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襲擊莘縣



第七軍分區司令部裡。分區幹部會議正在進行。

……

副政委張希才大聲說:“司令員,四軍分區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邱縣。我們七分區也不能甘心落後啊。”

趙健民一聽就笑了:“我就知道,一看見人家打勝仗,你就坐不住啦!”

幾位幹部都說:“不光他坐不住,我們也都坐不住了。”

趙健民笑着說:“好吧,那我們就再打一仗。下面我們就討論一下,打哪裡比較合適?”

張希才說:“四分區拿下邱縣城,很快解放了邱縣全境。我建議,我們也奪取莘縣城。只要把莘縣城拿下,這一帶的局面也就打開了。”

政治部主任於笑虹點點頭,說:“莘縣城的情況跟邱縣差不多,也是日軍都已經撤走,只留下僞軍看守縣城。我同意老張的意見。”

趙健民說:“我也有這個想法。不過,我們要先向軍區首長彙報,等首長批准後再作安排。”

……

第二天,趙健民找到軍區司令部,向宋任窮彙報了他們的作戰計劃。宋任窮聽後,沉思着說:“莘縣跟邱縣不一樣。邱縣屬於我們冀南管轄。冀南的自然災害嚴重,我們困難,敵人也困難。而莘縣屬於山東管轄。雖然我們把莘縣劃爲冀魯豫軍區,去年又劃到冀南軍區。可敵人那邊,一直都屬於山東管轄。駐守莘縣的日軍是第十二軍五十九師團。山東敵人方面的情況比我們冀南要好得多。拿下莘縣有把握嗎?”

趙健民說:“有把握。敵人把日軍都從莘縣城裡撤走了,完全由僞軍駐防。這說明敵人已經放棄了這個縣城。再說,我們還有地下黨作內應。拿下莘縣縣城,肯定沒有問題!”

宋任窮:“拿下縣城後,敵人採取什麼措施,我們心裡也沒有底。我擔心的是拿得下,能不能守得住?”

趙健民:“我認爲能守得住!你想,敵人都把這個縣城放棄了,還會花死力奪城嗎?”

宋任空搖搖頭,說:“這裡是山東轄區的邊沿地區。他們平時可以不管,如果我們把縣城拿下,他們肯定還要拚命爭奪。”

趙健民:“能輕而易舉地拿下縣城,即便我們守不住,對敵人也是一個較大的震撼。當然我們也絕對不會死守,如果敵人拚命爭奪,我們就會主動放棄。”

“好吧,我同意!”宋任窮點點頭,接着又叮囑說,“一定要小心謹慎,考慮周全。我還是那句話,越是順利的時候,越不能掉以輕心。”

趙健民:“我明白。”

……

七月下旬,趙健民率領七軍分區的第二十二團、基幹團、獨立團以及莘縣大隊、冠縣大隊等部,逐步向莘縣縣城靠近。三十一日,形成了對莘縣城的包圍。

盤踞在莘縣縣城的僞軍頭目是劉仙洲。他在原城牆的基礎上,加修了各類防禦工事。城牆高二丈,城四角的炮樓和四個城門樓都能獨立據守。城內的名勝古蹟燕塔上,還常駐着僞軍一個班。這些僞軍控制着全城的制高點。

早在一九四一年,劉仙洲的部隊擴兵時,中共莘縣縣委就派地下黨員範永堂打入敵人內部。進城後,範永堂一步一步地取得了劉仙洲的

信任,後來成了他的心腹。範永堂逐漸發展地下組織,還把一中隊的一個班長髮展爲他的助手。並在團結的骨幹中,物色人員入黨。先後有趙縉紳、相殿生等人成爲黨員。這些黨員成了一個戰鬥在敵人心臟的堡壘。由於他們多次送出重要情報,使八路軍一次次挫敗了敵人的進攻。他們還經常利用敵人之間的矛盾,分化和瓦解敵人,到一九四四年夏,已經控制了僞一中隊,僞五中隊、八中隊和剿共班裡,也都有他們的人員。

