

大家都齊聲說:“有!”

……

九月七日,劉鄧首長下達關於上黨戰役作戰的第一號命令。具體部署是:先打長治外圍的各個敵占城鎮,待長治的敵人出援時,則於野外殲滅之;敵不出援,我們打掉外圍各個大小據點後,再全力攻打長治城。

當天下午,部隊要出發了。指戰員們以團爲單位排成方陣,整齊地站在河南店村外的一塊空地上。陳再道、杜義德、孔慶德、寇慶延等首長來到戰士們隊列前。

陳再道望着五個方陣的戰士們,心裡想起了這五個團在抗戰中創下的赫赫戰績。這五個團都是經過戰火考驗的隊伍。第一團是原冀魯豫第一分區的基幹團,抗日戰爭時期就很能打仗。第十一團是原新四旅的部隊,第二十二、第二十三團是原新八旅的部隊,第二十五團是原新九旅的部隊。一九四二年環境艱苦時,他們分散在幾個地區活動,局部反攻開始後,才先後集中、充實起來。經過八年抗戰的洗禮,他們的軍政素質更強,求戰情緒更高。……陳再道想到這裡,忍不住情緒激昂地說:“同志們!你們都是有着紅軍老傳統、並經過戰爭考驗的部隊。我相信你們一定能打好這一仗。詳細情況團幹部都已經告訴你們了。多餘的話我就不說了。同志們,出發!”

……

於是,冀南縱隊由河南店出發,向長治前進。九月九日夜晚,抵達長治西北的淹村一帶。

九月十日,太行縱隊繼攻克襄垣之後,又開始向屯留的敵人實施攻擊。冀南縱隊奉命埋伏在屯留、長治之間的崔邵、祿村一帶,打擊由長治出援的敵軍。於是,陳再道又率領冀南縱隊投入了更爲緊張、激烈的戰鬥。

……

(本章完)

第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二章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章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章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九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七章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二十一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十六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十四章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十三章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
第十一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四十九章 徐深吉南援新四軍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二十二章 爭奪南宮城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二章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章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五章 東高才伏擊戰第八十五章 成臨安戰役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六十五章 元城戰役(下)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章第六十四章 元城戰役(上)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九十二章 攻打肥鄉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九章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三章 佔領衡水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十五章 段海洲脫離部隊第五十五章 秋山良照的覺醒第七章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三十九章 一打石友三第二十一章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十六章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一章 夜襲大楊莊第八章第六十三章 “反戰同盟”的作用第二十一章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四十一章 破擊平漢路第七十八章 肖永智和袁鴻化第六十九章 營救劉志堅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十四章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十三章第三十六章 初次反頑第四十三章 破擊德石路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九十五章 停戰以後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第五十章 易良品機智退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