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老兵

新皇繼位,並未改元,故還是立興年。二十七年八月初六,西北風起,飛砂走石,十步之外人不可見。

“報先生!賊軍離我中軍六十里。”斥候渾身蒙土,就像是土裡鑽出來的一般。

“這種天氣他們也能行軍?”我吃了一驚。

“逆賊昨日強行五十里。”

我鬆了口氣,聽說有一種馬獸能在沙漠中行徑,別名“沙舟”,只是性子溫和不擅奔跑,故不能軍用。剛纔還以爲逆賊都配了此種馬獸,那我軍真成了砧板上的魚肉了。

若是我能在此等大風中行進六十里,現在死的就是李彥亭。

“戚肩,推我出去看看。”

“可是先生,外面風沙大得厲害。”戚肩有些不情願。

“風和日麗還看什麼?”我板起臉道。

戚肩推我出了帳篷,剛走了兩步就差點被一陣狂風吹翻了輪椅。

“好大的風。”我說出的話甚至自己都聽不見。

若是現在能在李彥亭的大營前點起一把火……

我招了招手,示意戚肩回去。

帳篷被風吹得呼呼作響,我抖了抖身上的沙塵,心跳得厲害。這就是師父說的自然天道,萬物之本原,絕非人力所能抗衡。

“先生。”王寶兒頂着一頭黃沙進來,叫了我一聲。

我回過神,笑道:“可是這沙風吹將軍來的?”

王寶兒笑了笑,道:“先生可想知道這風何時能停?”

我一愣,道:“當然,即便能早知片刻也是好的。”

“有人知道,他還知道何時會再起風。”

“快帶我去見他!”若不是我的腿,我真要跳起來了。

“人已經帶來了,就在帳外。”

“快快請他進來。”

一個身穿老舊軍衣的乾瘦老人拘束地走了進來,臉上的皺紋給人一種歷經滄桑的感覺。

“小人于吉,見過先生。”老人單膝跪下行禮。

“快快起來。”我笑道,“聽王將軍說,你知道這風何時能停?”

“回先生,此風有個名目,叫做四刀旋。”于吉靦腆回道,“爲何叫它四刀旋呢?因爲它從八月起風,要停四次,每次風向都會變一變,一月下來剛好東南西北吹遍。又因爲風力像是鋼刀一般,所以土人都叫它四刀旋。”

我洗耳恭聽。

“今天是初六,比往常早起了兩日,往常都是八月八之後才起風的。至今西域各地都還有八八節,就是祈禱四刀旋早些過去,遠行的親人能平安歸家。”

“這一刮要刮多久?”我問。

“一般說來,刮個三天就會停兩天,不過小人知道個法,能提前一日知道風起風停。”于吉道。

“能否告知在下?”我施了一禮。

老人荒忙低下頭去,連聲道:“不敢當。先生問起來,小人自當告知。此法是個行走大漠的老把式傳小人的,當年小人也就才十來歲,幾十年來年年應對不爽。這法說來也簡單,就是看天。四刀旋刮的時候,夜裡是不見月亮的,等哪天夜裡能見月亮了,第二天傍晚時分必定風停。”

“哦?這麼準?那何時再起風呢?”我問。

“也是看月亮,風再起之日前一夜,月亮必定又圓又亮,哪怕是月底也是如此。這也是西域一奇,喚作‘新月做老月,八月雙滿月’。”

“這是何理?”我不解。

于吉尷尬一笑:“先生是讀書人,小人知道幾十年了,從沒問過。想那老把式也是如此,先人傳下來的東西,能用就成。”

我朗聲一笑:“若是果然如此,必定大大有賞。”

老軍人倒也不謝,開口想說什麼,又咽了下去。

“老丈可是有什麼要說的?”我問。

“回先生!”于吉一個頭磕下去,“小人十四歲就從了軍,吃的是前朝的餉糧,後來戰敗被俘,做了軍役,再後來充了夏王的兵,東征西討最後去做了琺樓城的守軍。現在都要六十歲了,在軍中也混了一輩子了,兒子還沒見過,孫子就死了……”

老人說着,喉嚨如同哽了魚刺,兩行老淚淌了出來。

我看到王寶兒面露尷尬之色,對於吉道:“老丈請起,老丈隸屬何營?”

“他是後軍輜重營的伍長。”王寶兒替他回道。

“今日便搬來我這裡,做我侍從,等回了陽關,我必定給老丈些許財物,好讓老丈回鄉養老。”我的鼻子有些酸,最淒涼的便是那句“兒子還沒見過,孫子就死了”,若非戰亂,一個花甲老人怎會淒涼至此?