六月,範永堂找到軍分區的敵工科長楊大倫,然後由楊大倫陪同,向趙健民作了詳細彙報,並建議儘快解放莘縣。七月,範永堂向劉仙洲建議,讓他把僞一中隊調進城內,負責保衛西城門。趙縉紳也將燕塔成功控制。範永堂等人還通過反覆練習,逐步學會了用槍探條開城門鎖。一切準備就緒後,範永堂才趁夜晚溜出縣城,向趙健民彙報情況。當時,城內的日軍已經調走,只駐有僞軍四個中隊和一個新兵隊約七百二十多人。城外據點、碉堡十一處兵力約七百九十多人。彙報完以後,範永堂再次建議攻打莘縣城。

七月二十九日,趙健民在程營村召開軍事會議。經過周密的研究,大家確定了戰鬥方案。具體部署是:以第二十二團、分區基幹團、馬頰河支隊和莘縣大隊主攻莘縣城;分區獨立團、衛東支隊、冠縣大隊等,封鎖、圍困城外十八里堡、馬廠、張家屯、王化、後姜莊、燕店、西吳家、趙莊、於屯等據點、碉堡。並準備消滅城內突圍之敵。

七月三十一日,各部隊進入預定位置,將莘縣城團團包圍。

八月一日零時三十分,第二十二團在夜幕的掩護下,悄悄來到縣城西門附近,在一塊莊家地裡隱蔽起來。尖兵連的兩位戰士走到莊家地邊上的一棵大樹下,向四周觀察一番,發現沒有異常情況,這才輕輕學了兩聲布穀鳥叫。就聽從另一塊莊稼地裡傳出三聲擊掌聲,隨後走出兩個人來。這兩個人就是範永堂和趙縉紳。範永堂來到兩位戰士跟前,低聲問:“同志們都來了嗎?”

戰士往後面一指:“都來啦。城裡情況怎麼樣?”

趙縉紳說:“一切正常。”

範永堂說:“我去讓他們開城門。”說完,便讓城門樓上的士兵從裡面打開城門。

兩位戰士見城門已經打開,便衝着後面一招手。尖兵連的戰士都從莊家地裡走出來。大家一同走進城門。尖兵連連長向通訊員吩咐說:“快去向團長報告,就說這裡很順利,讓其他部隊迅速進城。”

“是。”通訊員快步跑下。

連長又向範永堂等人問:“敵人的保安司令部在哪裡?”

範永堂說:“我給你帶路。”

“好。”

於是,戰士們跟在範永堂、趙縉紳後面,順着一條東西大街往東走。周圍一片漆黑,街道又坎坷不平。範永堂、趙縉紳因爲路熟,在前面走得很快,戰士們在後面深一腳淺一腳地緊跟着。來到僞軍保安司令部附近,範永堂讓大家隱蔽在一條小街裡,他和趙縉紳帶着兩個戰士向僞保安司令部大門外的哨兵走去。這時,一個哨兵大聲問:“誰呀?”

“我,範永堂。我有急事,需要馬上見到劉司令。”範永堂

一邊說着,一邊往前走。其他三個人也緊跟在後面。

哨兵問:“你有什麼急事?深更半夜的,要見劉司令。”

“長官,是這麼回事。……”

範永堂來到兩個哨兵跟前,向其他三個人使個眼色。然後四個人一齊動手,將兩個哨兵制服。“來人……”其中一個哨兵剛想呼救,一個戰士立刻勒住了他的脖子,然後從腰中抽出短刀,割斷了那哨兵的咽喉。另一個哨兵見此情景,嚇得瑟瑟發抖。範永堂喝令:“把大門打開!”

哨兵哆哆嗦嗦地掏出鑰匙,將門打開。

這時,其他部隊也已經趕到。大家除留下幾個戰士看守哨兵和把守大門外,其餘全部衝進僞保安司令部。範永堂向大家介紹說::“東邊那一溜白瓦房住的是僞軍突擊隊,西邊那一溜紅房子住的是僞軍特務隊。突擊隊駐地後面的那一排房子,住的是剿共班和其他科室人員。正北那座大房子就是劉仙舟的臥室。”

二十二團副團長曹丕堂馬上吩咐說:“一連、二連去解決東面的僞軍突擊隊,三連、四連去西面的特務隊,五連、六連跟我去解決剿共班。”

於是,大家兵分三路,向各自的目標悄悄摸去。

範永堂領着曹丕堂和五、六兩個連的戰士來到剿共班駐地附近。曹丕堂向五連連長說:“你帶五連到西面那一排西屋裡,收拾僞軍各科室人員,我帶六連去解決北面的剿共班。”

“好。”五連長迅速帶領五連戰士向西面走去。

曹丕堂則帶領六連戰士向北,來到剿共班駐地門外。他們突然踹開房門,衝進剿共班住的房屋內。裡面的僞軍被驚醒,還沒反應過來,就都被活捉了。這時,其他兩路人馬也都兵不血刃,將敵人的突擊隊和特務隊解決。然後他們集中在一起,迅速將劉仙舟的臥室包圍。當大家準備往裡衝時,劉仙舟在裡面早已聽到動靜,他思考再三,最終舉着雙手從裡面走出來。

三時許,基幹團攻北門,馬頰河支隊攻東門,縣大隊攻南門。拂曉時分,二十二團將西街的僞軍第六中隊和警察所全部殲滅。基幹團從北門攻進後,將敵人向南壓縮。敵人被迫退到“紅部”(原日軍司令部)。基幹團趁勢登上文廟屋脊,控制了制高點。

七時左右,一個通訊員跑來報告:“南門久攻不下,縣大隊還在與敵人激戰。”

曹丕堂立刻率領第一、三、五連向南門攻去。八時許,攻佔了南門。隨後又攻佔魁星樓,殲滅了僞軍第六中隊的新兵隊。十時許,敵人的最後一個據點“紅部”被攻下。二百多敵人全部繳械投降。

佔領莘縣城後,八路軍又乘勝向城外燕店、西王家兩個較大據點發起進攻。首先叫劉仙舟分別向兩據點之敵喊話。兩個據點的敵人聽到他們的長官都投降了,很快也率領守敵繳械投降。其他一些較小的據點、碉堡守敵不戰自逃。此次戰鬥,斃傷和俘虜僞軍一千四百多人,攻克據點、碉堡十二處,繳獲機槍十二挺。

駐在濟南的日軍第十二軍司令官內山英太郎,聽說莘縣縣城被八路軍佔領,氣急敗壞地糾集了附近的大批日僞軍,從多個方向圍攻莘縣縣城。八路軍爲了避免重大傷亡,從莘縣城內撤出。

(本章完)

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十四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十五章第九章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二十一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十八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章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第十三章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五章第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
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十九章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十四章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三十二章 香城固誘伏戰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七十二章 易良品殉國第四章第五十四章 斬斷“王高路”第六十章 秋山良照歸隊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九十章 奪取邯鄲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附錄二 在冀南犧牲的縣團級以上幹部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九十四章 聊博戰役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六十八章 劉志堅被捕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四十八章 活埋石友三第七十章 開闢運東、衛東第二十五章 彭蔣會談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二十一章第二十八章 聯合石友三第十五章第九章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五十一章 夜拆封鎖溝牆第六十二章 “六·一一”巧周旋附錄一 書中人物簡介第九章第三十八章 葛貴齋叛逃第三十四章 *舌戰羣頑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二十一章第九章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四十六章 三破德石路第七十一章 堅守陣地第八十八章 “三陳”赴上黨第十八章第五十七章 改變作戰方式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章 二打石友三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六十七章 “九·一二”秘密轉移第八十章 奪取邱縣城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八十三章 參加“南樂戰役”第六十六章 武工隊鋤奸第八十六章 慶祝日本投降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七章 共渡難關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四十二章 三打石友三第六十一章 *回冀南第七十六章 張雙羣上山第三十三章 陳賡和王根英第七十九章 形勢好轉第八十七章 解放臨清第七十三章 開碰頭會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四十七章 反擊報復掃蕩第三章第五十二章 奇襲婁子鎮第五十九章 “四·二九”大掃蕩(下)第九十六章 再赴新戰場第十三章第三十章 頑強的阻擊戰第五十八章 “四·二九”大掃蕩(上)第十一章第十一章第八十四章 巨北戰役第五十六章 呂洞固突圍第七十五章 “五·二六”大掃蕩第二十三章 壯烈殉國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五十三章 “邢永沙”戰役第十五章第二十七章 三會鹿鍾麟第七十四章 陳再道進山第二十六章 劉鄧徐齊聚冀南第九十一章 繼續反攻第五章第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百團大戰震驚敵頑第二十九章 佈置反掃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