“謝過先生,謝過先生!”于吉嗚咽着連連行禮,我讓戚肩扶他起來。

“辛苦王將軍了。”我收拾心情,對王寶兒道。

“小將告辭。”王寶兒也是一臉悲情,想來不願再多說什麼。他回身的時候,我看到他身後懸着一個酒壺,或許他本想和我共飲的。

于吉站在帳裡,很是拘束,我不得不放下書,和他聊起了西域的風土人情。

老人出身一個華人商家,只是小小年紀便家道中落,最後當了人家的腳伕,行走大漠。我從來不知道,大漠居然會如此詭異,漸漸聽得入神了。

“小人一輩子都在大漠裡,老家是什麼模樣都沒見過。”老人大概也發現自己講得太多,停了下來。

我倒是意猶未盡,追問道:“老丈,那我若是要在四刀旋里強行軍,可有良法?”

老人猶豫了一下,道:“辦法倒不是沒有,只是太過冒險。”

“哦?老丈只管說來聽聽。”我心跳得厲害,或許這就是滅敵之機。

“小人也是聽西域故老相傳,並未見人用過。”老人低頭尋思了一會,道,“聽說,前朝慕容將軍偷襲迦師城的時候也正趕上四刀旋。他讓兵士用繩索串綁起來,順着風向打轉,轉着圈地行軍,一里地等於走了十里。”

我的心冷了一半,大風裡走上六百里,即便到了也只能任人魚肉。不過慕容付乃是名將,怎會用疲兵作戰?莫非別有他法?

戚肩替老丈拿了行禮回來,抖了抖身上的土,吐了口唾沫,道:“就像是在土裡走一樣。”說完,找着話題纏老丈講西域的故事。我笑了笑,聽着帳外的風聲,想自己的心事。

“于吉,這樣的風裡,連十來人也不能走嗎?”兩天了,風還沒停,我實在不甘心枯等。

“回先生,若是上百人串聯起來或許還能趕路,十來人恐怕不到一里便被吹散了。只是飛沙走石的,太容易迷路。”于吉回道。

我嘆了口氣,希望今夜能見到月亮。

我能等,大帥恐怕已經等不住了。

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七章 蠻使第十九章 禍福不測第十九章 禍福不測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八章 從戎第六章 出征第四十章 回家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京觀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十章 元宵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三十五章 面聖第十一章 往事如血第二十一章 輜重第九章 雙雄第五章 測字第十九章 軍心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八章 陽關第三十六章 師說第十一章 牽掛第十六章 京觀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十章 元宵第五章 離間第八章 從戎第一章 入閣第四章 報復第五章 內亂第一章 入閣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四章 舊識第八章 從戎第三十二章 酒逢知己第二十六章 熊慶州攻戰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九章 軍心第二十章 聖上來了陽關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十一章 往事如血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六章 出征第六章 北疆策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十二章 七月流火第二十四章 琺樓城之插曲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第十章 黃泉路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六章 異人第一章 破落第二十五章 琺樓城之喪鐘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三章 師父第二十章 接敵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三章 戰棋戰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八章 陽關第三章 戰棋戰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十章 元宵第二十五章 琺樓城之喪鐘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四章 亂起第七章 隱兵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六章 交心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二章 閒相第三章 天災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三章 戰棋戰第四章 亂起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十章 黃泉路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二十章 接敵第八章 從戎第十二章 間計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二章 拜師第二十一章 輜重
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七章 蠻使第十九章 禍福不測第十九章 禍福不測第十五章 西陲的除夕,沒完的故事第八章 從戎第六章 出征第四十章 回家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十六章 京觀第九章 點將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十章 元宵第三十四章 聖駕回師第三十五章 面聖第十一章 往事如血第二十一章 輜重第九章 雙雄第五章 測字第十九章 軍心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八章 陽關第三十六章 師說第十一章 牽掛第十六章 京觀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十四章 推心置腹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十章 元宵第五章 離間第八章 從戎第一章 入閣第四章 報復第五章 內亂第一章 入閣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四章 舊識第八章 從戎第三十二章 酒逢知己第二十六章 熊慶州攻戰第十章 陰差陽錯第十九章 軍心第二十章 聖上來了陽關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十一章 往事如血第九章 三部會審第六章 出征第六章 北疆策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十二章 七月流火第二十四章 琺樓城之插曲第十二章 初到高濟第十五章 失敗的空城計第十章 黃泉路第十六章 平西三策第六章 異人第一章 破落第二十五章 琺樓城之喪鐘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三章 師父第二十章 接敵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三章 戰棋戰第二十九章 白雲蔽金閣第八章 陽關第三章 戰棋戰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十章 元宵第二十五章 琺樓城之喪鐘第二十三章 民心第一章 燕州雲州第四章 亂起第七章 隱兵第三十一章 破敵第六章 交心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十三章 漢平城第二章 閒相第三章 天災第二十一章 禍不單行第二十七章 名將難成第三章 戰棋戰第四章 亂起第二十七章 騎兵!重騎兵!第十章 黃泉路第二十五章 兵臨熊慶州第二十章 接敵第八章 從戎第十二章 間計第八章 回京受審第二章 拜師第二十一章 輜重